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概论论文3000
广告学概论论文3000
论文的种类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论辩型论文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3.综述型论文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论文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
(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广告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广告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一、广告学实践教学内容失调
从目前来看,几乎所有拥有广告学专业的高校都把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创意与策划列入核心课程。这些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受到充分的重视本无可厚非,但这样造成一个问题:广告学毕业生大部分都将按高校开设此专业最初预设的那样大量涌入专门从事内容创作的广告公司。这样从事广告创作的广告公司人员竞争异常激烈竟渐趋饱和(美术、中文、广告学学生都大量涌入),而其他类型的广告公司却人才匮乏。可以说过于重视广告创作其实是很多高校广告学课程设计的一个隐蔽性缺陷,而这一缺陷又似已成为广告学专业内一个牢不可破的成例。凡是对广告经营与管理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广告公司的类型其实有很多,如按其服务功能和经营范围不同,广告代理公司可分为综合性代理和专门性代理两类。综合性代理指主要向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代理,包括产品研究、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媒介计划和购买、广告监测和评估以及附加的公关建议等服务。专门性代理公司又可分多种情形,或只提供广告运作某一方面的业务,譬如市场调查公司、广告制作公司、广告调查公司多属此类。或只限于某些特殊广告业务。[1]又有很多企业专门设有品牌推广部或营销部或广告部,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创作一则广告,而是制定一月或一年度的广告计划并对其广告进行预测、监督、评估。从这些广告代理公司和设有广告部或品牌部或营销部的企业来看,广告内容的创作绝不是全部,亦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广告教学的内容除了广告文案写作、设计、策划,还包括市场调研、媒介计划及购买、广告监测和评估、广告销售等内容,以后广告学生就业方向除了广告文案、平面设计、广告策划等职业类型外,还可以从事这些方面的工作,只偏重广告创作、广告内容的实训,而不重视广告调研、媒介策划等其他内容的专门化实训,将导致广告职业分化上的极度不平衡。
可以说,未来广告的发展方向绝不只是广告创作。今后与广告相关的职位将更加细化、丰富,所以,每一所地方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其实都可以办出特色来,何必只盯住广告创作这一狭窄途径?如有些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可以偏重于媒介经营,有些可以偏重于广告监测,有些可以偏重于新媒体,有些可以偏重于广告调研,为广告行业提供更加细化的人才。
二、广告学实践教学与市场分离
凡广告公司和广告从教人员都强调创意是广告的动力之源。创意被提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被当作是衡量广告水准的风向标。然而过度重视创意可能导致广告与市场的脱节。一般而言,商业广告偏保守,参与竞赛的广告重创意;电视广告、户外广告偏保守,网络广告、杂志广告重创意。广告学教学也必须平衡创意与保守以及商业与非商业两端,不能一味为创意而创意。以后的广告学教学中除以一些创意广告作案例外,还应多以目前市场上发布的商业广告作为案例,以便更契合市场和企业的需要。目前广告学教育存在广告学界与广告业界的分离,学界和业界对广告的'观点不一样,所侧重也常不一样。如广告学界侧重研究广告的符号化问题和对广告进行文化、社会批判问题以及广告产业化问题,而广告业界注重广告的具体运用和效果问题。广告专业教师往往于理论知识深习不怠,却最缺乏在广告公司实践的经验,具体而言他们最缺乏的乃是对广告市场运作方式和市场真实需求的了解。正缘于此,教师只好退而求其教比较保险的创作。高校广告学教育之所以出现以创作为重的风气,实属目前教师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很多广告学专业出来的毕业生进入广告行业往往抱怨平日所学似乎很难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虽然从理论到操作本就有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但广告学专业教育中学界与业界以及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现象恐怕也难辞其咎。[2]
三、广告学实践教学与技术脱节
广告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今日广告界情形已完全与几年前的广告情形判若两别。现在广告界一大新的变化在于技术对广告的深度介入。可以说,技术对广告的作用越来越大,此不仅表现在新广告平台(或称新媒体)的构建上,亦表现在利用新技术实施数据分析上。如专业化搜索引擎的出现催生了百度、谷歌这样的巨型网络公司,他们利用竞价排名、关键词广告搜索等形式降低了广告成本并极大提升了广告的效果。移动设备如PC和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广告的精准性、互动性、位置性和长尾性都大幅度提高。这些新媒体广告平台绝非传统广告形式所能相比。又如网络公司的后台计算、云计算等可以对消费者的搜索行为、浏览行为以及消费者态度、意见等海量数据进行精确计算、筛选和归类,从而保证了广告投放的效率。新广告技术的出现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营销模式,而是开启了一个时代新的商业模式。[3]依今日技术发展的势头,可以说,未来改变广告的亦绝不是广告创作人才,而是一批看似与广告不相关的技术人才。技术在广告中作用日益凸显,让广告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无穷潜力。面对技术给广告带来的新变化,广告学教育也应作出相应调整,积极跟随时代的前沿变化,培养符合新商业模式的新型广告人才,广告学学生不仅要懂创意,还要懂相关的技术、参数,了解大数据、云计算等,通过开设专门的新媒体课程,加深大家对广告技术的理解,大胆地运用甚至创新广告投放平台,变培养广告学创意性人才为培养技术型创造性人才。在今日广告投放平台较之广告创作更重要、广告形式较之广告内容更重要的广告界,广告教育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才不至于在今日新变化新环境情势下落后于时代的需求。
四、如何开展广告学实践性教学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具体对策有:
(1)在开展广告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只注重训练大家的广告创意、广告设计等内容,还应该加强对广告调研、媒介计划、广告监测、评估等方面的实训,把此类实训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给予更多的资源和权重。
(2)积极参与到市场之中。成立广告工作坊,按照商业广告公司的标准和广告客户的要求作为广告实践的标准。与广告公司积极开展合作,直接承担广告业务。在广告实践中,以业界有经验的职业人员作为指导老师,以企业主作为广告作品的评判者,变以教师为裁判为以市场为裁判。
(3)跟进技术的变化,紧跟时代的需求。不仅培养广告创意人才,还要培养懂技术、用技术的广告技术人才。了解广告投放平台的原理、大数据的运用,甚至能够参与广告技术的革新。
注释:
[1]张金海,程明.广告经营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4.
[2]李杰,杨海军,夏文蓉等.中国广告教育现状批判——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迷失?广告学教育要具有中国特色吗?[J].广告大观,2004(12).
[3]艾瑞咨询集团.2011年国际移动应用广告平台案例研究报告——AdMob[R].http://,2012-2-20.
上一篇:自考本科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下一篇:论文见刊后发现数据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