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各高校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各高校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发布时间:

各高校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在医学领域,ESI论文的数量及质量一直是衡量一所高校医学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特别是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对于论文发表及其论文质量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故而高校在论文领域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2018-2020这个时间段,我国内地高校在医学领域TOP前1%论文排名,前20名数据文章后面给出。

从这三年的数据来看,我国高校中位居第一的是华中科技大学,这段时间医学ESI论文总数是5576篇,前1%的为153篇,前1%篇数占比约为3%。

华中科技大学简介:华科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科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3400余人,其中教授12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专职院士19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4人、青年拔尖人才2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

硬件实力:华科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以及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1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6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

紧随其后的是中山大学,在这期间ESI医学论文总数是7765,高于华中科技大学,不过前1%的论文总数仅为90篇,占比为1.2%左右,实力表现不俗。

中山大学:始建于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是我国的985、211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学校位于华南地区的广东省广州市。

现在的中山大学,经历了先分后合的过程,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位居第三到第五的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复旦大学;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这个时间段的ESI总数分别为9107和8256,总量位居我国内地高校第一和第二,不过前1%仅有85篇及75篇,占比不到1%。

而武汉大学尽管总量仅有3335篇,前1%却高达77篇,占比2.3%左右,表现同样抢眼。

武汉大学位于我国华中重镇——武汉,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该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

另外,进入前十的高校还有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其前1%的论文数都在55篇及以上。

从该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量多有时候高质量论文未必就高,反而有些数量不并不占优高校,高质量论文占比较高。

同时所谓的国际性论文,其实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光从医学来看,很多高校都可以达到一个在校生在校期间发表一篇ESI论文的平均水平。所以一个高校在读生发表一篇论文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需要大肆的去宣传,这也印证了很多学生拿了几篇ESI论文,但是却被高校拒绝录取,这是正常现象。

2018-2020我国内地高校在医学领域TOP 1%论文排名如下:

大家对于近三年我国内陆高校在ESI 前1%的排名情况情况,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此类文章,欢迎点赞关注,下棋内容更精彩,祝各位生活愉快

《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世界大学排名,中国众多大学的排名都获了提升,从而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都榜上有名。

国内大学排名。随着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大学科研实力都得到了很高的提升。本次排行中以清华大学的排行最高,位居世界第十六位,紧随其后的就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排名第五十一,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五十二,浙江大学排名第六十七,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七十四,南京大学排名第九十五。总共有七所大学排名前一百位,这些大学也都在意料之中。

国外大学排名。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学除了英国牛津大学排名第一,剑桥大学排名第二和帝国理工学院排名第十外,其它的大学全部都来自于美国。美国哈佛大学位列第二,美国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三,随后是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耶鲁大学。我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虽然排名比较接近,但是同顶级大学之间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

排名提升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我国开始吸引全球顶尖的学者和专家来到中国交流合作,无疑对于提升我国的科研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地位受到了中国的强有力的挑战。此外中国的各所大学在世界重要期刊和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了明显的增长势头。申请的专利权数量也显著的增加。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已经超过十万以上,北京大学接近十万篇。

2018~2020这个时间段,我国内地高校医学领域top前1%论文排名: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以下四个考试级别,通过一级才能拿到2级证书,后面的依次类推,但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级别,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级别证书均无时效限制,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考生一次考试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科目

各大高校发表论文数量排名

小论文和毕业论文查重因为该期刊对文章格式要求非常严谨,如果没有认真修改,就直接复制粘贴就可以了,不仅容易造成字数上的浪费,而且影响到自己的答辩结果。另外,有些刊物也有较明确的办法限定每篇文章必须包含下面部分内容,那么只要你知道自己的论文内容即可。如果我觉得内容还行不错的话那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期刊杂志是非常简单的事。其它杂志在选择期刊时也会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审稿周期、论文字数等问题。但是这里有两点:2017年论文查重毕业论文查重流程一、文章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很强;二、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或者大家关于这些细节,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根据esi数据库统计数据,清华大学2004至今发表了6263篇esi论文,位居全球前千,达到92.7%,位列中国高校第293名。进入前十强的学术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排在第四位,与清华大学并列第五名,入围前十名的高校共有7所,位置见下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依旧稳居第一名、清华大学,紧随其后的是南京大学(34名)、北京师范大学(46名)、武汉大学(31名)和华中科技大学(29名)。其中,清华大学在论文发表数量、总被引频次、高校排行榜上位列第五十名;北京大学则在各项指标获得优异成绩,排名全国第二,在《nature》、《science》和《cell》四大顶尖期刊上共发表了200篇论文。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认定办法最终发布为c类以外的普通高等学术水平85所高校2016年发表“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2017年发表“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239所高校2017年“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研究型大学2008年发表“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2018年“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研究型大学253所中国高校298所“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研究型大学2008年发表“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小论文和毕业论文查重因为该期刊对文章格式要求非常严谨,如果没有认真修改,就直接复制粘贴就可以了,不仅容易造成字数上的浪费,而且影响到自己的答辩结果。另外,有些刊物也有较明确的办法限定每篇文章必须包含下面部分内容,那么只要你知道自己的论文内容即可。如果我觉得内容还行不错的话那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期刊杂志是非常简单的事。其它杂志在选择期刊时也会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审稿周期、论文字数等问题。但是这里有两点:2017年论文查重毕业论文查重流程一、文章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很强;二、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或者大家关于这些细节,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根据esi数据库统计数据,清华大学2004至今发表了6263篇esi论文,位居全球前千,达到92.7%,位列中国高校第293名。进入前十强的学术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排在第四位,与清华大学并列第五名,入围前十名的高校共有7所,位置见下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依旧稳居第一名、清华大学,紧随其后的是南京大学(34名)、北京师范大学(46名)、武汉大学(31名)和华中科技大学(29名)。其中,清华大学在论文发表数量、总被引频次、高校排行榜上位列第五十名;北京大学则在各项指标获得优异成绩,排名全国第二,在《nature》、《science》和《cell》四大顶尖期刊上共发表了200篇论文。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认定办法最终发布为c类以外的普通高等学术水平85所高校2016年发表“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2017年发表“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239所高校2017年“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研究型大学2008年发表“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2018年“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研究型大学253所中国高校298所“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研究型大学2008年发表“具有正高级职称”水平及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

基于对ESI最新发布的高被引论文排名(当年度本学科全球被引用频率排名全球前1%的论文)显示,国内高校在这一排行榜中,第一作者的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排序,清华雄踞第一,复旦第四,中科大排名“吊打”国科大,国科大跌落五十名外。

第1名:清华大学

在这个排行榜中,清华的排名超过了北大列第一,北大第二,不过这次虽然两者仍然是冠亚军,但是差距有点大。比如,清华的第一作者冠名的高被引论文数达到了702篇,北大只有483篇。清华第一作者的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达到11.2万多次,北大只有7.5万多次,差别还挺大。

第4名:复旦大学

在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复旦大学的排名也非常靠前,位居第四名。其中,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的被引用次数,复旦是6.9万多次。所有作者的被引用次数,复旦是14万多次。高被引论文篇数,复旦第一作者的有391篇,所有作者共有748篇。

第5名:中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科院直属大学,地点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在这个排行榜中,中科大的表现非常抢眼和出色。在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排序中,中科大第一作者被引频次排序第五,被引次数是6万多次,所有作者被引次数为13.3万次。在高频次被引论文篇数中,第一作者被引论文篇数为408篇,所有作者被引论文篇数为850篇。

第58名:国科大

如果说中科大是中科院的大儿子,那么国科大就是中科院的小儿子,一个是中字头,一个是国字头,但是这两者的排名差距实在太大了,国科大被中科大“伤”面子了。如果我们单论第一作者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中科大是第5名,国科大仅名列第58名,中科大第一作者被引频次是国科大的10倍。因此,中科大和国科大谁更出色,其实也可以从这个排行榜中看出一点差别。

总之,论文影响力是体现大学科研实力的重要因素,以上大学论文影响力排名,其实也是大学学术实力的体现,可以作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

北大、清华和浙大。这是软科2020年的最新排名,软科的排名依据也主要是参考了大学论文的引用和影响力等因素。

《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世界大学排名,中国众多大学的排名都获了提升,从而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都榜上有名。

国内大学排名。随着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大学科研实力都得到了很高的提升。本次排行中以清华大学的排行最高,位居世界第十六位,紧随其后的就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排名第五十一,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五十二,浙江大学排名第六十七,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七十四,南京大学排名第九十五。总共有七所大学排名前一百位,这些大学也都在意料之中。

国外大学排名。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学除了英国牛津大学排名第一,剑桥大学排名第二和帝国理工学院排名第十外,其它的大学全部都来自于美国。美国哈佛大学位列第二,美国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三,随后是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耶鲁大学。我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虽然排名比较接近,但是同顶级大学之间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

排名提升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我国开始吸引全球顶尖的学者和专家来到中国交流合作,无疑对于提升我国的科研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地位受到了中国的强有力的挑战。此外中国的各所大学在世界重要期刊和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了明显的增长势头。申请的专利权数量也显著的增加。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已经超过十万以上,北京大学接近十万篇。

各省高校发表论文数量排名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

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

具体到计算机科学: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

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

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

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2007.01.01-2017.2.28(十年)。

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

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

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

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

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和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统计中,北京大学入选百篇学术论文95篇次,雄居校友会最具影响力百篇学术论文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76篇次,居第2;浙江大学65篇次,居第3;复旦大学42篇次,居第4;北京协和医学院38篇次,列第5;上海交通大学34篇次,居第7;哈尔滨工业大学33篇次,列第7;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各25篇次,并列第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山东大学各23篇次,并列第10。

北大、清华和浙大。这是软科2020年的最新排名,软科的排名依据也主要是参考了大学论文的引用和影响力等因素。

基于对ESI最新发布的高被引论文排名(当年度本学科全球被引用频率排名全球前1%的论文)显示,国内高校在这一排行榜中,第一作者的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排序,清华雄踞第一,复旦第四,中科大排名“吊打”国科大,国科大跌落五十名外。

第1名:清华大学

在这个排行榜中,清华的排名超过了北大列第一,北大第二,不过这次虽然两者仍然是冠亚军,但是差距有点大。比如,清华的第一作者冠名的高被引论文数达到了702篇,北大只有483篇。清华第一作者的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达到11.2万多次,北大只有7.5万多次,差别还挺大。

第4名:复旦大学

在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复旦大学的排名也非常靠前,位居第四名。其中,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的被引用次数,复旦是6.9万多次。所有作者的被引用次数,复旦是14万多次。高被引论文篇数,复旦第一作者的有391篇,所有作者共有748篇。

第5名:中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科院直属大学,地点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在这个排行榜中,中科大的表现非常抢眼和出色。在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排序中,中科大第一作者被引频次排序第五,被引次数是6万多次,所有作者被引次数为13.3万次。在高频次被引论文篇数中,第一作者被引论文篇数为408篇,所有作者被引论文篇数为850篇。

第58名:国科大

如果说中科大是中科院的大儿子,那么国科大就是中科院的小儿子,一个是中字头,一个是国字头,但是这两者的排名差距实在太大了,国科大被中科大“伤”面子了。如果我们单论第一作者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中科大是第5名,国科大仅名列第58名,中科大第一作者被引频次是国科大的10倍。因此,中科大和国科大谁更出色,其实也可以从这个排行榜中看出一点差别。

总之,论文影响力是体现大学科研实力的重要因素,以上大学论文影响力排名,其实也是大学学术实力的体现,可以作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

高校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北大、清华和浙大。这是软科2020年的最新排名,软科的排名依据也主要是参考了大学论文的引用和影响力等因素。

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出来,中国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些大学都榜上有名。

清华大学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亚洲第一,同时也位列中国大陆第一,世界第16名,北京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全球第17名。

我觉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这五所学校可以排名靠前

各国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并不惊讶,因为如果换是我写的话,自然也然,在世界上可能找不到我。所以,我说的并不惊讶,是我们中国的各方面发展非常迅速,所以,在论文方面也显示表现出来了,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恰好,我们中国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金子,只是没人去注意他而已,所以作为中国人,不需要大惊小怪。

在日本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科学技术和学术政策研究所,他们都参考了科睿唯安公司的具体数据,分析了主要国家的论文数量,由于每年的实际变化较大,研究所根据3年平均值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到2018年至的平均值里,中国研究人员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为305927篇,居全世界首位,高于美国的281487篇。

德国67041篇,排名在第三,日本排名第四,大概有64874篇文章,此外,从报纸的世界份额来看,我们中国跟美国分别占19.9%和18.3%左右,而排在第三位的是德国仅占4.4%左右,在可靠的NHK的报告中显示,我们中国的论文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中国论文数量大概是20年前的18倍。

在1998年至2008年的时候,平均值大概是10年前的3.6倍 ,其次,值得我们一提的是,我们中国研究论文的质量也非常接近美国了,从被引用的前10% 篇论文的份额来看,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有37800篇论文 24.7%,全世界排名第一,中国有33800篇文章22%,排名全世界第二。

关于你怎么看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发表研究论文数跃居地界第一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推出近十年论文发表方面的国家和地区排名,统计时间段为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31日。在此基础上,汇总了论文总引用次数排名前20国家和地区在此期间的最高被引单篇论文。每篇论文的所有作者均在本国进行科研。其中,中国的最高被引论文为香港科学家所著。1.美国(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次数46,796,090)论文:ANALYSIS OF RELATIVE GENE EXPRESSION DATA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THE 2(T)(-DELTA DELTA C) METHO被引次数:9,252领域: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发表期刊:《方法学》(METHODS)2.英格兰(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次数9,979,737)论文:COOT: MODEL-BUILDING TOOLS FOR MOLECULAR GRAPHICS被引次数:4,898领域:化学发表期刊:《晶体学报D》(ACTA CRYSTALLOGR D-BIOL CRYST)3.德国(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次数9,960,100)论文:A SHORT HISTORY OF SHELX被引次数:7,020领域:化学发表期刊:《晶体学报A》(ACTA CRYSTALLOGR A)4.日本(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次数7,877,699)论文:SUPERCONDUCTIVITY AT 39 K IN MAGNESIUM DIBORIDE被引次数:2,811领域:物理学发表期刊:《自然》(NATURE)5.法国(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次数6,660,630)论文:A SIMPLE, FAST, AND ACCURATE ALGORITHM TO ESTIMATE LARGE PHYLOGENIES BY MAXIMUM LIKELIHOOD被引次数:2,995领域:环境/生态学发表期刊:《系统生物学》(Systematic Biology)6.加拿大(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5,619,293)论文:EFFECTS OF AN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 RAMIPRIL,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IGH-RISK PATIENTS被引次数:3,435领域:临床医学发表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7.意大利(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4,770,753)论文:THE MIRROR-NEURON SYSTEM被引次数:1,021领域:神经科学与行为发表期刊:《神经科学年评》(ANNU REV NEUROSCI)8.中国(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4,227,779)论文:CORONAVIRUS AS A POSSIBLE CAUS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被引次数:1,025领域:临床医学发表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9.荷兰(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3,687,829)论文:SINGLE-CRYSTAL STRUCTURE VALIDATION WITH THE PROGRAM PLATON被引次数:7,405领域:化学发表期刊:《应用晶体学期刊》(J APPL CRYST)10.澳大利亚(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3,359,748)论文:IDENTIFICATION OF DIABLO, A MAMMALIAN PROTEIN THAT PROMOTES APOPTOSIS BY BINDING TO AND ANTAGONIZING IAP PROTEINS被引次数:1,219领域: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发表期刊:《细胞》(CELL)11.西班牙(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3,256,075)论文:DnaSP, DNA polymorphism analyses by the coalescent and other methods被引次数:2,391领域:计算机科学发表期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12.瑞士(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2,873,881)论文: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S被引次数:1,863领域:化学发表期刊:《自然》(NATURE)13.瑞典(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2,548,046)论文:MECHANISMS OF DISEASE- INFLAMMATION,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被引次数:1,536领域:临床医学发表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14.韩国(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1,767,799)论文:A HOMOCHIRAL METAL-ORGANIC POROUS MATERIAL FOR ENANTIOSELECTIVE SEPARATION AND CATALYSIS被引次数:1,555领域:化学发表期刊:《自然》(NATURE)15.比利时(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1,756,586)论文: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被引次数:2,723领域:临床医学发表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16.苏格兰(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1,622,708)论文:SPECIFICIT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SOME COMMONLY USED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被引次数:2,432领域: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发表期刊:《生物化学期刊》(BIOCHEM J)17.印度(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1,497,065)论文:A FAST AND ELITIST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NSGA-II被引次数:1,054领域:工程学发表期刊:《IEEE进化计算会刊》(IEEE TRANS EVOL COMPUTAT)18.丹麦(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1,470,961)论文:PEPTIDOTRIAZOLES ON SOLID PHASE:[1,2,3]-TRIAZOLES BY REGIOSPECIFIC COPPER(I)-CATALYZED 1,3-DIPOLAR CYCLOADDITIONS OF TERMINAL ALKYNES TO AZIDES被引次数:1,146领域:化学发表期刊:《有机化学期刊》(J ORG CHEM)19.以色列(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1,363,975)论文:THE RANDOM WALK'S GUIDE TO ANOMALOUS DIFFUSION: A FRACTIONAL DYNAMICS APPROACH被引次数:1,311领域:物理学发表期刊:《物理学报告》(PHYS REP-REV SECT PHYS LETT)20.俄罗斯(近十年论文总引用数1,243,711)论文:BULK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ROM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被引次数:未统计领域:材料科学发表期刊:《材料科学进展》(PROG MATER SCI)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31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35万次,较2016年统计时增加29.9%,排名比去年上升两位,超越英国和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把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列为首要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现在,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过去10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虽然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统计时的8.55次提高9.9%。

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论文的影响。各学科论文在2007—2017年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近两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据介绍,我国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占世界1/4,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三位。其中,截至2017年10月,中国高被引论文为20131篇,占世界份额为14.7%,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18.7%,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三位。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69976篇,仍居第一位。英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25880篇,居第二位。

2020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46.38万篇,比2019年增加19.8%,其中卓越国际科技论文21.60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24.78万篇。卓越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化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生物学。

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中国在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4个领域排在世界第1位,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计算机科学领域。

说到期刊,很多同学还不知道如何发表期刊论文,期刊按等级分:普通、核心、C刊。目前,收费期刊未必就比免费期刊更好发表。有一些免费期刊会比收费期刊更好发表。投稿方式主要是电子邮箱或者是在线投稿。

不仅如此,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升至世界第2位。2020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期刊有15种,共发表论文2.55万篇,其中,中国发表1833篇学术论文和述评文章,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9年上升2位。

2020年,我国的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二,比2019年上升两位。我国国际合著论文数量继续增长,进入世界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增加,国际显示度进一步增强,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与国际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和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将论文集中链接和精准推送给国际同行。为中文发表的论文、作者和中文学术期刊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提供了一条高效渠道。

与此同时,2020年,我国作者参与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485篇,涉及主题有:粒子与场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核物理研究等。

国际访问用户主要来自国际大学和科研单位,例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英国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等,以及一些著名的国家实验室等。

  • 索引序列
  • 各高校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 各大高校发表论文数量排名
  • 各省高校发表论文数量排名
  • 高校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 各国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