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集体经济编辑

发布时间:2023-12-11 05:48

中国集体经济编辑

2022中国集体经济杂志的影响因子为0.80。
影响因子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计算方式为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当然,影响因子只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一个指标,它不是唯一,如果过分依赖影响因子肯定是不理智的,还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期刊,如果期刊选择错误,文章再优秀也是没用的。

请问一下中国集体经济是核心期刊吗

中国集体经济是核心期刊,《中国集体经济》是由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和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合作经济类核心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1283,国内刊号:CN11-3946/F,广告经营许可证:京西工商广字第0411号,定价10元/期,国内外公开发行,文章被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
更多关于中国集体经济是核心期刊吗,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哪些特征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以下三个特征:

1、农村集体经济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形态

它既不同于前苏联的集体农庄经济,也不同于源于西方的合作经济,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造出来的,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经济形态。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土地等生产资料成员集体所有,以成员为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其发展与成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担负着组织农民和发展农民的重任。农村集体经济丰富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机制,实践证明,它的存在是有合理性的。

2、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具体体现

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生产资料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否认私人产权,宅基地使用权对于集体成员无偿使用,实行家庭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本质是农民的合作与联合,核心是财产的合并,目的是为了增强农民个体能力而组织起来,是实现农村集体所有制的一种经济形式。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涵盖集体劳动、集体耕种、集体作业等诸多集体生产范畴,而且还涵盖集体经营、集体占有、集体原则等管理范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体现。

3、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丰富多样与时俱进

高级社是我国集体经济的最初形态,《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确立“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度,农户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财产主体和经营主体,农村集体土地等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统一在一起,分别属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集体所有。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交网

商业观察》与《中国集体经济》的区别

区别在于商业观察是指商业行业间的秘密,中国集体经济是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出成就有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1、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村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84:14.2:1.8,调整为 2006年的30.2:54.3:15.5。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据统计,1978年我国乡镇企业产值还不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4,而到了1987年就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达52.4%,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乡镇企业中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迅速攀升,从1978年的9.1%、1984年的16.3%,到1992年这一比重就已达到36.8%,名副其实“三分天下”。

2007年,我国乡村工业增加值478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44.5%。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

2、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普遍处于贫困状态。1978年全国农村人均消费粮食199公斤,比1957年还少3%。尤为突出的是,农村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占农业人口总数的30%以上。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的短短几年,农民人均纯收人大幅增加。

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7年的1.6%,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479万人。国际社会对我国大规模减贫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在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中所做的贡献,给予再高的评价也不过分。如果没有中国的进步,整个世界在减贫方面从总体上说是倒退了。”

上一篇:杂志封面如何设计

下一篇:论文发表3个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