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循证医学的五个步骤(按循证医学的五个步骤进行写作,要求每个步骤具体、详细,并列出参考文献)五、 研究结论六、 附:参考文献文章字数大于1200字,用A4打印,宋体字,小4号,单倍行距。在循证医学最后一次课堂上交给老师,不交者不得成绩。循证医学实践的五个步骤1提出需解决的问题2检索和收集最好的相关证据3评估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效果大小和结论的外推性4综合证据和其他相关因素,制定问题的处理方案5评估1-4项的效果和效率,不断改进。
一、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与步骤
从本质上讲,循证医学是建立在以下5项相互联系的观念上的:①临床决策的根据是现有的最佳科学证据;②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决定了需要寻找的证据;③寻找最佳证据意味着采用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思维④寻找证据和对证据进行批判性评论得到的结论,只有在变成处理患者或作出医疗保健决策的行动时才有用;⑤对医生的医疗实践应该经常进行监督和评价,不断总结提高。循证医学实践就是医生结合临床经验与最好证据对患者进行处理的全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结合临床经验与最好证据对患者作出处理和效果评价5个步骤。但这些结构式的步骤并非对每个患者,对每天的医疗实践都是可行的。下面分别加以具体说明。
(一)确定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践循证医学的第一步,首先是提出问题。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传统理论知识和经验不易解决的问题,但又必须弄清楚,否则有碍于对患者的正确处理时,强调临床医生必须准确地来采集病史、查体及收集有关实验结果,占有可靠的一手资料,经过仔细分析论证后,方可准确地找出临床存在而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如诊断、治疗方案选择、预防、预后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有利于患者诊治决策外,也有利于本人和本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实践中人们经常会发现某些需弄清的问题用传统理论知识和经验不易解决。例如:一些新检验项目在临床诊断评价中参差不齐。检索了1995年前发表的中性粒细胞抗体诊断Wegener肉芽肿文献747篇,该试验的敏感性从3钱到9器,特异性从88%到100%。如此大的差异,岂不是问题?又如:对一位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绝经妇女,我们是否可以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来治疗骨质疏松症?如果采用,治疗的效果和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孰大孰小?这些都需要通过循证医学实践过程来加以解决,故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实施循证医学的关键,也是实践的第一步。
(二)检索相关文献,寻找可以回答上述问题的最佳证据
检索证据的前提是提出问题。虽然提出问题似乎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一过程可帮助检索者获得一个贴切的答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理想的临床问题应包括下列4个要素:患者或人群、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结局与对比。检索有关医学文献可根据第一步提出的临床问题确定“关键词”,然后应用电子检索系统和期刊检索系统,检索相关文献,从这些文献中找出与拟弄清的临床问题关系密切的资料,再作分析评价使用。对于临床问题,我们还可以咨询上级医师、查询教科书、医学期刊及其相关电子出版物,现在刊登的文献资料多已经过严格的评价,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如美国内科医师学院杂志俱乐部认cPJc)、循证医学杂志、CoehraneLibrary,Bestevidenee,CliniealEvidenee,evidenee一basdeardiolg丫等。特ZIJ要强调的是电子计算机与intemet为查阅文献、获得分析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选择文献方法:文献资料选择应分三步进行:(1)初筛:根据题目和摘要,筛除明显不合格文献,对己肯定或不能肯定的文献查出全文。(2)阅读全文:对可能合格的文献,逐一阅读和分析,以确定是否合格。(3)与作者联系:如对文中提供的信息有疑问,还可与作者联系,获得有关信息以后再决定取舍。
2、采集文献证据基本途径。(1)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根据具体条件和情况采用人工或手式计算机检索,如通过Medline、网上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的Pudmed,网址为:~.〕(2)通过一类再版的新型杂志采集这类新型杂志检索了许多杂志,找出那些既同临床实践相关,又经过了严格质量评估的文章,同时又增加了有经验医师的相关评价,并冠以与临床相关的更醒目的标题。这类综合性的文摘、文章如ACP杂志俱乐部(美国大学医师学会主办,双月刊)每期检索50种针对患者的、既符合严格的科技方法学标准又同临床限学相关的有关临床诊断、预后、治疗、病因学、”理质量及卫生经济方面研究的文章。它们阐明了相关问题,如果是关于疗效的,研究中是否采用随机分配患者的治疗方案?如果是关于诊断的,是否独立运用盲法同金标准进行了比较?如果是有关预后的,患者在发病初期是否出现一致的症状?每一篇文章在杂志中占一页,据读者调查显示这些文章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实用性.又如英国的EBM杂志,运用了同样的方式,扩展到涉及外科、妇科、儿科、精神病学等更广的范围,已由英国医学出版公司于1995年出版发行。由Mcmaster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E服研究中心联合编辑的一种严格评价现有临床医学证据的教科书也已出版。(3)通过Coehrane协作网采集1993年在英国成立了Cochrane协作网,其目的是收集临床医学各专业和亚专业的全世界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发表结果,为医疗实践和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践循证医学提供“证据”。该协作网通过出版计蒸机软盘、网络及其他各种方式提供信息.通过上述这些途径,临床医师便能简捷而有效地从经过统一标准评判过的大量临床专题中找出自己所关心问题的最佳证据,完成循证医学关健的第二步。
3、判断临床文献的科学性和可靠程度。循证医学将临床文献依据等科学性和可靠程度粗略分为四级水平(1)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做的系统评价资料。若由多数中心联合统一规划R口研究就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大宗病例RCT汇总分析,包括有80%以上的随访率,设计上同质性,95%可信区限窄,分组病例数累计达到400例。(2)二级: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虽然临床研究已不属于RCT设计,但仍为队列研究(c。hrtstudy),即两组为对比治疗,诊断相同的、或对照组未有治疗和并非连续病例等。(3)三级:包括虽未使用随机对照试验但设计很好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无对照的系病列观察文献。(4)四级:为个人经验性意见,并无专家组讨论核定。总之以第一、二级小平文献依据可靠性最高,三级可靠性降低、四级由于受个人经验局限。相对可靠性最低。
(三)、评价所收集证据的真实性,作用大小和实用性对于查询到的文献资料,临床医师应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进行严格评价,而不能盲目相信。不同研究类型的文献资料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如治疗性研究的评价标准为:研究对象是否被随机分配入组、研究对象是否有失访、失访病例的处理是否恰当、是否采用盲法进行研究和测量结果、各组研究对象的基线情况是否可比,各组研究对象接受的其它措施是否一致等。英国已经研究成功了一种简便有效、可以很快学会的评价一篇临床论著的真实性和用途的方法,3个步骤称为关键性评判题目(criticallyapprai。edtopic,CAT),现介绍如下:
1、研究结果正确吗?(l)、研究对象是否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2)、进入实验的患者对结论都有意义吗?①随访完成情况?②不依从者仍在原来的组中被分析吗?(3)使用盲法了吗?(包括患者、医生、研究者)(4)实验开始时间可比吗?(5)除了有干预方法,对各组的处理相同吗?
2、研究结果是怎样?(1)疗效是多少?根据资料性质计算疗效小。(2)疗效的精确度是多少?参考P值大小或95%可信区间。3、这个结果对治疗我的患者有帮助吗?(1)结果可以用于我的患者吗?(2)所有重要的临床结局均被考虑了吗?(3)治疗收效与潜在的危险和费用的比较。在阅读文献的同时,即对上述各项内容回答是“是、否或不清楚”片进行有关疗效大小的`计算,进而综合评价这些证据的价值。
(四)将证据一与临床专业知识和病人的期望进行整合。由于主管的病人与临床资料中病例存在性别、年龄、并发症、疾病严重程度、依从性、社会因素、文化背景、生物学及临床特征的差别。因此,真实可靠且具有临床价值的研究证据并不一定能直接应用于每一位医生主管的病人,医务人员必须结合自己的临床专业知识经验、病人的具体情况、病人的选择进行综合考虑,作相应的调整。这样,将经过严格评价的文献、从中获得的真实可靠并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最佳证据用于指导临床决策,服务于临床。反之,对于经严洛评价为无效甚至有害的治疗措施则否定;例如在检验医学,上世纪90年代,有36个常用的临床检验项目曾被淘汰。去年卫生部规定关于出凝血检查仪器测定出血时间、以凝血四项替代凝血时间测定,就是循证检验医学应用的一个很好实例。也说明对于那些尚难定论并有期望的实验室检查或诊治措施.,还需进一步提供研究信息,作出更好的发选择。
(五)评估循证医学实践后的效果和效率,便于改进提高。在应用最佳证据对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必定有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或教训。临床医生应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从中获益,达到提高认识、增进学术水平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事实上,任何临床处理都应该通过一定的监督机制进行随访,举是一种连续的证据累加过程,在实际情况中,医生应该考虑如何增加自己的知识来提高诊治技术,特别是如何利用大量的、高质量的、事先经过消化的信息来指导临床实践。通过实践,提高临床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这也是临床医生自身进行继续教育的方法与过程。
二、循证医学实践的主要内容
循证医学的应用广泛,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识别不确定的问题、并转换为临床问题
即在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文献等证据,来发现或识别一些不确定问题或领域并形成相关的、有针对性的、且容易解决的临床重要问题
(二)发现并评价证据
通过检索法寻找解决该临床问题所必需的各种证据。对收集的各种证据,利采种规定的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每一证据的主要意义。
(三)评价证据提出的有关建议或推论的临床
可应用性,并确定是否采用。不同证据所做出的各种临床建议或推论往往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为此都必须通过评估,以明确哪些可以采用,哪些不能采用。在综合分析各种证据的基础上,提出是否应用这些证据。
(四)评价应用的效果
利用一定的评价技术来评价应用效果。
(五)总结并存储报告
这是所有卫生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及时地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将有用的知识技术存储并且传播,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循证医学实践的例证
循证医学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通过我国循证医学工作者的积极努力,近年已有快速发展。临床医生积极学习循证医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下举几个例子说明。
1、在儿科临床判断小儿咳嗽时是否患了肺炎,应注意小儿的呼吸。2一12月婴儿如果呼吸次数超过50次/min,并有咳嗽可诊断为肺炎。经过跨国家、多中心、随机、双盲、大样本的研究后发现,它与应用听诊器,X线照片相比较,诊断正确率相等,己得到国际公认并在全球推广,这是循证医学在儿科界的一个伟大实践。
2、在内科心血管专业临床通过循证医学实践,获得了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aJAP)措施的证据后,将证据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医疗决策的制定,这对有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效益,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评价后的治疗措施认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阿斯匹林在UAP治疗中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可作为此类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常用剂量为75一325mg/d;抵克力得可作为阿斯匹林过敏或不耐受者的选择,肝素抗凝不应作为UAP治疗的常规手段,此外在抗心肌缺血治疗措施中,硝酸醋制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能缓解症状、减少再发率等,但无证据证明此类药物在减少UAP远期心脏性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方面有肯定作用。早期介入治疗在减少uAP症状发作和入院时间确有益处,但对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并无影响,其远期效应尚不清楚,这些结果的应用,都解决了传统治疗中的相关的问题。
3.在检验科临床近年来,随着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国外先进仪器的引进,我国的医学检验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其中一个特点是,用很少的标本进行多项目检测成为了可能,给病人带来了方便,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但目前国内有许多医疗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开展检验项目大组合。不管病人什么病,一来看病,医生就做一个几十项的“大组合”检查,且这种“大包围”做法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大组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加重了病人的负担。一些对该种疾病来说并无太大价值的证据、甚至对诊断无关意义的检验被滥用,形成了非常实际而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过80年代检验项目用于临床诊断的“激增期”后,目前已进入“冷静期”,即从以往全面的、多项目的检验转向有针对性的、必须的项目检测。这是循证检验医学的发展,要求对诊断试验重新评价,做到合理、正确的进行诊断试验,避免了滥用与误用。
总上所述,循证医学的出现使医学模式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发展,循证医学的实践是最关健的内容,决定了它的效果与质量。我们一定要掌握患者、医生和最佳临床证据三大要素,按照“五步曲”实践循证医学,才能制定最佳方案,卓有成效地解决患者的问题。
在全科医学的毕业生需要写毕业论文,那么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全科医学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 面对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浪潮,本研究通过对比C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医学教育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CBL组相比传统教学组可以提高考试成绩和学生的临床案例分析能力,但二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L教学模式在循证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实践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 基于能力的学习;CBL;教学模式;循证医学
基于岗位能力的学习(Competence-BasedLearning,简称CBL)是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增强工作岗位胜任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1]。与以授课为主、老师为主题、讲课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CBL基于一定的方法,主要关注通过学习之后所真正掌握的技能[2]。循证医学教学主要围绕下述几个方面:提出可解决的临床问题,查询证据,评价和运用证据[3]。本研究旨在通过CBL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探讨C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兰州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1-8班所有本科生为对象,1-4班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5-8班为CBL教学组(CBL组),两组各104人。
2.教学方法。两组均由同一教师采用杨克虎主编《循证医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进行教学,教学时间均为2014年9月至11月,共28个课时。CBL组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的重点难点备课,制作Workbook,各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课堂实施阶段由10分钟提出实际临床问题的“微课堂”、10分钟基于问题的文献阅读、10分钟的小组讨论、5分钟的小组汇报和最后教师的总结反馈阶段构成;在课后巩固阶段,由小组学生共同完成Workbook,通过团队合作对Workbook上的问题予以解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照组教师按照普通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大纲精心备课,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配合使用经典系统评价论文。课堂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和难点。
3.评估和反馈。包括理论考试、病案分析和问卷调查。病案分析由小组成员合作解决,考试和病案分析分别由同一教师以相同标准评判,满分均为100分。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相应教学方法与评价和对循证医学课程的整体评价,课程结束时对两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4.统计分析。所得数据均采用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均为α=。
二、结果
1.一般情况。两组同学各方面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两组基线可比(P>)(见表1)。
2.考试成绩。CBL组成绩为(±),对照组成绩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将成绩划分为90-100,80-90,70-80,60-70,<60几个区间,cbl组对应成绩区间的学生数分别为1、48、49、7、0,对照组为2、43、47、10、0,各成绩区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3.病案分析成绩。CBL组成绩为(±),对照组成绩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4.问卷调查结果。每组共发放104份问卷,均收回94份,回收率均为。问卷结果显示,CBL组在课件讲解理解情况、课题个人参与情况、对课题的积极态度、课前课后主动准备、在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获益、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分析解决临床问题能力、达到循证医学学习目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而在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见表2)。
三、讨论
CBL组通过教师点拨和强调以及自身对解决临床问题的实践,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老师讲解时间更多,因此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学生们掌握相对扎实,有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两组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样本量较小的缘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CBL组在课件讲解理解情况等8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中CBL组认为达到循证医学学习目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CBL教学模式在循证医学的理论理解、实践能力方面以及接受认可程度上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CBL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技能的目标符合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其通过课堂上对临床病例提出并讨论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课后对于Workbook上问题的解决则巩固和强化了在循证实践过程中的处理问题能力,双管齐下确保岗位能力的提升;课程中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CBL主张理论联系实际,学生通过在实际临床问题中对所学知识的转化和运用,不但提升了所需具备的技能,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4];同时,其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明显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但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如:教师备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求教师的高素质和高水平以组织好课堂进度;需要有适宜的教学场所和资源;小班教学模式与当前各大高校的扩招扩班现状产生了矛盾;应用效果尚缺乏合适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这对其推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样本量较小、未对评价者使用盲法、授课及考核和评分工作均由同一教师进行等因素,导致了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实施偏倚。
总之,在改变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独立的局面中,CBL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点拨和强调以及自身对解决临床问题的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在众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实践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CBL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进,使之与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医学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LumSK,,AustraliaandtheUnitedKingdom[J].AsianJournalofsurgery,2009,32(3):137-142.
[2][D].Tallinn:TallinnUniversityofTechnology,2011.
[3]StrausSE,RichardsonWS,GlasziouP,[M].Edinburgh:ChurchillLiv-ingston,2005.
[4]MaloneK,[J].AdvHealthSciEducTheoryPract,2012,17(2):241-246.
哪方面的?是要发表在期刊上吗?具体的你可以跟我们了解下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从描述中可见,作为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必须是单词或术语。那么在学术论文中,如何合理使用关键词呢?下面由旋威医学期刊网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学术论文中关键词的作用及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1)关键词能鲜明而直观地表述文献论述或表达的主题,使读者在未看学术论文的文摘和正文之前便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论文论述的主题,从而作出是否要花费时间阅读正文的判断。(2)期刊论文一般都会被题录型或文摘型的二次文献(检索工具)所收录,或被收录到书目型文献数据库(如光盘版《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工具中的关键词索引和数据库文档中的按关键词编制的倒排文档就是根据学术论文提供的关键词编排的。关键词索引和倒排文档提供了快速检索文献的途径,使读者能很快查到符合要求的文献。因此,关键词具有重要的检索意义。学术论文中使用关键词常出现的问题与分析1写成词组或短语 关键词使用不当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将关键词写成词组或短语,如以上提到的那些词组、短语。这些问题的生产都源自作者为了使每一个关键词都尽可能准确地表达论文某一确切的含义,将关键词写全、写完整,进而写成一个词组或短语。对于这种问题,有关编辑教程已明确指出:“一定不要为了强调反映主题的全面性,把关键词写成一句句内容‘全面’的短语”。2不能准确的反映主题内容关键词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这些词的逻辑组合,揭示论文的主要内容。但许多论文在刊发时未能准确把握关键词应起的作用,结果列出的几个关键词的逻辑组合并不能有效地提示论文主题内容,也就谈不上有助于文献的标引了。如:“医学科技文稿几个常用‘省?的疏误分析”一文中,关键词仅为“发病率;发生率;死亡率;病死率”,显然,不看论文标题和全文,根本无法从这几个关键中察觉到这是一篇描述科技文稿写作的文章,而会认为是一篇医学方面的论文。对于该文关键词,笔者认为可以写成“医学:科技论文;统计;写作“较为合适。此外,以上例子所选四个关键词都未在论文标题中出现。这种情况下,如果关键词选词正确,则至少表明论文标题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它未能刻划出论文的主题内容?3将一些泛意词选作关键词要切实使关键词的逻辑组合能准确起到提示论文主题的内容的作用,就应使所选的关键词确实能准确提示该文主题内容,但还是能遇到诸如:研究、使用方法、分析、问题、服务、质量等形式的关键词。由于这些关键词几乎在大多数学术论文中都可使用,使其在提示某一论文主题内容的专指性方面的作用就大大降低,失去该关键词应起的基本作用。4关键词的写作随意性太强关键词是主题词的外延或延伸。在信息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通常要通过主题词来查阅有关文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主要检索工具查阅文献时已无须再局限于主题词,可以通过输入数个关键词并采用一定的检索策略,就可迅速准确、全面地获取所需文献。但即使是信息化水平较高,如果论文中关键词的写作太随意或使用不当,仍然会极大的影响论文检索的效率。例如:“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这个关键词就可以拆分为“西北太平洋”和“副热带高压”这两个关键词,检索时通过合理的逻辑组合(“逻辑和”),一样可以查阅到与该关键词查阅结果完全相同的文献。但反过来,如果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作为关键词查阅与此相关的文献,若有些文献全文并未出现该词,仅出现像“西北太平洋”和“副热带高压”这样的词汇,这些文献就会漏检,使查阅者失去一些有价值的文献。关键词合理使用的几点建议 1关键词的逻辑组合应能表征论文主题内容关键词的主要作用是应能鲜明而直观地表达该论文的主题内容,并有助于查阅、检索。从关键词的一般性描述中可知,每一个关键词都应能表征某个或某一方面的确切含义。要完整准确地提示、表征一篇论文中有一定内涵的主题,就应通过数个关键词的逻辑组合来达到。显然,以一个包含较多内容的词组或短语作为关键词是不符合关键词原意与使用要求的。此外,还常出现在关键词的写作中将研究对象的母体遗漏掉。如:在“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CR489基因序列分析”一文中,关键词只写出:“虹彩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CR489基因;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却将“鳜”这个研究母体漏掉了。显然,这种关键词无法有效地起到表征论文主题内容的目的。2有助于读者清晰理解论文主题内容关键词除了有助于检索外,还应能清晰地提示论文主题。例如:在“论中小学生期刊视角形象的设计原则”一文中,关键词为:“视角形象;设计原则;构成要素;主信息;辅信息”,根本无法提示读者这是一篇讨论中小学生期刊在版面设计、处理方面的文章。如改写成“中学生;小学生;学生期刊;视角形象;版面设计”会更合适些。因此,关键词的写作务必要通过对它们进行逻辑组合以分析是否已达到清晰地提示论文主题内容的作用,否则,就应考虑所选的关键词是否恰当。3有助于读者检索所选的关键词清晰地表征、提示了论文主题内容,还应考虑这些关键词是否有助于论文的检索。如采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这样的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尽管这些检索词确实准确、清晰、完整地提示了要检索对象的主题,但由于这些检索词写作不符合关键词的一般写作要求与规范,就会出现如以上讨论那样,用这些词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就将遗漏掉许多与该论文密切相关的文献。一篇学术论文关键词选用得是否妥当,关系到该论文被检索的概率和该成果的利用率。因此,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写作与使用,将直接影响到论文自身的有效价值。 以上就是学术论文中合理使用关键词的方法,希望对广大作者有帮助! 参考:
一般3个到5个关键词即可 不要太多 也不能少于3个
方向是什么?具体的要求呢,不懂的可以跟我们了解下
医多维医药文献检索是基于pubmed数据库的优势结合健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研发而成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3000多万篇医学类文献。它继承了pubmed的检索语法与语义转换功能,使得检索结果与其基本一致。同时为了延续用户习惯,在引入中文翻译的同时,保留了检索界面与详情界面与pubmed的一致性,让用户更为便捷地查询医药类信息。
戊戌数据包含了美国上市药品数据库,欧盟上市药品库,美国橙皮书数据库,ClinicalTrials数据库,欧盟HMA上市药品库,日本橙皮书数据库,日本上市药品库等,有中文,英文,日文检索。
可以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网站查询。
通过与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内容提供商达成合作,中国知网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心网站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
基于海量的内容资源地增值服务平台,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可以在中国知网建立自己个人数字图书馆,定制自己需要的内容。越来越多的读者将中国知网作为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平台。
扩展资料:
中国知网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
其中综合性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文论全文数据库。
每个数据库都提供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三种检索功能。高级检索功能最常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知网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文献资料是写好论文非常关键的步骤,论文不同于写日志之类的人生感悟,论文需要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论文观点,让别人看了会信服,相信你说的话,那样才算一篇合格的论文。比较大的学术论文参考网站有谷歌学术、万方数据、ilib2、知网、MBA智库、scirus、microsoft academic、HighWire、GeNii学术综合、CiNii论文等网站。这些网站基本上就是写论文查资料常去的站点了,有的网站需要注册之类的。网站吗,都这样,可以说去这些网站查询医学论文文献 是再合适不过了。下面中文文献就“知网”给大家举例,如何查询论文文献:
第一步:在百度上搜索“中国知网”,一般“中国知网”官网出现在第一个,点击进入“中国知网”官网。
第二步:进入“中国知网”官网之后,在检索框前端,有一个选择按钮,下拉列表,里面有“主题、全文、篇名、作者、关键词等”,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一个,现在以“篇名”为例,在检索框输入“昆虫”,点击“检索”按钮。
第三步:在检索结果列表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章,在文章标题右边有“下载”“阅读”按钮,如有需要,点击进入即可
有些作者对关键词的标引不够重视,认为关键词的标引是编辑或者资讯标引员的工作,随便选几个词应付了事。熟不知如果关键词的标引不准确,会直接影响编辑对论文的理解和取舍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是对论文主题内容的高度提炼,是从论文中直接概括的,能揭示论文主题的,具有实际检索意义的词或片语。关键词是目前网际网路常用的检索语言,被文献检索工具和学术期刊普遍采用。因此,关键词的标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资料库对论文的收录和和读者的检索利用,从而影响论文的查准率和查全率,科研成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利用。对期刊来说,会降低期刊的引文率和影响因子。 一、概述 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副主题词和自由词。主题词,是规范的关键词,又称叙词,是专门设计的一种人工检索语言。主题词比关键词有更好的专指性和规范性,和文献主题的相关性也更强一些。主题词可以是关键词,但关键词不一定是主题词。 自由词是非主题词的关键词,不同于主题词是有特定标准的词汇,是相对自由的关键词,往往是没有被主题词表收录,或没有恰当的上位词的词。虽然自由词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标准,但也不是随意选取的,仍是有些相关规范的。因此,对医学论文进行关键词标引时,自由词的选用仍需慎重。 二、关键词标引的意义 1、体现文献的主题 关键词能直观地表达论文的主题,是读者了解论文主要内容的视窗,使读者在阅读论文的摘要和正文之前便能对论文的主题一目了然,以便迅速确定该论文对自己来说是否有阅读价值。 2、便于检索利用 关键词是目前网际网路最主要的检索语言,是运用电子计算机对文献资讯进行标引的最佳形式,尤其适于对海量的文献在网路环境中进行资讯处理。因此,被文献检索工具普遍采用,也是我们平时检索文献资料最常用的检索项。 三、关键词的标引 1、关键词的选取 论文关键词的选取应尽可能从论文的标题、摘要、正文中的小标题以及正文中选取能够准确反映论文主题的词和或片语。论文格式网主要包括在篇名、内容摘要或论文正文中出现的主要词语,在正文中出现频繁的词语,能体现文稿的性质、目的、手段等的词语。就医学论文而言,病症名称、证候名称、治法、方剂名称、药名、穴位名、医家名称、论著名称、生化指标以及其他医学术语或短语都可以作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是叙词,也可以是自由词。中医学可参照中国中医科学院资讯研究所主编的《中医药主题词表》。 对关键进行标引时,首选主题词,如果在主题词表中查不到对应的词或片语,或主题词不能完全提示主题内容,则可以选用最恰当的自由词。在标引时要注意标准医学名词的使用和自然语言和主题语言的转换。常见的主题转换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文献中的俗语、缩写和代号要转换成医学主题词或自由词也需要是标准的医学词语。②对文献中的一些病名或诊断技术的简称,要转换成主题词。 2、关键词的排序和数量 关键词标引的多少对论文主题的揭示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GB7713-87 的规定,每篇论文应选取关键词的数量为3~8 个。一般情况下,关键词越多,对文章主题的揭示就越深刻,对内容的反映就越详细,而对检索范围的界定也就越窄,如果标引太多会造成过量标引或重复标引;反之,关键词标引的越少,对检索范围的界定也就越宽泛,对主题的揭示会不够深刻,容易造成主题概念表达不全,或遗漏一些有价值的资讯点,而造成少标或漏标。所以,适量的标引对论文主题的准确表达很重要,对关键词的标引应该在论文的查准率和查全率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既能将论文定位在某一特定的类别,又能准确揭示论文的主题。关键词标引的具体数量需要根据文章主题概念的多少来确定。 关键词的排列顺序应该按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排列。一般将表达文章观点和内容的最关键的主题词放在首位。反映论文的研究目的、物件、方法、过程等内容的关键词在前,揭示研究结果、意义、价值的关键词在后。在同一语义场中,上位词在前,下位词放后;表达同一范畴的关键词尽量相对集中和靠拢。 3、注意事项 ①不使用通用词。通用词是指那些没有独立检索意义的泛指词,是不能表示学科属性、不能反映内容实质的词。如“方法”、“观察”、“问题”、“理论”、“报告”、“试验”、“研究”、“浅析”、“探讨”、“分析”、“报告”等词语适用于不同学科领域的,论文格式作为关键词是毫无参考价值和检索意义的。如果将这些词语标引为关键词,就会缺乏对论文主题内容的专指性,往往会造成文献的错检。检索的结果是会将毫不相关的不同学科的文献汇集到一起,形成一堆杂乱而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资讯,严重降低论文的查准率。 ②不宜使用代词、冠词、连词、感叹词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词以及副词、形容词和某些动词。 ③不使用公式。如化学结构式、化学反应式和数学公式等。 ④英文缩写和符号不宜使用,即使是已经很常用的缩写。 ⑤避免使用很多限定词的短语。 有关推荐:
如有可能,在选用关键词时,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即主题词。GB/T 2860-1995《文献序数词标引规则》规定了 文献主题的分析及根据各种汉语叙词表进行文献叙词标引的方法。但由于主题词表的更新,远远赶不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遇到下列几种情况可以选用自由词。(1)主题词表中漏选的主题词;(2)未来得及收入主题词表的标志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的名称;(3)主题词表中未收入的地区、人物、文献、产品等名称;(4)关键词组配结果要求只能表达一个单一的、确切的概念。因此,当某些概念采用组配,但结果却出现多义时候,其标引的概念可用自由词标引。自由词应尽可能选用较权威的参考书和工具书的名词术语。这些词语在各学科领域文献中经常出现,并且在情报检索中有使用价值和一定的使用频率。自由词必须词形简练、词义明确、实用性强,并严格遵守一词一义原则。在关键词标引中,要严格控制自由词的数量。关键词的选取途径(1)从论文标题中提取科技论文的标题包含了论文的主要信息点,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因此,选择关键词应首先考虑从标题中选取。如一篇科技论文的标题为《基于协方差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抗干扰算法》,作者从标题中提取出4个关键词“协方差”、“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抗干扰”、“算法”。但经过分析和查找主题词表,发觉不妥,后改为“自协方差”、“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抗干扰算法”。改动的依据是“协方差”没有“自协方差”的概念单一明确,而去在该论文中,摘要和二级标题中都是“自协方差”;“算法”虽然在主题词表中能够找到,但概念较为宽泛,不宜作为关键词,因而将“抗干扰”和“算法”合二为一。(2)从论文中提取有时科技论文的标题较为笼统,不能完全反映论文表述的全部内容。如果仅从标题中选取关键词,不仅无法满足关键词规定数量,而且还会丢失一部分信息。例如有一篇论文的标题为《教学用露点仪的设计与应用》,作者选取了4个关键词“露点仪”、“露点仪设计”、“露点测量系统”、“跟踪系统”。显然后两个关键词是从论文中提取出来的。从论文中选取关键词,应首先考虑从二级标题中提取,其次可考虑从摘要中提取,最后才考虑从论文内容中提取。更多论文资讯可访问上学吧论文查重
我认为你改错了几个关键词来说的话,肯定是一根学,还有那个病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其实就是你自己设置的,或者是你的老师给你规定了,这个才是关键。
我认为你改错了几个关键词来说的话,肯定是一根学,还有那个病犯之间的关系
这几个发表论文的方法,你用了吗?视频8分钟,通俗易懂的介绍如何提升论文发表率,增强论文引用率。适合有发表英文论文,咨询选题、论文构建、选刊、以及论文润色等一站式服务需求的用户。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从描述中可见,作为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必须是单词或术语。那么在学术论文中,如何合理使用关键词呢?下面由旋威医学期刊网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学术论文中关键词的作用及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1)关键词能鲜明而直观地表述文献论述或表达的主题,使读者在未看学术论文的文摘和正文之前便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论文论述的主题,从而作出是否要花费时间阅读正文的判断。(2)期刊论文一般都会被题录型或文摘型的二次文献(检索工具)所收录,或被收录到书目型文献数据库(如光盘版《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工具中的关键词索引和数据库文档中的按关键词编制的倒排文档就是根据学术论文提供的关键词编排的。关键词索引和倒排文档提供了快速检索文献的途径,使读者能很快查到符合要求的文献。因此,关键词具有重要的检索意义。学术论文中使用关键词常出现的问题与分析1写成词组或短语 关键词使用不当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将关键词写成词组或短语,如以上提到的那些词组、短语。这些问题的生产都源自作者为了使每一个关键词都尽可能准确地表达论文某一确切的含义,将关键词写全、写完整,进而写成一个词组或短语。对于这种问题,有关编辑教程已明确指出:“一定不要为了强调反映主题的全面性,把关键词写成一句句内容‘全面’的短语”。2不能准确的反映主题内容关键词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这些词的逻辑组合,揭示论文的主要内容。但许多论文在刊发时未能准确把握关键词应起的作用,结果列出的几个关键词的逻辑组合并不能有效地提示论文主题内容,也就谈不上有助于文献的标引了。如:“医学科技文稿几个常用‘省?的疏误分析”一文中,关键词仅为“发病率;发生率;死亡率;病死率”,显然,不看论文标题和全文,根本无法从这几个关键中察觉到这是一篇描述科技文稿写作的文章,而会认为是一篇医学方面的论文。对于该文关键词,笔者认为可以写成“医学:科技论文;统计;写作“较为合适。此外,以上例子所选四个关键词都未在论文标题中出现。这种情况下,如果关键词选词正确,则至少表明论文标题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它未能刻划出论文的主题内容?3将一些泛意词选作关键词要切实使关键词的逻辑组合能准确起到提示论文主题的内容的作用,就应使所选的关键词确实能准确提示该文主题内容,但还是能遇到诸如:研究、使用方法、分析、问题、服务、质量等形式的关键词。由于这些关键词几乎在大多数学术论文中都可使用,使其在提示某一论文主题内容的专指性方面的作用就大大降低,失去该关键词应起的基本作用。4关键词的写作随意性太强关键词是主题词的外延或延伸。在信息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通常要通过主题词来查阅有关文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主要检索工具查阅文献时已无须再局限于主题词,可以通过输入数个关键词并采用一定的检索策略,就可迅速准确、全面地获取所需文献。但即使是信息化水平较高,如果论文中关键词的写作太随意或使用不当,仍然会极大的影响论文检索的效率。例如:“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这个关键词就可以拆分为“西北太平洋”和“副热带高压”这两个关键词,检索时通过合理的逻辑组合(“逻辑和”),一样可以查阅到与该关键词查阅结果完全相同的文献。但反过来,如果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作为关键词查阅与此相关的文献,若有些文献全文并未出现该词,仅出现像“西北太平洋”和“副热带高压”这样的词汇,这些文献就会漏检,使查阅者失去一些有价值的文献。关键词合理使用的几点建议 1关键词的逻辑组合应能表征论文主题内容关键词的主要作用是应能鲜明而直观地表达该论文的主题内容,并有助于查阅、检索。从关键词的一般性描述中可知,每一个关键词都应能表征某个或某一方面的确切含义。要完整准确地提示、表征一篇论文中有一定内涵的主题,就应通过数个关键词的逻辑组合来达到。显然,以一个包含较多内容的词组或短语作为关键词是不符合关键词原意与使用要求的。此外,还常出现在关键词的写作中将研究对象的母体遗漏掉。如:在“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CR489基因序列分析”一文中,关键词只写出:“虹彩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CR489基因;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却将“鳜”这个研究母体漏掉了。显然,这种关键词无法有效地起到表征论文主题内容的目的。2有助于读者清晰理解论文主题内容关键词除了有助于检索外,还应能清晰地提示论文主题。例如:在“论中小学生期刊视角形象的设计原则”一文中,关键词为:“视角形象;设计原则;构成要素;主信息;辅信息”,根本无法提示读者这是一篇讨论中小学生期刊在版面设计、处理方面的文章。如改写成“中学生;小学生;学生期刊;视角形象;版面设计”会更合适些。因此,关键词的写作务必要通过对它们进行逻辑组合以分析是否已达到清晰地提示论文主题内容的作用,否则,就应考虑所选的关键词是否恰当。3有助于读者检索所选的关键词清晰地表征、提示了论文主题内容,还应考虑这些关键词是否有助于论文的检索。如采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这样的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尽管这些检索词确实准确、清晰、完整地提示了要检索对象的主题,但由于这些检索词写作不符合关键词的一般写作要求与规范,就会出现如以上讨论那样,用这些词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就将遗漏掉许多与该论文密切相关的文献。一篇学术论文关键词选用得是否妥当,关系到该论文被检索的概率和该成果的利用率。因此,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写作与使用,将直接影响到论文自身的有效价值。 以上就是学术论文中合理使用关键词的方法,希望对广大作者有帮助! 参考:
哪方面的?是要发表在期刊上吗?具体的你可以跟我们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