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发江淮论坛
研究生毕业论文发江淮论坛
江淮论坛(双月刊)
(1958年创刊)
主办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出版:江淮论坛杂志社
主 编:计永超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徽州大道
1009号江淮论坛杂志社
邮 编:230051
电 话:
社会与文化:
刊 号:ISSN 1001-862X
CN 34一1003/GO
国内邮发代号:26-14
国外邮发代号:BM602
江淮论坛栏目设置 要栏目有邓小平理论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等。
江淮论坛是cssci来源期刊 我们有这方面的合作 可以给你指导推荐发表
舒远招的发表论文
1.“达尔文良心进化论对欧洲近代良心进化论的承袭和超越”,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2.“西方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之我见”,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3.“达尔文:真正的伦理学家——达尔文道德进化论的规范内容”,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达尔文的道德进化论——达尔文思想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载《湘潭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5.“我们怎样误解了斯宾塞?”,载《湖湘论坛》2007年第2期;6.“达尔文的‘动物道德论’——达尔文对‘动物道德’的描述和说明”,载《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7.“进化伦理学及其向西方传统伦理学的挑战”,载《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3期;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复印。8.“西方进化伦理学及向传统伦理学的挑战和对中国伦理学研究的意义”,《江淮论坛》2007年第4期。这两年本人因为到德国访学,先是在上海强化培训德语一年,在德国洪堡大学哲学研究所Volker Gerhardt教授那里访学一年。发表的几篇小论文主要是有关进化伦理学的。在洪堡大学博士生论坛上用德文做过题为《人的本性:善抑或恶?——伊曼努尔.康德的一种独特而富有意义的回答》(2007年6月25日)。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德国耶拿大学哲学系合办的纪念黑格尔《精神现象学》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题为《自我完成的怀疑主义——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论中一个概念的考察》的报告。舒远招近两年来的成果 2008年:1.直指人心的人性善恶论——康德人性善恶论的层次分析,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4期;字数:12000字2.西方进化伦理学的哲学收获和界限,载《哲学动态》2008年第9期;11000字。3.互助论进化伦理学——克鲁泡特金的“进化伦理学”构想,载《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4.初探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与吴立忠合作,载《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5.略论科学的个人发展,与吴立忠合作,载《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6.如何理解“质是事物的内部规定性”?——评一种流行的质的定义,载《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7.什么是自我完成的怀疑主义?载《德国哲学》辑刊(未定哪期)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逻辑,译文,广西人民出版社(待出)2007年:1.“良意”、“良情”、“良知”之统一——康德“良心”概念解读,与肖柳芙合作,载《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上学期未报);2.进化伦理学及其向西方传统伦理学的挑战,载《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3期,此文由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伦理学》2007年第7期全文复印;3.达尔文的道德进化论——达尔文思想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载《湘潭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4.达尔文:真正的伦理学家——达尔文道德进化论的规范内容,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5.我们怎样误解了斯宾塞?载《湖湘论坛》2007年第2期;6.达尔文的“道德进化论”——达尔文对“动物道德”的描述和说明,载《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7.西方哲学中的“以人为本”之我见,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达尔文:真正的伦理学家 舒远招在2007年第1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上说,在《人类的由来》中,达尔文试图彻底地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对这种道德意识进行阐释。他把恩爱、同情心和社会性本能当作“人的道德组成的最初的原则”。在论述人类道德的进化时,他站在自己鲜明的价值立场上对种种愚昧、野蛮的行径展开批评。把达尔文当作主张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是对达尔文的一大误解。(2007-02-18 07:45 来源:文摘报) 1.《理性与激情——黑格尔历史理性研究》,独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哲学动态》1994年第9期和《社科信息》(1994年第8期)等刊物登载了书评。2.《从进化的观点看认识——福尔迈进化认识论研究》,独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2001年《中国哲学年鉴》评介;《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刊载了书评。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独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4.《活文化》,独立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5.《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湖南师范大学面向21世纪改革教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以及《五岭学刊》、《吉首大学学报》等刊物登载了书评或书讯。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编,湖南省统编教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1999年、2000年、2001年先后三次修订。7.《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主编,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8.《在哲学的地平线上》(论文集),主持编写,湖南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9.《进化认识论》,译著,独立翻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刊载书讯,《哲学年鉴》1996年收录书目。10.《伽达默尔文集》,参加翻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11.《思想道德论》,参著,廖小平主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12.《价值学大词典》,参加编写,李德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13.《走向完美》,参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14.《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参加编写,唐凯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15.《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最新动态》,载《湖南省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丛书《哲学卷》,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16.《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论文专辑),主编,1997年出版。17.《德国古典哲学——及在后世的影响和传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18.《边沁——系统功利主义的奠基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19.《西方进化伦理学——进化论运用于伦理学的尝试》,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20.《西方伦理学流派概论》,与唐凯麟教授等合著,本人撰写其中近20万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另外,本人翻译的《康德:理性与生命》(Volker Gerhardt原著)一书已列入人民出版社出版计划。
蒋长流的研究方向
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与技术创新研究。1990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生物系生化微生物本科专业,1992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管理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并留校任教,1998年秋进入经济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2002年7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任教以来担任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现代企业制度、宏观经济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授课对象包括函授生、大专生、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研究生等,1994-1995年两次赴京参加了西方经济学教材(国家教委推荐)研讨会。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人师表,教学效果优秀,颇受学生好评;在《改革》、《中国卫生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特区经济》、《技术经济》、《经济问题》、《世界经济文汇》、《江淮论坛》、《统计教育》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了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以及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环境。
帮忙找点论文的参考文献
1/100
在高速增长中寻求健康发展——江苏城市化的理性选择
徐海贤[1] 邹军[2]
城市规划.2007,31(3).-35-39
2/100
江苏省县域城市化发展浅析
王冉 陈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25-6626
3/100
快速城市化地区县级城市工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研究——以江苏省8个县级市为例
段兆广[1] 张伟[2]
城市问题.2007(4).-2-6
4/100
江苏南通:创新机制 放宽政策 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无
城乡建设.2007(4).-45-46
5/100
关于农民失地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A市B区为例
韩露露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21-23
6/100
浅析江苏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土地问题
邹伟[1] 何孟飞[2] 吴群[1]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89-192
7/100
江苏省未来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效应的多情景模拟
刘耀彬[1,2] 李仁东[3]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2).-61-64,79
8/100
城市化进程中江苏省耕地资源非农化转化的实证分析
许恒周 吴冠岑
广东土地科学.2007,6(1).-44-48
9/100
交通与城市化的耦合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孙爱军[1,2] 吴钧[2] 刘国光[2] 庞金亮[3]
城市交通.2007,5(2).-42-46
10/100
江苏省吴江市芦墟实验小学——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教育硕果累累
无
上海教育科研.2007(3).-I0003-I0003
11/100
江苏:产业化、市场化推进城市治污:大力推行产业化 促进污水处理事业健康发展
徐学军
城乡建设.2007(2).-6-9
12/100
江苏“十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问题透视
赵志凌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1).-50-52
13/100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拟及调控策略——以江苏省为例
刘耀彬[1] 陈斐[1] 李仁东[2]
地理研究.2007,26(1).-187-196
14/100
江苏1546万农村劳动力成为“新市民”——江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做法
李直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4-8
15/100
江苏节水制度研究
顾向一
江苏水利.2006(12).-23-25
16/100
江苏省城市化研究
杜国平[1] 钟太洋[2]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05-6607
17/100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布局
无
中国农村教育.2006(12).-F0004-F0004
18/100
江苏推广焚烧技术有效处理城市污泥
王华
城乡建设.2006(11).-38-39
19/100
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李泽楼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5).-39-41
20/100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耀彬[1,2]
生产力研究.2006(10).-110-111,141
21/100
生产要素市场化与江苏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
吴莉娅
地理科学.2006,26(5).-529-535
22/100
1996年~2004年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空间演变分析
欧向军[1] 吉婷婷[2] 蒋田南[3] 史冬防[3]
规划师.2006,22(9).-56-59
23/100
关于中小型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的探讨——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杨二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0).-83-84,108
24/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马晓冬[1,2] 徐建刚[2]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68-74
25/100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浙江义乌、江苏昆山为例
饶宝红 徐维祥 陆央央 沈阳松
经济问题探索.2006(9).-149-152
26/100
城市化进程中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创新机理探析——以江苏省无锡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为例
陈志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76-80
27/100
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
徐梦洁 孙雁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18-19
28/100
江苏、上海城市化战略的调整及对浙江的影响
张才方
今日浙江.2006(11).-38-40
29/100
城市化中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江苏无锡为个案
志新
求索.2006(5).-76-78
30/100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以江苏省为例
刘耀彬[1,2]
经济地理.2006,26(3).-456-462
31/10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靠什么?——江苏省华西村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任博
当代陕西.2006(5).-26-27
32/100
江苏全面小康指标
无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6(1).-34-34
33/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相关性研究
刘坚[1] 黄贤金[1] 赵彩艳[2] 翟文侠[1]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98-201
34/100
城中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以江苏无锡市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例
陈志新
江苏农村经济.2006(4).-48-49
35/100
基于SD的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情景分析
宋学锋[1] 刘耀彬[2]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3).-124-130
36/100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赵翠薇 濮励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2).-169-173
37/100
流动人口的数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黄润龙
西北人口.2006(2).-15-18,25
38/100
江苏:投资450亿元用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无
中国工程建设通讯.2006(4).-18-18
39/100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刘耀彬[1] 宋学锋[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2).-182-187,196
40/100
江苏人口城市化空间结构研究
周玉翠
江苏商论.2006(2).-11-12
41/100
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差异研究
欧向军
现代城市研究.2006,21(3).-45-50,55
42/100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集体产权的界定——以江苏无锡市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例
陈志新
江苏农村经济.2006(1).-55-57
43/100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刘耀彬[1] 李仁东[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47-51
44/100
浅谈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投资——以江苏省为例
程征贵[1] 林子文[2]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208-209
45/100
江苏村镇建设工作思路
张泉
小城镇建设.2005(12).-33-33,77
46/100
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张婷 杨山 梁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38-2139
47/100
外资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以江苏为例的研究
程进
上海经济研究.2005(11).-116-121
48/100
江苏省城市照明设施防盗情况综述
罗庆
道路照明.2005(4).-45-46,39
49/100
江苏城市化的科学发展观思维
戴军 张京祥 曹荣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100-104
50/100
城市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陈志刚[1,2] 王青[2]
生态经济.2005(11).-42-44
51/100
江苏省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分析判断
无
江苏楼市.2005(10).-8-11
52/100
透视当前江苏城市发展问题
赵志凌
江南论坛.2005(10).-10-12
53/100
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在江苏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上呼吁:政府要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
无
前进论坛.2005(9).-10-11
54/100
江苏城市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白先春[1] 朱龙杰[2]
江淮论坛.2005(5).-49-53
55/100
从德国城乡建设的经验看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实施
傅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A01).-265-271
56/100
江苏小城镇发展构想
王志强
小城镇建设.2005(8).-91-93
57/100
全球化、外资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江苏个案研究
吴莉娅[1] 顾朝林[2]
城市规划.2005,29(7).-28-33
58/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动力研究
王志强
城市规划.2005,29(7).-34-38
59/100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江苏省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因素分析
刘坚[1] 黄贤金[1] 翟文侠[1] 赵彩艳[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23(2).-223-227
60/100
小城镇唱响城市化的和谐主旋律——江苏吴江市震泽镇见闻
徐得立 李坤民
中国城市经济.2005(4).-72-74
61/100
江苏:今年城市化进程提高两个百分点
无
中国城市经济.2005(4).-83-83
62/100
江苏人大代表呼吁修改《土地管理法》
无
江苏农村经济.2005(4).-11-11
63/100
村庄建设与城乡统筹——江苏村庄如何建设?
丁国华
小城镇建设.2005(4).-100-100,25
64/100
城市化中的用地问题——一组来自江苏的报道——积极稳妥推进江苏沿江地区农村城市化
王荣炳
中国城市经济.2005(2).-8-10
65/100
江苏沿江开发中失地农民的出路与建议
张启祥
中国城市经济.2005(2).-16-18
66/100
江苏新一轮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战略思考
周游
江海学刊.2005(2).-70-75
67/100
区域人口城市化的趋势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白先春[1] 凌亢[1] 郭存芝[2]
人口与经济.2005(1).-39-43
68/100
江苏城市竞争力的对比评价与提升途径
方维慰
学海.2005(1).-124-127
69/100
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_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例
白先春[1] 凌亢[1] 郭存芝[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91-95
70/100
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欧名豪 李武艳 刘向南 谌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5).-408-412
71/100
苏南乡村经济精英流向城市现象考察——江苏扬中个案调查资料的定性分析
姚俊
社会.2004(5).-12-16
72/100
异地城市化——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选择
黄雪琴[1] 张士杰[2]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1).-21-26
73/100
江苏省城市化物元模型综合评价
张丽霞 施国庆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210-214
74/100
江苏:以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两个率先”
牟维旭 郭奔胜
半月谈.2004(2).-27-29
75/100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对策——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杜殷兴 陈谋勇 钱莉莉
城乡建设.2004(2).-31-32
76/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差异及其特征分析
孙亚范[1] 余海鹏[2]
南京社会科学.2004(1).-91-96
77/100
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测度方法探讨——以江苏无锡市、泰州市为例
李爱军[1] 谈志浩[2] 陆春锋[1] 张一飞[1]
经济地理.2004,24(1).-43-47
78/100
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发展研究
王志宪 虞孝感
经济地理.2004,24(1).-53-56,66
79/100
共创品牌 协同发展——访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
汪杨
上海经济.2004(1).-10-11
80/100
农村人口转移的空间选择——以江苏南京为样本的研究报告
赵小谛 郭霖
唯实.2004(10).-25-27
81/100
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
牛星 欧名豪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6).-729-734
82/100
海外华文媒体联袂解读江苏
张圣荣
华人时刊.2004(11).-2-2
83/100
绿色江苏新亮点——发展江苏城市森林的思考
谢友超[1] 王欢[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85-88
84/100
小城镇污水规划应因地制宜科学实施——以江苏无锡硕放镇为例
周巍峰
小城镇建设.2004(9).-98-99
85/100
未来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略论
贺文瑾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47-50
86/100
当前江苏城市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
赵志凌
改革与开放.2004(7).-6-7
87/100
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江苏城市化
周游
中国改革.2004(5).-71-71,73
88/100
倾力打造文明进步的新江苏
周描坤
华人时刊.2004(5).-4-6
89/100
城市化是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
王芳[1] 王景东[2]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19(3).-61-63
90/100
城市化进程的实现途径与制度创新——以江苏南通为例
刘建芳
小城镇建设.2004(4).-45-47
91/100
小城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以江苏江都市邵伯镇为例
张新华
小城镇建设.2004(4).-52-53
92/100
江苏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研究
陈彬 杜玉兰 封潇
江苏商论.2004(3).-106-108
93/100
江苏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
黄卫
城乡建设.2003(3).-42-43
94/100
21世纪初的江苏经济: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
黄健
江苏经济.2003(12).-8-9
95/100
“第一方阵”勇争先——江苏与广东经济发展的比较
吴权
江苏经济.2003(9).-68-69
96/100
“绿化”江苏经济——江苏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述
徐山瀑 王鲁沛 余宏霞 马恩兵
江苏经济.2003(8).-4-7
97/100
关于江苏省中等城市发展的思考
马继刚 沈正平 沈山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3).-117-121
98/100
江苏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的趋势和任务
顾小平
江苏建筑.2003(B11).-16-21
99/100
江苏省区域经济考察报告
李勇 张文浩
青海经济研究.2003(6).-11-15
100/100
江苏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严翅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57-63
1/67
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16次会议在宁举行
无
江苏改革.2003(11).-4-5
2/67
江苏省城市外商投资环境的定量分析
朱传耿
现代经济探讨.2003(7).-61-63
3/67
以信息化推动江苏城市化进程
方维慰
现代经济探讨.2003(1).-23-25
4/67
2002年江苏省国土资源工作回眸
无
江苏国土资源.2003(1).-8-12
5/67
加快江苏城市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黄卫
城市规划.2003,27(6).-42-43
6/67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
钟钰 孙雪峰
农业经济.2003(10).-29-30
7/67
江苏产业经济发展及其对策
黄德春[1] 许长新[2]
工业技术经济.2003,22(4).-14-18
8/67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对策——以江苏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杜殷兴 陈谋勇 钱莉莉
小城镇建设.2003(7).-24-26
9/67
江苏城市化战略构思与政策调整取向
郭忠兴 曲福田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5).-26-29
10/67
论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和江苏省城市化道路
吴良镰[1] 吴唯佳[2] 武廷海[3]
科技导报(北京).2003(9).-3-6
11/67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步意见
钱志新
现代管理科学.2003(4).-3-4,6
12/67
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人口城市化目标的实现
许萍 陈锐
现代管理科学.2003(3).-90-91
13/67
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探讨
王志宪[1] 虞孝感[2]
城市规划汇刊.2003(5).-86-89
14/67
量身定做 绘就“三圈”蓝图——江苏省全面完成三个都市圈规划
王学锋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3(2).-57-57
15/67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思考
邱建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5-58
16/67
从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看江苏省城市化道路
吴良镛[1] 吴唯佳[2] 武廷海[3]
现代城市研究.2003,18(2).-50-54
17/67
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
赵晓谛
学海.2003(2).-128-133
18/67
长三角与江苏区域发展战略
张颢瀚
江南论坛.2003(1).-23-24
19/67
对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于水[1] 严新明[2]
理论月刊.2003(8).-64-66
20/67
工业化、市场化与江苏区域发展
蒋伏心
江苏经济.2003(1).-11-11
21/67
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十大问题及对策——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
陆华
规划师.2003,19(10).-32-36
22/67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探索和创新——《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回顾剖析
王学锋
规划师.2003,19(2).-72-76
23/67
江苏城市现代化思考
张峰
中外企业.2002(3).-102-104
24/67
美国城市化经验对江苏城市化战略的启示
蓝绍敏
唯实.2002(8).-144-150
25/67
论高速公路建设与江苏经济发展
顾为东
现代经济探讨.2002(12).-61-63
26/67
江苏经济呈现三大新亮点
顾雷鸣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2(4).-F003-F003
27/67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吴群 郭贯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3).-95-99
28/67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推进次序—江苏的实践及其启示
秦兴方[1] 吴进红[2] 等
管理世界.2002(3).-101-106
29/67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意愿考察—对江苏的实证分析
蒋乃华[1] 封进[2]
管理世界.2002(2).-24-28,73
30/67
江苏省轻道交通发展战略
秦雁 李玉琦 等
综合运输.2002(8).-24-26
31/67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转用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钟太洋[1] 蒋鹏[2] 等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2).-55-59
32/67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与思考——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杜殷兴 陈谋勇
城乡建设.2002(12).-21-22
33/67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反思及战略构想
汤茂林
城市问题.2002(1).-23-26
34/67
对江苏城市化发展的思考
李宗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4-28
35/67
三大亮点照亮江苏经济
锦辑
空运商务.2002(24).-28-29
36/67
与时俱进铸英师——江苏省消防总队队伍正规化、业务规范化建设写真
李玉美 唐团结
火警.2002(11).-3-8
37/67
美国城市化经验对江苏城市化战略的启示
蓝绍敏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6).-90-95
38/67
江苏城市现代化思考
张峰
中外企业.2002(59).-102-104
39/67
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无锡举办领导干部学习会
无
江南论坛.2002(8).-47-48
40/67
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与分析
赵喜仓 吴继英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92-96
41/67
江苏省五大发展战略在苏北的实现途径
朱传耿
江苏社会科学.2002(1).-196-198
42/67
十三年辉煌看江苏
汤以伦
江苏经济.2002(11).-8-13
43/67
社会结构转型与江苏保险业
刘政焕
江苏经济.2002(11).-32-33
44/67
以入世为新动力推进江苏城市化
仲红岩
江苏改革.2002(9).-42-43
45/67
以入世为新动力 推进江苏城市化
仲红岩
江苏改革.2002(9).-42-43
46/67
江苏城市化水平再评估
田伯平
江苏改革.2002(3).-8-10
47/67
江苏省设立“江苏人居环境奖”
潘胜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5).-9-9
48/67
江苏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乡镇干部意愿的区域比较
秦兴方 汤学俊 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5).-3-8
49/67
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型第三产业发展探讨——以江苏省吴县市、邗江县、邳州
盛静芬[1] 邹欣庆[2] 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1).-104-108
50/67
加快江苏城市化进程的实现途径与制度创新
王雪非[1] 范朝礼[2] 张小林[3]
江海学刊.2001(5).-25-29
51/67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的思考与建议
张伟新 崔广柏
生态经济.2001(4).-31-33
52/67
江苏城市化发展新阶段的问题与对策
徐琴[1] 娄欣[2]
现代经济探讨.2001(12).-19-21
53/67
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薛力
城市规划.2001(6).-8-13
54/67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的分析
向俊波 陈雯
中国经济问题.2001(4).-44-48
55/67
江苏商业与经济发展分析
胡荣华 晏维龙
江苏商论.2001(3).-30-33
56/67
江苏省乡村人聚环境建设的空间分异及其对策探讨
薛力 吴明伟
城市规划汇刊.2001(1).-41-45
57/67
世纪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江苏的启示
汤茂林
现代城市研究.2001(4).-55-58
58/67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集团的行动逻辑:以江苏为例
秦兴方
中国农村观察.2001(5).-69-74
59/67
江苏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与对策建议
杨根平
江苏社会科学.2001(4).-187-190
60/67
城市化: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张二震 方勇 等
江苏社会科学.2001(2).-181-185
61/67
促进江苏沿江地区协调发展
顾朝林
江苏经济.2001(8).-50-50
62/67
营造江苏城市整体优势
顾松年
江苏经济.2001(3).-31-33
63/67
江苏新经济增长极的塑战略
刘志彪[1] 王建优[2]
江苏改革.2001(5).-17-20
64/67
江苏城市化优先战略选择
张鸿雁
江苏改革.2001(4).-14-15
65/67
加快江苏城市伦建设的几个问题
王雪非 范朝礼 等
江苏改革.2001(1).-24-25
66/67
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以江苏省为例
萧竞华
南京社会科学.2001(11).-79-84
67/67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为何不导致城市化--江苏省城市化滞后原因实证分析
吴力子
南京社会科学.2001(7).-64-68
陈墨的发表论文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序 陈墨 当代电影 2011-01-01《剑雨》·尘缘·禅机 陈墨 【期刊】电影艺术 2010-11-05融合·守护·繁荣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10-11-01真光不灭:罗明佑的事业与精神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10-08-01《团圆》电影剧作分析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10-06-01以武为纲的《苏乞儿》 陈墨 【期刊】电影艺术 2010-05-05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实践与理论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10-03-01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系列 李少白访谈录 陈墨; 王家祥 【期刊】当代电影 2009-10-01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郑雪来访谈录 陈墨; 赵晶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9-01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胡健访谈录 陈墨; 王家祥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8-01采访胡健先生手记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8-01富澜访谈录 陈墨; 赵晶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7-01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詹沙浪访谈录 陈墨; 赵晶; 詹沙浪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6-01电影史学发展谈:细节·建构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4-01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张清访谈录 陈墨; 王家祥; 常菲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2-01“东亚之光”:何非光人生影事初探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2-01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苏丽瑛访谈录 陈墨; 王家祥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1-01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罗艺军访谈录 罗艺军; 陈墨; 皇甫宜川; 檀秋文 【期刊】当代电影 2008-06-01早期朱石麟电影中的家、国、时代与人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8-05-01雾失楼台:电影的文学性与人文维度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8-02-01电视电影吹毛求疵录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7-07-15“九七”后香港武侠电影札记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7-05-15电视电影:前景与途径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7-03-15《满城尽带黄金甲》:进步、回归与遗憾 赵速梅; 陈墨 【期刊】电影艺术 2007-03-05青年与电影的多种可能性 陈墨 【期刊】电影艺术 2006-11-05当代中国青年电影发展初探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5-15中国武侠电影:概述与提示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5-15少年的诗章——对陈凯歌电影的一种读解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1-15读蔡洪声《中国电影先驱蔡楚生》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1-15《清宫秘史》评说三题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5-09-15换一只眼看《都市风光》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5-05-15缺少那一声茨威格式的叹息——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电影改编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5-05-15滚滚不尽《浪淘沙》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5-03-15跨海的“长城”:从建立到坍塌——长城画片公司历史初探 陈墨; 萧知纬 【期刊】当代电影 2004-05-15观众爱看什么样的电影——重读中国电影史中的若干热门影片 孟方; 陈墨 【期刊】电影艺术 2003-09-25赤诚与迷惘——吴天明电影创作道路评析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3-01-15激情的宣言——翟俊杰影视创作阅读笔记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1-11-15浪漫与忧患——黄健中电影阅读札记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1-09-15香港导演王家卫 生命的呢喃——王家卫电影阅读阐释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1-05-15赤子的意绪——读吴子牛电影札记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1-05-15不该忽视,更不能忘却──序《张石川从影史》 陈墨 【期刊】电影创作 2001-03-10对成人游戏的黄牌警告──影片《说出你的秘密》分析 陈墨 【期刊】电影艺术 2000-09-25试看藕丝牵大象——读陈玉通《电影艺术美学散论》 陈墨 【期刊】电影创作 2000-05-10青春的呓语─—对张艺谋电影的一种看法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0-01-15功夫成龙:从港岛走向世界──成龙电影创作历程述要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0-01-15特殊类型样式的尝试 王希华;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9-11-15成人的寓言——黄建新电影论 陈墨 【期刊】创作评谭 1998-12-15新时期电影创作与市场观念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8-11-15青春的戏剧——张艺谋电影论 陈墨 【期刊】创作评谭 1998-06-15我看《成吉思汗》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8-05-15少年的诗篇——陈凯歌电影论 陈墨 【期刊】创作评谭 1998-04-15电影剧作的想象方式问题 陈墨 【期刊】电影艺术 1998-01-10费穆电影论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7-09-15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与衍变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7-05-15中国早期武侠电影再认识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7-01-15战争历史与戏剧拼盘──影片《红棉袄 红棉裤》评析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6-11-15村长走上被告席农村题材影片一面观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5-07-15艺术的奇葩与人生的悲剧——观电视连续剧《雕花王》 陈墨 【期刊】中国电视 1995-07-15我看《感光时代》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5-05-15新时期中国电影与文学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5-03-15武侠电影漫谈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4-07-15电影商业化与国民文化心态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4-03-15张艺谋电影世界管窥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3-06-30在历史文献与电影艺术之间——评影片《周恩来》的得失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2-03-01金庸扫描 陈墨 【期刊】华文文学 2005-10-26何处有理想的精神家园?——读金岱“精神隧道”三部曲 陈墨 【期刊】书屋 2004-01-06精神隧道:自我通向?我世界?——读金岱长篇小说系列 陈墨 【期刊】江西社会科学 2004-08-25营建“第三界”——读金岱的思想随笔集 陈墨 【期刊】粤海风 1999-04-15“世纪儿”与“忏悔录”——读长篇小说《晕眩》 陈墨 【期刊】小说评论 1994-10-15电影文学:ABC与XYZ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1995-09-15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陈墨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1998-09-25论红楼之情的文化超越与人性深度 关四平; 陈墨 【期刊】红楼梦学刊 1998-05-15还红楼以红楼——读白盾《红楼梦研究史论》 陈墨 【期刊】中国出版 1998-08-10从行吟诗人到风景画家——许辉小说创作简论 陈墨 【期刊】江淮论坛 1992-08-28长篇小说叙事艺术的新气象——读展锋长篇新作《山陨》 陈墨 【期刊】小说评论 1992-04-30卑琐与苍凉:南翔小说中的人生 陈墨 【期刊】文学评论 1993-10-28藏族文学的新篇章——读三部长篇小说新作 陈墨 【期刊】民族文学研究 1986-12-27爱的悲剧与人的命运——评王安忆小说“三恋” 陈墨; 朱霞 【期刊】当代文坛 1987-06-30李平易小说漫评 陈墨 【期刊】江淮论坛 1987-03-02寓言的世界与世界的寓言——《金牧场》主题阐释 陈墨 【期刊】文学评论 1987-12-27潘军与许辉的小说观念与方法 陈墨 【期刊】江淮论坛 1988-06-29扭曲、变态的三十年文学——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谈起 陈墨 【期刊】学术界 1988-12-26直面人生的艺术探索——评中篇小说《烦脑的人生》、《风景》 陈墨 【期刊】湖北社会科学 1988-05-30论刘依平 陈墨 【期刊】小说评论 1988-06-29文学:在浮躁中徘徊 陈墨 【期刊】文学自由谈 1988-10-27“新美学—历史批评”断想 陈墨 【期刊】文学自由谈 1988-03-01失败的文本——评小说《三寸金莲》 陈墨 【期刊】文学自由谈 1988-04-30《衰与荣》:困惑与浮躁的京都——兼论《京都》的主题拓展 陈墨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1988-12-26历史与我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对话会侧记 陈墨; 应雄 【期刊】文学评论 1988-04-30一个人和一个时代——论李向南 陈墨 【期刊】江淮论坛 1989-10-28许辉小说的意味与视界 陈墨 【期刊】小说评论 1989-05-01论人文意识的消长与文学形式的变迁——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思考 陈墨 【期刊】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07-02“史诗”与迷途 陈墨 【期刊】文学自由谈 1989-08-29“洪峰”及“洪峰”过后——洪峰小说片论 陈墨 【期刊】文学自由谈 1989-10-28一个未完成的超越——评王蒙的《活动变人形》 陈墨 【期刊】小说评论 1989-08-29“困兽”的不同表达式——王刚中篇新作谈片 陈墨 【期刊】文学自由谈 1989-12-27廖西岚中篇小说创作漫评 陈墨 【期刊】江淮论坛 1990-08-15悲剧意识的朦胧与拓展——廖西岚小说艺术片论 陈墨 【期刊】小说评论 1990-10-28《土船异人》人物素描 陈墨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1990-05-01金庸的小说 陈墨 【期刊】文学自由谈 1991-03-02梦魇过后是黄昏 陈墨 【报纸】中国邮政报 2002-12-21香格里拉:从虚拟走向现实 陈墨 【报纸】中国邮政报 2003/08/09倾诉如歌 佳期如梦 陈墨 【报纸】新闻出版报 2000-06-23文化散文:从诗学进入哲学 陈墨 【报纸】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2-10-21香格里拉:如何从虚拟走向现实 陈墨 【报纸】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3-08-01红楼怎样成为“魇”的? 陈墨 【报纸】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5-06-29他乡梦里赤子心 陈墨 【报纸】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6-02-20高黎贡山的“九歌” 陈墨 【报纸】人民日报 2008-02-14欲望洪流中的“诺亚方舟” 陈墨 【报纸】文艺报 2008-03-06郭广昌:寒夜出击 陈墨 【期刊】中关村 2010-01-151957年:白杨遭遇政治历史剧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10-06-01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张清访谈录 陈墨; 王家祥; 常菲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2-01“东亚之光”:何非光人生影事初探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2-01中国新首富 王传福:“技术狂人”的汽车梦 陈墨 【期刊】中关村 2009-11-15钟惦棐素描:宣传干部、文人和思想者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7-05-15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徐虹访谈录 陈墨; 檀秋文 【期刊】当代电影 2008-07-01觉者迷踪:孙师毅先生的人生与影事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8-10-01孙师毅生平大事年表 陈墨 【期刊】当代电影 2008-10-01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张丽敏访谈录 陈墨; 许伟伟 【期刊】当代电影 2008-10-01杭湾潮涌 征帆疾进——记慈溪博文文化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海波 陈墨 【期刊】经纪人 2003-04-1538岁的王均瑶两手空空而去,王均瑶留下了什么? 陈墨 【期刊】河北企业 2005-01-20王辉以“人文精神”赚钱 陈墨 【报纸】中国企业报 2003/05/14唐德刚:历史与乡愁 陈墨 【报纸】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9-11-06
上一篇:实验生物与医学杂志怎么样
下一篇:论文文献字母所代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