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略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

发布时间:2015-07-04 20:11

[摘 要]本文先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总结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
  
  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或货币当局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根据各种市场因素主要是资金供求关系,通过一定的定价机制自主地确定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主要基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我国利率市场化实质性改革始于1996年。1996年6月1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开放,拉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1997年6月人民银行规定,各商业银行可用其持有的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在银行间进行回购和现券买卖。这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成立。1998年后逐渐实现了金融债、国债的市场化发行。2000年9月21日,实现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扩大。2005年3月16日,人民银行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并完全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我国向利率市场化之路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到2008年4月,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及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以上外币定期存款利率,已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一步是完全放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把货币资金的定价权交给市场交易主体,这也是当前

 (3)加快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银行为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群体金融理财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是银行争夺客户资源,拓展赢利渠道,提高品牌忠诚度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4)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宗旨在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尤其是小额存款人的利益,从而提高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利率市场化之后,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一些新兴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将同样面对市场风险,而且由于银行业“借短贷长”以及信息不对称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的内在脆弱性,极容易将某一银行的问题“传染”给其他银行及金融机构。为了降低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5)加强金融监管。利率市场化的实践,从正反方面证明重塑金融监管在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在总结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务流程再造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论中国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差异的新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