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8 08:3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论文

您好,本人也是采矿工作者。
采矿方面的论文可以发表到以下期刊: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矿业安全与环保
金属矿山
矿冶工程
煤矿机械
矿业研究与开发
煤矿安全
煤炭学报
煤炭工程
煤炭科学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中国矿业
有色金属
中国煤炭
矿山机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中南大学学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中国煤炭
露天采矿技术
河北煤炭
建井技术
采矿技术
矿冶
矿业工程
江西煤炭科技
煤矿爆破
煤矿机电

煤矿现代化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煤矿开采
煤炭科技
煤炭学报:英文版
煤炭技术
山东煤炭科技
山西焦煤科技
能源技术与管理
陕西煤炭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煤层气
有色矿山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中国矿山工程
中州煤炭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以上比较详细了,望采纳。

程远平的主要学术论文

1. 程远平; 俞启香. 中国煤矿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发展[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7,24(3)2. 付建华,程远平. 中国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现状及防治对策[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7,24(3)3. 程远平,俞启香. 煤层群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体系及应用[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5): (EI收录)4. 程远平,俞启香等. 煤与远程卸压瓦斯安全高效共采试验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2(2): (EI收录)5. 程远平,俞启香等. 上覆远程卸压岩体移动特性与瓦斯抽放技术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学报,2003,22(4): (EI收录)6. 俞启香,程远平等. 高瓦斯特厚煤层煤与瓦斯卸压共采原理及实践[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2) : (EI收录)7. 程远平,周得永等.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及涌出规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 23(1)8. 王亮,程远平等. 巨厚关键层下远距离被保护层裂隙演化及卸压瓦斯抽采研究[J]. 2007中国(淮南)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2007年10月9. 刘洪永,程远平等. 超远距离被保护层采动裂隙发育对卸压瓦斯抽采影响的研究[J]. 2007中国(淮南)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2007年10月10王海锋,程远平等.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煤量研究及应用[J]. 2007中国(淮南)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2007年10月11. CHENG Yuanping, YU Qixiang et al. Technical methods of safe high-efficient exploitation of coal and gas together in high-gas coal seams in china [J].12. 3rd International Methane & Nitrous Oxide Mitigation Conference. Beijing, 2003

王洪欣的学术论文

[1] 王洪欣,付顺玲.浅谈求知、发明、成才的关系.高等教育研究,1997,3:58-59[2] 王洪欣,付顺玲.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研究,1998,2:38-39[3] 王洪欣,付顺玲.《机械原理》课堂教学中机器创新方法的研究与教学.煤炭高等教育,1999专辑:68-69[4] 王洪欣.如何学好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 高等教育研究,2000,1:35-36[5] 王洪欣,唐大放,付顺玲,赵子江,程志红.发展机械原理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高等教育研究,2001,2:59-60[6] 王洪欣,付顺玲,李琳,程志红,唐大放.多媒体环境下的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专辑:23-26[7] 王洪欣,唐大放,付顺玲,程志红,周晓谋.构建机械原理理论与实验新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研究,2005,1:55-57[8] WANG Hongxin, LI Aijun DUAN Xiong, and YAO Xingang. Visualized Study and Teaching of Mechanism. PROCEEDINGS 7th CHINA-JAPAN JOING CONFERENCE ON GRAPHICS EDUCATION 24-27 July, 2005,Xian, China[9] 王洪欣,洪从华,李艾民. 开展可视化教学,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研究, 2005,(3):39-40,54.[10] WANG Hongxin, Dai Ning. Graphics Characteristics Study and Teaching on Mechanism.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METRY AND GRAPHICS. 2006 ISGG, 6-10 AUGUST,SALVADOR, BRAZIL.[11] 王洪欣,戴宁.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指向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高等教育研究, 2007,(1):47-49.3.学术论文[1] 王洪欣,张冠中.曲柄摇杆机构连杆曲线具有双尖点的非迭代法设计.机械传动, 2008,30(3): 6-10[2] 王洪欣.基于转动导杆的齿轮机构与正弦机构组合的近似等速比机构设计.机械设计,2007,24(6):37-38[3] 王洪欣. 一种摆杆极位五阶停歇机构的设计.机械设计,2006,23(1):47-49[4] 王洪欣. 曲柄齿条滑块极位三阶停歇的七杆机构设计. 机械传动, 2006,30(1): 6-10[5] 王洪欣,段雄,李爱军. 曲柄齿条摆杆双极位三阶停歇七杆机构的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5,21(4)16-18,26[6] 王洪欣,段雄. 行星轮点轨迹的图形特征与应用研究[J]. 机械,2005,32(7):24-25[7] 王洪欣,李爱军. 一类组合机构在极限位置作直到三阶停歇的设计原理[J].机械设计, 2004,21(7):34-35[8] 王洪欣,段嗣福,张爱淑,常荣生,付咸阳,邱成国. 二分之奇数转主轴的缓冲定位装置与实验研究[J].矿山机械.2004,31(6):57-58[9] 王洪欣,李琳,常荣生,王合文,弯家立. 两根互绕扁螺旋钢丝的剪切机构设计[J].机械设计,2004,21(5):25-26[10] 王洪欣,聂如春,弯家立,王合文. 一种平面+杆曲柄滑块机构传动特性的研究[J]. 机械设计,1998,15(5):28-29.[11] 王洪欣,张雪梅,陈海英, 弯家立. 按许用压力角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非迭代方法[J]. 机械设计,1998,15(1):4-6[12] 王洪欣,高谦,付顺玲. 斜楔机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J]. 机械制造,1999,3:19-20[13] 王洪欣,高谦,付顺玲. 一种含挠性传动的平面四杆机构传动特性的研究[J]. 机械传动,1998,22(3):25-27[14] 王洪欣,王新宇. 一种含一个螺旋副的垂直交错轴五杆传动机构[J]. 机械设计,1997,14(5):20-22[15] 王洪欣. 螺旋副钢球行星传动机构的运动学与受力分析[J]. 机械传动,1998,22(1):9-12[16] [20]王洪欣,刘翠娟,闫海锋. 行星轮皮带间歇传动机构的运动学与设计研究[J]. 机械1999,26(1):30-33[17] 王洪欣,张雪梅. 一类双齿轮曲柄机构传动特性的研究[J]. 机械传动,1995,19(2):31-33[18] 王洪欣,张雪梅,仪馨.一种同轴式凸轮链条步进机构的运动分析与综合[J]. 机械传动,1996.20 (4)20-23[19] 王洪欣. 曲柄齿条机构的运动分析与综合[J]. 机械传动,1996,20(1):42-45[20] 王洪欣,杨修德,余小燕. 一种近似等速比传动的串联导杆机构综合[J]. 机械设计与研究,1999,3:30-31[21] 王洪欣,杨修德,刘玉宝. 一种近似等速比传动的平面六杆机构的设计原理[J].机械传动,1999,23(3):21-22[22] 王洪欣. 两导杆机构串联的近似等速比传动机构[J]. 机械设计,1996,13(4):14-15[23] 王洪欣,张雪梅. 一类从动件在两极限位置无冲击效应的机构设计原理[J]. 机械传动,1997,21(3):1-4[24] 王洪欣. 双万向联轴节恒速比传动的空间几何条件[J]. 机械设计,1991,8(5):33-36[25] 王洪欣,张元山. 正多边形轨迹机构及特性研究[J]. 机械设计,1995,12(1):10-11[26] 王洪欣,常荣生. 钢丝扁螺旋成型原理[J]. 机械设计,1995,12(1):19-20[27] 王洪欣,段嗣福,张爱淑,常荣生,付咸阳,邱成国. 二分之奇数转主轴的缓冲定位装置与实验研究[J].矿山机械.1994.6:57-58[28] 王洪欣,张爱淑,唐大放,张元山. 菱形金属网编织机能耗机理的研究[J]. 矿山机械,1994,4:32-34[29] 王洪欣,张爱淑,唐大放,张元山.菱形金属网编织机的功率计算[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3,22(4):84-90[30] 王洪欣,张雪梅,张元山.平动行星轮传动机构及其特性[J]. 现代机械,1995,1:16-17[31] 王洪欣,张元山. 一种实用的齿轮连杆组合传动机构的综合及铰链反力的求解法[J]. 现代机械,1993,4:24-26[32] 王洪欣,张元山,张雪梅. 辊式破碎机变轴距恒速比传动机构的设计计算[J]. 矿山机械,1996,1:28-31[33] 王洪欣,张元山. 变轴距恒速比传动机构的改进设计[J]. 矿山机械,1997,11:58-59[34] 王洪欣,王新宇. 动态轴距恒速比传动机构的研究[J]. 传动技术,1998,2:40-41[35] 王洪欣,张雪梅,张元山. 双侧近似停歇的行星式齿轮连杆组合机构[J]. 机械,1995,22(4):25-264.出版教材[1] 王洪欣(参编). 实用机械设计手册. 徐州: 出版社, 1993.5[2] 王洪欣(第一主编). 机械设计工程学Ⅰ.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9[3] 王洪欣(惟一主编). 机械原理.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8[4] 王洪欣(编著). 机械原理课程上机与设计.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8[5] 王洪欣, 洪从华,李艾民等. 机械原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8[6] 王洪欣, 冯雪君. 机械原理.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7] 王洪欣, 戴宁. 机械原理课程上机与设计.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2[8] 王洪欣, 冯雪君, 戴宁, 姚新港. 机械原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2[9] 王洪欣, 程志红, 付顺玲.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程.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4

张海荣的论文

[1]张海荣. 徐州董庄煤矿3314下工作面突水原因分析.矿山世界,1995(1),30-31,34.[2]章进,张海荣. 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及支护新方法的应用探讨.矿山世界,1995(3),33-36.[3]毛善君, 许友志, 张海荣, 邵玉宏.空间地质模型及其可视化系统.中国数学地质进展,1995.7[4]阎传海,张海荣.徐州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环境导报,1999(1),30-32.[5]李杰,毛善君,张海荣,许友志.层状矿床的三维仿真与动态显示.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4):335-337.[6]张海荣,毛善君,许有志,张迎弟,冯恩杰,李万忠.煤矿地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5):429-432.[7]阎传海,赵清,张海荣,戴明泉.徐州市自然保护区建设策略研究.农业生态环境,2001,17(3):52-54.[8]张海荣.GIS中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综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4):66-68.[9]阎传海,张海荣,于法展,赵清. 江苏北部城镇绿化策略研究.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14(4):38-39.[10]胡召玲,郭达志,张海荣. 基于小波纹理信息的星载SAR图像与TM图像的数据融合.测绘学报,2002(4),339-343.[11]张海荣,许友志. 基于TIN不连续地质体的三维构模及动态显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31(2):142-145.[12]张海荣,郭达志,张书毕,胡召玲. MGIS的数据特征及其不确定性. 矿山测量, 2002(2),8-10.[13]胡召玲,侯飞,张海荣.Landsat7卫星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的数据融合.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33(1):37-40.[14]陈龙乾,郭达志,胡召玲,盛业华,张海荣.徐州矿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及塌陷地复垦利用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4,23(2):10-15.[15]陈龙乾,郭达志,胡召玲,盛业华,张海荣. 城市扩展空间分异的多时相TM遥感研究. 煤炭学报,2004,29(3):308-312.[16]陈龙乾,郭达志,胡召玲,盛业华,张海荣.徐州市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卫星遥感动态监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5):528-532.[17] 张海荣,周荣福,郭达志,杜培军. 基于GIS复合分析的煤矿顶板水害预测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1):112-116.[18]汪应宏,郭达志,张海荣,申宝刚.我国煤炭资源势的空间分布及其应用.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225-230.[19]承达瑜,张海荣,王贺封. 矿区环保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其关键技术. 矿业快报, 2006(6),34-36,70.[20]承达瑜, 张海荣, 顾和和,沈泉飞.基于ArcSDE的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研究[A],矿业快报,2006 (11),20~23.[21]高凤杰,张海荣,承达瑜. 基于.NET框架的矿区环保信息系统网络模式探讨.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6, 32(12): 41~43[22]承达瑜,张海荣,顾和和,沈泉飞. 基于ArcSDE的矿产资源信息管理方法与前瞻. 矿业工程,2007,5(2):4-6.[23]杜培军,陈云浩,张海荣.UCGIS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及对我国GIS研究的启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3),6-10.[24]杜培军,李京,张海荣,陈云浩.从UCGIS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知识体系谈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地理信息世界,2007,5(4)[25]沈泉飞,顾和和,张海荣,曹敏,钟立喜,房友东. 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0(4):21-24.[26]高凤杰,张海荣.浅议《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安徽农业科学,2007(4)[27]李璐,张海荣. 数字化测图教学方法研究[B]. 江西煤炭科技, 2007(4),111-113.[28]刘伟,张海荣. 基于GML从DXF文件到Shape文件格式转换的研究与开发. 测绘科学,2007,32(4):177-178.[29]刘伟,张海荣,余劲松弟. 煤矿巷道自动生成模块的研究与开发.测绘科学,2007,32(6):128-129.[30]高卫东,张海荣,程金平.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169-172.[31]杜培军,郑辉,张海荣. 矿业/矿区发展空间信息技术保障体系研究进展与若干关键技术.科技导报,2007,25(9):52-59.[32]刘伟,张海荣.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共享模型的研究与实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22(4):3-5[33]ZHANG Hai-rong, YU Jing-song-di, Liu Wei. Study on Key Techniques for Multi-scale Expression of Laneway Traverse Data In MGIS.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07,17(4):508-512

上一篇:湖南大众卫生报在哪投稿

下一篇:衡水学院学报的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