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流程如下:
一是期刊选择。根据专业和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期刊及栏目,有些期刊会细分成好几个不同的栏目,这里要注意。
对于在校研究生来说可以尽量选择该领域权威性更强、影响因子更高的期刊,提升论文的含金量,而对于职称评定,则尽量选择影响因子更低、年发表量更大的期刊,提高论文的录用率(职称评定只要达到硬性要求就行)。
二是投稿渠道。目前核心期刊投稿渠道基本有在线投稿、邮箱投递、纸质邮寄3种,在线投稿要注意找正确的官方网站,bd上搜索经常会出现假冒网站,请仔细甄别。
三是投稿时间。当然是越早越好,但是有些期刊收稿时间有规律性,比如有的期刊通常在每月初将收到的稿件统一分送出去,也就是说不管中旬还是下旬投稿,其实审稿时间都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告诉我投稿比别人早,录用时间却更晚。
四是改投。投稿一般会经历初审、外审、退修、退稿和录用等流程,投稿后要经常关注投稿进度,如果超过一个月没有消息,可以打电话咨询编辑部,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期刊会对你有看法,若超过两个月未收到消息,基本上可以改投了。
五是一稿多投。这是投稿的大忌,千万不要以身试险,尤其对于那些未来还在学术界的童鞋来说。
六是版面费。很多期刊仍然需要版面费审稿费,根据版面的数量,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版面费是在文章确定录用后缴纳的,缴纳对象为期刊对公账号,且期刊会开具发票,如果缴纳对象为私人账号基本可以鉴定为纸了,所以请慎之又慎。
核心期刊共有7大体系,分别为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科技核心、人文社科核心、CSCD、人文社科学报核心、中国核心期刊遴选库。
这里只简单说三个,北核、南核、CSCD。北大核心又称中文核心,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每四年评定一次;南大核心,又称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每两年一评;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的SCI”,每两年一评。
如果某期刊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双核心期刊与单核心期刊均为核心期刊,且双核心期刊学术水平更高。至于所谓的ABC类期刊,是一些大学和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期刊进行的归类,这里不做过多赘述了。
作者要求:
核心期刊虽然对作者没有硬性要求,但是一般对低学历的人有qs,在文章质量不是特别突出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拒稿。
所以作者学历至少是硕士,资质为中级以上职称,作者单位为三本以上或者业内权威性的企事业单位。文章最好有项目背景,基金类的一定要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这样录用概率会大很多。
文章撰写:
这是发表核心期刊的关键环节,所有的期刊考察的都是论文的质量。
一是知识积累。论文是专业知识的结晶,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深厚的专业功底是学术论文的基础。
二是文献阅读。大量阅读文献,勤思考多总结,掌握文章撰写技巧和整体思路,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导师对研一学生的文献阅读作要求。
三是亮点突出。文章撰写要具有逻辑性,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同时要有详有略,重点将研究亮点突出,向评审老师展示你的独到之处。
四是文章排版。论文的格式要符合相关期刊的要求,这能体现你的投稿诚意和对期刊的尊重,千万不要忽略这个细节,另外注意重复率要求,一般不超过30%。最后不要写综述,综述类论文需要深厚的功底,一般的综述文章录用概率很低。
会看的。但是核心刊物大多对作者单位和作者资历学历要求都比较高。当然如果你的文章质量非常好,还是有机会被录用的。
中文核心期刊爱接受作者投稿后执行审稿流程如下:
1、作者的论文方向与期刊方向不一致,或者论文内容和格式不符合期刊要求,这也是多数论文被拒的原因之一。
2、作者的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但是论文创新度不够,导致退稿。
3、作者的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但是外审专家一针见血,直接拒稿。
4、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第一个外审专家的意见可以接受,将交给第二个外审专家审定,但是第二个外审专家直接拒稿。
5、作者的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第一个外审专家的意见可以接受,将交给第二个外审专家审定,但是第二个外审专家直接拒稿。
6、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两个外审专家对论文的意见多数为建议拒稿,交由期刊决定。
7、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外审专家建议退修,作者将修改稿重新上传,外审专家复审,没有达到复审要求,导致拒稿。
8、作者的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外审专家建议退修,作者将修改稿重新上传,外审专家复审,达到复审要求,建议录用。
会看,只要作者论文投稿核心期刊符合单位要求,如资质、学历,论文质量、数量,那么发表核心期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那发表核心期刊,有哪些内容是必须要注意的?1、篇幅:一般投稿核心期刊,文章字符数很重要,倒不是说长稿质量就一定高,但是短篇的质量一定不精。纵观核心期刊论文,一般都是6-8个版面,最低也需要1.2W字符。2、文章质量:内容和质量是期刊录用文章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以质取胜就看你的写作水平,专业水准,论文是否有创新,有独特的想法和精准的数据剖析等,如果你的论文是自己写的,那论文立意机构是没法给你修改的,只能给你润色。3、创新性:核心期刊的编辑每天要审阅几十篇甚至更多的论文,在众多篇论文中如何让您的论文给编辑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着您的文章被发表的机会的大小。所以建议您在投稿时,最好另外再给编辑附上一段您论文的创新性介绍,或者说是说明性文字,以帮助编辑尽快掌握您文章的内容和特点。4、参考文献:最好有核心期刊的文献,如果能有一两个目标期刊的文献则再好不过了。核心期刊之所以为核心期刊,说明它有过“刊”之处,上面收录的文章肯定有我们可以参考、借鉴的地方,所以,参考核心期刊的文章并不是什么大问题。5、查复:无论何时都是发文章的敲门砖,不管是普刊还是核心,同样适用。我们写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往往是记录了一个专业最新的发现成果的,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它的原创性。核心对于查重的要求就更高了,南核一般在5-10%左右,北核在15%左右,如果你投稿核心,最好不要超过10%,发核心还是要提高自身的要求。
在国内的期刊,一般主编是不允许写两个第一作者的,贡献就是按照作者排序来区分,因为国内的学术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一个文章出现两个第一作者没有这个必要,还防止了伪学术问题,避免两个第一作者都可以拿到高奖励。但还是有例外的,有些时候跟主编沟通后可能可以出现两个第一作者,但几率比较小。在国外比较好的杂志,就很多可以容许多个第一作者,因为文章的完成可能需要很长的周期,有很多人参与,贡献就不能单独依靠作者排序来区别了。
核心期刊对作者工作单位、职称、学历等都是有限制的,具体需根据刊物不同而确定
可以,这种就是并列第一作者。
一般在公开发表论文、论著中标注,需要说明“并列第一作者”与第一作者“同等贡献”、“相同贡献”等字眼,再详细些需要说明各自负责哪些章节、哪一部分的写作。在评分、评职称时是没有区别的。
需要注意的是,并列第度一作者有一条规则,即“并列第一作者只认第一名序”。意思就是指在论文作者署名回的时候,虽然两个人是并列第一作者,但有些地方只采纳排在首位的名字。
扩展资料:
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国外导师还是比较看重第一贡献者(一般论文谁写的谁放第一)。
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化多样化,如生物信息学有几百人署名一篇论文的情况。
普刊和核心期刊不一样的,分数是按照具体的学习单位制度决定。
1、一篇文章多人共同发表,第一作者按标准加分,第二作者按第一作者的50%加分,第三作者按第二作者的50%加分,以此类推;
2、在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上述标准加分基础上×0.8;
3、同一篇文章只能加一次分;
4、获奖文章在原加分基础上×1.2。
扩展资料:
在职称论文评分制度中,论文是要分等级的,且不是简单的核心非核心的等级划分,而是自己的一套等级划分制度,论文等级不是由自己说了算,职改办组织专家会给予认定,等级划分详细如下:
1、国际权威检索学术刊物:SCI、SSCI、EI、ISTP收录的国外期刊,国外期刊是指带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的国外期刊;
2、专业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核心期刊等被核心期刊检索收录的刊物;
3、国家学术刊物: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期刊;
4、一般刊物:省部级学术会议论文、论文集、《增刊》、科普类刊物;
5、技术报告(论文):个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某一领域的报告(论文),包括技术业务方案、规划计划、调研报告、技术规范标准、专业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爱接受作者投稿后执行审稿流程如下:
1、作者的论文方向与期刊方向不一致,或者论文内容和格式不符合期刊要求,这也是多数论文被拒的原因之一。
2、作者的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但是论文创新度不够,导致退稿。
3、作者的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但是外审专家一针见血,直接拒稿。
4、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第一个外审专家的意见可以接受,将交给第二个外审专家审定,但是第二个外审专家直接拒稿。
5、作者的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第一个外审专家的意见可以接受,将交给第二个外审专家审定,但是第二个外审专家直接拒稿。
6、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两个外审专家对论文的意见多数为建议拒稿,交由期刊决定。
7、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外审专家建议退修,作者将修改稿重新上传,外审专家复审,没有达到复审要求,导致拒稿。
8、作者的论文方向与期刊一致,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经过期刊选择推荐到外审专家,外审专家建议退修,作者将修改稿重新上传,外审专家复审,达到复审要求,建议录用。
如果在中华护理杂志投稿中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出现错误,需要及时向编辑部进行更正。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修改:1. 登录中华护理杂志的投稿系统,找到已经提交的稿件。2. 找到相关的错误信息,对其进行修改,并保存更改后的信息。3. 如果提交的稿件已经被审核或者发表,还需要联系编辑部进行修改。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编辑部联系,说明具体更正需要修改的内容和原因,并提供正确的信息和证明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提交稿件时应该认真核对作者的基本信息,避免因不小心写错而导致的不必要麻烦。同时,在投稿前可以了解杂志的投稿规定,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关要求。
是不可以修改的,论文在被录用意味着论文通过了审核,这个时候修改作者单位是会影响论文学术水平的。而且论文被录用后是不允许更改作者以及单位的。接下来,根据这个问题详细的说说:
sci论文发表是比较难的,这个过程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有很多的,也不足为奇。如果想要更改作者单位最好是在投稿之前,或者是没有被录用之前。所以要谨慎投稿,要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好。sci论文录用通过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不要轻易的有什么变动。
论文发表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sci论文,sci属于国际核心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能够通过审核更是不容易的,sci论文发表需要人数比较多,我们根据对论文的贡献程度来排序的,分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以及第三作者。位置越靠前的起到的作用就越大,尤其是在评职称的时候位置越靠前加分越多,
不能。按照汤森路透的规定,论文一旦收录作者信息和学术内容都不得修改。各个期刊一般也规定,在proof阶段可以更改文字,但是不得更改插图、学术内容和作者顺序。proof以后任何修改都不被允许。
核心期刊对作者工作单位、职称、学历等都是有限制的,具体需根据刊物不同而确定
一般编辑部都会有所要求,5~6个应该是极限了
法学核心期刊要求独立作者签名。查询法学核心期刊官网显示,我刊将不再接受两名及两名以上作者合著署名稿件的投稿,仅接受独立作者署名投稿。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
毕业的时候一般都会有要求,平时如果想拿到奖学金的话也要在核心这方面做准备。
奇才 否则没戏
想发论文,跟你的导师联系,毕竟依你现在的实力想独立发文挺难得。应该找老师帮忙修改一下,然后老师会有自己熟悉的期刊杂志社,给你推荐,跟导师商量你第一他第二作者。
有了文章之后选定一本核心期刊投稿,一般审核时间就要30个工作日,也就是一个月左右,通过审核直到发表最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这个关键看你要发的核心期刊的具体杂志,如果是一些比较水的期刊,基本上文章只要思路清晰,调理适当,都容易录用。如果是那种比较牛逼的核心,那你就需要做大量工作,而且还要有很好的文字功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