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音响专业杂志
灯光音响专业杂志
就叫 灯光音响杂志 可以在邮局查到的 另外无线电爱好者也有相关的介绍
杂志订阅哪个网站好
中国杂志网,专业提供网上杂志订阅。以下是部分杂志目录,供您阅读和下载,如果找不到您需要的杂志。
照明/LED/光电
《环球LED照明》《环球光电与显示》《照明》《建筑电气资讯》(电工、照明版)《中国路灯》《照明设计》《中国照明》《阿拉丁》《LED技术》《LED专刊》改名为《国际光电与显示-LED》《LED世界》《平显时代》《国际光电与显示》《东方照明》也叫《照明推广》《中国LED企业名录》改名为《中国LED行业大全》《中国吊顶》《LED屏显世界》《高工LED技术应用》改名《高工LED好产品》《高工LED照明渠道》《中国户外照明全集》《高工LED-研究评论》改名《高工LED》《国际照明与灯饰》《半导体照明》《半导体光电》《国际照明》配件《灯饰与配件》《国际照明》灯饰《灯与照明》《中国灯光音响》《光源与照明》
酒店/饭店/食品
《世界酒店》《酒店职业经理人》《酒店培训与服务》《中外酒店》《中国酒店》《大酒店》《东方美食,烹饪艺术家》《东方美食,餐饮经理人》《名厨》《美食》《中国饭店》《中国酒店采购报》《餐饮世界》《中国酒》《饭店业》《中国好餐饮》《四川烹饪》《酒店风云》《酒店精品》《美食与美酒》《中国大厨》《中国酒业》《中国葡萄酒》《酒店精英100人经营管理智慧》《中国酒店精英智慧全集(VCD)》《酒海导航》《酒海观潮》《酒店餐饮业六常管理》《橄榄美酒评论》《橄榄餐厅评论》
商业/商界/销售
《零售不动产》《哈佛商业评论》《商业评论》《北大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零售商学院》《商学院》《商界》《商业周刊中文版》《商界时尚》《冀商财富》《中国商人》《商情•温州商人》《销售与管理》《销售与市场•商学院》《销售与市场》《新营销》《大行销》《环球企业家》《营销界.食品营销》《商界评论》
财经/管理/经营
《环球财经》《世界经理人》《财经》《大众理财顾问》《经济》《公司金融》《中国对外贸易》《首席财务官》《财会信报》《投资与合作》《探索财富》《新理财》《经理人》《当代经理人》改名为《新领军》《招商引资》《福布斯(亚洲版)》《财富》国际版《中国风险投资》《进出口经理人》《实效管理》
广告/展会/设计
《Design 360°》观念与设计杂志《广告制品与制作》《亚洲户外》《国际品牌观察》原名《国际广告》《金点广告》《亚洲标识》《设计家》《中国广告》《中国标识》《现代广告》《广告人》《艺术与设计》《包装与食品机械》《设计管理 》《设计》《广告主》《中国会展》《艺术创想》《中国会议》《IDN》英文版
电子/电器/电池
《电子技术设计》《国际电子商情》《电子工程专辑》《电源工业》《中国测试》《高工锂电》《电子与封装》《电子技术应用》《伺服控制》《变频器世界》《环球线缆与连接》《新潮电子》《电子产品世界》《电缆资讯》《电线电缆设备与材料》《电源学报》《家电科技》《家用电器》《中国电力电气》《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
汽车/地理/旅游
《汽车维护与修理》《世界汽车》《轿车情报》《汽车与配件》《汽车导报》 《改装与四驱》《中国赛车杂志》《探索地理》《探索历史》《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汽车零部件》《西藏旅游》《汽车纵横》《中国汽车报》《汽车观察》《焦点.风土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改名为《环球人文地理》《旅游纵览》《游遍天下》《云南味道》《国外城市规划》改名为《国际城市规划》
建筑/房产/家居
《建筑细部》《地产》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工程建设与设计》《居业》《地产商学院》《全视界•新楼市》《门道》改成《门窗世界》《中国建筑防水》《中国商业地产》《电气&智能建筑》《电气世界》《现代厨柜》《现代衣柜》《装饰装修天地》《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当代设计》台湾《缤纷家居》《景观设计学》《建筑电气资讯》(智能、电气版)《品牌地板》
企业/人力/培训
《人力资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中国企业家》《现代企业文化》《老板》《人财》《学习型中国》《劳动保障世界》《首席执行官》英文版《人力资源杂志(英文版)》《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能源/节能/环保
《品牌太阳能》《中国太阳能工程》《建筑节能》《中国燃气》《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太阳能》《太阳能学报》《西部太阳能》《品牌净水》《风能设备》《中国太阳能市场》《工业水处理》《节能技术与市场》《能源》《工业用水与废水》《中国水处理信息》与《水处理信息报道》合刊《节能黄页》改名为《深圳节能企业名录》《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环境技术》
机械/化工/塑胶
《机械》《中国机械》《国际橡胶工业》《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塑料助剂》《塑胶工业》《金属加工》(原机械工人)热加工《模具工程》《金属加工》(原机械工人)冷加工 《润滑油品导购》《润滑与密封》《机床与液压》《国际模具工业》《现代零部件》改名为《汽车工艺师》《东方模具》《机械工程师》《通用机械》《CPRJ中国塑料橡胶》《塑料制造》《机电信息》
印刷/纸业/包装
《今日印刷》《印刷经理人》《数码印刷》《印刷技术》《纸业导购》《包装与设计》《喷绘与打印业》《包装财智》《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交通/运输/物流
《物流技术与应用》《现代物流》《物流》《运输经理世界》《管道商情》《物流时代》《物联网技术》《轨道交通》《中国交通风采》《造船工业》《中国航务周刊》《世界海运》
我需要详细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37个):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会计电算化、文秘、文秘(速录)、新闻采编与制作、主持与播音、广告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影视表演、市场营销、商务英语、财务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物流管理(快递管理)、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商品流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酒店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动漫制作)、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音像技术(舞台灯光与音响)、社区管理与服务、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幼儿英语教育)、物业管理、主持与播音(空中乘务)、舞蹈表演。
动漫设计方向 (院级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作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动漫创意行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动画艺术与技术、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背景的,从事动画导演、动画编剧、二维、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游戏制作与研发等方面的创造性制作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大传媒、各级电视台、电影制作基地、游戏公司、新媒体互动公司,以及各类民营、私营影视动漫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动漫公司、无线动漫游戏公司从事创意制作,概念制作,2D原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作制作,影视前后期制作,动漫技术支持,平面制作,后期特效制作等先锋前卫的实际制作。
动漫制作方向 (院级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作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动漫创意行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动画艺术与技术、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背景的,从事动画导演、动画编剧、二维、三维动画制作、游戏制作与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创造性制作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大传媒、各级电视台、电影制作基地、游戏公司、新媒体互动公司,以及各类民营、私营影视动漫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动漫公司、无线动漫游戏公司从事创意制作,概念制作,2D原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作制作,影视前后期制作,动漫技术支持,平面制作,后期特效制作等先锋前卫的技术制作等工作。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具有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软件开发、系统维护、信息统计分析、网络信息维护与管理等专业技能,并能从事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业、证券业、图书馆、学校、机关等担任计算机工程师或信息管理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工作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和数据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信息管理 (办公自动化方向)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熟练掌握图文编辑、公文排版、电子报表、会议幻灯制作、大型数据管理、网络信息处理、计算机维护等软件并能够熟练使用传真机、扫描仪、打印机以及各种数码办公等设备的能力,能够在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公司从事现代办公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从事办公室主任助理、办事员、机要员、档案管理员、设备维护师等,也可以在各类企业公司从事经理助理、人力资源主管、销售部主管、系统维护师、高级文员等职位。
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科学管理方法和商务营销理论基础,掌握使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能够从事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网上交易、客户关系管理、网上支付与结算等事务及技术应用,满足各行各业使用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的人才需求。
【就业方向】在各企事业单位直接从事互联网商务活动,为网上商务活动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具体岗位主要有:网站运营主管、网站策划/编辑、平面设计、网站推广、网站开发人员、网络营销员、外贸电子商务员、电子商务策划师等。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广告传媒、影视动漫、出版印刷、网络信息及移动产品等多种媒体中视觉方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业完成后将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成熟的求职能力。既能够熟练运用各类设计软件完成多种媒体的相关设计,还可以创造性的完成多媒体制作方面的一系列设计与制作等技术工作。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视台、出版社、广告公司、影视公司、文化创意公司等从事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包装、出版编辑、电子杂志制作、网络报纸与杂志编辑、游戏动画设计等工作,也可自主创业,建立个人工作室等。近两年来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平均月薪2000元,最高月薪4600元。
音像技术(舞台灯光与音响)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从事文艺演出场景灯光、舞台音响等演出效果设计、电视演播室场景设计,熟练掌握舞台灯光、音响设备的安装调试及使用等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大型演唱会、晚会等现场、大型文化娱乐演艺广场、电视、电影拍摄棚等从事现场音响、灯光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灯光音响设备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等舞台效果技术工作,作为灯光舞美设计师、音响工程师、演艺总监等,在表演艺术、大型活动、建筑照明以及城市景观等文化艺术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做影视广告的公司想参加展会展出自己的作品,有哪些推荐的展会可以参加?
2018中国(武汉)国际影院及影视技术展网页链接 你可以自行搜索其他影视展会,以及距离你最近的展会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亚洲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2018.07.06 - 2018.07.08
展会周期:一年一届
展会主办: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中国娱乐设计师协会亚洲影剧院联盟协会亚洲娱乐场所业主联盟协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分享至
展位报价
展位价格¥ 6800.00
展位类型
标展
光地
展位名称
标展28256
展位规格9㎡(3*3)
展位配置楣板*1 地毯*1 洽谈桌圆桌*1 洽谈椅*2 射灯*2电源带插座*1
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周梦云
( 邮箱 ) ( 网址 )
展会介绍
全球第一大市场北美,人口约4亿,2017全年票房折合人民币约712亿,同比下跌3.86%。中国人口约14亿,2017年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全国现有银幕数5.0776万块,北美银幕数约4万块,中国银幕总数已经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按目前的银幕数增速和票房增速来分析,未来几年,中国在票房总量上,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据电影局数据,2017年全国电影综合总票房559.11亿,比2016年的492.83亿增13.45%。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比2016年13.72亿增18.08%。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占票房总额的53.84%。票房过亿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42.53亿,比2016年的38.25亿增11.19%。 据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获悉,2017年全省实现票房24.73亿元,同比增长10.23%。另外,我省全年观影人数8312.49万人次,同比增长10.04%,放映场次400.60万场,同比增长19.56%。年度总票房,在全国排名第七,中部第一。为推动中部影院及影视技术行业发展,加强国内外企业间合作交流,由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中国娱乐设计师协会、亚洲影剧院联盟协会、亚洲娱乐场所业主联盟协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武汉鸿威国博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中国(武汉)国际影院及影视技术展”(简称CFT)定于2018年7月6日-8日在中国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次博览会展览面积预计20000平方米,国际标准展位1300个,参观人数2万人次。
展品分类
影院播放设备:影院放映机、数字电影设备、立体电影设备、还音设备、投影设备、红光还音、功放、放映镜头、 氙灯光源、银幕、舞台幕布、特效设备、售票检票设备、3D/4D/5D眼镜、视频眼镜等; 移动影院放映设备:车载3D/4D/5D/7D/9D移动影院、家庭3D立体影院、车载移动平板、车载DVD一体机、多媒体流动宣传车、流动舞台车、全自动舞台车等; 影院家具及装饰材料:影剧院设计、3D/4D电影震动座椅、电影院椅、礼堂椅、剧院椅、影剧院灯箱、排椅、吸(隔)音材料、装饰材料、空调及通风设备、消防设施等; 影院灯光音响设备:专业灯光音响设备及照明、LED、舞台显示屏、LED舞台背景、舞台机械、声光烟雾特效、3D音频系统、会议系统等; 影院服务:休闲食品机器(爆米花机器,爆米花保温柜,棉花糖机,热狗肠机)、休闲食品、饮料等; 电影制作及拍摄:电影技术(特效技术)、电影拍摄设备、电影制作及编辑设备、影视制片公司、舞台技术、立体影像技术、虚拟现实电影技术及拍摄设备、虚拟现实电影制作。 家庭影院设施:家影沙发、家影灯光、音响、家影银幕、家影放映设备、家用攻放、家影装饰材料、Hi-Fi音响。 影视器材设备:照相机、运动相机、相机清洁用具、快门线、相机包、照相机脚架摄像机、手持稳拍器、摄像手机、航拍无人机、VR和AR影像系统、镜头、滤镜; ·反光板、反光伞、外拍灯、摄像灯、石英灯、镜头盖、遮光罩、三脚架、独脚架; ·影室灯、闪光灯、LED影视灯、遥控器、引闪器 ·影棚及套装、摄影箱、柔光箱、三脚架、云台、摇臂、导轨 ·影视基地、影像新模式加盟 ·投影仪、监视器 ·影像存储、联接、传输及打印输出设备 ·相关附件:摄影包、电缆、电池 ·各类耗材:相纸、油墨 ·其他摄影影像相关技术和设备 影院及影视相关媒体: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媒体、行业网站、相关杂志、报纸、高等院校等。
姚国强的个人生平
学术研究方向:影视声音艺术创作及理论,影视声音艺术史,影视声音美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 秘书长、委员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部级)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常委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数字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教学会科研管理学会理事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高新科技委员会理事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CSMPTE)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声音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中国铁路文艺工作者协会会员北京高教学会艺术教育研究会理事北京高教学会信息化工作研究会理事北京电影业协会会员北京市哲学会美学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顾问《现代电影技术》编委会编委1999年 第五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电影评委组组长、评委1999年 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参评影片录音奖咨询组组长、评委1999年 《当代影视声音系列丛书》编委会执行主编1999年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当代电影》编辑部“影片个案分析”专栏特约作者2000年 北京市青少年科普顾问团科普顾问2001年 北京电影学院申博系列丛书《电影学新论》编委会编委2001年 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参评影片录音奖咨询组组长2001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技术质量奖”评委会委员2002年 中国影视技术学会(CSMPTE)第一届“影视科技优秀论文”评委会评委2003年 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委会评委2004年 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部级)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常委2004年 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委会评委2004年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编委、主编之一2004年 北京电影学院《当代中国电影艺术家创作研究》编委会副主任、编委、主编之一2005年 中国影视技术学会(CSMPTE)第三届“影视科技优秀论文”评委会评委2006年 第二届“声响亚洲”(广州)文化节录音作品评委会评委2006年 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综合学科评选组评委2006年 《北京电影学院教育教学系列丛书》编委会编委2006年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家创作研究》创新团队骨干成员2006年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委教育专项经费联合评审专家2007年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委教育专项经费联合评审专家2007年 北京市教委特色资源库项目评审专家2008年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综合学科评选组评委2008年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精品课程(艺术组)评委2008年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评审专家2008年 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秘书长2008年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委教育专项经费联合评审专家2008年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科研创新人才(2009-2011年度)2009年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精品课程(艺术组)评委2010年 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声音研究文库》编委会主编、编委、作者2010年 北京学生文化创意国际交流活动之第八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评委2010年 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2010年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高新科技委员会理事2010年 中国影视技术学会(CSMPTE)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2010年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学术委员2010年 北京高教学会信息化工作研究会理事2010年 北京电影业协会会员 1976年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电器厂金工车间车工1978年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录音艺术专业读大学,获(电影录音)文学士学位1982年 浙江电视台技术部录音师1985年 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文工团录音室录音师1997年 中铁建总公司文工团高级录音师1997年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讲师1998年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00年 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课程研究生班毕业2000年 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兼职教授2000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担任国内访问学者(导师:叶朗教授、博导)2002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兼职教授2002年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部兼职教授2002年 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办公室(科研管理)副主任2003年 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2003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担任国内访问学者(导师:尹鸿教授、博导)2003年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2004年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设备处处长2005年 国家一级录音师2009年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信息化处处长2011年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1、本科生课程录音艺术基础及实践技巧,影视声音艺术创作,电影声音,影视录音制片管理,影视声音基础,影视录音工艺,影视录音技巧,影片声音赏析,影视录音技术概论,影视声音艺术概论,影片分析,音乐录音工艺。 2、研究生课程影视声音艺术创作,影视录音工艺及技巧,影片(声音)分析与赏析,影视声音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规范及学术方法,音乐录音工艺研究,影视声音美学研究,中国影视声音艺术史研究、电影声音、数字视音频制作研究。 (一)艺术及管理类文章1.挑战、机遇和展望,在广电部1997年中青年科技论文学术会上交流 2.从电影 《一个都不能少》读解——张艺谋影片的声音艺术构思,《当代电影》,1999年第2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3.“网络新生代”的声音构思,《当代电影》,1999年第3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4.读解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和那声,《当代电影》,1999年第4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5.从第五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谈起──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综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6.让“国歌”声永世传唱──解析献礼影片《国歌》的声音构思,《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7.读解高科技类型片的声音艺术构思,《当代电影》,1999年第6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8.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综述,在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声音委员会1999年年会宣读9.历史、现实和未来,在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声音委员会1999年年会宣读10.从声音学会奖看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趋势──第五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综述,《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被论文集《电影艺术与技术》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9月11.新生代电影人的声音创作构思,《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12.电影声音数字化技术发展概述及展望,《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13.90年代电影音乐创作中的多元化风格及运用(姚国强/李涛),《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被论文集《电影艺术与技术》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9月14.影片《我的1919》的声音创作解析,《当代电影》,2000年第2期;被编著《我的1919—从剧本到电影》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被论文集《中国电影美学:1999》转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15.“三性”的和谐统一,《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16.青春呓语——斑驳陆离的失真年代(姚国强/甘凌/李理),《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17.爱谁是谁和惟我独尊(姚国强/甘凌),《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18.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第五代”比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获美国《华文精撷》(Chinese Culture)杂志社2003年优秀华文奖19.体育片声音创作解读,被编著《审美空间延伸和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20.多元化电影音乐风格(姚国强/李涛),被编著《审美空间延伸和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21.风格化影片声音读解,被编著《审美空间延伸和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22.经典电影理论中的声音,被编著《审美空间延伸和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23.经典声音理论辨析——评爱因汉姆的电影声音观点,《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被编著《影像本体论:作为创作的电影》(1)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3月;被编著《中国当代思想宝库》转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被编著《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获2004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获2004年度国家广电总局高校(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文科论文类)三等奖;获2006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优秀论文24.译文:电影中的声音——我们到底听到了什么?(姚国强/姚睿),《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25.激情的浪漫主义(姚国强/吕甍),《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被《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2005年会暨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转载,2005年8月;获2005年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第二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论文类二等奖26.一曲悲壮的英雄挽歌(姚国强/刘桐),《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27.中国电影声音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而作,被编著《中国电影年鉴——中国电影百年特刊》收入,中国电影年鉴社,2005年7月28.当代中国电影录音师声音艺术创作现状全景扫描,被编著《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对话》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7月;在上海大学主办的2006“全球化视野中的艺术史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2006年5月;被编著《艺术学》第3卷第2辑转载,学林出版社,2006年5月29.调研报告: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艺术创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获2008年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校影视学术论文二等奖”30.国内外大学生影视作品之比较—对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的概览与思索(姚国强/吕甍),被编著《北京影视传媒精品论文集》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7月;在北京大学生电视节学术论坛上宣读,2005年12月;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暨第八届影视文化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转载,2006年9月;被编著《传承与梳理——高等电影教育研究》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2月31.影视同期录音的基本法则——解析“同期录音三原则”(上/下)(姚国强/王旭锋),《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2006年第1期;被《现代电影技术》转载,2006年第4期;获2007年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第三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论文类二等奖32.依托高等教育,构建中国电影学术研究的国际合作平台,在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新百年:合作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宣读,2005年11月;被编著《中国电影新百年:合作与发展——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5月;被编著《北京影视艺术研究报告2006》全文转载,同心出版社,2006年5月;在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2006年会上宣读,2006年9月;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暨第八届影视文化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文转载,2006年9月;被编著《传承与梳理——高等电影教育研究》全文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2月;被编著《探索与实践—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实践》全文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1月;被编著《中国教育理论参考》全文转载,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1月;获2006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四届“学会奖”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33.学院“十一五”科研展望,《北京电影学院学术与科学研究2002-2006》,北京电影学院科研设备处,2006年12月34.北京电影学院的科研工作发展回顾及展望——从“十五”到“十一五”的科研规划,《北京电影学院简报》2007年第1期(总第118期),北京电影学院宣传部,2007年3月35.也许真实,也许虚构:试论影片《西洋镜》的声音设计(姚国强/吕甍);被编著《镜子里的山:一次电影文化的冲撞》收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36.简论北京电影学院“十一五”期间影视科研学术发展策略(姚国强/曾笑鸣);被《中国高等教育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暨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入,2007年8月;被北京高教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下册)转载,2008年1月37.在跨界中行走——与中国著名电影作曲家对话,《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38.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年度分析,被编著《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6月;获2008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五届“学会奖”论文类二等奖39.我院教师参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电影论坛”,《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40.中国电影声音发展进程中的新技术、新现象和新理论(孙杨/姚国强),被《中国高等教育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8年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文收入,2008年9月41.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历程回顾(曾笑鸣/姚国强),被编著《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全文收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42.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访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姚国强处长,《DV时代》,2008年第11期43.我与社科规划的点点滴滴,《北京社科》,2008年第11期44.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电影声音创作与录音制作现代性的构建(姚国强/孙杨),被《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30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电影论坛论文集》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12月45.探索与实践: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学术发展历程回顾及展望(姚国强/曾笑鸣),被《中国电影年鉴2008》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年鉴社,2009年1月46.电影声音创作观念的多元化趋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被编著《北京影视艺术研究报告2009》全文转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12月;被《中国电影年鉴2009》全文转载,中国电影年鉴社,2010年1月47.年度电影声音艺术分析(姚国强/曾笑鸣/孙杨/郝昕),被编著《2009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6月48.调研报告:当代中国电影作曲家音乐艺术创作现状全景扫描,被编著《银幕写意——与中国当代电影作曲家对话》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6月49.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历程回顾(1978-2008)(曾笑鸣/姚国强),被编著《银幕写意——与中国当代电影作曲家对话》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6月50.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学术发展策略研究——兼论北京电影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对策(曾笑鸣/姚国强),被《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全文收入,2009年7期51.调研报告:当代中国电影作曲家艺术创作现状全景扫描,被《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全文收入,2009年8月52.新中国60年电影声音艺术发展回顾,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的《社会变迁与国家形象——新中国电影60年论坛》上宣读,2009年10月;被编著《社会变迁与国家形象——新中国电影60年论坛论文集》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4月53.2008年部分影片电影音乐评析(姚国强/曾笑鸣/孙杨),被《中国电影年鉴2009》全文收入,中国电影年鉴社,2010年1月54.新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发展历程,被编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选编2010》全文收入,同心出版社,2010年5月55.讲座:大片时代的到来: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应该走向何方,浙江传媒学院讲座,2010年05月18日;国家图书馆《艺术家讲坛》,2010年09月26日;中原工学院,2010年11月04日56.关于对电影声音学科可持续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和设想,2010年度《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报告集》全文收入,2010年10月;获2010年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校影视学术论文优秀奖”,2010年10月57.大片时代的中国电影创作之道(姚国强/姚睿),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30年学术论坛》宣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2011年4月8日(二)工艺及技术类论文1.环幕立体声电影《华夏掠影》的录音工艺和制作(张君/姚国强)《电影技术》,1990年第12期2.超16mm电影录音工艺探讨(姚国强)在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声音委员会1997年年会上宣读3.超16mm电影电视剧录音工艺探讨(姚国强)《影视技术》,1998年第1期4.数字化技术在电影录音工艺中的发展及应用(姚国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被编著《影像本体论:作为创作的电影》(1)全文转载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3月5.数字多声道立体声环幕电影录音工艺探讨(姚国强)在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声音委员会1999年年会是宣读6.环幕电影《龙城风光》数字多声道立体声录音新工艺(姚国强)《影视技术》,1999年第9期获2003年度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优秀论文奖二等奖7.电影声音数字化技术发展概述及展望(姚国强)《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被编著《电影艺术与技术》全文转载收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9月8.电影数字化录音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概述兼论数字多声道立体声环幕电影录音工艺(姚国强)被《影视声音论文集》全文转载收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9.即时性直播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录音工艺及其声音创作观念(姚国强/陈晨)《影视技术》,2001年第8期10.2001年度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技术质量奖评奖综述(姚国强)《影视技术》,2001年第12期11.数字电影声音——3D时代的全维度环绕立体声(ADSS)的概念、创意与发展对策 (姚国强/姚睿)在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科技之光论坛》上宣读,2010年10月科研项目(三)出版著作1.教材:影视声音基础(姚国强),北京电影学院教材科,1998年2.编著:影视声音论文集(编委/作者之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3.编著:我的1919——从剧本到电影(作者之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4.编著:中国电影美学:1999(作者之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5.编著:电影艺术和技术(作者之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9月6.译著:电影和电视制作(审校之一),华夏出版社,2001年7.专著: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姚国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3月;获2004年北京电影学院第五届院级“精品教材”称号;2006年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编著:审美空间延伸和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姚国强/孙欣),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9.教材:音乐录音(姚国强),北京电影学院教材科,2002年10.专著:影视声音艺术与技术(姚国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1月;获2004年度国家广电总局高校(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工科著作类)三等奖11.译著:电影电视声音—录音技术与艺术创作(姚国强/王旭锋/李理),华夏出版社,2004年8月12.编著: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对话(姚国强/孙欣),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7月13.主编:北京电影学院学术与科学研究2002-2006(姚国强),北京电影学院科研设备处,2007年4月14.编著:银幕写意—与中国当代电影作曲家对话(姚国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6月;获2010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六届“学会奖”著作类二等奖,2010年11月15.国家级“十一五”教材:电影电视声音创作与录音制作教程(姚国强),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3月(四)科研项目1.《音乐录音工艺》课题组组长(已结项)1997年度广电部首届高校科研(自然科学)项目 2.《电影录音技术概论》课题组代理组长(已结项)1997年度广电部首届高校科研(自然科学)项目3.《电影录音艺术概论》课题组骨干(在研)2000年度广电总局高校科研(人文社科)项目4.《影视声音艺术研究》课题组骨干(在研)2002年度北京市教委面上科研项目5.《中国电影录音师研究》课题组组长(已结项)2003年度北京市教委面上科研项目6.《影视声音研究》课题组组长(已结项)2003年度北京电影学院科研项目7.《中国电影录音史研究》课题组组长(正在结项)2003年度北京电影学院重点科研项目8.《中国电影作曲家研究》课题组组长(在研)2004年度北京电影学院面上科研项目9.《中国电影录音史研究》课题组组长(正在结项)2004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10.《当代中国电影艺术家创作研究》课题组子项目组《当代中国电影录音师研究》组长(已结项)2004年度北京市哲社规划项目--《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1.《当代中国电影作曲家研究》课题组组长(在研)2005年度广电总局高校科研项目12.《中国电影学史论研究》课题组子项目组《中国电影声音史研究》组长(正在结项)2005年度北京市哲社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3.《中国电影学专业发展史研究》课题组子项目组《中国电影声音史研究》组长(正在结项)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年度项目14.《中国电影作曲家研究》课题组组长(在研)2006年度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面上项目15.《影视声音技术与艺术研究》课题组组长,2007年度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16.《中国电影学史论研究》课题组子项目组《中国电影声音史研究》组长,2008年度北京市哲社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7.《科技创新平台—特色资源库-影视教育专题》课题组子项目组《学院大讲堂研究》组长,2008年度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重点项目18.《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影视专业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组子项目组《影视录音专业研究》组长,2008年度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面上项目19.《电影声音的艺术与技术研究》项目组组长,2009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学术创新人才建设计划” 20.《中国影视学术创新理论》项目组组长,2010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项目 21.《从实践到理论:中国电影声音创意研究》(批准号:10DC16)项目组组长,2010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22.《当代中国电影声音艺术与技术研究》项目组组长(SZ),2011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
上一篇:金融会计实务论文
下一篇:地质灾害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