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a论文格式
ata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王宏博818 HowtoWriteaLiteratureReview?.ThedefinitionofLiteratureReview文献综述(LiterautreReview)是科研论文中重要的文体之一。
它以作者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和比较为基础,就某个专题的历史背景、前人的工作、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和评论。通过阅读文献综述,科研工作者可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关于某一专题系统而具体的信息,了解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posesOntheonehand,ithelpsytherhand,ponentsTherearesixpartsinapleteLiteratureReview.标题与作者(titleandauthor)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andkeywords)引言(introduction)述评(review)结论(conclusion)参考文献(references).ClassificationofSourceMaterialsHowcanwelocatethematerialsrelevanttoourtopic *** etterandfaster?Basically,allthesesourcematerial *** aybeclassifiedintofourmajorsofsources.A:Backgroundsources:Basicinformationwhichcanusuallybefoundindictionariesandencyclopediapl。
英语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好写的,根据题目写相关学者的总结,开始我也不会,还是师姐介绍的莫文网,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很快就帮忙完成了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国内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综述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顺应理论视角下科技英语翻译切雅实证分析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新世纪十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回顾与前瞻语用观视角下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翻译——找到源语的所指——对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翻译》误译译例的批判研究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高校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设置探讨科技英语汉译的英语翻译技巧研究——以船舶英语文本中的汉译为例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联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Climate Change and Peak Oil文本的翻译为例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与对策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生的笔译能力调查分析——以某师范大学英语翻译专业为例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体育英语翻译人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从目的论的角度下看商务英语翻译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试论近代国人英语翻译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信息等值研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材编写探讨——以《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1-4册)》为例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顺序分析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翻译项目《大气污染排放系数手册》为案例从关联理论分析法律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补偿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探讨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调整策略###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地位的确立,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却是长期延袭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给予文化教学、文化学习以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学了多年英语的学生不知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更谈不上进行跨文化交际。 为了真实再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现状,摸清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根源,以便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采取策略,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综合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应用语言文化学等理论的研究成果,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三分模式为统领理论框架,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阐述了语言、文化与交际三位一体的关系,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跨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跨文化教学才能得以实现。研究针对作者从教多年的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采取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形式,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调查了解、深入剖。
@@@ 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地位的确立,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却是长期延袭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给予文化教学、文化学习以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学了多年英语的学生不知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更谈不上进行跨文化交际。
为了真实再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现状,摸清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根源,以便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采取策略,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综合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应用语言文化学等理论的研究成果,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三分模式为统领理论框架,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阐述了语言、文化与交际三位一体的关系,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跨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跨文化教学才能得以实现。
研究针对作者从教多年的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采取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形式,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调查了解、深入剖析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问卷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学生文化学习与运用情况不够理想,存在着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很低。
影响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对于文化的定义和认识、学生对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观点和看法、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文化信息来源情况、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精力分配情况,其中学生对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观点和看法对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影响最大。 影响教师跨文化教学情况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知识学习的态度、教师对跨文化教学内容的认识、跨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含量、文化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或态度,其中跨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师跨文化。
英语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好写的,根据题目写相关学者的总结,开始我也不会,还是师姐介绍的莫文网,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很快就帮忙完成了 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 国内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综述 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顺应理论视角下科技英语翻译切雅实证分析 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新世纪十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回顾与前瞻 语用观视角下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翻译——找到源语的所指——对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翻译》误译译例的批判研究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 高校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设置探讨 科技英语汉译的英语翻译技巧研究——以船舶英语文本中的汉译为例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 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联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Climate Change and Peak Oil文本的翻译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与对策 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生的笔译能力调查分析——以某师范大学英语翻译专业为例 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体育英语翻译人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从目的论的角度下看商务英语翻译 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试论近代国人英语翻译 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信息等值研究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材编写探讨——以《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1-4册)》为例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顺序分析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翻译项目《大气污染排放系数手册》为案例 从关联理论分析法律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补偿 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探讨 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调整策略。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英语专业写起来比较麻烦,不可能有人给你白写的,还是自己动动脑筋写吧,如写作实在有困难可以找人帮忙,是我同学介绍我的,找的【天下文库】,她们帮我做的。
还不错,希望你也都能顺利通过。 论文的选题 撰写毕业论文,首先是选择课题。
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择题是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
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详细内容] 论文的格式 (一)论文标题。
(二)作者姓名。 (三)内容摘要。
一般为中文摘要,如有英文要求则要附上英文摘要。摘要应该以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围绕主题展开,明确介绍重点。
一般用200-300字高度概括全篇论文的精华。 (四)关键词。
又称主题词,从论文中选出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以3-8个词以显著的字体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五)正文:1、绪论;2、本论;3、结论。 (六)参考文献。
在论文主体的后面列出参考文献,目的在于表明作者的科学态度和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并方便读者去查阅参考文献之前专门列出一项“致谢”。 论文的撰写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概述内容、明确中心论点等。
一般要求语言简洁扼要,开门见山,引人注目。也可以简要交代确定选题的过程和有关背景材料,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全文的旨要。
论文的指导在与指导教师第一次见面后,考生将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对已有的写作思路进行丰富或修正并形成论文写作提纲。对于写作者来说,提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效。
豪不夸张地说,写好了论文提纲,也就等于完成了论文写作任务的一半。
英语毕业论文的文献看你写什么方向,都是根据题目写文献综述。开始我也不懂,还是师姐给的莫文网,高手就是效率高啊
创新艺体生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研究——基于多元互动智能理论
对美英报刊教材编纂的几点思考
ESP理论视阈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新韩剧、新受众、新传播:解读新“韩流”
跨文化背景下央视英语新闻节目发展定位分析
汉民族植物意象道德内涵的跨文化阐释
新时期莫斯科外语教育特色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重构英语本土化身份
多维-互动理论模式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析
英语专业内容依托课程体系改革的影响及其启示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探析
文化语境对商务英语概念隐喻翻译的制约
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师教育摭论
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文化欠缺和文化建构
跨文化传播力概念的新审视
生态视域下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
松散的连结:物的社会生命史
不同民族语言所蕴涵文化意象对比——以词汇语义为例
从文化生态视角反思高职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的情感集中型活动探究
谈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认知框架制约下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研究
论日语专业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英语原声电影观赏看英语教学
MLA和APA格式的区别
参考文献引用的规范应该按专业方向的不同选择使用MLA(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或者APA(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一般偏重人文学科的应用MLA,偏重自然学科的应用APA。学位申请人应认真阅读相应的规范使用手册。本节提供部分实例,供参考。
3.1 正文中的引证
学位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方法、言论必须注明出处,注明出处时应该使用括号夹注的方法,一般不使用脚注或者尾注。
3.1.1 引用整篇文献的观点
引用整篇文献(即全书或全文)观点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的姓氏在正文中没有出现,如:
MLA: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Taylor).
APA: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Taylor, 1990).
另一种情况是作者的姓氏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按MLA的规范不需要使用括号夹注,如:
MLA: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而按APA的规范则没有必要在括号夹注中重复作者的姓,如:
APA: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1990).
如果作者的姓氏和文献出版年份均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按APA的规范不需使用括号夹注,如:
APA:
In a 1990 article,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在英文撰写的论文中引用中文著作或者期刊,括号夹注中只需用汉语拼音标明作者的姓氏,不得使用汉字,如:
MLA:
(Zhu 12)
APA:
(Zhang, 2005)
3.1.2 引用文献中具体观点或文字
引用文献中某一具体观点或文字时必须注明该观点或者该段文字出现的页码,没有页码是文献引用不规范的表现。例如:
MLA:
Ancient writers attributed the invention of the monochord to Pythagoras, who lived in the sixth century BC (Marcuse 197).
Monasteries in medieval Europe were not short of speculations about Greek inventions (Marcuse 190-203).
APA:
Emily Bronte “expressed increasing hostility for the world of human relationships, whether sexual or social” (Taylor, 1988, p. 11).
Newmark (1988, pp. 39-40) notes three characteristically expressive text-types: (a) serious imaginative literature (e.g. lyrical poetry); (b) authoritative statements (political speeches and documents, statutes and legal documents, philosophical and academic works by acknowledged authorities); (c) autobiography, essays,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when these are personal effusions).
注意在这些例子中引文超过一页时的页码标记方法:MLA的规范是(Marcuse 190-203),而 APA的规范是(1988, pp. 39-40)。
假若作者的姓氏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则不需要在括号夹注中重复,如:
MLA:
Ancient writers, according to Marcuse, attributed the invention of the monochord to Pythagoras, who lived in the sixth century BC (197).
APA:
Taylor writes that Emily Bronte “expressed increasing hostility for the world of human relationships, whether sexual or social” (1988, p. 11).
3.1.3 引用多位作者写作的同一文献
MLA(二至三位作者):
Among intentional spoonerisms, the “punlike metathesis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may serve to weld together words etymologically unrelated but close in their sound and meaning” (Jakobson and Waugh 304).
(如果有三位作者,在括号夹注中应用逗号分隔他们的姓氏,如:(Alton, Davies, and Rice 56)。)
MLA(三位以上的作者):
The study was extended for two years, and only after results were reviewed by an independent panel did the researchers publish their findings (Blaine et al. 35).
APA(两位作者):
Research (Yamada & Matsuura, 1982) reports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advanced English learners who could use English articles correctly only in 70 percent of the cases.
注意两种规范的括号夹注中分别使用“and”与“&”。
APA(三至五位作者)
第一次引用:
According to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 raising children is a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tire community (Franklin, Childs, & Smith, 1995).
以后的引用:
To be successful, “communities must be willing to take this responsibility” (Franklin et al., 1995, p. 135).
APA(五位以上的作者):
Patterns of byzantine intrigue have long plagued the internal politics of community college administration in Texas (Douglas et al., 2003)
3.1.4 引用同样姓氏的不同作者
假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者有同样的姓氏,则括号夹注中应同时使用他们名字的首字母,如:
MLA:
Although some medical ethicists claim that cloning will lead to designer children (R. Miller 12), others note that the advantages for medical research outweigh this consideration (A. Miller 46).
APA:
Well-established SLA researchers (e.g., R. Ellis, 2002) seem rather skeptical of the assertion that repetition alone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 of a second language (N. Ellis, 2002).
引用中文著作或期刊时同姓作者的情况较多,应在括号夹注中使用他们名字的首字母加以区分,如:
MLA:
(S.R. Wang 26) (J.X. Wang 30)
APA:
(W.Y. Wang, 2003) (L.F. Wang, 2003, p. 213)
3.1.5 引用团体作者(corporate author)
引用团体作者的作品,括号夹注中应使用团体的名称,如:
MLA:
It was apparent that the American health care system needed “to be fixed and perhaps radically modified” (Public Agenda Foundation 4).
APA:
Retired officers retain access to all of the university's educational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Columbia University, 1987, p. 54).
3.1.6 引用无作者文献
引用无作者文献,如果文献标题没有出现在正文里,则括号夹注中应使用该标题或者(如果标题过长的话)使用该标题中的关键词组,如:
MLA:
An anonymous Wordsworth critic once argued that his poems were too emotional (“Wordsworth Is A Loser” 100).
APA:
(“Mad Cow,” 2001) 或者 (Sleep Medicine, 2001)
在使用关键词组时应该选择标题开始部分的词组。
无论是MLA还是APA的规范,独立出版物的标题或者标题中的关键词组用斜体标出,出版物内含的作品的名称以及未出版的作品(讲演、论文等)的标题或者标题中的关键词组用引号标出。
3.1.7 引用书信、谈话中的观点或文字
书信和谈话(含电子邮件、访谈、电话等)无法在正文后面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但应该在正文中使用括号夹注的方法注明出处。例如:
MLA:
Jesse Moore (telephone conversation, May 12, 1989) admitted the need for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otherness expressed in the work.
APA:
Mira Ariel (e-mail, April 17, 2004) confirmed that accessibility marking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discourse organization.
Researchers may observe that Chinese English majors with no overseas experience often have a better command of English than American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with no overseas experience have of the language they study (Eugene Nida, personal communication, November 8, 1986).
3.1.8 引用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
按MLA规范,引用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时,在括号夹注中应加入文献标题中的关键词组,如:
Lightenor has argued that computers are not useful tools for small children (“Too Soon” 38), though he has acknowledged that early exposure to computer games does lead to better small motor skill development (“Hand-Eye Development” 17).
或者
Computers are not useful tools for small children (Lightenor, “Too Soon” 38), though he has acknowledged that early exposure to computer games does lead to better small motor skill development (Lightenor, “Hand-Eye Development” 17).
或者
Lightenor has argued that computers are not useful tools for small children, though he has acknowledged that early exposure to computer games does lead to better small motor skill development (“Too Soon” 38 and “Hand-Eye Development” 17).
按APA规范,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献可用出版年份来区别,如:
(Zhang, 1997) (Zhang, 1999) (Zhang, 2004)
括号夹注还可以表示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文献按发表次序排列,如:
(Zhang, 1997, 1999, 2004)
同一年份发表的文献应对年份另加字母,以示区别(正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相应的条目里的年份应加同样的字母),如:
(Bloom, 2003a, 2003b)
3.1.9 同时引用不同作者的多篇文献
括号夹注可以包括不同作者的多篇文献,文献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注意分号的使用),如:
MLA:
The dangers of mountain lions to humans have been well documented (Rychnovsky 40; Seidensticker 114; Williams 30).
APA:
Distance from health care providers, lack of transportation, lack of health care providers, 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disease and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poverty and social isolation due to geography are all factors which affect treatment decisions of rural clients (Brown, 2001; Sullivan, Weinert & Fulton, 1993; Weinert & Burman, 1994).
在MLA的规范中,如果不同作者的多篇文献过于冗长,则不用括号夹注,而使用脚注(见第3.1.12节)。
3.1.10 引用非直接文献(indirect source)
论文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非直接文献(即二级文献secondary source),但在无法找到直接文献(即一级文献primary source)的情况下,引文可以从非直接文献中析出,例如:
MLA:
Samuel Johnson admitted that Edmund Burke was an “extraordinary man” (qtd. in Boswell 2: 450).
(注意:“qtd. in”中的字母“i”不得大写。)
APA:
Grayson (as cited in Murzynski & Degelman, 1996, p. 135) identified four components of body language that were related to judgments of vulnerability.
One researcher (Grayson, as cited in Murzynski & Degelman, 1996, p. 135) identified four components of body language that were related to judgments of vulnerability.
引用非直接文献以后,在正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只需列入该非直接文献的条目(即上述实例中的“Boswell”和“Murzynski & Degelman, 1996”)。
3.1.11 引用文学作品和经典文献
按MLA的规范,有几种情况括号夹注内不标页码。
在引用剧本时应标出引文的幕、场、行,如:
In his famous advice to players, Shakespeare’s Hamlet defines the purpose of theater, “whose end, both at the first and now, was and is, to hold, as ‘twere, the mirror up to nature” (3.2.21-23).
这里的括号夹注表示引文来自剧本第三幕第二场的21至23行。(注意标点的使用。)
在引用诗歌时应标出引文的节、行,如:
When Homer’s Odysseus comes to the hall of Circe, he finds his men “mild / in her soft spell, fed on her drug of evil” (10.209-11).
这里的括号夹注表示引文来自诗歌第10节的209至211行。对不分节的诗第一次引用时应说明括号里标的是行数,使用“line”,以后的引用则不需再说明。例如:
第一次引用:(lines 5-8)
以后的引用:(12-13)
在引用有章节、分册的小说的时候,应标出引文所在的页码、册数、章节,如:
One of Kingsolver’s narrators, teenager Rachel, pushes her vocabulary beyond its limits. For example, Rachel complains that being forced to live in the Congo with her missionary family is “a sheer tapestry of justice” because her chances of finding a boyfriend are “dull and void” (117; bk. 2, ch. 10).
例子里的括号夹注表示引文来自该书第二册第十章的第117页。(注意标点和缩略语的使用。)
在引用《圣经》、《可兰经》等经典文献的时候,应标出引文的篇、章、节,如:
Consider the words of Solomon: “If your enemies are hungry, give them food to eat. If they are thirsty, give them water to drink” (Bible, Prov. 25.21).
例子里的括号夹注表示引文来自旧约《圣经》的《箴言》篇第25章第21节。《圣经》各篇的缩写有标准的写法,因而使用时应该注意核对。
3.1.12 对引语文字的更改
直接引语如出现在正文中间,使用引语的句子不得违反英语语法,不得出现“句中句”。图3.1右边一栏两句句子均包含了引语,但均不合语法。
正确:
So it is not like what Luthi calls “enter[ing] effortlessly into fruitful contact with distant worlds” (63).
正确:
Max Luthi points out that the first apparent thing in the fairytale is that it portrays its hero as “isolated” and often as “an old child” (59). 错误:
So it is not like what Luthi calls “enter effortlessly into fruitful contact with distant worlds” (63).
错误:
Max Luthi points out: “The first thing that is apparent in the fairytale …is that it portrays its hero as isolated. He is often an old child” (59).
为了使含直接引语的句子合乎语法,往往有必要对引语的文字作一定的更改。如果要删除引语中个别词句,可以用省略号(ellipses“…”)取代删除的词句。如果要加入或者更改个别单词或者词组,则可以将需要加入或者更改的单词或词组放在方括号(square brackets“[ ]”)以内。例如:
删除词句:
He stated, “The ‘placebo effect,’ ... disappeared when behaviors were studied in this manner” (Smith, 1982, p. 276), but he did not clarify which behaviors were studied.
添加词组:
Smith (1982:276) found that “the placebo effect, which had been verified in previous studies, disappeared when [his own and others’] behaviors were studied in this manner.”
无论删改还是添加字词均不得变更引语的原意。
注意:如果删除是在句内,应该空一格以后再加省略号。如果删除是在一句整句以后,则应在该整句最后的标点(句号、问号或惊叹号)不空格直接加省略号。省略号应该用三个句点。
3.1.13 脚注(footnotes)的使用
在MLA的规范里,脚注只应在下列两种情况中考虑使用:(1)提供有一定重要性、但写入正文将有损文本条理和逻辑的解释性信息;(2)提供因篇幅过大不宜使用括号夹注注明的文献出处信息。在APA的规范里脚注仅仅在上述第一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脚注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上标,每页重新开始。在下面两个例子中,前一个属第一种情况,后一种属第二种情况:
The commentary of the sixteenth-century literary scholars Bernardo Segni and Lionardo Salviati shows them to be less-than-faithful followers of Aristotle1.
….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brought advantages as well as unexpected problems2.
————————————— Notes
1 Examples are conveniently available in Weinberg. See Segni, Rettorica et poetica d'Aristotile (Firenze, 1549) 281, qtd. in Weinberg 1:405, and Salviati, Poetica d'Aristotle parafrasata e comnetata, 1586, ms. 2.2.11, Biblioteca Nazionale Centrale, Firenze, 140v, qtd. in Weinberg 1:616-17.
2 For a sampling of materials that reflect the range of experiences related to recent technological changes, see Moulthrop, pars. 39-53; Armstrong, Yang, and Cuneo 80-82; Craner 308-11.
(第二个例子中“Moulthrop, pars. 39-53”中的“pars”指的是“段落”即paragraph。)
在脚注中提到的文献同正文中提到的一样,都必须在正文后面的参考文献著录中详细注明。
脚注可使用单倍行距,但相邻脚注之间应空1.5行。脚注的字体必须与正文一样。
3.2 参考文献著录的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在MLA规范里叫做Works Cited,在APA规范里叫做References。撰写论文时应仔细阅读MLA或APA的规范手册,本节仅提供部分著录实例,供参考。
3.2.1 著录已出版的文章
一位作者写的文章
MLA:
Stewart, Donald C. “What Is an English Major, and What Should It Be?”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40 (1989): 188-202.
APA:
Roediger, H. L. (1990). Implicit memory: A commentary.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28, 373-380.
注意:(1)在MLA规范里,作者的姓名应完整,应标明首名的全称和中间名的首字母。在APA里,作者的首名和中间名均应用首字母。(2)在MLA规范里,期刊名与期刊卷数之间不用逗号。(3)在APA规范里期刊的卷数(即“28”)应用斜体表示。(4)按MLA的规范,标题第一个词和冒号后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均必须大写,而其余每一个词的首字母,除冠词、介词、并列连词以及不定式符号(“to”)以外都必须大写。按APA的规范,标题第一个词和冒号后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而其余每一个词的首字母,除专有名词以外,均不需要大写。
两位作者写的文章
MLA:
Brownell, Hiram H., and Heather H. Potter. “Inference Deficits in Right-Brain Damaged Patients.” Brain and Language 27 (1986): 310-21.
APA:
Tulving, E., & Schacter, D. L. (1990). Priming and human memory systems. Science, 247, 301-305.
两位以上的作者写的文章
MLA:
Mascia-Lees, Frances E., Pat Sharpe, and Colleen B. Cohen. “Double Liminality and the Black Woman Writer.”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1 (1987): 101-14.
APA:
Barringer, H. R., Takeuchi, D. T., & Xenos, P. C. (1990). Education, occupational prestige and income of Asian Americans: Evidence from the 1980 Censu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3, 27-43.
无论用MLA 还是APA,第一作者以姓氏开始(加上逗号),继以名字或者名字的首字母,但是从第二作者开始,在MLA规范里以名字开始,继以姓氏,而在APA规范里以姓氏开始(加上逗号),继以名字的首字母。
如果作者人数超过三人,也可以考虑仅保留第一作者的名字,加上et al.(拉丁文 “and others”),如:
MLA:
Mascia-Lees, Frances E., et al. “Double Liminality and the Black Woman Writer.”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1 (1987): 101-14.
APA:
Barringer, H. R. et at. (1990). Education, occupational prestige and income of Asian Americans: Evidence from the 1980 Censu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3, 27-43.
书评、影评、电视节目评论等(Review)
MLA:
Kidd, John. “The Scandal of Ulysses.” Rev. of Ulysses: The Corrected Text, by Hans Walter Gabler.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30 June 1988: 32-39.
APA:
Falk, J. S. (1990). [Review of Narratives from the crib]. Language, 66, 558-562.
收集在书籍中的文章(Selection from an edited book)
MLA:
Glover, David. “The Stuff That Dreams Are Made Of: Masculinity, Femininity, and the Thriller.” Gender, Genre and Narrative Pleasure. Ed. Derek Longhurst. London: Unwin Hyman, 1989. 67-83.
APA:
Wilson, S. F. (1990). Community support and integr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outcome research. In S. Rose (Ed.), Case management: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pp. 13-42).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注意:(1)“Ed.”代表“编”。(2)在MLA规范中,书的编者的姓和名均用全称,在APA规范里,编者的姓用全称,名用首字母。
杂志中的文章
MLA:
Miller, Mark Crispen. “Massa, Come Home.” New Republic 16 Sept. 1981: 29-32.
APA:
Gibbs, N. (1989, April 24). How America has run out of time. Time, pp. 58-67.
注意:著录引用杂志中的文章应标明杂志的出版日期。
报纸中的文章
MLA:
“Literacy on the job.” USA Today 27 Dec. 1988: 6B.
APA:
Freudenheim, M. (1987, December 29). Rehabilitation in head injuries in business and helath. New York Times, p. D2.
百科全书中的文章(An entry in an encyclopedia)
MLA:
Mohanty, Jitendra M. “Indian Philosophy.”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Macropaedia. 15th ed. 1987.
APA:
Bergmann, P. G. (1993). Relativity. In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Vol. 26, pp. 501-508).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政府文件(A government publication)
MLA:
United States. Natl. Council on Disability. Promises to Keep: A Decade of Federal Enforcement of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Washington: GPO, 2000.
APA: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1990). Clinical training in serious mental illness (DHHS Publication No. ADM 90-1679).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3.2.2 著录已出版的书籍
一位作者写的书籍
MLA:
Graff, Gerald. Professing Literature: An Institutional History. Chicago: U of Chicago P, 1987.
APA:
Rossi, P. H. (1989). Down and out in America: The origins of homelessne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注意不同规范里书籍标题大小写规则的不同。
新版书(Book with a new edition)
MLA:
Erikson, Erik. Childhood and Society. 2nd ed. New York: Norton, 1963.
APA:
Kail, R. (1990). Memory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3rd ed.). New York: Freeman.
团体作者(Book with a corporate author)写的书籍
MLA:
College Board. College-bound Seniors: 1989 SAT Profile. New Yor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1989.
AP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87).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3rd ed., rev.). Washington, DC: Author.
无作者书籍(Book with no author)
MLA:
Guidelines for the Workload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Urban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1987.
APA: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s. (1985).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编撰的书籍(Edited book)
MLA:
Kerckhove, Derrick de, and Charles J. Lumsden, eds. The Alphabet and the Brain: The Lateralization of Writing.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88.
APA:
Campbell, J. P., Campbell, R. J., & Associates. (Eds.). (1988). Productivity in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翻译的书籍(Translated book)
MLA:
Lacan, Jacques. Ecrits: A Selection.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Norton, 1977.
APA:
Michotte, A. E. (1963). The perception of causality (T. R. Miles & E. Miles, Trans.). London: Methue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46)
注意在两种规范里,翻译者的名和姓均不需要改变次序。
重版书(Republished book)
MLA:
Hurston, Zora Neale.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1937.
ATA单证册的格式
一份ATA单证册一般由8页ATA单证组成:一页绿色封面单证、一页黄色出口单证、一页白色进口单证、一页白色复出口单证、两页蓝色过境单证、一页黄色复进口单证、一页绿色封底。
求论文:质量管理方面
质量管理系统论文
1.8万字 答辩 PB PB+SQL SERVER(带程序)
质量管理系统
【摘要】本设计是围绕***厂技术质量部的业务展开分析和设计的。针对技术质量部管理信息(主要是质量记录)工作繁复、零散的特点,根据其具体业务,设计开发生产进度管理,月品质分析和问题管理三个模块,以期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的初步信息化。
设计采用了结构化的开发方法,分为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测评五个步骤进行。使用了数据流图、数据字典,HIPO和IPO图等分析设计工具,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系统开发使用了技术成熟的PowerBuilder9.0(前台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2000(后台数据库)搭配,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便于管理人员学习使用。
关键词:业务流程 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设计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 Enterprise. The object of the system i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the technology and quality department manage in great numbers and sporadic information. Aim at the business of the technology and quality department, system ha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ree models, including manufacture schedule management, quality analysis and question management.
System adopts structured development methods, including requirement analysis, structured analysis, structured design, system accomplishment and system measure, five steps.
Using DFD,DD,HIPO,IPO etc graphic methods, ensure system having a strict structur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System development used PowerBuilder9.0 (Database Management tool) and SQL Server 2000(Database tool), ensure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the system.
Key words:Business process Structured analysis Structured design
目 录
前 言 ……………………………………………………………..…..1
1 系统调研………………………………………………………….... 2
1.1 企业自然情况 ……………………………………………………..…..2
1.1.1自然情况简介 …………………………………………………..…2
1.1.2 背景资料及概念简介 ……………………………………….….3
1.1.3组织机构图 …………………………………………………….….5
1.2 系统业务 …………………………………………………………….….7
1.2.1技术质量部业务介绍…………………………………….……... 7
1.2.2 业务流程图……………………………………………….…….… 8
1.3 需求分析 ……………………………………………………….……..15
1.3.1 现系统存在问题…………………………………………….…. 15
1.3.2 新系统目标 ………………………………………………….….17
1.4 可行性研究……………………………………………….………….. 17
1.4.1 技术可行性分析…………………………………….…………. 17
1.4.2 经济可行性分析 ………………………………….…………...18
1.4.3 管理可行性分析…………………………………….…………. 19
2 系统分析………………………………………………….………. 20
2.1 系统分析概述……………………………………………….……….. 20
2.2 数据流程图…………………………………………………..……….. 21
2.3 数据字典……………………………………………………..………… 33
3 系统设计……………………………………………….…………. 43
3.1 系统设计概述……………………………………………..…………. 43
3.2 HIPO图设计………………………………………………..………… 44
3.3 代码设计………………………………………………………..…….. 51
3.3.1 代码设计概述……………………………………………..……. 51
3.3.2 本系统的代码设计……………………………………..……… 52
3.4 数据库设计…………………………………………………………. 53
3.5 输入设计…………………………………………………………….. 60
3.5.1输入信息的内容设计………………………………………… 60
3.5.2 输入设计的目的与原则…………………………………….. 60
3.5.3输入信息校验………………………………………………….. 61
3.5.4管理信息系统输入格式设计……………………………….. 61
3.6 输出设计…………………………………………………………….. 62
3.6.1输出信息的内容设计………………………………………… 62
3.6.2 输出设计的主要原则……………………………………….. 62
3.6.3 输出信息的方式和介质…………………………………….. 63
3.7 人机对话设计………………………………………………………. 64
4 系统实施…………………………………………………………. 65
4.1开发工具介绍……………………………………………………….. 65
4.2系统运行环境……………………………………………………….. 66
5 系统测评………..………………………………………………. 68
后 记……………………………………………………………… 70
致 谢……………………………………………………………… 71
参考文献……………………………………………………………. 72
前 言
***厂为国有大型二级企业,本设计针对厂技术质量部管理质量信息(记录)繁复、零散的特点,根据其具体业务,为其设计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结构化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运用“自顶向下”的分析原则和“自底向上”的实现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完成了新系统的建立,针对原系统的缺陷做出改进,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由于本人所学有限,缺乏设计和开发较大型系统的经验,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和错误,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 ... ... ...
... ... ... ...
【论文说明】该论文包含组织机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HIPO图和运行程序,另附带有答辩稿,论文是Word格式,70页,字数1.8万,按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书写,适用于计算机专业!
质量管理系统论文
中国电子口岸平台,政府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可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数据交换对象包括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内外企业、驻华使领馆、个体工商户等;连接方法有:PSTN, ISDN, ADSL,DDN, FR, ATM等有线或GRPS, CDMA等无线接入方式;交换格式包括EDFACT, XML, HTML, WML, SWIFT等。
2.3.2事务处理功能.
中国电子口岸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办理核销审批、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减免税审批、报关单申报、进出口许可证件和外汇核销单和申领、结付汇核销、保税区台帐申请、ATA单证申请等提供实时在线服务。
2.3.3身份认证功能.
电子政务网上操作谁也见不到谁,不仅要解决安全问题,更要解决信任问题,否则发生法律纠纷难以判定法律责任。中国电子口岸入网用户都要经过工商、税务、质检、外贸、海关、外汇等6个职能管理部门严格的入网资格审查,才能取得入网IC卡开展网上业务,从而有效解决网上业务信任关系和法律责任问题。身份认证包括:对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的身份认证;对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工业服务企业、外贸附属企业的身份认证;对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认证。
2.3.4存证举证功能.
根据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授权以及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与各用户单位之间签订的协议,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针对部门联网应用项目承担存证举证的责任,电子数据存证期为20年。
2.3.5标准转换功能.
按照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各部门以及企业用户的需要,由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对交换数据进行代码转换,如组织机构代码转换,业务单证代码转换,参数数据代码转换。
2.3.6查询统计功能.
根据提供共享业务数据主管部门或单位的授权,有控制地开放数据查询和统计服务。共享数据包括进出口报关单数据、企业经济户口档案数据、外汇核销单数据、海陆空铁邮及快件等货运数据、知识产权数据等。
2.3.7网上支付功能.
针对用户支付税费和货款的需求,由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中国电子口岸设立网上银行,为用户开设电子帐户,提供资金支持、信用担保、帐务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
2.3.8网络隔离功能.
企业及个人与政府部门的联网通过电子口岸实现“一点接入”,使上海电子口岸成为上海市政府网关,并实现政府网与互联网的逻辑隔离,从而确保政府网络的安全性。
3. 文献综述
3.1国内研究现状
上海海关关长孙毅彪在题为《共识•共进•共赢--长三角通关管理一体化新思路》的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建设,深化“大通关”工程建设扩大上海电子口岸的应用面,实现上海口岸所有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一点式”接入。拓宽上海电子口岸的覆盖范围,与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主要口岸城市互联,推动长三角各地方电子口岸的互通和对接。同时,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口岸相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按照区域通关改革的进度和要求,协调口岸相关管理部门实施配套改革,建立海关与口岸管理部门的协作机制,有效提升区域整体通关效率。
中国海关杂志专栏评论学者刑海洋也在相关文章中指出口岸是国家的门户,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 WT0 后,对外贸易量增大,就更有必要建设和完善电子口岸。针对目前上海市的电子口岸发展存在的一下特征:
1. 外经贸企业对发展电子口岸的意识薄弱
2. 电子口岸的发展缺乏专业性服务
3.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4. 普遍缺乏国际电子口岸的商务人才
他提出了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 加大宣传力度, 务实地发展电子口岸, 培养适应电子口岸发展的专门人才来推进本地区电子口岸发展的进程. 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口岸建设中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政府必须努力提高电子口岸的调控能力。要提高政府的管理调控能力,必须先明确相应的管理调控主体,政府内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努力培育电子口岸市场.
3.2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在信息革命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无纸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1995年提出3P(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合作partnership,即精干的人员,实用高效的程序,与外界良好的合作)发展战略,更注重海关内部、海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海关与相关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念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对守法评估、客户导向和经济担保实施了电子化的程序管理,把海关的监管活动当作生产产品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投入的是海关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信息、法规和社会需求),产出的是海关监管的整体效果(包括通关速度、查验比例、税款数量、查获违禁品数量和社会满意度);通过立法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行了预报关方式,促进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通关模式体现了在货物到达前,通过准确及时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认定例外干涉.对信誉客户的灵活报关安排;定期的报关或延期的关税交付四个主要概念。
新加坡作为一座岛国花园城市口岸物流是其整个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因此,新加坡学者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被封为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典范.新加坡学者认为在考虑电子口岸建设的时候应该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主要考虑协调政府和工商界的交流:风险管理和企业分类;安全的电子通关平台;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的立法5个方面。承认不同的机构在电子通关控制中拥有不同的优先权,电子口岸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通关速度,树立新加坡世界一流口岸的需要.然而,日本海事大学学者在其EMBA学位论文提到口岸通关工作效率问题研究更强调不同权利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提高电子通关效率的基础。运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加强协调过程,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新加坡海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尝试建立一种称为无缝的“一站式”电子通关系统,这意味着只需要一次报关,客户就可以完成进出口通关程序,这一次性的报关包含了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如海关、商检、口岸、运输公司、银行和税务等。
4. 电子口岸相关问题的研究
4.1电子口岸的内容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的整体框架是:利用IT技术和电信公网(Internet),将国家外经贸、海关、国检、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数据电子化—以“电子底帐”的形式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网与公共数据中心连接,在一个完全互联的平台上,实现国家12个部委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核查,而企业上网就可以办理报关、出口退税、外汇核销、转关运输等各种进出口手续。理调控主体,政府内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努力培育电子口岸市场.
3.2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在信息革命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无纸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加强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1995年提出3P(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合作partnership,即精干的人员,实用高效的程序,与外界良好的合作)发展战略,更注重海关内部、海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海关与相关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念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对守法评估、客户导向和经济担保实施了电子化的程序管理,把海关的监管活动当作生产产品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投入的是海关的管理资源(如人力、物力、信息、法规和社会需求),产出的是海关监管的整体效果(包括通关速度、查验比例、税款数量、查获违禁品数量和社会满意度);通过立法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行了预报关方式,促进电子口岸工作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通关模式体现了在货物到达前,通过准确及时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认定例外干涉.对信誉客户的灵活报关安排;定期的报关或延期的关税交付四个主要概念。
新加坡作为一座岛国花园城市口岸物流是其整个国家竞争力的良好体现.因此,新加坡学者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研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被封为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典范.新加坡学者认为在考虑电子口岸建设的时候应该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主要考虑协调政府和工商界的交流:风险管理和企业分类;安全的电子通关平台;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的立法5个方面。承认不同的机构在电子通关控制中拥有不同的优先权,电子口岸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通关速度,树立新加坡世界一流口岸的需要.然而,日本海事大学学者在其EMBA学位论文提到口岸通关工作效率问题研究更强调不同权利机关之间的合作是提高电子通关效率的基础。运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加强协调过程,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新加坡海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尝试建立一种称为无缝的“一站式”电子通关系统,这意味着只需要一次报关,客户就可以完成进出口通关程序,这一次性的报关包含了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如海关、商检、口岸、运输公司、银行和税务等。
4. 电子口岸相关问题的研究
4.1电子口岸的内容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的整体框架是:利用IT技术和电信公网(Internet),将国家外经贸、海关、国检、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整个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数据电子化—以“电子底帐”的形式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网与公共数据中心连接,在一个完全互联的平台上,实现国家12个部委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核查,而企业上网就可以办理报关、出口退税、外汇核
引用硕博学位论文的文献格式中,MSD和PHD分别表示什么啊?
Doctor of Philosophy
泛指博士学位,所以对,是博士学位意思。
上一篇:锦鲤毕业论文
下一篇:高职取消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