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看一个刊物的级别主要看它的主办单位,注意是主办单位而不是主管单位,主管单位都只是挂名的!如果是国家级的单位一般为国家级刊物,还有就是全国的核心期刊,一般也是国家级的!一般的高校学报等一般都是省级。
黄刚的个人履历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1)“数学分析”:专业基础课,周学时 6 ,共1届,听课学生约 72 人。(2)“高等数学”:公共基础课,周学时6 ,共10届,听课学生约 660人。(3)“中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专业必修课,周学时3 ,共6届,听课学生约 360人。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每届指导毕业生实习,共 50 余人,每届指导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共 40 余人。三、担任的教学研究课题(1)主持校级“非计算机基础课程”重点课程建设,已验收。(2)主持校级“高等数学”优质课程建设,已验收。(3)主持校级“数学教师技能与特长的训练与评价”教改项目,已验收。四、担任的学术研究课题(1)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资源平台的研究与实现”(项目编号:07C21125),2007年11月—2010年3月。(2)参与云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数值计算方法》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08MS012),2008年11月—2010年6月。(3)参与云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基于Moodle的实习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9MS014),2009年11月—2011年3月。(4)主持校级科研项目“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资助金额0.3万,2001年11月—2003年7月。(5)主持校级科研项目“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资助金额0.3万,2003年9月—2004年12月。五、教材专著(1)大学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与习题,参编3万字,科学出版社35136.69,2007年7月(2)初等数学解题方法教学研究,参编3万字,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3)编著:“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41万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4)第一副主编(主编1人):“高等数学(理工类)(第二章,第三章,10280字)”科学出版社2012年8出版。六、主要的学术论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学术论文如下:[1] 黄刚. 试论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结合[J]. 云南大学学报,2001.11[2] 黄刚. 计算机文化的探讨及思考[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03[3] 黄刚.探索教学模式 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06[4] 黄刚. 理科开设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实践[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06[5] 黄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10[6] 黄刚. 加强中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课程实践性的做法[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03[7] 黄刚.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资源平台的设计[J]. 科学时代,2008.10[8] 黄刚.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云南省计算机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2008.08[9] 黄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师范技能构成及培养[J]. 中国科技信息,2008.09[10] 黄刚. 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速大学生就业准备期[J]. 科学时代,2009.10[11] 黄刚.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应解决的3个问题[J]. 科技创新导报,2010.6[12] 黄刚. 构建职前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价体系[J]. 科学时代,2010.08[13] 黄刚.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园月刊,2010.10[14] 黄刚.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J]. 教学与管理(教育核心)2011.4[15] 黄刚. 职业规划促进大学生多元目标就业研究[J]. 中国人才(核心),2011.7[16] 黄刚. 初中数形结合思想教学过程探讨[J].曲靖市科协一等奖[17] 黄刚. 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和学生参与的“大学数学”教学方式[J].教师,2012.02[18] 黄刚. 从大学生就业提高数量到提高质量的启示[J].产业与科论坛2012.10七、获得的主要表彰(1)2000年3月被评为“99曲靖市突出贡献”二等奖。(2)2008年5月被评为校级“大学生科创活动优秀园丁”。(3)2009年6月被评为本校“优秀教师”。(4)2007年3月被评为校级“教学带头人”。(5)2009年7月校级“我为学校科学发展献一策”活动“诤言奖”三等奖(6)2010年7月校级“我为学校科学发展献一策”活动“诤言奖”一等奖 (7)2010年10月云南省优秀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8)1998年9月 曲靖市委、市政府“科协先进工作者”。(9)2012年9月荣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0)2008年5月被评为校级“大学生科创活动优秀园丁”。(11)2011年7月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
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文献
关于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文献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文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林健,李焕荣.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网络——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3,(12).
[2]史书良.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统计与企业决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宋昱雯,高长元.基于网络经济的高技术虚拟企业规模经济分析[J].学术交流,2005,(12).
[4]徐颖,王卫平.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纵向并购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7).
[5]罗伟.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改进[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3).
[6]魏明侠,程梦来.在网络经济下的企业边界的研究——基于能力理论的视角[J].价值工程,2009,(9).
[7]商建平.网络经济下的国有企业[J].山西科技,2009,(6).
[8]苑志宏,刘笔利.企业扩张的网络经济效应[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9]李向阳.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
[10]徐水尚.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
[11]陈福添,林志扬.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人际关系模式转型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12]刘泽亮,李齐.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
[13]张绪乾,刘相锋.探析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组织创新[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4]张敏.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形式:动态联盟[J].情报杂志,2006,(9).
[15]吴艳丽.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成长策略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5).
[16]彭淑嫔.网络经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和发展策略研究[J].时代经贸,2006,(4).
[17]文丽萍.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与变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1).
[18]武巧珍.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互动研究[J].经济管理,2006,(14).
[19]李昌凰.论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6).
[20]高林.网络经济与集团财务集中管理[J].商业经济,2007,(2).
[21]吉宏伟,吴立明,孙武军.网络经济中企业产品兼容性决策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07,(S1).
[22]刘陆先.图书馆界的“创造性毁灭”——由《创造性毁灭——全球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生存战略》一书引出的思考[J].图书馆,2007,(3).
[23]方伟.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J].商业研究,2007,(10).
[24]郑明亮.基于网络经济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J].中国市场,2007,(36).
[25]王军波.网络经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遇和挑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6]王鑫.网络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模式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3).
[27]国伟,何留柱.网络经济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08,(5).
[28]张敬坤.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浅析[J].经济视角(下),2008,(7).
[29]田百洲.网络经济下企业统计的转型浅析[J].商业经济,2008,(11).
[30]刘培刚,孙建军.论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信息化模型[J].情报学报,2003,(6).
[31]王道平.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变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2]陈光勇,张金隆.网络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变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3]郑立群.网络经济的“马太效应”与企业对策[J].商业经济,2005,(5).
[34]陈浩.网络经济下企业的边界:交易成本理论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5]邬园园.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在图书馆文献采购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4).
拓展: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概念及特征
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应的研究,就需要对网络经济的概念进行了解,其指的的主要一种信息技术,尤其在网路环境之下,把知识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以及全新的经济形态。这是在信息化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交心的经济现象,具体来说就是对经济的主体进行交换、生产以及进行分配的互动,这样的活动越累月以来信息网络,主要就是从网络上获取相应的经济信息,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评判和决策,继而在网络上进行相应的交易行为。对于网络经济来说,主要就是将信息产业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将知识作为产业中心,将信息作为其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旨在通过更加灵活的手段来使得消费者的满意程度能够得到更好地提升。
二、网络经济存在的现状及现代企业存在的问题
1.现代企业对网络经济影响的认识不够
网络经济的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很多企业对于网络经济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深刻,无论对其内涵,还是对其意义都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以然,更不要说其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在这些企业看来,网络经济的发展只会影响到新兴产业,对于传统型的产业影响不大,但是在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非常狭隘的,由于互联网在不断地发展,在网络上进行的经营范围得到了很好地扩展,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受到了网络经济的影响,而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说一个企业的研发和创新、生产、管理以及经营等,在范围上也在不断的扩大,不仅仅包括新型的技术产业同时也有传统的产业,关键的是,由于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对当前企业的运作模式产生相应的改变,使其更好地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
2.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要想真正使网络经济得到很好地发展,不但需要在认识上的加强,还需要有坚实的信息化基础,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网络经济发展效果。但是当前的企业在这方面比较滞后,企业缺乏对信息作出准确的把握,没有很好地把握住网络经济所带来的市场发展机遇,同时也没有利用好新技术所带来的竞争力。
3.网络经济与现代企业的结合得不够深
对于企业宣传而言,需要良好的平台才能达到其理想的宣传效果,而网络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虽然很多企业有自己的网站,但是在策略上就显得有些生疏,电子商务是企业和网络经济结合的最终的呈现方式,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应该将其各个环节放置到网络经济中,通过如此的方式来能使企业的产品、服务被更多人认可,使其信誉得到相应地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地发展。
三、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目前,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对企业成长方式的影响
如今网络经济正在快速地发展,临时商品供应垄断主导将代替以往的稳定商品供应垄断主导,在信息时代下,以往的大规模生产和营销正在被大规模定制替代。当前的市场经济中,竞争的焦点已经发生了改编,技术、规模等不再是最终的,其焦点在于谁先找到最终用户,以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并且要具备相应的短期供货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只有最早向消费者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才能在竞争中找到企业发展的商机。
2.对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网络经济基于网络将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摆脱了传统的交易模式和市场的局限性。
3.对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
组织方式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在换联网的支持下,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其需要以国际品牌为龙头,同时还需要利用OEM来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分包,相应的设计和营销的工作由品牌公司负责
四、现代企业为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采取的对策
1.加强适应网络经济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主要应从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企业形象、精神文化等四方面来建设自己的一整套企业文化。只有建立与网络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等环节均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企业文化水平的提升。
2.加强适应网络经济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适应网络经济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以实现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为宗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改善营销服务,增强透明度,加强内部制衡,完善决策程序,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创新。一是创新理念。
3.加强适应网络经济与现代企业的结合
当前,我国经济贸易、金融等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网络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经济要想与现代企业有良好的结合应当有以下几步:首先,在现代企业的内部建立其相应的网络,改善网络设施,为电子商务以及平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其次,一方面要建立在线协作环境完善企业办公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相应的外部网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其能够使得内外的信息沟通更加顺畅、及时、快速,再次就是加强对企业资源的计划管理;最后,减少地域限制、气候条件的影响,使用电子商务来对产品进行销售,另外就是要与大型的物流企业做好关系和合作,建立起相应的物流配送网,建立客服网站,保证质量吸引用户,得到及时的反馈,做到快速的处理,使得顾客用得安心,买得放心。
简单·选择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验证实验
摘 要: 目的 本次实验采用简单反应时测定装置测量了16名被试视觉、听觉简单反应时,采用选择反应时测定装置测量了16名被试对四种光的选择反应时,以此学习测定视觉选择反应时间的方法,了解选择反应时间与 简单反应时间的区别。结果发现: (1) 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的差别不显著; (2) 对红光的简单与选择反应时差别显著; (3) 对四种光的选择反应时差别显著。结论:本实验除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的差别不显著外,其他实验结果均与前人的实验结果相一致,验证了前人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学习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与计算,并比较对声和对光这两种刺激的反应时的差别
2 方法
2.1 被试**大学06级本科生16名,被试分成八组,每组两人进行测试。
2.2 仪器:简单反应时测定装置、选择反应时测定装置。
2.3 程序
简单反应时部分: 1)预备实验:(1)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拨动信号发生开关,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2)练习操作,刺激呈现器放在离被试1米处,被试以右手食指按在反应键任一孔上,主试按“启动”键。被试当感觉到刺激出现时,立即按压电键。计时器停止计时,主试记下成绩。练习实验可做2-3次。 2)正式实验:(1)刺激呈现按视-听-听-视方式安排,每单元各做20次,总次数为80次。在记录表(见附录)上记下每次试验被试的反应时。(2)同预备实验。(3)做完20次,休息1分钟。一被试测完80次后,换一个被试进行实验。
3 结果 3.1 计算个人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及标准差。
表1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实验记录数据表(单位:毫秒)
次数 光 声 声 光
1 0.245 0.2627 0.2783 0.2858
2 0.2175 0.296 0.3111 0.2695
3 0.3529 0.3901 0.3615 0.2841
4 0.3992 0.4276 0.5185 0.3767
5 0.2705 0.2988 0.3056 0.2426
6 0.2461 0.3026 0.3184 0.2578
7 0.2546 0.1721 0.1612 0.2102
8 0.2093 0.2431 0.1932 0.2185
9 0.2674 0.268 0.2396 0.2686
10 0.257 0.2619 0.2778 0.2828
11 0.2613 0.2769 0.2977 0.2478
12 0.2789 0.2795 0.2968 0.2803
13 0.261 0.284 0.2256 0.2622
14 0.2608 0.3275 0.2165 0.2775
15 0.3289 0.2213 0.2612 0.2508
16 0.3084 0.2918 0.2927 0.2683
表2 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及标准差顺序
光 声 声 光
平均数 0.2546 0.1721 0.1612 0.2102
标准差 0.0863 0.0456 0.0217 0.0557
3.2 检验全体被试两种简单反应时是否有明显差别。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设计T检验,得P>0.05,即视觉和听觉的简单反应时差异不显著。
4 讨论
4.1 根据实验结果说明视与听感觉道简单反应时的差别及其原因。在本实验中未发现视与听感觉道简单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别,与前人实验得到视觉反应时比声觉反应时长的的结果不一致[2],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1)进行本次实验时未严格控制噪音的影响,如有些人在大声讨论问题(2)将它组的声音信号误以为本组的实验声音信号。因此使听觉反应时变长。
4.3 根据实验结果说明简单反应时是否受练习的影响。受练习的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是有限的,反应时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基本保持恒定。
5 结论 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的差别不显著
6 参考文献
[1] 杨治良. 心理物理学[M]. 兰州市: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
[2] 朱柯蓓. 电大学生反应时的测定及分析[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97(06).
[3] 陈仲庚. 实验临床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239-248.
[4] 陈容汤天趵. 反应时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 2002, 23: 277-278.
[5] 刘旭峰苗丹民,胡文东,等. 复杂选择反应时测验在飞行员飞行能力评定上的效度分析[J]. 1999, 10: 163-166.
[6] 何华周东丰,陈进. 阿尔茨海默病人与正常人的反应时比较[J].中[J]. 2001, 15.
[7] 张雁恽晓平. 反应时测试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ZKLS. 2005(01). 7
附录表3
上一篇:湖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下一篇:体育世界灌篮杂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