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2004年~2009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
摘 要:
关键词:
为进一步了解安顺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流行特点及趋势,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安顺市阻断HIV经血途径传播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效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现将2004年~2009年安顺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本血站2004年~2009年64 864人次无偿献血人群献血后留取。
1.2 试剂与仪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一次检测,北京吉比爱;二次检测,北京万泰);室内质控品(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各试剂批批检合格;Xantus全自动加样仪(瑞士AIAS公司);FAME 24/20酶免处理系统(瑞士汉密尔顿公司)。
1.3 检验方法:留取献血者血样4~5 ml,用2种不同厂家的试剂对其进行抗-HIV筛查。2003年~2006年12月使用手工加样,DEM-Ⅲ型洗板机洗板,2006年12月~2007年5月用全自动加样,DEM-Ⅲ型洗板机洗板;2007年5月后采用全自动加样及全自动酶免处理系统。对1种或2种试剂检测有反应性的标本作双孔复查,任意1孔呈反应性的标本送安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HIV确认实验室再次检测,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方法确认。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数里统计、x2检验。
2 结果
2.1 2004年~2009年安顺市无偿献血者抗-HIV确认阳性者信息:见表1。
表1 2004年~2009年安顺市无偿献血者抗-HIV确认阳性者信息
序号 | 性别 | 年龄 | 职业 | 文化程度 | 婚姻状况 | 籍贯 | 献血时间 | 献血次数 |
1 | 男 | 26 | 其它 | 小学 | 未婚 |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 | 2004年 | 1 |
2 | 男 | 26 | 其它 | 初中 | 未婚 | 贵州省贵阳市 | 2004年 | 1 |
3 | 男 | 28 | 农民 | 小学 | 已婚 |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 | 2005年初检 | 0 |
4 | 男 | 35 | 农民 | 初中 | 未婚 |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 | 2006年 | 1 |
5 | 男 | 30 | 农民 | 初中 | 未婚 |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 | 2006年 | 2 |
6 | 男 | 34 | 个体 | 初中 | 未婚 | 贵州省贵阳市 | 2006年 | 1 |
7 | 男 | 18 | 其它 | 初中 | 未婚 |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 | 2006年 | 1 |
8 | 男 | 20 | 个体 | 小学 | 未婚 |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 | 2007年 | 1 |
9 | 男 | 44 | 个体 | 高中 | 未婚 |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 | 2007年 | 1 |
10 | 男 | 46 | 农民 | 初中 | 已婚 |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 | 2008年 | 1 |
11 | 男 | 21 | 其它 | 高中 | 未婚 |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 | 2009年 | 3 |
12 | 男 | 27 | 工人 | 初中 | 已婚 | 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区 | 2009年 | 1 |
13 | 男 | 37 | 工人 | 小学 | 已婚 |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 | 2009年 | 1 |
14 | 男 | 27 | 个体 | 初中 | 已婚 | 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 | 2009年 | 3 |
15 | 男 | 34 | 公务员 | 本科 | 已婚 |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 | 2009年 | 1 |
16 | 男 | 40 | 个体 | 高中 | 未婚 |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 | 2009年 | 1 |
17 | 男 | 34 | 工人 | 初中 | 已婚 |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 | 2009年 | 1 |
18 | 男 | 21 | 个体 | 初中 | 未婚 | 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区 | 2009年 | 1 |
2.2 2004年~2009年安顺市无偿献血者抗-HIV筛查及确认统计:见表2。
表2 2004年~2009年安顺市无偿献血者抗-HIV筛查及确认统计
年份 | 献血人次 | 初筛阳性数 | 确认阳性数 | 确认阳性率(1/10万) |
2004年 | 8218 | 14 | 2 | 24.34 |
2005年 | 9161 | 8 | 1 | 10.92 |
2006年 | 9200 | 2 | 4 | 43.48 |
2007年 | 11052 | 7 | 2 | 18.10 |
2008年 | 12484 | 18 | 1 | 8.01 |
2009年 | 14749 | 27 | 8 | 52.24 |
合计 | 64864 | 76 | 18 | 24.30 |
3 讨论
从表1可知,6年来安顺市64 864人次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确认者共18人,均为男性,其中1次献血14人、2次献血1人、3次献血2人 。18名感染者中2人为本市流动人口,其余为本市常住人口。HIV感染者全为男性,年龄18~46岁,大多集中在20~40岁之间,此年龄段是无偿献血的主要人群。职业分布:HIV感染者依次为个体、无固定职业与农民、工人、公务员。学历分布:HIV感染者中初中以下学历占77.78%(14/18)。籍贯分布:安顺市辖5县3区,除平坝县无偿献血人群中尚未发现HIV感染者外,其余县区均有感染者。时间分布:HIV感染者大多集中在2009年,占7年确认阳性数的44.44%(8/18)。从表2可知,本市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率为24.30/10万,高于重庆地区9.40/10万(43/457237)结果[1]。X2=254.68,P<0.05,各年间HIV感染率有明显差异,2008年最低,8.01/10万,2009年最高达52.24/10万,但无明显上升趋势,本市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呈散在发生。
近年来我国HIV感染流行形势日益严重,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艾滋病疫情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安顺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情况不容忽视[2]。血液安全关系到国家公共安全与健康,因此,要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加大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加强固定献血者队伍建设,无偿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是保证血液安全的源头。加强招募时的征询工作力度,以自愿无偿的低危人群作为征募对象,实现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者主动放弃献血,回告受理的高危险血液实施保密性弃血。实施综合血液筛查,选用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的检测试剂,严把“窗口期”血液关,最大限度遏制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有效保证安顺市临床用血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珍贤,李小红,韩继姝,等.重庆市近7年来献血者血液HIV筛查与确证情况[J].中国输血杂志,2000,20(3):212.
[2] 张 丽,李静旗.大连地区献血人群HIV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3,22(1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