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姑息医学论文

姑息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姑息医学论文

临终护理是为患者提供一种心身及社会需求的全面照护,它是以临终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基础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恐惧、忧虑等痛苦的折磨,尽可能使他们无忧无虑地走完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临终护理 癌症晚期 中年患者

临终护理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护的实践规律为研究物件的新兴学科。从所周知,癌症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特别是晚期癌症临终患者。而中年晚期癌症患者又是癌症患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提高尚存生命的质量,维护其人格生命的尊严,切实做到患者在最后生命历程中面对死亡,保持安详。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应该以满足晚期癌症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为宗旨,给予全面的临终护理。

一、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经确诊为晚期癌症中年住院病人53例,男性34例,女性19例,年龄23—61岁,平均49岁,文化程度:中专以上13例,中学以上30例,小学10例。

二、临终护理

1、心理护理

有文献调查显示[1]:有的癌症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由于中年人是家庭的支柱,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一旦被确诊为晚期癌症后就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不良情绪可减弱机体免力,不利于身体健康[2]。我科采用自制问卷对53例中年晚期癌症患者心理负担进行心理调查。

中年晚期癌症患者心理负担调查表

专案 子女上学 经济负担 子女就业 死亡 疼痛 孤独 其他

例数 11 22 16 37 27 7 5

百分比% 30 70 50

本调查显示中年晚期癌症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反应。而他们多为事业有成,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当他们意识到生命即将结束,但还有未完成家庭责任时,就会表现出恐惧、担心、悲观、绝望等心理反应。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该经常深入病房,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分析疾病的转归与健康状态,认真倾听患者诉述,让患者通过诉述疏泄感情,消除压抑的情怀,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情感,保护患者隐私,定期与患者家属、朋友及单位沟通,寻求在精神上、情感上、经济上对患者的支援,使患者在临终 期更多地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2、疼痛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明癌症病人中30%—50%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晚期症状病人中度、重度疼痛者可达70%。疼痛对机体的影响非常大,影响正常活动和睡眠,导致和加重血压、高血糖、焦虑、抑郁、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和精神体能崩溃,并能直接或间接地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3]。所以临床上对晚期癌症患者控制其癌性疼痛,缓解症状十分重要。我们针对患者疼痛的程度,持续时间、部位等情况,合理使用中枢性镇痛的程度,对于个别药物成瘾或因情绪忧郁加重疼痛,患者可使用安慰剂,如安定、谷维素等,同时帮助其注意力转移,减轻对疼痛的关注,另外,我们在临床应用针刺止痛疗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它通过 *** 人体特定穴位,促进人脑分泌内阿片肽而产生镇痛效果[4]。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避免不必要的额外伤害。 3、营养支援

由于晚期癌症患者长期性消耗,食欲不佳,忍受疼痛等原因,就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而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和生命得不到保障。因此,我们应指导患者合理正确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流质为宜,少量多餐,鼓励家做好饮食搭配,改变饮食花样,并加强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宜忌,避免饮食不当出现并发症。当摄入量不足时,应及时采取支援疗法从静脉补充以延长生命。

4、基础护理

由于晚期癌症患者大多经过长期化疗,全身抵抗力差、消瘦,饮食不良,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所以基础护理是提高晚期病人临终生命质量上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年患者由于病前都讲究个人卫生,他们往往对护理要求特别高,为了满足病人的需求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晨晚间的护理,为患者翻身,经常交换卧姿,保持口腔清洁,不仅使患者感到舒适,而且能增强食欲,消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安置各种导管者加强护理,防止因导管脱落,受压、扭曲、堵塞而造成意外。

5、家属护理

为了使临终护理感受具有人情味,应该允许濒临患者家属守护身旁,满足了患者渴望与家人厮守相伴的需求,让悲痛中的家属在亲人辞世前尽到义务,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慰藉,减轻了自责与不安。在患者濒临死时护理人员通过倾听家属的诉说,给其渲泄的机会,并感受其内心的忧伤,可通过主动关心其身体况,提供休息场所,缓解其心身疲惫。人性化的临终护理给其承受悲痛和忧伤。这正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终护理中贯彻整体护理观念的体现。

参 考 文 献

[1] 黄华兰,程一霓.不同治疗期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査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华新医学.:797—798.

[2] 潘曼丽.癌症患者的心理与治疗.中国社会医学 .

[3] 张萍.晚期癌症病人疼痛的护理.光明中医.—1348.

[4] 袁红.临终护理经念与设想.实用护理杂志.

摘 要目的:减轻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提高并维护他们最后生命的质量,满足他们最后生命的要求。方法:通过各种方法,以最大的能力减轻和消除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正确面对死亡。结论:临终关怀对将逝者和生者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

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自然规律。而对于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如何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死亡和生命的存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减轻痛苦,安度余生,这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所面临的课题。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临终关怀,它的出现,是人类在保护自己生命史上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们创造和谐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临终关怀,系译自英文的HOSPICECARE。我国大陆与港台的汉译略有差异,香港译文为“善终服务”,台湾译文“安宁照顾”。但其内涵都同出一辙,均指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使用权临终患者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

1临终护理的目的及意义

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即不促进也不延迟患者死亡。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临终护理是指临终护理的意义在于强调整体护理,即动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患者的症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精神上的痛苦,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生活的舒适、有尊严、有意义。

2社群卫生服务中心在临终护理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尚未完善,存在一定范围的不合理。一边是社群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量不饱和,一边是稍大一点的医院就存在着床位紧张,人手不够的问题。医院如果大量留置无治疗意义,且估计只能存活6个月以内的病人,并施行全人服务的整体护理,对要住院而没能住进院的患者来说,是极不公平的,对合理利用国家医疗资源上来说,也存在着有弊的一面。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医院与社群卫生服务中心的双诊制得到尽一步落实,缓解了这一矛盾。推行社群内临终护理,既可以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也可以让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更好的照顾。

3疼痛上的护理

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患者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患者的症状。由于监终关怀心然要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临终护理工作中它和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 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身体上往往会引起许多种疼痛,患者往往对疼痛的恐惧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患者的这种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抑郁,会使他们的痛阈下降,对轻微的疼痛都难以忍受,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加重病情。所以疼痛的护理是临终关怀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护士可遵照医嘱给药。另外,还应教会患者使用非药物的方法减轻疼前,如放松,分散注意力、热敷、冷敷、 *** 等。 4 生活上的护理

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在生活的自理能力上都变得很差了,护士应协助患者料理生活,及时更换衣服、床单、注意面板护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防止褥疮发生,并做好口腔护理,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患者有恶心、呕吐时,应给予止吐,不能进食的患者可行静脉给予高营养。护士应千方百计为患者着想,把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降到最低限度。

5 心理上的护理

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临终时的护理过程是很繁杂的。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士平时就应该注意培养语言交流的技术,与患者说话时措词要恰当,态度要诚恳,对患者要充满同情、和蔼可亲的态度,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轻柔的动作、渊博的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对患者的愿望,哪怕是很微小,也应该努力去满足。

6 家庭护理

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的家属,处于即将失去亲人的悲哀中,他们在支援我们护理工作时,同时也需要获得我们的同情和安慰。我们应主动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避免因他们的不安而加重患者的情绪反应。

对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患者的临终护理是一项高尚而艰钜的工作,它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需要护士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良好的修养和素质,熟练的技术。我们应该在整体护理的工作中不断地实践,积累经难,力争把临终工作做得更好。

我帮你搞定,,什么时间要呢。。

看怎么利用了,CBD油通常是从大麻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这些植物最初被种植来产生极低水平的HTC。

大麻油是大麻植物的浓缩液体提取物。与其他草药提取物相似,大麻油中的化学成分也会因提取物的制作方式和一开始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而不同。大麻植物能产生数千种化合物,但最广为人知的是大麻素。大麻素有几种,但在消费者中最知名的两种是THC(四氢大麻酚)和CBD(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是大麻中最主要的精神活性化合物,当人们想要一种能给他们带来“快感”的产品时,就在寻找这种物质。

大麻素的生理作用因人而异,也取决于它们是如何被消耗的。这种缺乏可预测性是大麻油成为发展成一种药物具有挑战性的候选药物的原因之一。两个人可能会吃一块(用大麻油制成的)布朗尼,一个人可能会吸收大量的大麻素,另一个人可能不会。有效时间和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差别很大。当产品被吸烟或吸油所吸收时,颜色会更加均匀一些。但是人们对吸烟有明显的担忧。

人们声称大麻油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尽管支持这些说法的证据通常缺乏。例如根据医学新闻,人们使用大麻油治疗从疼痛到痤疮的各种疾病;一些人甚至声称这种油可以治疗老年痴呆症和癌症等疾病(但同样没有临床证据支持这些说法)。2017年发表在《药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上的一篇评论文章描述了CBD如何在压力下保护海马体——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学习、记忆和导航等多项重要功能的部分——并可能有助于防止精神分裂症导致的脑细胞破坏。

另一篇发表在《姑息医学年鉴》(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上的2017年论文综述了一些研究结果,这些研究表明,含有四氢大麻酚(THC)或CBD (CBD)的大麻油可能有助于治疗慢性疼痛,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大麻对某些癫痫患者的治疗更有希望。fda批准的唯一一种以大麻为基础的药物是Epidiolex,这是一种治疗两种罕见和严重癫痫的CBD口服液。

答:cbd油在国内事实应该不合法的。

姑息医学杂志

肿瘤放疗化疗专业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海南省肿瘤放疗委员会副主委,CSCO会员PPRA-RTOG学术委员会委员。学历:1992年6月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本科)医疗系1998年10月第4届中法放射剂量学习班1999年6月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肿瘤学研究生)已发表专业论文及著作:年作为编委参编专著一部。杨国梁 郑树主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疗学。科学出版社。2.于金明主编,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进展。香港,世界医药出版社,2000,64-70。3.中国女性乳腺癌保守治疗美学相关因素研究。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2000;7(6):31。第一作者。4.羟基喜树碱合并放射治疗的理论基础。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2001;8(2b):95。第二作者。5.放射敏感性与放射增敏研究进展。临床肿瘤学杂志,2001;6(1):83。第一作者。6.羟基喜树碱合并放射治疗鼻咽癌疗效分析。2001年CSCO年会交流,第一作者。7.羟基喜树碱合并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分析。中华医药学杂志,2002;1(3)。第一作者。8.局部晚期高龄肺癌患者的适形放疗。中华医学卫生杂志,2003;1(1):13。第一作者。9.适形放疗对巨块型肝癌的姑息止痛作用。中华癌症姑息医学杂志,2003;2(2):125。第一作者。10.三维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高龄肺癌患者的姑息疗效观察。2004年CSCO年会交流并发表于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2):39。第一作者。11.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内良性肿瘤疗效分析。2004年CSCO年会交流并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10(1):25。第一作者。12.保乳治疗中的若干问题。抗癌杂志,2005;1:24。第一作者。13.常规外照射前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419例鼻咽癌的对照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5):1169-1172。第一作者。14.多呼吸时相CT模拟适形放射治疗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2):127-130。第一作者。15. 不同靶区确定法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5):384-387。第一作者。16. 不同呼吸时相CT扫描常规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国肿瘤临床,2010,37(8):461-463。获PPRA-RTOG年会优秀论文奖。

apm杂志影响因子是分。

APM杂志由Charles B. Simone, II和Zhi-hua Zhu担任共同主编,Mellar P. Davis和Simon S. Lo担任副主编,编委团队由来自18个国家的77位专家学者组成。

其中49%来自美国,12%来自加拿大,6%来自英国,还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挪威、巴西等。

APM杂志主要关注姑息医学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症状的管理(疼痛、乏力、呕吐等),肿瘤、免疫缺陷、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姑息治疗以及护理、临终关怀、决策等方面。

是一本国际同行评审、开放获取的英文期刊,已被PubMed/Medline和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收录。

AME出版社旗下的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 被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WOS核心数据库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正式收录。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于1957 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要破除论文“SCI至上”,也要以此为突破口,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1. 安宁护理 palliative care - 安宁护理2. 近代姑息处理 一般认为,近代姑息处理(palliative care)始自法国1842年建立的第一个慈善性hospice,即类似重症关怀或临终关怀姑息处理机构。...3. 消极疗法 移民和安居 Migration/settlement...消极疗法 palliative care...政策研究 Policy4. 姑息治疗 主要着眼点在于解决治疗中最棘手的问题-转移。⑹姑息治疗(palliative care)与支持疗法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维持生理功能。...

Palliative Care姑息治疗双语对照例句: care also could help cut spiraling medical costs, smith says. 史密斯说姑息疗法可以让患者省下一大笔医药费。 progress on palliative care both at home and in abroad. 国内外姑息护理的研究进展。 the consequences of chronic disease through early detection and quality care ( primary, long-term and palliative care). 通过早期检测和有质量的治疗使慢性病影响减至最低(以长期和姑息治疗为主)。

姑息医学杂志ann

apm杂志影响因子是分。

APM杂志由Charles B. Simone, II和Zhi-hua Zhu担任共同主编,Mellar P. Davis和Simon S. Lo担任副主编,编委团队由来自18个国家的77位专家学者组成。

其中49%来自美国,12%来自加拿大,6%来自英国,还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挪威、巴西等。

APM杂志主要关注姑息医学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症状的管理(疼痛、乏力、呕吐等),肿瘤、免疫缺陷、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姑息治疗以及护理、临终关怀、决策等方面。

是一本国际同行评审、开放获取的英文期刊,已被PubMed/Medline和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收录。

AME出版社旗下的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 被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WOS核心数据库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正式收录。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于1957 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要破除论文“SCI至上”,也要以此为突破口,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在濒于死亡边缘时,一些人表示曾有过灵魂出窍的经历,其他人则表示好像走在一个充满光或者安宁感的地道内。所有这些感受并不是与死后经历的一次亲密接触。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所说的濒死体验可能不过由垂死大脑内发生的“电暴”所致。这项针对重病患者大脑进行的研究揭示了大脑死亡前出现的短暂电活动爆发。研究员、重病特护医生拉克赫米尔·查瓦拉表示:“我们认为濒死体验可能由大脑耗尽氧时出现的猛烈电活动所致。”随着血液流动减缓以及氧量降低,大脑细胞发射出最后一个电脉冲。他说:“这种活动开始于大脑内的一个区域,而后快速向外扩散,这可能让人获得生动逼真的精神感受。”查瓦拉就职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医学中心。研究过程中,他对7名重病患者的大脑活动进行了监视,以确定止痛药是否发挥作用。在死亡前,每一位患者的脑活动都在死亡前一小时左右逐渐减弱,并被持续时间30秒至3分钟的短暂“电暴”打断。这位研究员表示,参与者的脑活动水平与完全清醒的人类似——即使血压降至无法测量到的程度也是如此——能够产生生动逼真的画面和感觉。他在刊登于《姑息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中指出:“根据我们的推测,如果这些患者能够苏醒过来,他们可能回想起这种电活动触发的画面和记忆。这是一种潜在的解释,解释很多患者苏醒过来后自称在濒死时有过灵魂出窍经历。”4月公布的研究发现显示,濒死体验与血液中的高二氧化碳水平有关,这种高水平打破了大脑内的化学平衡,让人好像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景象。此前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有近五分之一被抢救过来的心脏病发作患者自称有过濒死体验。这些经历包括灵魂出窍、感到快感、看到地道、光、去世的亲人或者以往的经历。当前,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正试图为濒死体验找到一个医学解释。他们要求1500名心脏病发作患者回忆心脏停止跳动后的任何记忆。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将图片放在25家英国和美国医院抢救室的高架子上,并且只能从上面才可以看得到。如果患者能够回想起这些图片,就说明灵魂出窍确实存在。首席研究员萨姆·帕尔尼纳博士表示:“我们将死亡视为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实际上经常与现代医学相违背。”死亡过程开始于心搏停止,但我们也可以干预这一过程,让患者苏醒过来,有时候甚至能够在“死后”3到4小时身体已经冰凉时死而复生。帕尔尼纳说:“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但很多人无法回想起这些经历。”他指出,查瓦拉博士并没有提供证据,证明他记录的“电暴”与濒死体验有关。“因为所有患者都已死亡,我们永远不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已发表文章:3.白俊,薛小平,马文煜。高密度培基中杂交细胞的流加式培养[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5;11(1):384.白俊,任军,王庆良。治疗选择效应-浅谈肿瘤的治疗策略[J].医学与哲学2000;21(2):37-85.白俊,任军,王均,张红梅,杨静悦,张利旺。离心过滤法提取外来体的实验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0):890-26.白俊,任军,韩月恒,韩者艺,许彦明。HBsAg与恒定链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20(6):[J].IntJModernCancerTher2(2):65,.王均,白俊,吴开春.基因表达系列分析及其应用[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24(1):4-79.宫卫东,斯晓明,白俊,金兰,任军.40岁以下青年胃癌182例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0):955-610.杨静悦,任军,白俊,刘都户,范黎,斯晓明,腾增辉,杨文涛。HBsAg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细胞体外诱导抗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癌症2004;23(8):[J].AnnNYAcadSci945:116-8,.宫卫东,斯晓明,葛乐,白俊,任军.国人家族性胃癌三家系临床特征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1):1011-313.张红梅,张利旺,任军,白俊,刘文超树突状细胞-肝癌细胞株HepG2融合细胞来源的exosome抗肝癌效应的实验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6;14(9):1047-5114.刘建,常琪,胡蕴玉,孟国林,白俊.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798-280015.靳斌,任军,张亮,汪海丹,白俊,张燕军,斯晓明,潘伯荣。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线粒体D环HVR2突变2003;24(10):911-91316.靳斌,任军,张亮,汪海丹,白俊,张利旺,斯晓明.乳腺癌患者血浆线粒体D环高变区基因突变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10(1):1-1017.彭磊,王臻,胡蕴玉,曹云新,张志培,杜俊杰,何锋,常琪,白俊,刘刚.具有肺转移特性的人骨肉瘤细胞系PL-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9):805-7参编专著:2.当代内科学杨晔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编诊疗常规(修订版)张学庸主编。金盾出版社,.姑息医学-晚期癌症的宁养疗护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

palliative care:姑息治疗例句例句: care also could help cut spiraling medical costs, smith says. 史密斯说姑息疗法可以让患者省下一大笔医药费。 progress on palliative care both at home and in abroad. 国内外姑息护理的研究进展。1. 安宁护理 palliative care - 安宁护理2. 近代姑息处理 一般认为,近代姑息处理(palliative care)始自法国1842年建立的第一个慈善性hospice,即类似重症关怀或临终关怀姑息处理机构。3. 消极疗法 移民和安居 Migration/settlement...消极疗法 palliative care...政策研究 Policy4. 姑息治疗 主要着眼点在于解决治疗中最棘手的问题-转移。⑹姑息治疗(palliative care)与支持疗法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维持生理功能。

肿瘤姑息医学杂志

张培彤,男,1963年7月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博爱堂中医医院专家兼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委员,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理事,《中华癌症姑息医学杂志》编委,《中医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特约编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农工党北京市委委员,农工党宣武区工委副主委,宣武区政协委员。2004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博士3名,硕士17名,协助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多名。主要研究方向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血瘀证本质及活血药临床应用问题的研究”、“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治疗临床受益评价标准的研究”“肺癌证型研究”“肿瘤中晚期患者的姑息支持治疗和临终关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中医对治疗肿瘤毫无作用的,别听他忽悠了,目的就是钱,最后人财两空!

姑息治疗又称为舒缓治疗,是指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积极全面的医疗照顾;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其目的是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癌症姑息治疗反对放弃治疗;反对过度治疗;反对安乐死;反对任何不尊重生命的做法。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癌症患者以较平静的心态和较强的毅力面对困难;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

您好,可以看看在杭州方回春堂坐诊的几位医生哦!专家姓名:庞德湘职 称:主任中医师科 室:肿瘤门诊简介:省级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 美国传统医学博士,从医50余年,家学渊博,80年代就读浙江中医学院,攻读中西结合肿瘤专业硕士学位,导师王泽时、吴良村教授;攻读博士:师从全国老中医学术指导老师连建伟、吴良村教授。98年美国传统医学科技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三等甲级医院任肿瘤科主任10余年。任省级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会副主委;市级抗癌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癌症姑息治疗杂志》特约编辑。擅长:治疗 1、肿瘤的中医治疗:特别对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等各种肿瘤的治疗。2、肿瘤手术后、放疗、化疗后的中医配合、副作用调理等。3、癌前病变:对肝病、胃病、和乳腺病等癌前病变有独到见解和良好疗效。专家姓名:陈良良职 称:主任医师科 室:肿瘤门诊简介:浙江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临床免疫学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中医肿瘤专委会委员、肿癌生物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从事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40余年,于肺癌、乳腺癌、胃肠癌、肝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等的中医治疗,倡导中医有序分步抗癌,提高免疫力,善用扶正祛邪、改善生质量,防治复发转移,善于配合化疗放疗、免疫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对于冬令膏方进补也有独特经验。专家姓名:谢怡庄职 称:副主任医师科 室:肿瘤门诊简介:擅长中晚期癌症和疑难杂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尤其在处理肿瘤的并发症后遗症及防复发防转移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善用中药干扰和改变癌细胞的生存环境和繁殖条件,抑制和削弱癌细胞的生长。临床上采取多途径给药,内服结合外治,用药精当,疗效确切。研究课题(消症散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获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二等奖。

肿瘤科姑息治疗论文

能够给肿瘤病人活下去的信心,并且缓解肿瘤病人的疼痛;它是主要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积极而全面的医疗照顾。

一般受编辑青睐的论文特点:1、文章不能抄袭。编辑部都会用软件来检测文章的抄袭程度。2、观点新颖,原创。3、图文等书写符合规范,图片清晰。4、文章结构清晰,表达清楚。5、文章主题要符合刊物的收录范围。还有就是论文是否能够发表,不只是论文质量问题,还有就是期刊选择问题。比如核心期刊发表的难度可定要求比普通期刊发表大。建议根据自己发表需求合理的选择期刊是发表成功的必要条件。

我觉得最主要的意义就是让肿瘤彻底消失;就是对于癌症患者本身进行全面的治疗,会对患者的心理还有精神都给予照顾,最重要的是减少患者的痛苦。

肿瘤内科的护理是保证工作的安全性,让肿瘤患者得到更加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肿瘤内科护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 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建立出院回访制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各项目均有上升,观察组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P<)。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肿瘤内科;护理;临床观察;生存质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肿瘤化学治疗在姑息性治疗肿瘤中起步,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已成为可以治愈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通过化学治疗使肿瘤细胞完全消失,达到治愈,是肿瘤内科治疗的最终目的[1]。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明显,现 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35-75岁,平均(±)岁。经临床、影像学、病理检验确诊,包括肺癌、结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鼻咽癌、淋巴瘤等。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建立出院回访制度。

2 护理 措施

心理护理 护士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要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化疗,讲解一些疗效好的病例,告诉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是暂时的、可预防的,而机体收益是长远的,稳定的情绪可增加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可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2]。

饮食护理 治疗期间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调整食物的色、香、昧,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有些患者害怕呕吐而禁食,护士要告诉患者空腹呕吐会伤胃,指导患者少量多餐,进食细嚼慢咽,必要时餐前30min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对呕吐严重,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酌情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严格记录出入水量,评估脱水情况,必要时检查血电解质,及时补液。

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为患者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对 爱好 音乐的患者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散注意力,减轻化疗中的恶心呕吐,当患者出现呕吐时,给予安慰,协助患者坐起,呕吐后帮助患者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必要时更换床单位。

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止吐药物应用,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辅助治疗[3]。

某些口服化疗药物尽可能睡前服用。

告诉患者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小剂量镇静剂可减轻消化道

反应。

3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各项目均有上升,观察组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P<)。

4 讨 论

肿瘤内科治疗的迅速发展,拓宽了肿瘤内科护理的领域和内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改变观念,积极参与和配合新技术、新疗法的临床应用,熟悉其基本原理,毒副作用的观察及处理,操作过程等,从而制定出全面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周到安全的护理[4]。

临床肿瘤护理学正是顺应了肿瘤学科发展的需要。本章将介绍:化学治疗患者的护理,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给药方法,识别化疗药物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理,掌握化疗及其护理要点,做好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等;学习腔内治疗患者的护理;了解免疫治疗的原理,掌握免疫制剂的保存、使用方法以及免疫治疗患者的护理;掌握化疗防护知识。化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5]。①使用外周静脉输液时,尽量选择前臂静脉,避开关节、肌腱、韧带,避免使用钢针。患者有上肢静脉压迫时,应采用下肢静脉输液。还应避免在24小时内被穿刺过的静脉点下方重新穿刺。②静脉冲人化疗药时,应边抽吸回血边注药,注药完毕后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确保不发生外漏。③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选用中心静脉如PICC、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④若发生药物外渗,应按化疗药物外渗处理原则及时给处理。在化疗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变化。有否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毒性反应,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以及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等。有无药物毒性反应发生,如出血、呕吐、皮疹、便秘、腹泻、便血等病情变化,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防止胃肠道反应:用药前给镇静止吐剂,以减轻反应。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对36例肿瘤内科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各项目均有上升,观察组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P<)。护理干预能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舒洋.当前护理工作压力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08):98-99.

[2] 王永红,金钰梅.护理服务价格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08):143-145.

[3] 谢新永.老年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8(04):42-43.

[4] 王生华.浅淡护理纠纷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09(21):78-79.

[5] 乔莉生.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07):102-103.

【摘要】 目的:在肿瘤内科住院部,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在进入我院治疗的肿瘤病人中随机选取1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肿瘤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主要内容有:心理干预制度、社会干预制度、术后回访制度。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上面两组的失误率、并发症发生率、与病人家属纠纷情况、病人是否满意等各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因为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所以治疗失误情况几乎没有、病人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很少、没有出现与病人家属的纠纷情况,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t05),病人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结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防止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使病人达到最高满意状态。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肿瘤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3. 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5-0019(2013)12-0231-01

现阶段,各种疾病的治疗技术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很多病人的保健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具有高水平的护理工作[l]。传统护理办法只注意针对治病人员的护理,人们显然已经不满足于这样的护理方式,为了满足人们的护理要求,依据优质护理模式,我院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护理培训,依据传统护理办法,不断进行研究与开发。优质护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高护理质量,受到了病人的普遍欢迎。本文主要利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办法,研究了优质扩理服务在肿瘤内科的运用情况, 总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在2009年至2012年三年间,对于入住我院的160个肿瘤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基本情况如下:在对照组中,有62人是男性,18人是女性,病人年龄在19岁-71岁之间,年龄平均42岁,住院时间为7-90天,平均住院时间30天;在观察组中,有65人是男性,15人是女性,年龄在19岁-69岁之间,年龄平均39岁,这一组的住院时间在7天-97天之间,平均时间为35天。这两个小组的各项基本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实验。

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不改变,依然运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开展护理工作。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文件精神和活动方案,以及护理工作通知,医院首先对参与观察组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上岗培训。并以此为基础,对参加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了重新分组,调整了原来的人员分组情况,运用分层级护理办法。保证在每一个护理小组中,都有高级、中级和初级护理人员,使护理小组的人员分配更加合理。再有,要求病人和医生共同对护士的工作提出意见,加强考核工作,使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在平时护理中,还要落实查房制度,可以及时发觉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改正。

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此次研究中,运用 Excel 及SPSS软件进行计算工作,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在P<时说明这个实验具有实际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研究两个小组的工作失误率、病人的治疗情况、病人家属的反应情况、病人的态度等。

2 结果

在运用两种护理办法进行护理过程中,各种护理指标如表1。依据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失误率减少、病人的治疗情况获得好转、没有出现纠纷情况,病人非常满意护理工作,说明这一实验比较成功。

表1 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护理状况比较(n(%))

3 讨论

在医院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传统护理模式逐步得到淘汰,而优质护理模式得到人们的认可,并逐步得到推广,现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护理工作必须注重以人为本,不应只关注病人的生理指标,在做好疾病护理工作的同时,还需了解病人的其他需要,如心理护理和情绪护理,尤其是肿瘤病人,好多此类型病人悲观失望,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将不久于人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不愿配合医生的治疗,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使病人正确看待死亡。告知病人,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治疗方法正确,病人是可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同时要求病人家属也要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起病人生活的风帆,使病人的情绪保持平稳,有利于医生开展治疗。

通过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心理工作,使病人的情绪得到了稳定,从而大量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使病人治疗时间大量缩短,所以护理人员的工作非常重要,应该不再运用传统护理办法,应该积极与病人建立沟通和交流关系,利用各种形式的交谈,使病人信任护理人员,相信通过医生的治疗,自己的病情一定能够得到好转,使病人的心理更加稳定,使病人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非常满意。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要求医院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护理工作,这和护理人员本身的素质密切相关,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经常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主动接近病人,了解病人的需要,掌握病人的基本情况,为病人做好服务工作。本文的研究也可以证明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可以有效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总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大幅提高护理质量,转变护理认识,使病人得到高度满意,因此,这种服务模式应在医院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敏,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03)

[2]刘庆素,于蕾,周风伟,王建华,陈艳芝,安秀艳.住院病人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7(25)

[3]赵桂英,李艳.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6)

[4]蔡宏澜.浅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效果[J].青海医药杂志.2011(03)

  • 索引序列
  • 姑息医学论文
  • 姑息医学杂志
  • 姑息医学杂志ann
  • 肿瘤姑息医学杂志
  • 肿瘤科姑息治疗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