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北理工学报

北理工学报

发布时间:

北理工学报

1-3个月审稿 1.土木工程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土木工程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土木工程界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 主管主办:建设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快捷分类:工业建筑科学与工程 工程科技II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0-131X, 11-2120/TU 创刊时间:1954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2.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从2011年起正式更名为《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刊发土木工程原创性学术论文,反映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学科研究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为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的教学、科研和... 主管主办:教育部 华中科技大学 快捷分类:工业建筑科学与工程 工程科技II 出版发行:湖北 季刊 A4 期刊刊号:2095-0985, 42-1816/TU 创刊时间:1983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3.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主要刊登资源勘查、环境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材料工程、应用化学及化工、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开辟了科技快报栏目。刊物以报道资源、环境、材料与土木工程... 主管主办: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快捷分类:教育基础科学综合 基础科学 出版发行:广西 季刊 A4 期刊刊号:1674-9057, 45-1375/N 创刊时间:1981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经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ISSN:1001-0645 CN:11-2596/T 为核心期刊、EI、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

湖北理工学报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湖北理工学院是一所理工类院校,有自动化、工程管理、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建校47年。

学院介绍

湖北理工学院位于湖北省黄石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经、管、医、文、教、艺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入选“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

湖北理工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75年成立的黄石工业学校,后经历湖北省高等院校黄石高工班、高医班、高师班、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黄石分院、黄石大学、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4年,黄石高等专科学校与黄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黄石理工学院;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占地14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专任教师1102人,其中教授正高113人,副教授及副高361人,博士283人,硕士612人;下设20个教学院(部)、2所附属医院;开办62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8480人,留学生244人,与武汉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武汉地区高校联合培养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63名。

湖北理工学院王牌专业

湖北理工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

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药学。

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5月,湖北理工学院下设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计算机学院、数理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国际学院、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宜兴工程学院、光谷北斗学院、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滨江学院等21个教学院(部),开办55个本科专业和30个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月,专任教师962人,其中教授110人,副教授304人,博士196人,硕士550人。教师中有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省政府津贴专家9人,楚天学者8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4人;学校从国内外著名高校聘请了2名院士和30多名有影响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5月,湖北理工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有附属医院2所(黄石市中心医院、大冶市人民医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5月,湖北理工学院有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特色学科1个,湖北省“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5月,湖北理工学院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学术交流

根据2015年8月湖北省政府官网信息显示,湖北理工学院先后同加拿大、美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同时选派教师出国进修深造。

挺好。

湖北理工学院(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位于湖北省黄石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经、管、医、文、教、艺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湖北理工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75年成立的黄石工业学校,后经历湖北省高等院校黄石高工班、高医班、高师班、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黄石分院、黄石大学、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4年,黄石高等专科学校与黄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黄石理工学院;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189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有专任教师969人,其中教授106人;下设21个教学院(部)、2所附属医院;开办55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

北京理工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学主办的科技类学术期刊,创办于1956年,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面向国内外征稿。

1-3个月审稿 1.土木工程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土木工程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土木工程界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 主管主办:建设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快捷分类:工业建筑科学与工程 工程科技II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0-131X, 11-2120/TU 创刊时间:1954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2.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从2011年起正式更名为《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刊发土木工程原创性学术论文,反映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学科研究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为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的教学、科研和... 主管主办:教育部 华中科技大学 快捷分类:工业建筑科学与工程 工程科技II 出版发行:湖北 季刊 A4 期刊刊号:2095-0985, 42-1816/TU 创刊时间:1983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3.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主要刊登资源勘查、环境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材料工程、应用化学及化工、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开辟了科技快报栏目。刊物以报道资源、环境、材料与土木工程... 主管主办: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快捷分类:教育基础科学综合 基础科学 出版发行:广西 季刊 A4 期刊刊号:1674-9057, 45-1375/N 创刊时间:1981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学主办的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9年,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的学风,致力于繁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本刊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及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等。《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涵盖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学科门类。主要栏目包括: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国防科技管理与国民经济动员、传播学研究、经济与管理、法学研究、高等教育与教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自2001年以来,本刊先后获得 “全国理工农医院校优秀社会科学学报”、“北京市高校优秀社会科学学报”、“全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质量进步奖”和“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学主办的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9年,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的学风,致力于繁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本刊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及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等。《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涵盖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学科门类。主要栏目包括: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国防科技管理与国民经济动员、传播学研究、经济与管理、法学研究、高等教育与教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自2001年以来,本刊先后获得 “全国理工农医院校优秀社会科学学报”、“北京市高校优秀社会科学学报”、“全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质量进步奖”和“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只是本科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是 核心学报 应该是你说的a类

1-3个月审稿 1.土木工程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土木工程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土木工程界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 主管主办:建设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快捷分类:工业建筑科学与工程 工程科技II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0-131X, 11-2120/TU 创刊时间:1954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2.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从2011年起正式更名为《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本刊的办刊宗旨为:刊发土木工程原创性学术论文,反映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学科研究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为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的教学、科研和... 主管主办:教育部 华中科技大学 快捷分类:工业建筑科学与工程 工程科技II 出版发行:湖北 季刊 A4 期刊刊号:2095-0985, 42-1816/TU 创刊时间:1983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3.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主要刊登资源勘查、环境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材料工程、应用化学及化工、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开辟了科技快报栏目。刊物以报道资源、环境、材料与土木工程... 主管主办: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快捷分类:教育基础科学综合 基础科学 出版发行:广西 季刊 A4 期刊刊号:1674-9057, 45-1375/N 创刊时间:1981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是sci

1, Yue-Jun Zhang, Zhao Liu, Huan Zhang, Tai-De Ta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rbanization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China. Natural Hazards (in press), 2014. (SCI)2, Yue-Jun Zhang. Speculative trading and WTI crude oil futures price move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Applied Energy, 2013, 107: 394-402. (SCI&SSCI)3, Yue-Jun Zhang, Ya-Bin Da. Decomposing the changes of energy-relate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PDA approach. Natural Hazards, 2013, 69(1): 1109-1122. (SCI)4, Tian-Jian Yang, Yue-Jun Zhang, Jin Huang, Ruo-Hong Peng. Estimating the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of telecom operators in China. Energy Policy, 2013, 61: 448-459. (SCI&SSCI)(通讯作者)5, Yue-Jun Zhang, Zi-Yi Wang. Investigating the price discovery and risk transfer functions in the crude oil and gasoline futures market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Applied Energy, 2013, 104: 220-228. (SCI&SSCI)6, Yue-Jun Zhang, Hao-Ran Chang. The impact of acid rain on China's socio-economic Hazards, 2012, 64(2): 1671-1683. (SCI)7, Yue-Jun Zhang. Interpreting the dynamic nexus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Russia. Energy Policy, 2011, 39(5): 2265-2272. (SCI&SSCI)8, Yue-Jun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carbon emiss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China. Energy Policy, 2011, 39(4): 2197-2203. (SCI&SSCI)9, Yue-Jun Zhang, Yi-Ming Wei. The dynamic influence of advanced stock market risk on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return: an empirical analysis. Quantitative Finance, 2011, 11(7): 967-978. (SCI&SSCI)10, Yue-Jun Zhang, Yi-Ming Wei. The crude oil market and the gold market: evidence for cointegration, causality and price discovery. Resources Policy, 2010, 35(3): 168-177. (SSCI)11, Yue-Jun Zhang, Yi-Ming Wei. An overview of currentresearch on EU ETS: evidence from its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economic effect. Applied Energy, 2010,87(6): 1804-1814.(SCI)12, Yue-Jun Zhang, Ying Fan, Hsien-Tang Tsai, Yi-Ming Wei. Spillover effect of US dollar exchange rate on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8, 30(6): 973-991.(SSCI & EI)13, Ying Fan, Yue-Jun Zhang, Hsien-Tang Tsai, Yi-Ming Wei. Estimating ‘Value at Risk’ of crude oil price and its spillover effect using GED approach. Energy Economics, 2008, 30(6): 3156-3171.(SSCI & EI)14, Yue-Jun Zhang, Jing-Li Fan, Hao-Ran Chang. Impact of China’s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Energy Procedia, 2011, 5: 1927-1931. (EI)15, Zhi-Fu Mi, Yue-Jun Zhang. Estimating the 'Value at Risk' of EUA futures prices based on the Extreme Value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s, 2011, 35(2/3/4): 145-157. (EI)(通讯作者)16, Yue-Jun Zhang, Hao-Ran Chang. How can China properly allocate its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reduction target by 2020 among provinces. Energy Sources, Part B: Economics, Planning, and Policy. 2012. (Accepted) (SCI)17, 张跃军, 魏一鸣. 国际碳期货价格的均值回归研究:基于EU ETS的实证分析.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31(2): 214-220. (EI)18, 张跃军, 魏一鸣. 化石能源市场对国际碳市场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 管理评论, 2010, 21(6): , 张跃军, 王婧, 王姿懿, 张璐, 王小越. 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1): , 张跃军, 周彬. 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北京市能源需求预测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3): , 张跃军, 王兆华. 我国未来能源投资需求预测及特点分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1, 41(6): , 于晓勇, 张跃军, 杨瑞广, 尚赞娣.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中国的煤炭投资需求.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1(4): 489-493. (EI)23, 张跃军, 赵伟东, 王婧, 王姿懿, 刘萍. 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中国能源, 2012, 34(2): , 张跃军, 赵伟东, 常昊然. 两种基准国际原油价格的反常价差及对我国影响分析. 中国能源, 2011, 33(5): , 张跃军, 赵伟东, 常昊然. 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中国能源, 2011, 33(2): , 张跃军, 王琼. 国内外碳交易所的发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能源, 2010, 32(10): , 樊静丽, 廖华, 梁巧梅, 张跃军. 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特征研究.中国能源, 2010, 32(8): , 张跃军, 魏一鸣. 我国未来能源投资的效益与风险研究.中国能源, 2010, 32(5): , 范英, 王恺, 张跃军, 廖华. 2009年国际原油市场分析与价格预测.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1): , 陈徐梅, 张愉, 张跃军. 低碳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中国能源, 2008, 30(7): , 张跃军, 魏一鸣, 范英. 基于GED-GARCH模型的中国原油价格波动特征研究.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7, 26 (3): 398-406. (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32, 颜志军, 张跃军. 基于聚类分析的决策表约简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6(3): 256-259.(EI)33, 颜志军, 张跃军. 基于遗传算法的流程挖掘方法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 43(6): 77-7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

出版专著(英文)1.书名: Reliabilities of Consecutive-k Systems出版时间:2000年, 作者:Gerard J. Chang, Lirong Cui & Frank 出版社: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ISBN: 0-7923-6661-1;2.书名: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ICQR2005) 出版时间:2005年,编辑: Lirong Cui,Albert H. C. Tsang, & Min Xie, 出版社: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SBN: 7-81045-742-X代表性论文(按时间先后排序)[1] Lirong Cui, Alan G Hawkes, “Availability of a series system with spares”, Microelectron. & Reliability. . p1057-1068, 1994. (SCI )[2] Lirong Cui, Alan G. Hawkes & Assad Jalali, “The increasing failure rate property of consecutive k-out-of-n”, Probability in the Engineering & Informational Sciences, 9, p217-225, 1995.[3] Chang, ., Cui ., & Hwang, ., “Reliabilities for (n,f,k) systems”, Statistics & Probability Letters. 43:(3) p237-242, 1999. (SCI)[4] Chang, ., Cui ., & Hwang, ., “New comparisons in Birnbaum importance for the consecutive-k-out-of-n system”, Probability in the Engineering & Informational Sciences. 13:p187-192, 1999 & 14:(3) p405-405, 2000. (SCI )[5] Hwang, ., Cui, , ., et al. “‘Comments on reliability and component importance of a consecutive-k-out-of-n system’ by Zuo”, Microelectron. & Reliability. 40:(6) p1061-1063, 2000. (SCI )[6] Xie, M., Preuss, W. and Cui, . “Error analysis of some integration procedures for renewal equation and convolution integrals”, Journal of Statistical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 Vol. 73, p59-70, 2003. (SCI )[7] Cui, . and Xie, M. Availability analysis of periodically inspected systems with random walk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Probability, 38 (4): , (SCI )[8] Lirong Cui & Min Xie. “Some normal approximations for renewal function of large Weibull shape parameter”. To: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Simulation & Computation. 2003, Vol. 32, , p1-16. (SCI和EI )[9] Lirong Cui. “The IFR property for consecutive-k-out-of-n:F system” Statistics & Probability Letters. Vol. 59, 4, p405-414, 2002. (SCI )[10] Lirong Cui, & M. Xie. “Sequential inspection strategy for multiplesystems under availability requir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 155, No. 1, 2004 (May), p170-177. (SCI )[11] Lirong Cui, Way Kuo and Min Xie, “On -out-of- System and its Reliability,”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Reliability methodology and practice, June 17-20, 2002, p173-176. Trondheim, Norway.[12] Lirong Cui, Way Kuo, . Loh & M. Xie, “Optimal Allocation of Minimal and Perfect Repairs under Resource Constrai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 , June, p193-199, 2004. (SCI 和EI)[13] Lirong Cui, M. Xie and . Loh. “Inspection schemes for general system”. IIE Transactions,, , September, p817-825, 2004. (SCI )[14] 沈剑波,李金林,崔利荣,“导弹储存可用性模型与分析”,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p30-34, 2004.[15] Lirong Cui & Jinlin Li, Availability for a Repairable System with Finite Repairs, Proceedings of the 2004 Asi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AIWARM 2004) on Advanced Reliability Modeling, World Scientific , p97-100.[16] 沈剑波,李金林,崔利荣,“导弹可用度模型与分析”,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p27-30, 2004.[17] 沈剑波,李金林,崔利荣,“导弹储存维修性统计分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Vol. 26, , p1731-1735, 2004.[18] Lirong Cui, Analysis of Bullwhip Effect for Two-Level Supply Chain with Multi-distributed Centers,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Vol. 2, No. 4, p707-711, 2004,[19] Assad Jalali, . Hawkes, Lirong Cui & Frank K. Hwang, “The Optimal Consecutive-k-out-of-n:G Line for ”,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 . , p281-287, 2005, (SCI )[20] Lirong Cui & Min Xie, Availability of a periodically inspected system with random repair or replacement times,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 . , p89-100, 2005, (SCI )[21] Lirong Cui & M Xie, On a generalized k-out-of-n system and its reli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2005, 36(5), p267-274. (SCI )[22] 曹光祥,李金林,崔利荣. 标准体系的使用期的模型与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年 第二期,p73-78.[23] 崔利荣,赵先,李金林,有限马尔可夫链嵌入方法的最新进展, 全国第七届可靠性学术会议论文集,p34-42,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24] 曹光祥,李金林,崔利荣, 李俊峰. 标准体系的比例型寿命使用期模型与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 25卷第1期, P27-31.[25] 杨海生,崔利荣,Consecutive- -out-of- :F和Consecutive- -out-of- :F线性系统的可靠性,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 25卷第3期, P321-328.[26] Lirong Cui & Haijun, Li, Opportunistic Maintenance for Multi-Component Shock Model, Mathematical Method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6, 63, p493-511. (SCI )[27] lirong Cui, Way Kuo, Jinlin Li & Min Xie, On the dual Reliability systems of and ,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Letters, 2006, 76:1081-1088. (SCI )[28] Zhihua Zheng, Lirong Cui & Alan G. Hawkes, A study on a Single –unit Markov repairable system with repair time omiss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2006,Vol. 2, p182-188. (SCI )[29] Lun Ran, Lirong Cui and M. Xie, Some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Bounds on the Renewal Function,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Theory and Methods, 2006, Vol. 35 Issue 10, p1815-1827; (SCI )[30] Yanlan Guo, Lirong Cui, Jinlin Li, Song Gao, Reliabilities for and Systems,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Theory and Methods, 2006, Vol. 35 Issue 10, p1779-1789, 11p; (SCI )[31] Lirong Cui & Haijun Li, Coherent systems of components with multivariate phase type life distributions,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Volume 92, Issue 3, March 2007, Pages 300-307 (SCI)[32] Xueli Gao, Lirong Cui, Jinlin Li, Analysis for Joint Importance of Components in Coherent System,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7 (182) p282-299. (SCI & EI).[33] 赵先, 崔利荣, 有限马尔可夫链嵌入法在系统失效率计算中的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版)2006 .[34] 李岳,崔利荣, 服从单向单交叉并行链优先约束的可靠性系统测试优化,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2月,第29卷第2期,p323-328.[35] Lirong Cui, Xian Zhao & Jinlin Li, A Study on Some System Safety Models, European Safety and Reliability Conference - ESREL 2006, Estoril, Portugal p1607-1610.[36] Xian Zhao, Lirong Cui, Way Kuo, Reliability For Sparsely Connected Consecutive-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SCI & EI),2007, No 3. p516-524.[37] 冉伦,郑治华,崔利荣, 马尔可夫可修系统新故障时间分布研究,兵工学报, 2007年第28卷第5期 P594-597. (EI)[38] Lirong Cui, Haijun Li, Markov Repairable Systems with History-Dependent Up and Down States, Stochastic models (SCI) 2007, 23:665-681.[39] Zhihua Zheng, Lirong Cui and Song Gao, A Study on a Single-unit Markov Repairable System with omitted failures, European Safety and Reliability Conference - ESREL 2007, Norway,2007, June. 25-27, p1893-1897.[40] Lirong Cui & Alan G. Hawkes, A Note on the Proof for the Optimal Consecutive-k-out-of-n:G Line for n<=2k,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 2008, 138, p1516-1520. (SCI).[41] . Bao, . Li, . Cui, A Study on Optimal Inspection Strategies of Reliability Systems with Parallel-Chain Precedence Constraints under Failure Stat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2008, Vol. 44-46, p787–794; (EI ).[42] Xian Zhao, Lirong Cui. Defect pattern recognition on nano/micro integrated circuits wafer. The 3r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icro Engineered and Molecular Systems. Jan, 2008, p519–523; (EI).[43] 赵先, 崔利荣. 基于模型的圆形边界识别方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8卷第09期, p843-846; (EI).[44] Zhihua Zheng, Li-rong Cui, Haijun Li, Availability of Semi-Markov Repairable Systems with History-Dependent Up and Down States. Proceedings of the 3rd Asi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Taipei, Taiwan, Oct, 2008, p186–193.[45] 王金铎, 鲍智文, 崔利荣. 我国电解铝用阳极与阴极炭块市场需求预测.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8年第27卷第2期, p313–318.[46]贾旭杰,崔利荣,胡敏, 基于Copula的武器装备系统供应链可靠性研究, 兵工学报, 2008年第29卷增刊,p1-4.[47] Zhao Xian, Cui Lirong. On the accelerated scan finite Markov chain imbedding approach.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将于2009年6月正式出版,SCI和EI收录).录用;[48] 赵先,崔利荣,李亚南, 线形 系统和 系统的可靠度计算新方法,数理统计与管理, 录用。[49] 赵先,崔利荣. 线形Consecutive-(1,2) or (2,1)-out-of-(m,n):F系统可靠度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录用。[50] Zhihua Zheng, Lirong Cui, A study on a parallel repairable system with omitted failures,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录用。

  • 索引序列
  • 北理工学报
  • 湖北理工学报
  • 北京理工学报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是sci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