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前言文章
抗生素前言文章
希望帮助你,论文要想写的特别好,拿到高分,最重要的是要把认真两字要记牢,认真收集资料,列好大纲,根据学校格式写,关于抗生素方面论文是我们特长,服务特点: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七)抗生素的黄金时代消逝的太快
青霉素对大部分细菌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但对很少一些细菌的疗效还是不明显,比如分枝杆菌。
瓦克斯曼摒弃了靠碰运气发现抗生素的投机取巧的方法,开始从土壤中筛选成千上万种微生物,进行有目的地寻找抗生素。1942年他给抗生素下了一个定义。1944年,他终于发现了一种灰色的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新抗生素——链霉素。它成为了青霉素的一种理想补充品,它可以覆盖青霉素覆盖不到的菌种,比如结核菌,它对结核的疗效就非常显著,并成功改变了结核的预后,同时也彻底终结,只有卧床静养和支持治疗的结核治疗时代。因为这一重要的贡献,他获得了1952年诺贝尔医学奖。
瓦克斯曼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开发抗生素的新领域,于是大规模筛选抗生素的时代到来了。全世界火爆的热情,让人类的抗生素种类越来越丰富。人们相继发现金霉素(1947)、氯霉素(1948)、土霉素(1950)、制霉菌素(1950)、红霉素(1952)、卡那霉素(1958)。也就是在卡那霉素被发现的同年,席汉开辟了人工半合成青霉素之路,1961年亚伯拉罕又从头孢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头孢菌素C,后来人们慢慢发现通过改造这种化合物的结构,可以产生更加平稳的药效和更小的副作用,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二代三代四代头孢被相继开发应用。
人们发现了青霉素和链霉素之后,本以为可以对细菌完成一次彻底的摧毁式反击,可是没想到人们的春秋大梦做的似乎还太早了一点。
青霉素是1943年大规模应用的,但是到了1945年就出现了耐药性。慢慢的人们找到了青霉素的耐药菌株,一研究发现这些细菌聪明的进化出一种可以将青霉素分解的酶,于是我们又在1959年发明出了一种耐青霉素酶的新型青霉素,叫做甲氧西林。可两年后的1961年,细菌们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品种,叫做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无奈之下我们又在1972年发明了万古霉素,用以对抗这种耐药性。可是到了1988年,也就是16年后又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了。而在1985年发明的亚胺培南,也在13年后的1998年遇到耐药性。人类最新的在2003年应用的达托霉素,也在一年后遇到了耐药性。很多抗生素的耐药细菌不断的被发现,但是有一种叫做多粘菌素的抗生素的耐药细菌好像没被发现过,于是人们把这种抗生素称为“人类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可是还没等我们庆幸,2015年11月18日《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称中外调查者在我国的牲畜和人身上发现了能对抗多粘菌素的超级细菌基因MCR-1,这也就意味着人类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被突破。
这是从质的属性上分析细菌对抗生素种类的耐药突破。我们再看看它在数量上的突破。我们以我国的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例,1961年首次发现了它的耐药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耐药性上升到了5%,到了1985年耐药率上升到了25%,到1996年,耐药性上升为72%。这20年间虽然通过各种手段联合控制,使其耐药率的数字没有太多的升高,但是越来越难治疗的结果却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我们再以青霉素的有效率来说说,20世纪50年代,青霉素对葡萄球菌的感染治愈率几乎是100%,但到了80年代,治愈率下降到了10%。我们再看看链霉素,20世纪40年代,每天用4万单位就可以轻松搞定病菌,到了90年代,每天用2400万单位也还有点力不从心呢!
其实对于细菌这种超级能繁殖的生物来说,只要取得了质上的突破,量上的突破仅仅是时间的问题。当年青霉素对葡萄球菌感染100%治愈率的神话,现在只剩不到1%了。人类辛辛苦苦锻造的这把抗生素利剑,现在是越来越钝,似乎就快要失去作用。
我们和微生物的这场战争还怎么打?
也许你会觉得我太悲观,你会说我们还有好多疗效不错的抗生素可用,即使不能用了,我们还可以开发新的抗生素呀?
其实稍微留心我上面说的时间数据的朋友会很快发现,一种药物从开发到最后上市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而细菌产生耐药性也就是在这种药物大规模应用后的一两年,虽然这时的耐药比例还比较低,但这至少可以证明细菌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它们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进化出耐药的特性,那么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耐药性会在细菌中广泛传播,最后产生一种大范围的耐药似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在后面紧紧追赶,恐怕是总会追不上的。我们是“道高一尺”,人家是“魔高一丈”,我们总比人家短一截,那是我们永远都无法追回的差距。
人类与细菌的这种竞争其实更像是一种恶性的军备竞赛。我们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从大自然的万千植物动物中发现新的抗生素然后将其应用到对付细菌的这场大战里,而细菌却并不把这当做是一场人类对它们种群的大屠杀,它们就这样乐呵呵地坐享其成,享受着人类对它们的每一次筛选。我们每研制出一种新的药物,细菌的功力也会增加一大截,而且这种速度远比人类寻找新药的速度快得多。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令我们甘败下风。
对于自然的这种敬畏让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种群的伟大。
上一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六)中国的青霉素
下一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八)聪明的细菌
谁有抗生素比较详细的使用指南阿
新加坡临床指南(2000.1) 成人抗生素使用指南 新加坡卫生署 新加坡医学研究学会 新加坡医学会内科分会 编写组组长 Roland Chong 目的 本指南不打算作为医学治疗的标准。因为制定医疗治疗标准是要根据每个病例的临床资料、最新医学进展及治疗方法。 本文的内容是临床工作指南,是根据制定指南时所能得到的的最好证据。按照本指南并不保证每个病例均治愈,本指南并不包括所有方法,亦不排除其他可接受的方法。每个医师最后对他(她)治疗的病人负责,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选择最合适的治疗。 前言 抗菌剂是20世纪的神奇的药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普遍应用青霉素,迅速征服战时最大杀手—创伤感染,这是一种医学的奇迹。但随着应用抗菌剂的愈来愈多,导致产生耐药性,这是一个极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受全世界关注。 抗菌剂的耐药性导致发病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的增加。正确的选择抗菌剂、使用正确的剂量及疗程,将可延缓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 对于成人抗生素使用指南出版,我非常高兴,这是由新加坡医学会内科分会制定的,许多家庭医师、传染病、微生物、呼吸科、肾病科及老年科专家参加编写的。另外儿科抗生素使用正在编写中。预期即将出版。 陈爱菊博士 医学部主任 目录 证据等级(类)和推荐等级(级) 推荐意见摘要 1. 指南的目的与制定 2. 抗生素使用原则 3. 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 4. 急性气管炎 5. 社区获得性肺炎 6. 医院获得性肺炎 7. 泌尿系统感染 8. 老年人 附件:抗生素种类、抗菌谱、副作用及药物互相作用 编写组成员 证据等级 Ⅰa 证据来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荟萃分析 Ⅰb 证据至少来自1份RCT Ⅱa 证据至少来自1份对照非随机研究文献 Ⅱb 证据至少来自1份设计周密设计的卡方检验论文 Ⅲ 证据来自周密设计的非卡方检验论文,如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及病例研究。 Ⅳ 证据来自专家委员会报告或意见和/或有关专家的临床经验 推荐意见 A (证据等级Ⅰa、Ⅰb) 在大量高质量论文基础上,至少有1篇RCT论文。 B (证据等级Ⅱa、Ⅱb、Ⅲ) 需要有实用的严格的临床研究,但不是随机临床研究。 C (证据等级Ⅳ)证据来自专家委员会报告或意见和/或有关专家的临床经验;未直接用于临床研究 GPP 根据指南编写组的临床经验,推荐最好方法。(注:GPP=good practice points, 可译为“最佳治疗意见”) 推荐意见摘要 一、呼吸道感染 普通感冒 A 普通感冒不应使用抗生素(A,Ⅰb) C 黏膜脓性鼻炎常伴随感冒,这不是使用抗生素指征(C,Ⅳ) 咽炎 A 咽炎不应常规使用抗生素,即使不用抗生素均可自愈(A, Ⅰb) A 不应使用抗生素缓解症状(A, Ⅰb) B 用咽拭字可鉴别病毒或细菌性咽痛。(B,Ⅱb) B 如咽痛伴喉鸣、呼吸困难。应立即转院,无条件者不宜作喉部检查。 GPP 开业医师应知道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咽痛。 GPP 开业医师应知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表现为咽痛伴渗出(注:化脓性扁桃体炎)、颈前淋巴结肿大。不应把青霉素类药物作一线用药。 急性鼻窦炎 B 单凭临床表现不能鉴别无合并征上呼吸道感染与细菌性鼻窦炎,但可根据病程鉴别。(B,Ⅱb) A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应首选羟氨卞青霉素或羟氨卞青霉素—clavulanate。(A,Ⅰa) A 如羟氨卞青霉素或羟氨卞青霉素—克拉维酸钾无效,可选用二线药物,如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A,Ⅰb) A 疗程7天,到症状与体征改善或缓解。一般常用到10`~14天。(A,Ⅰb) 急性喉炎 A 成人急性喉炎,一般不使用抗生素。(A,Ⅰb) 急性中耳炎 A 急性中耳炎抗生素效果很差,主要*临床判断。(A,Ⅰa) B 抗生素治疗的选用与疗程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B,Ⅲ) B 中耳炎复发首选药物(羟氨卞青霉素或长效磺胺),与广谱抗生素同样有效。较贵的二线药物(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B,Ⅱb) 二、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 B 60岁以上老人或基础病人,开始时应使用抗生素。(B,Ⅲ) 慢性支气管炎 A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应使用抗生素治疗(A,Ⅰa) 三、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A 肺炎只能*胸片诊断(A,Ⅰb) B 危险分层是处理CAP的关键问题(B, Ⅲ) C 住院病人推荐做细菌学、血液学、生化及血清学检查。(C,Ⅳ) B 根据危险分层,以及流行病学的主要病原,推荐经验治疗。(B, Ⅲ) A 低危险性病人,如对经验治疗有迅速反应,可把静脉治疗改为口服(A,Ⅰb) 四、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B HAP的分类和开始的经验治疗是根据主要致病菌、病情严重性、住院时间及特殊致病菌的危险因素。(B,Ⅲ) 五、泌尿道感染 无症状的细菌尿 A 无症状的细菌尿病人不推荐使用抗生素,但孕妇需要使用。(A, Ⅰb) UTI妇女 A 女性膀胱炎可选用第一、二代头孢霉素呋喃妥因。长效磺胺、氟喹诺酮及甲氧氨苄嘧啶(A,Ⅰb) B 女性膀胱炎使用头孢霉素、呋喃妥因、长效磺胺,疗程7天;或用萘啶酸治疗,疗程7天。 A 女性膀胱炎治疗,用长效磺胺或氟喹诺酮治疗,推荐疗程为3天。(A,Ⅰb) A 单次剂量比多日疗法效果差,不推荐为女性膀胱炎常规治疗。(A,Ⅰa) B 女性反复发作UTI的治疗方法是,用小剂量持续预防或性交后预防,为期3~6个月。有效药物是长效磺胺、呋喃妥因、头孢霉素或甲氧氨苄嘧啶(B,Ⅱa) 男性UTI B 急性前列腺炎推荐治疗药物有长效磺胺、氟喹诺酮,疗程4周。(B,Ⅲ) B 慢性前列腺炎推荐治疗药物有长效磺胺、氟喹诺酮,疗程12周。(B,Ⅲ) C 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选择是土霉素或红霉素。(C,Ⅳ) 女性肾盂肾炎 B 女性急性肾盂肾炎的初始治疗是用静脉第1、2代头孢霉素加氨基糖甙类住院治疗;或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氟喹诺酮类药物亦有效;轻症病人可选用口服第1、2代头孢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有尿细菌培养结果,可依次调整抗生素,疗程为14天。(B,Ⅲ) 孕妇UTI A 孕妇无症状细菌尿应用根据培养与敏测结果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肾盂肾炎及其他合并征。(A,Ⅰa) B 孕妇急性膀胱炎推荐的经验治疗是第1、2代头孢霉素、呋喃妥因、长效磺胺(后3个月妊娠慎用)。可根据细菌培养及敏感试验调整抗生素,疗程为7天。(B, Ⅲ) B 孕妇肾盂肾炎的推荐经验治疗是第3代头孢霉素。根据细菌培养及敏感试验调整抗生素,疗程为14天。(B, Ⅲ) 有合并症UTI C 有合并征的UTI应根据细菌培养及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出现症状后可用经验治疗,但用抗生素前应先取标本,作细菌培养,根据结果调整药物。(C, Ⅳ) A轻、中度有合并征的UTI 病人,推荐用口服氟喹诺酮、长效磺胺。(A, Ⅰb) C轻、中度有合并征的UTI 病人,另一种治疗方案是用第1、2代头孢霉素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C, Ⅳ) C 有基础病或住院病人罹患有合并症的UTI,推荐使用静脉第3代头孢霉素、氟喹诺酮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另一种治疗方案是用静脉氨苄青霉素加氨基糖甙类亦有效。(C, Ⅳ) 六、老年人感染 肺炎 C 治疗老年CAP见第5章,本指南是至60岁以上老人。(C, Ⅳ) C第6章治疗以HAP适用老年病人。(C, Ⅲ) 上呼吸道感染 GPP 对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缺乏特殊研究,可参照第3章上呼吸道感染选用抗生素。 泌尿道感染 C第7章有关妇女无症状细菌性尿、男性UTI、及有合并征UTI的推荐治疗,均适用于老年人(C, Ⅳ) A 住在护理院的病人,无症状的细菌尿发病率很高,即使不插尿管。对其治疗没有好处,反而诱发耐药菌株感染。(A, Ⅰb) B 插尿管病人常发生脓尿或细菌尿,仅发生败血症(由此感染导致发热、功能改变,白细胞升高)时才使用抗生素。(B, Ⅲ)
上一篇:论文引用率网站
下一篇:有关心理的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