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报高级记者编辑
中国信息报高级记者编辑
冯斌 男,1972年8月生,四川人。高级编辑。中共党员,199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成人学院,1993年——1995年拿到中国新闻学院专科毕业证。现任吉林省《潮头人物》杂志副主任编委。中国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记者。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采访部编辑、记者。中国香港名人世界杂志社记者。1995年被中国信息市场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同年被吉林省《今古之窗》杂志社聘为记者,1996年被中国《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聘为记者,1996年被人民日报《时代潮》杂志社聘为通讯员、记者。
新闻类的职称(记者、编辑)如何评?
新闻类的职称(记者、编辑)申报条件
第十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高级记者、高级编辑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主任记者、主任编辑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记者、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后,取得记者、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三)记者、编辑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助理记者、
助理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2、获得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后,取得助理记者、助理编
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四)助理记者、助理编辑
参加工作后,获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五)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年,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可直接认定记者、编辑资格。
2、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1年见习期满;或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可直接认定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
第十一条 外语(古汉语)、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或省统一组织的古汉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证书。
第五章 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二条 高级记者、高级编辑条件
申报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广博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和明显专长,能够解决采编工作中重大疑难问题,在全省新闻界有较高知名度。
2、主持过5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或组织策划过5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并取得突出的创新成果。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80篇,或编审的稿件不少于400篇,或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20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
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下同)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或时长不少于20秒,下同),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的,每年不少于30篇。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或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
2、获中国新闻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3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若系合著则本人撰写不少于10万字,下同)。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2500字,下同)。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1篇)。
第十三条 高级记者、高级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条和第十二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国务
院特殊津贴。
2、获长江韬奋奖(正式奖);或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中国新闻奖三等以上奖1项和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
3、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重大创新成果,在省内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并经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2部。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6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3篇)。
第十四条 主任记者、主任编辑条件
申报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
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较丰富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新闻专业的某一方面有研究和专长,能够解决采编工作中的复杂疑难问题,在省内新闻界有一定知名度。
2、主持过3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或组织策划过3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并取得较丰富的创新成果。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编审的稿件不少于300篇,或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5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10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50篇)。
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1篇,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工作的,每年不少于20篇。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级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2、获中国新闻奖三等以上奖l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l、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
2、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
第十五条 主任记者、主任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条和第十四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或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
2、获中国新闻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
3、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较大创新成果,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并经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1篇)。
第十六条 记者、编辑条件
申报记者、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较系统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新闻采编实践经验,能够较好地采编各种体裁的新闻稿件。
2、参与过5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的报道或5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的策划,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编发的稿件不少于200篇,或采写、编发的稿件合计不少于15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5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发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00篇)。
(二)业绩条件
获省级好新闻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1篇。
第十七条 记者、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记者、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
九条和第十六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级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称号;或获省级好新闻一
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
2、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创新成果,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并经市级以上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在县级新闻单位工作的不少于2篇)。
第十八条 助理记者、助理编辑条件
申报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能力业绩条件
系统学习过新闻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掌握
采访、编辑等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并取得一定的
工作业绩。
(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市级以上正式出版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有一定见解
的新闻专业论文或采编札记。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理事成员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正、副理事长、秘书长名单理 事 长:焦洪波副理事长:(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友恭 刘洪海 李新彦 赵立凡 赵忠颖 赵致真 夏 林 徐九武秘 书 长:杨 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顾问:杨时光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丁俊杰 邓琮琮 王友恭 王晓彬 卢先诚 刘九如 刘民朝刘洪海 孙东生 陈广腾 陈 虎 李希光 李新彦 陆彩荣闵大洪 宋广礼 宋克明 吴开流 杨 艺 杨良化 杨敬东卓培荣 姜 岩 姚诗煌 赵立凡 赵忠颖 赵致真 夏 林徐九武 郭洗尘 郭 晓 贾延漪 夏陈安 黄天祥 黄安文黄振中 梁沂滨 董玉琴 焦洪波 蒋亚平 赖茂生 蔡 雯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丁俊杰 马建平 于小晗 邓晓庆 邓琮琮 孔晓宁 王友恭王化君 王代同 王玉琪 王亚非 王迪明 王海云 王晓彬韦世林 尹春芙 卢先诚 田 瑗 纪 涛 刘九如 刘东稳刘民朝 刘国春 刘洪海 刘爱民 刘德灿 吕利平 孙友深孙东生 孙宝寅 汤书昆 许先明 朱 羽 别义勋 陈小瑛陈广腾 陈光文 陈宝泉 陈 虎 陈周明 陈敬农 陈懋雍李文祺 李立华 李立波 李占军 李希光 李建民 李 洪李 宪 李威沙 李新彦 李 薇 陆彩荣 陆兴东 闵大洪宋广礼 宋克明 吴开流 肖发宣 肖伦祥 杨 艺 杨良化杨 昕 杨益平 杨敬东 张 杰 张京州 张国坤 张继民金振蓉 罗元明 苗世新 周思源 卓培荣 姜 岩 施 铭施锦昌 姚诗煌 赵立凡 赵忠颖 赵致真 郭洗尘 郭 晓顾 龙 贾西平 贾延漪 秦晓天 唐书林 唐 竞 奚启新夏 林 夏陈安 徐九武 徐文华 袁 潮 黄天祥 黄礼义黄生甫 黄安文 黄振中 梁沂滨 程道才 董玉琴 傅雪松辜晓进 焦洪波 蒋亚平 彭晓霞 舒化英 赖茂生 解 辉蔡 雯 廖祥忠 潘晓闻 第五届理事会领导名单一、理事长宋南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书记处书记二、副理事长名单1、马利,高级编辑,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2、江巨源,高级编辑,河南科技报社总编辑3、李挺,高级记者,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4、李立波,主任编辑,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5、苏志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校长6、陈鹏,高级编辑,中国科学报社社长兼总编辑7、周建强,高级工程师,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8、赵忠颖,高级编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9、郝建新,高级编辑,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0、徐九武,高级编辑,科技日报社原总编辑、本会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三、秘书长许英,编审,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 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单1、于小晗,主任编辑,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副主任2、马利,高级编辑,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3、王亚非,高级编辑,武汉电视台科教频道副总监4、王学锋,主任编辑,北京晚报副总编辑5、王保亮,高级工程师,山东科技报社副社长6、王晓彬,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副巡视员7、邓炘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博导8、宋南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书记处书记9、许英,编审,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10、伍刚,高级编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副总编辑11、刘芳,《环球科学》杂志社副社长12、刘泽林,编审、研究员,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社长、总经理13、刘秋惠,主任编辑,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4、匡文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导15、许向阳,高级经济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处长16、张亮,高级编辑,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17、张秋立,高级编辑,河北科技报社社长18、李挺,高级记者,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19、李立波,主任编辑,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20、李宪,工程师,《硅谷》杂志社社长21、李斌,高级记者,新华社央采中心政文室副主任22、李时夫,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秘书长23、李浩鸣,教授,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24、李新彦,高级记者,人民日报社原教科文部主任25、陈鹏,高级编辑,中国科学报社社长兼总编辑26、杜涌涛,高级编辑,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27、苏志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校长28、江巨源,高级编辑,河南科技报社总编辑29、杨艺,高级编辑,北京电视台原副总编辑、本会四届理事会秘书长30、杨良化,高级编辑,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原总编辑31、杨曦沦,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总编辑32、苏青,研究员,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33、陈建辉,高级编辑,经济日报社科技部副主任34、卓培荣,高级编辑,中宣部新闻阅评组组长35、周建强,高级工程师,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36、周铮,高级记者,农民日报社编委37、宗宝泉,高级编辑,科技日报社总编室主任38、林亚茗,主任记者,南方日报社时政新闻部副主任39、苗祺源,高级记者,中国技术市场报社总编辑40、金振蓉,高级记者,光明日报社科技部常务副主任41、姜岩,高级编辑,新华社欧洲总分社副社长42、赵忠颖,高级编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43、郝建新,高级编辑,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44、胡富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普及部处长45、徐九武,高级编辑,科技日报社原总编辑、本会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46、高晓林,主任编辑,工人日报社国内新闻部主任47、崔保国,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48、梁沂滨,高级编辑,经济日报社科技部原副主任49、黄安文,高级编辑,中国科学报社副局级编委50、黄振中,高级记者,中国环境报社原总编辑51、傅爱军,高级编辑,湖南科技报社社长52、赖茂生,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基地主任53、阚兆江,主任编辑,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副总监54、潘岗,高级编辑,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副主任55、潘晓闻,主任编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主任
记者分什么级别?什么是首席记者?
中国新闻记者的职务序列,分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4级。首席记者,又称“首席评论员”、“首席编辑”,顾名思义,是媒体中排在榜首、排在前列的记者。
实行首席记者制,其目的是鼓励新闻工作者向专业化、专家型方向发展。新闻行业特别是广电行业是专业性、知识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行业。
实行首席记者制,给首席记者以丰厚的经济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淡化记者们的“官本位”思想,有利于在新闻一线吸纳和留住人才,培养一批业务精英。
扩展资料:
记者的其它主要分类:
1、新闻记者按工作性质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
2、按报道内容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
3、按地区分为本地记者、驻外记者、特派记者等。新闻机构为了专题采访报道或专门地区、部门的采访报道,还聘请编制以外的特约记者。
工作范围:
记者主要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社、通讯社等机构工作。网络出现之后,也有部分记者替网络媒体(网络报)或专业网站工作。许多政府机关、社团内,也有编制内的记者。还有不在固定媒体工作的记者,一般称为“自由撰稿”或“自由记者”,接受媒体委托或靠投稿维持生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首席记者
王清县调任安徽省委副书记,青岛的成绩已被大家看到,安徽会发展起来吗?
我觉得安徽会发展起来的,并在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人才放在哪里也都是人才,而这个人才只是从另外一个地方调到了这个地方,他是做着他原本的工作,那么我相信他能将安徽发展起来。
接下来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王清宪调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的事情,这个人原本是担任的山东省常委委员和青岛省的书记,在前段时间突然就被中央给调职了,说是另有重用。
果然中央说的并没有错,才过了没两天中央决定将这个人调到安徽省去做副书记,根据相关的资料记载,我们的这位主人公是专业记者的出生,以前一直都是在媒体工作的,后面在媒体工作久了,开始担任省委宣传部部长,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而当我们的主人公步入仕途之后,就开始了为群众百姓造福的动作,他始终坚信着一条信念,那就是想要把这件事情给说清楚,给干到实在了,那么自己首先就要把这件事情给理清楚,给人民群众说清楚,在他当值的期间,可以说是将整个青岛省给发展了起来。
而现在他调到了安徽省,相信他一定能更加珍惜服务这个地方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坚持苦干实干,将自己的智慧全部用在发展安徽的事情上,毕竟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相信我们的主人公一定会把安徽省给发展起来的。
2000.01--2004.09,中国信息报社总编辑(其间:2000.09--2003.07,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国民经济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上一篇:亚太人文与社会科学期刊
下一篇:课堂内外高中版全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