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论文2000字关于海尔
管理学论文2000字关于海尔
企业文化,企业的灵魂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在现代管理学里,这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活动主动塑造的文化形态,当这种文化被建立起来后,会成为塑造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对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这种新型管理理论得到了现代企业的广泛重视
海尔集团是我国著名企业,也是成功走向海外的企业之一。它的成功,与其出色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下面简要探讨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观
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海尔集团产品之一格力空调的一条广告语是:“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这充分体现了海尔集团的科技创新。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品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 、 追求卓越是海尔的精神取向。
敬业报国的中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忠”就是回报,海尔人就是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报用户、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忠”就是真诚,海尔人真诚到永远。
追求卓越表现了海尔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 能体现海尔精神的两句话是:“ 把别人视为绝对办不到的事办成”、“ 把别人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 、 马上行动是海尔的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体现了海尔人的市场观念,以迅速快捷的态度对待市场,绝不对市场说“不”。体现了海尔为用户着想,对用户真诚,快速排除用户烦恼到零。一个典型例证是:海尔在17小时内将海外经理人的建议变成样机。
海尔理念
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保持高度警觉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
用人理念:人人是人才 、 赛马不相马。你能翻多大跟斗,给你搭建多大舞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企业要想进步,就必须让员工进步,海尔这种做法是真确明智的。
质量理念: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海尔力求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认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典例之一是1985年的砸冰箱事件。企业当众砸毁76台不合格的“瑞雪”牌冰箱。这一砸,砸醒了职工的质量意识,更加坚定了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的发展道路。
营销理念:先卖信誉 、 后卖产品。
市场竞争理念: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在海尔的订单中,有只定一台冰箱的。海尔这里实行的是差异化战略,为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的产品,以适应不同顾客的需求。
市场理念:创造市场。只有淡季思想, 没有淡季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为满足消费者夏天衣服少的洗衣需求,海尔开发了“小小神童”洗衣机,它的便捷使得它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海尔也在这方面占据了先机。
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出口理念:先难后易。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出名牌之后,再以高屋建筑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
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海尔技术改造理念:先有市场 再建工厂。
技术创新理念:创造新市场 、 创造新生活。市场的难题就是海尔创新的课题。
职能工作服务理念: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海尔对市场的两条原则是:紧盯市场创美誉和绝不对市场说“不”。海尔紧盯市场的变化,甚至要在市场变化之前发现用户的需求,用最快的速度满足甚至超出用户的需求,创造 美誉。试问,这样的企业能不成功吗?
创新观念
拆墙论:拆掉企业之间的墙,实现合作双赢;拆掉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墙。竞合:竞合是21世纪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趋势。竞合的基础是优势互补,竞合的方式是资源互换,竞合的结果是双赢发展。资源论:不在于企业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了多少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源头论:每个人都有一个市场,每个人都是一个市场。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条大河的源头,那么每一个员工都应是这条大河的源头,员工的积极性应该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而不是靠压出或抽出来。小河是市场、用户。员工有活力必然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用户必然愿意买企业的产品,涓涓小河必然汇入大河。计划经济下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助长了员工吃大锅饭的思想。在市场经济下,必须改为源头喷涌大河满,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成为喷涌的源头。资源论•整合力:市场的整合力就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它是一种使名牌不断升值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两种整合来体现,一种是企业体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一种是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此外,海尔非常重视美誉度。消费者给予企业无任何企图的赞扬,有口皆碑,这就是美誉度。这种美誉度是无价的,是最可靠最可贵的市场资源。美誉度不同于知名度,知名度用钱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美誉度不同于信誉度,信誉度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即可获得。美誉度必须不断超出用户的期望值。吃“休克鱼”:吃“休克鱼”是海尔兼并扩张举措的一种形象比喻。零距离销售:市场链的建立就是要达到零距离销售的效果。所谓零距离其本质是心与心的零距离。只有企业同员工的心是零距离,员工才能同用户的心零距离。那就正真做到卖一台产品赢得一颗用户的心。
除了这些,海尔企业文化还包含许多其它内容,比如真诚、诚信、全球化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它们对海尔进行约束,指导方向,使海尔这艘巨轮在浩瀚的大海中稳步高速前进。像海尔、双汇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许多企业因良好的企业文化光芒四射,也有许多企业因平庸甚至恶劣的企业文化而暗淡无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就像森林是地球的心脏一样。
求管理学论文,题目【管理就是力量】。要求字数2000+
企业家为什么要讲故事
企业家为什么应该是“故事家”?
我首先要提到的是我国经济管理前辈、首任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企业法》起草主持人袁宝华同志为本刊出版的《管理故事与哲理》一书的题词,他主张:“企业家应该学会用讲故事的办法,向职工传递自己的经营理念,以达到‘上下同心者胜’的目的。”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企业家在新时代里管理企业的基本方法。
国际主流社会学专家们普遍认为:21世纪是专业咨询顾问的世纪,是通过讲故事传播学问、理念的世纪,是“说书人”的世纪。这一预见虽然是推理性判断,但大家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事实已经不断在印证。如果一位讲企业管理、商业经营的教授,不是通过讲故事来传播理论知识,如果一位成功企业家不能用讲真实的企业故事的方式,来有效传播自己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方向,那就表明:他已经落后于时代,已必将造成自己与受众之间的隔膜,进而无法“同心者胜”,势将功败垂成。
在我为市长班讲课13年之后,在一次昆明考察时,我与几位市委领导的对话,使我发生了很大的思想转变,我深刻意识到:比起其他社会组织,中国企业界更需要通过讲故事来说明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急需管理的“案例”(讲故事)来培训员工。也因此,当今商学院无不都用讲故事的办法来教学。
近年,本刊连续出了多本关于企业经营故事与哲理的增刊及书籍,很受读者欢迎。在韦尔奇来中国讲管理的那一天,海尔CEO张瑞敏约我去谈管理。言谈中,他都是通过自己所闻所见的故事,说明了自己对企业管理的看法。他曾思考过:“我常想《圣经》为什么在西方各国深入人心?靠的就是讲故事。”这说明讲故事是转变与加深人们的价值观、理念的最好方式。每个企业都希望员工像信仰宗教一样信仰企业的文化,那么每个企业就都应该为自己的文化、理念编一本“企业圣经”。
在告别时,我送给他我们当年新编的《管理故事与哲理》。回到北京的第二天,海尔的企业文化中心苏主任等一行就随后赶来,特为“故事”而来……于是半年后,就诞生了我们与海尔合编的一本畅销书:《海尔的故事与哲理》。
书中所述,都是在海尔内发生的真实故事,它不仅成为了海尔内传播企业文化、进行员工培训的有效工具,更成为了他们对外介绍企业、树立企业形象的窗口,并很快成为了当今海尔管理思想最具传播性的读物。
在对外树立形象的同时,生动的故事还能增加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当员工看到自己成为上司口中的主人公时,骄傲的心情一定是再多的奖金也无法比拟的;当看到身边的同事成为企业精神的标杆时,也会不由自主地羡慕:如果我也能成为故事的主角该多好!这就自然在企业中形成了“上下同心”的内在驱力。
企业家如何讲故事
在明白了为什么要讲故事之后,我们来谈谈企业家如何讲故事。
中国企业家协会陈锦华会长在为《海尔的故事与哲理》一书题词时,谈到了具体讲故事的“方法论”,他明确指出的方式是:“故事中有哲理”。
有时企业家不必讲“我认为”、“我觉得”,而只讲事实和故事本身,从而给大家思考的余地,正所谓“引而不发”。做一个讲故事的好手,最重要的是能让听故事的人反复琢磨故事中的道理。企业家讲故事,就是要让员工思考:我能从中学到什么?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或能否避免同样的错误?
因此,我常对杂志社同仁讲:“我们办杂志,就是通过讲述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传达一项对管理有用的思想、价值。”
我这么做,还受到在日本工作时的启发。他们就是用讲故事并配漫画的方式,出老少咸宜的“小人书”,在汽车、地铁车站售卖,读者借其排遣了旅途孤寂之苦,还学到很多知识。基于这个想法,在我办刊第三年的1993年,就主编了一套讲述世界百强企业家经营谋略故事的连环画本,首印8万套,一次售罄。
在书中,我们没有讲太多的大道理,就是呈现给了读者故事的经过,并绘成连环画,形象生动、一目了然、一看就懂,但其中却蕴涵了很多深刻的哲理。读者们结合自己的经历、角度,可以由此引出很多思考。
应该讲怎样的故事
生动的故事能打动人,真实的故事则能说服人。道理很简单,传播自己理念,铸就自己的企业文化,应该依赖真实感人的故事,而不是教条的说理。只有用“企业自己的故事”来说明哲理,才能给员工干部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前面提到的我们为海尔编写的《海尔的故事与哲理》,就全部是通过发生在海尔的真实故事,来阐述海尔的管理经验。比起口号与数字,这些故事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今日的优秀企业,无不晓得企业文化的重要。我们所说的文化,通常是由五个部分组成:一是知识;二是习惯;三是价值观;四是制度;五是公德。这五个部分的核心是价值观。
知识的接受,是受价值取向决定的;习惯,是对现有价值观习以为常后才形成的;而价值观通过细化、固化,才成为制度、法律;至于公德,则是在公共活动与社会交往中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更是价值观的体现。可见,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价值观的不断提炼与不断优化。
而优化又靠什么?靠企业领导通过对自己理念的宣讲和相关制度的执行。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领导文化。领导宣讲与执行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的铸造过程。这个过程不应该是苍白无力的讲道理、讲条文,而应该是传播一个个真实、生动、可信的故事的过程,从而达到企业价值观深入人心的目的。与此同时,这些企业里的真实故事,更可以成为企业价值观向用户、合作者、政府官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普及宣传的最好广告。
因此,一位优秀企业家一定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
上一篇:学会宽容议论文800字高中作文
下一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1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