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冶金大专论文谢辞
黑色冶金大专论文谢辞
金属材料:简介: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注:金属氧化物不属于金属材料)分类: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 2%~4%的铸铁,含碳小于 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优点:
(1)耐热性好,不易燃烧。
(2)随着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小。
(3)机械强度高。
(4)耐久性好,不易老化。
(5)不易受到损伤,不易沾染灰尘及污物。
(6)尺寸稳定性佳。
关于摇滚论文的资料
【摇滚分类】
Heavy Metal( 重金属 )
在众多摇滚的类型中,重金属是在音量,男子气概和戏剧化风格上最为极端的。在重金属声音的体裁上有很多的变种,但是他们都通过在喧吵的效果,失真吉他的演奏(通常演奏重复段)和简单,重击旋律上尽量取得共识。重金属自从它存在那天开始就不断引起争论---批评家从传统上抨击了那种故意吸引大部分青少年的舞台剧效果,还有一些保守的组合经常抗议他们所感到的包含有害,邪恶意味的歌词。尽管有重重困难,重金属从它的诞生就还是成为了稳定流行的摇滚音乐形式,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合这个时期,仍能保持它完美的未被侵蚀的核心吸引力。尽管如美国在声道选择上的叛逆的形式,重金属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英国的创造物。最初重金属的种子是在60年代英国蓝调运动中被播下的,特别是在那些发觉已很难适应美国蓝调naturalng的乐队中。这种韵律更加没有规则,增强了电子乐器的使用成为更加重要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像the Kinks, the Who, Jimi Hendrix, Cream和the Jeff Beck Group这些创新的乐手。然而,正如可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那样,最初真正的金属乐队是Led Zeppelin。最开始,Zep演奏蓝调曲调比任何人都更为沉重和喧吵,并且通过获取许多音乐源极很快创造一种以大规模,有质感为代表的重型摇滚。更少精细但是可能更大影响力的是Black Sabbath,他的黑暗,沉闷的吉他重复段创造了一种幻想中的世界末日,充满了毒品,死亡和超自然的迷惑。接下来被Zep和Sabbath所丢弃的这种风格,很多美国的乐队在70年代把重金属更改为更易接近的的形式;Alice Ccooper和Kiss易记的曲调和残暴的舞台表演;Aerosmith的sleazy boogie;Van Halen的浮华吉他引子和狂热的派对摇滚。在70年代末期,一些隐藏的英国乐队号成为英国重金属新浪潮(包括Judas Priest, Iron Maiden, Motorhead)开始演奏金属更为快速,倾斜和使用更多恐吓。他们的出现为80年代新的美国金属---鞭挞金属提供了影响力,这个新事物定性于对金属新主流流行的突破,它的出现是以Def Leppards Pyromania为代表的。金属在80年代的辉煌期里是最为享受的,由于大量的glammed-up流行金属乐队,除了鞭挞金属乐队激烈演奏复杂的重复段外,有时会融入些柔美的声乐作品。像Metallica和Megadeth这样的鞭挞乐队形成了狂热的歌迷从而在车库脱去了他们流行金属外衣的同一时间推动他们进入了主流。90年代的主流金属以一种新的叫做另类金属的混合物为中心,它(在它有效的商业形式上)通过hip-hop和工业的繁荣期结合了grinding trash和grunge的影响力。其间,地下以更粗糙,阴冷的风格成长,产生了两种类似的,起源于鞭挞的风格,被叫做死亡金属和黑暗金属,他们创作了一些最为重要的研磨,剧烈,超速的音乐和金属世界从未展示的graphic shock tactics。
Alternative Metal(另类金属)
在其初始期,另类金属以相对于那些可直接分类音乐的不同寻常的敏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重金属是这种音乐的核心,但是这些乐队太不规则了,应且他们的影响力对于适合地下的鞭挞金属来说太折衷了,所以他们主要的乐迷都是些喜欢重型吉他摇滚的人。然而,在车库音乐帮助另类金属更丰富从而获得了大量听众,特别是当更多的有闯劲的乐队逐渐考究他们的音色后,另类金属开始成为90年代重金属中最流行的风格。当它表现出几乎最少重金属分类类型的时候,它的形式和80年代早期的另类金属就很不大相同了。同时,大部分幸存下来的硬核朋克乐队都已转入到了金属领域的潮流,推动了地下重吉他摇滚乐队在别处找寻灵感。最早的带有重金属风格的另类金属分为前卫摇滚(Janes Addiction, Primus),车库朋克(Soundgarden, Corrosion of Conformity),噪音摇滚(the Jesus Lizard, Helmet),疯克(Faith No More, Living Colour),说唱(Faith No More, Biohazard),工业(Ministry, Nine Inch Nails),迷幻音乐(Soundgarden, Monster Magnet),甚至是世界音乐(later Sepultura)。这一切的演变并没有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发生,只是不断增长的想去尝试已经形成的那种越来越依靠乐器的纯演奏形式。一些这样的乐队终于在大众中获得了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通过巡回演出,并且他们还为在1993-94年逐渐显露的另类摇滚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以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和Korn为代表的说唱金属,以Tool为代表的不协调音乐,以White Zombie为代表的重。。。。和以Nine Inch Nails为代表的流行突破。这些乐队将成为在剩余的90年代期间连同Pantera那种有别于任何鞭挞金属乐队的粗厚,溶解的即兴重复风格在声音的制作和另类金属类型的风格上最具影响的力量。像很多另类金属乐队,Pantera是严肃的,阴冷的和内在的,但是他们示范了关于此如何具有男子的气概。在90年的中后期,大部分新的另类金属乐队开始玩起了把单一鞭挞,说唱,工业,硬核朋克和车库混在一起的风格。这种新的声音更多的包括了比hooks或memorable riffs更多的碾核特征和剧烈进攻,因此更多地依靠工作室录制完成它所展现的力量;然而,它俘获青少年那种隐藏的主流金属所代表的男子气概,从而成为一种商业崇拜。Korn, Marilyn Manson, 和Limp Bizkit这些有时配以aggro-matal, nu-metal, 或者(incorrectly) hardcore内容的乐队是这场新运动中最大的明星,并且在这十年的末期,无数新的乐队开始表演那种类似80年代后期微金属分支的带有成年性质暴力行为(ironic, given alternative metals vehement rejection of hair metals attitude)的风格。
Black Metal(黑色金属)
以邪恶、异教崇拜以及撒旦思想为其主要诉求,通常在歌词含有反基督、反宗教的倾向即被归为黑金属,除了传统重金属固定乐器之外,经常会使用其他乐器如钢琴、小提琴,或歌剧的女高音,在歌曲中营造出一股诡异又吓人的恐怖气氛。“黑金属”以来自北欧的重金属团体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乐队:Emperor, Mayhem, Enslaved, Dark Funeral
Indie Rock(独立摇滚)
独立摇滚这个名字是从“独立”这个词来的,这个词代表了按照自己乐队的思想去做和发行唱片时小份额,低预算的特性。虽然大部分独立种类的音乐是靠主公司的牌子来进入市场,占取销售份额的,但是他们做决定的过程仍然是依照自己想法的。同样的,独立摇滚可以自由的探究声音,情感和歌词的主题,无需迎合大众的口味---大众和个人口味的利润是不一样的(尽管他们是这样做的,毕竟,还是想在商业中停留)。它根深蒂固于80年代的美国地下和另类摇滚,虽然自从那时开始地下摇滚乐已经开始发生了些小小的变化。感觉上这个词被广泛的使用,独立摇滚真正的使它自己从另类摇滚中脱离出来是在Nirvana冲击主流的前后。大众口味逐渐将另类改造为严肃硬核的新形式,在过程中使它更predictable和testosterone-driven。独立摇滚是一种亚文化的体现;不是所有另类摇滚都是通过Nirvana的激发,也不是全都想要如此。尽管独立摇滚还没明确分离涉及商业的朋克团体,但它还是不特别关心乐队是否继续特立独行还是出卖给了主流;一般认为,首先它不可能在创作多种音乐形式的独立摇滚和符合大众口味这两方面上达到平衡点。差不多有很多原因来解释独立摇滚乐队不相容的特征,但是以下的是一些共识:这种音乐可能太反复无常以及天真的;太怪异;太敏感和忧郁;太颓靡和病态;太空想和催眠;太自我和情感密切联系歌词;在它的作品中太低保真和低预算;在音调和重复段中有太多的棱角;太阴冷和研磨;包装了太多Sonic Youth/Dinosaur Jr./Pixies/Jesus & Mary Chain-style的吉他噪音;在歌曲结构中太多的倾斜和破碎;受太多试验或是其他非主流音乐形式的影响。不管这种特殊的性质,这种摇滚的创者和听众都和另类音乐刚开始的时候很相像,排除由于这个交汇处,独立摇滚还是对于过度的testosterone采取很谨慎的态度。当然独立摇滚从没有很大的影响力或是强大的感觉;它只是很少有,或是从没有男子气概。在90年代到来的时候,独立摇滚发展为相当多的亚潮流并且相似于它的临近音乐形式(indie pop, dream pop, noise-pop, lo-fi, math rock, posr-rock, space rock, sadcore, 或是他们之类的),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确实保持了地下现象的平衡。
Industrial Metal(工业金属)
当纯正的工业带着它主要的来自试验音乐和电子舞曲暗示,工业金属使电吉他扭曲的噪音成为了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工业金属乐队让他们的歌曲建立在围绕着金属风格吉他重复段上,当其他的使用更多它能创造出的粗糙刺耳和研磨的质地。另一方面,工业金属一般比起straight-ahead金属来说,带有更多的侵略魄力,由此帮助了这种风格横穿于习惯了以吉他为主的金属和另类音乐的听众。工业金属的歌词也反映了黑暗和标准重金属的侵略性,尽管敏感性通过对朋克和另类摇滚个人意识上的疏远被筛选出来。无论它的愤怒是转向人性内还是表露于社会,工业金属永远表达一种阴冷和受折磨的焦虑的感情,通过它的重击墙壁般的噪音来抒发来自世界边缘的接近绝望的疏远。Ministry是最早的一个在80年代末普及工业金属的乐队,以他们为标志的建筑在重复演奏jackhammer guitar,电子,试验和失真声音上的碾磨;然而,Nine Inch Nails才是在90年代早期真正把声音带向主流社会的乐队,因为Trent Reznor在谱曲和多层作品上的才能。由于NIN在成功上的激发,许多类似声音在另类广播上突然出现了,在近十年末期,许多流行另类金属乐队将工业金属电子的优秀作品适当的融入到了他们侵略性的混合音乐风格中。
Agricultural Metal(农业金属)
当纯正的工业带着它主要的来自试验音乐和电子舞曲暗示,农业金属另辟蹊径,采取炫目的标题和严肃点批判精神夺人眼球。一些农业金属乐队让他们的歌曲建立在围绕着金属风格批判歌词重复段上,当其他的使用更多它能创造出的粗糙刺耳和研磨的质地。另一方面,农业金属一般比起工业金属来说,带有更多的侵略魄力,由此帮助了这种风格横穿于习惯了以吉他为主的金属和另类音乐的听众。工业金属的歌词也反映了黑暗和标准重金属的侵略性,尽管敏感性通过对朋克和另类摇滚个人意识上的疏远被筛选出来。无论它的愤怒是转向人性内还是表露于社会,工业金属永远表达一种阴冷和受折磨的焦虑的感情,通过它的重击墙壁般的噪音来抒发来自世界边缘的接近绝望的疏远。Lee-hom Wang是最早的一个普及农业金属的音乐家,以一把龙型吉他震惊世界,因为Lee-hom Wang在谱曲和多层作品上的才能,《Lust, Caution》这张专辑大获成功,其中,与Tang—Wei的双吉他飙琴让无数粉丝疯狂不已。然而,宏斗士才是在90年代早期真正把声音带向主流社会的乐队,随着san lu潮流的爆发,农业金属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现在,越来越多的乐队开始接受,模仿这种风格,而《What's wrong with rock》无疑是众人竞相效仿的宗师级作品。
农业的,才是天然的——愤怒反叛机器语
Post-Grunge(后垃圾)
西雅图车库音乐对美国主流音乐产生影响不久,就出现了一批所谓后车库风格的乐队。他们与西雅图车库音乐的主要区别在于:西雅图车库音乐坚定地追随了80年代的地下另类摇滚乐风格,而后车库音乐则更多地被概念上的车库音乐风格----内在形式广泛流行的,思想严肃的重摇滚----所影响。所以很多后车库风格的乐队只是简单地模仿了车库音乐的风格表达,却不具有最初车库艺术的独立特质。后车库乐队承袭了典型车库音乐中充满焦虑,冷静自省的音乐风格,并将其看作是车库艺术的必要元素。即使处于低蘼时期,后车库乐队们也保持了十分严肃清醒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存在,最终,车库音乐的独特元素成为了正统音乐本质上不可或缺的成分。后车库风格几乎影响了整个90年代的主流成熟的重摇滚音乐。虽然音乐中包含了另类的元素,后车库依然是一种主流商业音乐----其浑厚流转的车库吉他演奏是音乐优美流畅,脍炙人口。很多乐队在风格上十分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同;除了旧式车库音乐,后车库还借鉴了80年代初期的喧闹流行,朋克流行,复兴斯卡乐,另类金属和古典纪念摇滚等音乐风格。此外,一部分怪异的后车库风格的物品还因其黑色幽默而非低调忧郁而大受欢迎。后车库音乐在旧式车库音乐产生不久后就已经浮出水面;代表旧式车库风格的nirvana乐队于1992年初进入巅峰时期,短短几年后,后车库风格的bush乐队和candlebox乐队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旧式车库音乐最初的的鼎盛时期过去后,后车库风格开始兴起,90年代中期到末期涌现出一批新生乐队;其中一部分持续走红,而另一些则昙花一现。时至今日,后车库风格仍然兴盛不衰,creed和matchbox20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两支该风格乐队。
Progressive Metal(前卫金属)
前卫金属将金属乐的打击,音量,和侵略元素与前卫摇滚的宏伟的伪古典的张扬相混合。当然,有些乐队强调了其中一个元素对另一元素的影响----例如,dream theater。相比与其他的乐队,他们更倾向于前卫风格----但是所有乐队都体现了音乐中的基本的张扬风格。以pink floydian, queensryche为代表,前卫金属于80年代末浮出水面。曾有一度,前卫金属相当隐秘(虽然像and justice for all这样的金属音乐的唱片集和前卫音乐的唱片集一样繁多,并且被一一分类),在整个90年代,前卫金属都保持了低调的存在。然而,其流行程度已经足以产生交叉碰撞,最显著地体现为queensryches的“silent lucidity”.可是尽管如此,前卫金属作品并未在90年代获得很大的经济收益。而如queensryche,dream theater这样的乐队在这十年里一直成为了这一风格的标志。然而到了90年代末,前卫金属毋庸置疑地成为狂热的中坚分子的一致方向。
Death Metal/Black Metal(死亡/黑色金属)
死亡金属由80年代后期的鞭挞金属而来。带着坚硬的歌词和对鞭挞病态的困扰走着极端路线,死亡金属是---就像它的名字所暗示的一样---仅仅是关于死亡,痛苦和受折磨的内容。这些残酷寒冷的歌词被不断喧闹,重型的重复着,这种风格受到很多像Black Sabbath迟缓金属般的影响,Metallica就是典型的代表。死亡金属乐队也同样受了很多70年代艺术摇滚复杂歌曲结构的影响,尽管大部分的这些复杂的歌曲结构是从Metallica那里学来的。死亡金属从没有在大众中产生共鸣,但是对于一些顽固的重金属乐迷来说,Metallica 和Guns N Roses是最优秀的---他们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早期买了数百万的唱片---或者还有流行金属,如Poison。死亡/黑色金属在90年代保持了一小批忠实的乐迷。
Goth Metal(哥特金属)
哥特金属被阴暗,不断喧吵的哥特摇滚的冰冷气氛和重金属侵略所包围,发现了在戏剧意识和用宗教,惊骇来装饰的抒情诗般的吸引力两种风格中存在着的中间立场。像前朋克般居先的哥特金属,暧昧的仿古,金属乐队般如Rainbow, Dio和Judas Priest般已被被形容为哥特的次要的嗓音,如果没有更多的特征,那么除了真正的哥特金属总是被哥特摇滚直接影响之外,缥缈的合成器效果和幽灵般的感觉同样和吉他重复段一样重要。因此哥特金属常常保留请求听众站在天平的两端。哥特金属最先在80年代中期前段浮现,以洛杉矶为中心,所以也常被叫做“死亡金属”,这个以Christian Death为首的发生地。很多哥特金属乐队自从在美国和欧洲跳跃起来之后,便通过tongue-in-cheek Type 0 Negative在90年代更广的另类金属听众中爆发了。在后10年期间,哥特金属同样被认为在黑色金属乐队寻找%
中文图书和资料目录
阿尔汉格尔斯基(Архангельский А Д)著.1941.周裕藩译.苏联地质构造与地史[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9.
阿尔汉格尔斯基(Архангельский А Д)著.1954.陈良译.苏联铝土矿类型及其成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阿尔佩罗维奇 И М 等著.崔林沛等译.苏联石油勘探中的大地电磁流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艾桂梅主编,马文永副主编.世界主要产油国系列资料[M].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信息研究所,1995.
安特罗波夫(Антролов П)著.1956.赵承先译.苏联的矿产资源[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8.
奥夫钦尼科夫(Овчинников А М)著.1955.张介涛等译.普通水文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60.
巴基洛夫(Бакиров А А)著.1954.胡征钦译.利用基准井研究俄罗斯陆台结晶基底地质的经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58.
巴斯曼诺夫(Басманов В А)等著.1953.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编译.苏联地质部地质勘探工作统一生产定额EHB固体矿产取样[M].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编译出版室,1953.
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球化学教研室编译.苏联深部过程方面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情况[M].北京,1973.
北京矿业学院图书馆编.苏联矿业期刊论文索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彼得罗夫(Петров В П),斯特拉霍夫(Страхов Н М)合著.冯天阶译.岩石学、沉积岩石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6.
别杰赫琴(Бетехтин А Г).1946.苏联的锰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4.
别里耶夫斯基.苏联地层工作的主要方向[M].北京: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1959.
布罗兹,朱拉杰等.1977.冶金部中国金属学会锰矿技术讨论会筹备组译.苏联锰矿[M].冶金部中国金属学会锰矿技术讨论会筹备组,1982.
昌大同,徐永元编译.西西伯利亚盆地含油气盆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巢华庆等编译.俄罗斯大型特大型油气田地质与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陈原.苏联的自然环境及其改造[M].北京: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4.
戴金星.苏联气田和天然气储量分布的若干特征[M].北京:石油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道波罗沃力斯基(Добровольский В В)著.安成译.苏联厚煤层采空区充填开采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58.
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编.苏联水文地质专家谈话汇编(1957~1958)[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9.
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编.一九五四年苏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家谈话汇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5.
地矿部中南地质局.苏联专家建议汇编(中南地质普查勘探工作)1953~1955 [M].
地质部地球物理探矿局编.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地球物理勘探专家建议汇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60.
地质部南方地质总局.苏联专家建议汇编1957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9.
地质部情报所、矿床所编.苏联区域物探工作[M].北京:地质部情报所,地矿部矿床所,1980.
地质部情报所编.苏联地质工作的组织管理及变革[M].北京:地科院情报所,1980.
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编.苏联专家建议汇编——非金属部分(1954~1958)[M].北京: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1958.
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编.苏联专家建议汇编——黑色金属部分(1954~1958)[M].北京: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1958.
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编.苏联专家建议汇编——煤油页岩部分(1954~1958)[M].北京: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1958.
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合编.苏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家谈话汇编(1955~1956)[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8.
地质科学院情报所译.苏联地质测量方法指南(比例尺1∶5万)[M].北京:地科院情报所,1977.
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地质矿产部情报所编.地壳和上地幔研究:北美、欧洲和苏联深地震反射剖面测量成果及其定性定量解释方法[M].北京: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地质矿产部情报所,1990.
地质矿产部情报所编.苏联物探方法技术及其综合找矿实例[M].北京:地矿部情报所,1982.
地质矿产部情报所编译.1985.岩石化学测量与普查方法[M].北京:地质矿产部情报所,1987.
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编.苏联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中的遥感地质工作[M].北京: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1988.
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编.苏联矿产预测与预测普查组合[M].北京: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1988.
丁佩华.俄罗斯石油地位的博弈:基于21 世纪初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有色金属编辑委员会.苏联采矿译文选集[M].沈阳:东北工业出版社,1952.
伏洛捷科(Володченко К Г)等编.1953.苏联地质部地质勘探工作统一生产定额EHB 钻探工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4.
高尔布诺夫(Горбунов Н И)著.熊毅等译.苏联土壤中的黏土矿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戈尔斯基 И И.苏联的含煤区[M].北京: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1956.
格里戈里耶夫 Д П等编.1957.赵其渊等译.苏联地质科学四十年(下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8.
格里戈良 С В,索洛沃夫А Л,库津М Ф编.1982.苏联固体矿产化探规范[M].北京: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1985.
格里戈良(Григорян С В)等编.1982.吴传璧等译.苏联矿产化探规范[M].北京:地矿部情报所,1985.
古勃金(Губкин И М)著.马万钧等译.苏联十五年来地质勘探与研究工作的成就[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贵州省地质局编.苏联专家建议汇编1954~1958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9.
国家地震局科技情报中心编译.苏联地震预报译文集[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国家地质总局地质机械仪器设计院编.苏联砂金矿勘探技术和钻机[M],1977.
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编.俄罗斯、匈牙利的自然资源管理[M].北京:国土资源部,2002.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编.俄罗斯矿业投资环境资料汇编[M].北京: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2006.
哈里莫夫(Халимов Э М)等著.1987.金衍泰译.苏联高黏原油油田地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海科维奇(Хайкович И М)等编.汤三星译.铀矿普查和勘探的伽玛测井规程[M].北京: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外铀金地质》编辑部,1993.
何裕盛编.赴俄罗斯、乌克兰遥感地质考察报告[M].北京:全国遥感地质工作协调小组,1992.
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地质局四一三队综合组译.西伯利亚金伯利岩中钛橄榄石的发现[M].湖南: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地质局四一三队综合组,1972.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问题研究所苏联研究室编.苏联主要资源潜力的初步分析[M].长春:吉林师范大学外国问题研究所苏联研究室,1979.
纪忠元,项仁杰,刘吉成等编著.世界矿情,独联体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季开耶夫(Зикеев Т А)著.1957.高裕译.苏联煤炭及可燃性页岩质量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58.
加弗里连科(Гавриленко Е С)著.1975.孙杉译.构造圈水文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
加拉古丽娅 Л С,叶尔绍夫 З Д 主编.2000.苑惠明译.俄罗斯自然危险、冻土危险[M].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2009.
加利钦 M C等编著.顾承启译.前苏联地质部地质生态调查和制图的要求[M].北京:地矿部信息院,1996.
姜哲主编.俄罗斯联邦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汇编[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姜哲主编.俄罗斯联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指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姜哲主编.俄罗斯联邦矿产资源政策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金之钧,王志欣编著.西西伯利亚盆地油气地质特征[M].北京:中国石化,2007.
金兹布尔格 Н И.1958.介绍苏联稀有元素工作经验及个人见解[M].北京,1958.
卡赞斯基 В И著.陆茂修,叶春兴译.苏联铀矿床[M].北京:放射性地质编辑部.
康多斯卡娅 H B,舍巴林H B主编.1977.冯树文等译.苏联强震新目录(公元前~1977年)[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科夫达(Ковда В А)著.许翼泉译.苏联漠境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科兹洛夫斯基 Е А著.鄢泰宁,王达译.俄罗斯矿产资源政策与民族安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科兹洛夫斯基(Козловский Е А)著.1988.汪熊麟译.苏联地质部门的改革[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克维亚特柯夫斯基(Квятковский Е М)著.王恕铭译.电法勘探[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8.
阔莫夫著.国家土地管理局外事司译.俄罗斯土地资源管理[M].北京:国家土地管理局外事司,1998.
拉德凯维奇(Радкевич Е А)著.1958.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翻译组译.苏联南部沿海地区矿床成因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郎格(Ланге О К),费拉托夫(Хпетов К В)著.1947.张志诚译.苏联区域水文地质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7.
李霞等编译.俄罗斯地球物理勘探前沿技术文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李则新等编译.苏联矿床经济评价问题讨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梁光明编著.俄罗斯土地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刘放.苏联的石油工业[M].北京: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4.
刘枫.介绍苏联钻探工程的若干先进经验[M].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地质处,1952.
刘燕平编著.俄罗斯国土资源与产业管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刘燕平等译.俄罗斯联邦地下资源政策与法规汇编(1992.2~1994.5)[M].北京: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1994.
刘永年编.苏联对井下爆炸射孔设备的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58.
刘永山等编译.世界油气田情况.第一分册,苏联大油田[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2.
卢卡舍夫(Лукашев К И)著.1956.陈静生译.苏联境内风化壳的地带性地球化学类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卢丽叶(Лурье М Л)等著.1952.赵福宁译.苏联几个矿区的岩石学和矿物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8.
鲁梦余著.苏联毕尔斯克盆地局部构造的成因类型及其与含油的关系(摘要)[M].北京:中国地质学会,1965.
罗永国,王立文译.迈向21世纪的俄罗斯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第一卷,基础地质[M].北京: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1.
洛巴诺夫 ДП等编著.1988.汤凤林等译.苏联建立和开发矿物原料基地的主要科研方向[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马克西莫夫(Максимов С П)著.1987.毛贻康,杨卫东译.苏联油气田手册[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1.
马立庚(Марягин Г)著.1951.张炎译.苏联石油工作者的贡献[M].北京:燃料工业出版社,1952.
马骧聪译.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和土地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煤矿设计管理局译.苏联国家标准:煤矿工业类[M].北京:燃料工业出版社,1955.
煤炭工业部地质勘探总局地质处编.苏联煤业专家建议和报告汇编——水文地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57.
米尔科夫(Мильков Ф Н)著.1956.吴翔等译.自然地理区及其内容[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米兰诺夫斯基 E E 著.陈正译.俄罗斯及其毗邻地区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莫尔多夫斯基(Мордовский В Т)等著.1953.何绍勋译.西伯利亚陆台南部地质构造[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8.
莫涅特金(Монеткин В А)著.1958.倪知英等译.苏联煤田钻探经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59.
莫伊谢也娃(Моисеева Г В)等编.1953.苏联地质部地质勘探工作统一生产定额EHB普查工作[M].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编译出版室,1953.
莫伊谢因科 В Г 主编.1976.李正忻等译.苏联远东金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
穆拉托夫(Муратов М Л).1952.张昌龄译.苏联罗斯托夫煤矿的采矿方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56.
纳利夫金(Наливкин Д В)著.杨金华,刘学琼译.苏联地质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奈焦诺夫(Найденов П И)等著.1955.煤炭工业部地质勘探总局生产技术处编辑.苏联煤业专家建议和报告汇编[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56.
尼古拉耶夫等著.丁国瑜等译.苏联的新构造研究(译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欧维奇金.苏联领土地层研究情况及今后任务[M].北京: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1959.
齐托夫(Титов Н А)等编.1953.苏联地质部地质勘探工作统一生产定额EHB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M].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编译出版室,1953.
裘新生,王国清编著.苏联石油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全苏地质研究所.苏联提高地质普查与地质勘探工作效率的方法[M],1958.
任弼绍.苏联的煤矿工业[M].北京: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5.
任弼绍.苏联煤矿参观记[M].北京:燃料工业出版社,1951.
萨多夫斯基 М А编.张肇成等译.苏联地震预报研究文集.3 [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
萨多夫斯基(СадовскийМА)主编.梅世蓉等译.苏联地震预报研究文集.(二)[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萨多夫斯基(Садовский М А)主编.占巴扎布译.苏联地震预报研究文集[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沙拉坡夫(Шарапов И Е)等编.1953.苏联地质部地质勘探工作统一生产定额EHB山地工作[M].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编译出版室,1953.
沙里可夫(Шариков Л П)编.1978.龙期泰等译.苏联环境保护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沙依利科夫等编.1954.殷宁万译.苏联地质局光谱实验室工作经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6.
陕西省地质局秦岭区域地质材料大队编.苏联专家建议汇编——区域地质材料部分1956~1958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60.
邵方恒主编.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概况[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3.
石油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苏联油田开发专题综述译文集[M].北京:石油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87.
舒金(Шукин Ю К)等著.1987.林中洋,张魁林译.苏联弱震区深部结构[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苏联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M].北京: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84.
宋景义.转轨时期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及其对外经济联系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宋魁等.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苏联地质保矿部编.苏联最新钻探、山地工作经验汇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8.
苏联地质保矿部全苏地质科学研究所.1958.苏联全国及国内各区域地层对比表编写规范[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9.
苏联地质保矿部制定.梁运文,王同善译.苏联地质图及矿产图编绘工作规范(比例尺1∶200000)[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7.
苏联地质保矿部制定.苏联地质图及矿产图编绘工作规范(比例尺1∶1000000)[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7.
苏联地质部编.1950.苏联地质部地质勘探综合预算定额手册CYCH钻探工作[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编译,1954.
苏联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编.1983.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译.苏联磷矿储量分类规范[M].北京: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1984.
苏联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编.1983.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译.苏联菱镁矿、水镁石储量分类规范[M].北京: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1984.
苏联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编.1983.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译.苏联钼矿储量分类规范[M].北京: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1984.
苏联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编.1983.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译.苏联镍-钴矿储量分类规范[M].北京: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1984.
苏联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编.1983.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译.苏联铅锌矿床储量分类规范[M].北京: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1984.
苏联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编.1983.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译.苏联碳酸盐岩储量分类规范[M].北京: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1984.
苏联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编.1983.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译.苏联铁矿储量分类规范[M].北京: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1984.
苏联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编.1983.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译.苏联钨矿床储量分类规范[M].北京: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1984.
苏联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制订.1983.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译.苏联金矿储量分类规范[M].北京: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1984.
苏联国家矿山技术监督检查委员会及苏联冶金工业中央委员会通过,1981.周美玲译.苏联有色金属矿床开采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
苏联科学院地学部编.殷德钧等译.苏联沉积岩石学会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苏联煤炭工业部生产技术司制订.1953.姜桢译.苏联煤矿和油母页岩矿巷道掘进循环图表作业组织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56.
苏联有色冶金工业部技术司.苏联选矿研究设计院合编.1955.东北工学院选矿教研室译.苏联选矿研究设计院第三次科学技术会议资料汇编[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58.
索科洛夫.苏联晚期前寒武纪和早期古生代地层的某些一般性地层问题[M].北京:全国地层会议委员会,1956.
汤凤林等主编.岩心钻探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唐金荣.国外矿产勘查理论、方法和技术:俄罗斯勘查地球化学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11.
童晓光,徐树宝编.世界石油勘探开发图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瓦尔茨(Вальц И Э)著.1982.朱榔如,田树华译.苏联煤岩学:煤岩学原理和煤岩学研究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瓦赫拉梅耶夫.从古植物的材料来看西伯利亚东部或远东的侏罗纪及白垩纪陆相沉积地层及其年代[M].北京: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1956.
王立文,顾承启译.俄罗斯联邦1∶20万国家地质图编制和出版规范[M].北京: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2.
王立文译.俄罗斯联邦1∶100万国家地质图编制和出版规范[M].北京: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2.
王立文译.迈向21世纪的俄罗斯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第二卷,矿产资源[M].北京: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1.
王涛主编.中俄石油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王志欣编著.西伯利亚地台及其边缘坳陷油气地质特征[M].中国石化,2007.
维克托罗夫(Викторо С В)等著.1955.唐永銮,吴静如合译.地质调查时的地植物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7.
维诺格拉多夫(Виноградов А П)等著.吴风鸣等译.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地球化学过程地球化学图解[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7.
吴传璧,刘吉成译.迈向21世纪的俄罗斯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第四卷,地质调查新领域[M].北京: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2.
吴传璧等译.迈向21世纪的俄罗斯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第三卷,技术方法[M].北京: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1.2
吴凤鸣编译.苏联著名的地质学家及其在地质科学上的贡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吴凤鸣译.苏联地质科学研究机构[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6.
谢登科(Соденко М В)著.叶与煌,左全农译.苏联某些煤田的水文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7.
谢尔巴科夫 Д И等著.苏联地质科学四十年.上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8.
谢尔巴科夫(Шербаков Д И)著.周起秀译.苏联地质学的新问题[M].北京: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6.
杨申总编.1957.常承法等译.苏联及其邻区大地构造图说明书(比例尺1∶5 000 000)[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冶金部北京冶金地质研究所编.苏联新的矿产储量分类[M],1982.
叶利谢也夫 Э Н著.1959.张家骏等译.苏联主要硫化铜镍区的地球化学[M].长春:长春地质学院,1964.
叶罗费耶夫(Ерофеев Б В),克拉斯诺夫(Краснов Н И),瑟罗多耶夫(Сыродоев Н А)编.1981.梁启明译.苏联土地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伊萨钦科(Исаченко А Г)等著.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编译.苏联景观学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伊万·费奥多罗维奇·格鲁莫夫等著.2004.王志欣等译.里海区域地质与含油气性[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尤登奇(Юденич Г И)著.余人译.铁锰选矿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60.
张大栋等编.苏联部分油田开发分析Q,KYY ky4.1-1-87 [M].大庆: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1987.
张志新,梁光明编著.俄罗斯矿物原料基地与战略矿产[M].燕郊: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1996.
张志新,梁光明译.苏联固体矿产技术经济评价报告编写指南[M].北京:国家矿产储量局,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1990.
张志新.苏联地质勘探工作科技进步与新技术、新工艺经济效益定量确定方法[M].燕郊: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情报室,1990.
张忠胤.俄罗斯地台东部晚二叠世红层的成因及该地层黏土质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8.
赵有芳编.苏联油气田储层工业标准调研[M].大庆: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情报研究室,1990.
郑羽,庞昌伟著.俄罗斯能源外交与中俄油气合作[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郑羽主编.独联体十年[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中俄土合作研究项目组编著.中俄土天然气地质研究新进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中国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编.苏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家报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5.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编.俄罗斯地质工作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04.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区域地质调查处编.俄罗斯生态地质调查系列规范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区域地质调查处,2003.
中国地质科学院情报所编.苏联地质测量方法指南(比例尺1∶5万)[M].北京:地科院情报所,1978.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苏联黑色金属矿地质勘探概况及富铁矿特点[M].北京: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所,19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地球物理探矿局编.苏联地球物理探矿专家谈话汇编(1954~1955)[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7.
中山大学地理系编译.苏联第一次景观学讨论会文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编译室.苏联地质部地质勘探工作综合预算定额手册[M].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编译出版室,1953.
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局译.苏联“第二巴库”的钻井经验[M].北京:燃料工业出版社,1952.
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译.苏联煤矿专家报告[M].北京:燃料工业出版社,1952.
中央重工业部地质司编.找矿勘探理论和方法(苏联地质专家讲课汇编)[M],1954.
重工业部黑色冶金设计院编.俄华黑色冶金工业辞典[M].北京:重工业出版社,1955.
周传儒.西伯利亚开发史[M].南京:正中书局,1943.
朱伟林.俄罗斯含油气盆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轻金属 这本书怎么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世界有色金属》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
轻金属主要讲铝、镁、钛等轻金属的,包括冶炼、材料等方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方面的论文,包括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
《世界有色金属》不仅仅包括有色金属的提取方面,还包括材料、分析、矿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模拟等方面的内容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与《世界有色金属》差不多
钛、镍方面的书籍很多,要看你具体想看什么方面的内容,你可以看有关冶金材料以及化工方面的杂志即可,不过最好有个确定的方面,这样查起来就方便些。
这方面的杂志很多,比较有名的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湿法冶金》、《矿冶工程》、《中南大学学报》、《有色金属》等
外文的有《Hydrometallurgy》、《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等
书籍介绍比较全面,如:
《钛冶炼工艺》
作者:李大成,刘恒,周大利编著 页数:344 出版日期:2009.05
《钛》
作者:莫畏主编 页数:990 出版日期:2008
简介:本书共分三篇。上篇(钛冶炼)介绍了钛冶炼生产的全过程,包括钛渣、人造金红石、四氯化钛、海绵钛等,也包括钛的性质、储量及选矿。中篇(钛加工)介绍了各种钛材及制品加工工艺的关键技术,包括锻造、轧制、挤压、拉拔、旋压及热处理、矫直,还有钛的熔炼、铸造和粉末冶金。下篇(综合技术)介绍了钛化合物、钛材腐蚀和应用、环保及真空设备,还有钛加工的辅助技术、钛材表面处理技术、...
《钛材料及其应用》
作者:日本钛协会编著 页数:258 出版日期:2008.12
简介:钛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三大特点,从作为面向制造飞机的特殊材料到应用于一般工业用材料,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本书的内容涉及钛的基础知识,钛材料的特性及用途,钛材料制造方法,钛材料的加工技术要点等方面。
等
《镀镍技术丛书-镀镍工艺基础》
作者:陈天玉 页数:279 出版日期:2007
简介:本书简单介绍了电镀镍的来历、原理,对普通镀镍、光亮镀镍、镀黑镍、镀枪黑色镍、镍封、镀缎面镍、镀高应力镍及各种镍盐镀镍的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
《镍冶金》
作者: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有色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组织编写 页数:248 出版日期:2005
简介:重有色金属冶金工厂技术培训教材/彭容秋主编:本书共分17章,涵盖了镍冶金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与设备及操作。对镍锍的现代生产方法和高镍锍的各种分离精炼方法以及伴生钴的回收作了介绍。对含镍红土矿生产镍铁和湿法冶金处理、贵金属的综合回收、再生镍的生产、镍盐的生产、镍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处理等也作了介绍。
《中国镍钴冶金》
作者:何焕华,蔡乔方主编 页数:657 出版日期:2000
简介: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以介绍镍钴冶金的基本理论为主,主要内容包括镍钴冶金的热力学基础、矿热电炉造硫熔炼、镍钴溶液的净化等;下卷以介绍镍钴冶金的生产实践为主,主要内容包括:鼓风炉熔炼、镍的硫化物阳极电解的生产实践、高镍硫的铜镍分离等。
主题词:镍 学科: 有色金属冶金 钴 学科: 有色金属冶金 镍 钴 有色金属冶金
辽宁鞍山梁氏祖宗叫什么
相传远古部落首领少昊有儿子名修,曾在高辛氏帝喾时担任玄冥师,掌管天下水利事宜。他的子孙便以他的名字为姓。历史上形成临川等郡望。 名人有:汉代校尉修炳,晋代典书令修肃等。 据王大良编著的《当代百家姓》一书记载:修姓相传是远古部落首领少昊的后代,直接得姓祖先即少昊的儿子修。史称他在高辛氏帝喾时担任玄冥师,掌管天下水利事宜。后来,其子孙以修为姓氏。 少昊是黄帝和嫘祖所生的儿子,黄帝的继承者,在位84年,建都于山东曲阜。少昊崇尚金色,订立了黄金制度,称为金天氏。 修氏与张姓也有亲缘关系,张姓形成于黄帝的儿子挥。 书中还称,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统计,修姓人口数量在全国居第311位,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计,修姓居351位。 目前修姓主要集中地有几个地方: 1、山东 2、福建 3、四川,但从总的来说有几个说法: (1)、天水一说:应该是4000多年前少昊起有了修姓。 (2)、成都一说:有很多宗亲都有传说山东一脉来自四川成都,根据以上说法作出以下推论: 假设最早的修姓起源于天水(4000年前),那么修姓的祖先很可能是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有个特点就是,不断地迁移,而且多以河流、草原为迁移方向,所以如果是这样,有几个可以迁移的方向: 1、沿渭河迁移,徒经现在的陕西、河南、山东; 2、沿岷江(岷山)进入四川盆地(成都); 3、沿川西高原进入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四川重庆(达洲)一带的修姓也许就是从贵州一支分出的。 以上只是从地理条件和以游牧民族特点推论,但历史上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说受迫害、天灾、做官等等,现在山东的修姓也许有几个可能,一个就是上面说的第一种可能,再就是从其他地方来的,如成都、云南等。另外,还有一种可能的迁移路线,就是沿黄河,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绕行至现在的河南。 ▲修姓谱系: 浙江衢州修氏的家谱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 修氏总统世系图琛- 义公-羊公 -恺-惀 -说- 墉-堤- 崧-炳(汉屯骑校尉)-洤-壁-绂(fu)- 昌-升-昆- 鹏(士大夫,居庐陵)- 曾-肃- 涛-泳- 鎏-鋆- 衡- 祥- 棨(qi)- 绩(校尉)-劭-勋-勤- 桢(邑令)- 觐(jin)- 堃- 彬(唐邑令)- 斓-斌- 者羽- 晓-(宋淳化为大夫) 徵- 煦-照- ?(字叙伦,宋南度任福建延平府通判后避乱居于此)-声- 霖-惠- 世勲- 履谦-履吉- 梦周-梦阑- 邦杰(福建汀州长汀县修氏宗谱世系祖)。 这是青岛即墨修氏的谱系: 乙环行元兆 运茂启伦永 元立景世祥 士方可朝宗,其中方字辈为元末明初从延安府迁移到青岛至今的第27代。 各地字辈 修友俊, 山东莱阳市龙旺庄镇“止凤村”和“源水夼”村,有“树”辈,“建”辈 “学”辈,“维”辈。 修文,海阳辛安,:“英明荣显,文采光华,诗书千卷,忠厚传家。此十六字十六世一轮换 修云霞,海阳,有“光”字,“日”辈 修铁钢 盱眙县官滩镇甘泉村 有“文”,“树”“纲”,“士”(有的用“世”)。 修 臣 内蒙古通辽市 始祖是修向仁 修瑞福 海阳县东村 九世是:修文宏 七世:修启坤 第六代繁“林”字 修天宇 来自海阳县 爷爷的爷爷叫修起增,疑为修启增 修思刚 蓬莱的 来自龙口,有克兆本 仁思先世德 修福英 吉林市 自海阳县 四辈为春,玉,万,福 修启春 吉林 有永、成、桂 龙口市石良镇修家村 仁思先世德,善述振宗声 修卫平,广州住 自福建长汀 辈份记得有:在、春、克、章(本人辈份)、仰等 修泽坤 修方明 乙环行元兆 运茂启伦永 元立景世祥 士方可朝宗 修文禄 我祖籍鞍山,家在辽宁辽阳 爷爷修零阁 父亲辈繁沛 修沛军 修沛义 修配杰 我们这辈繁晓 修德 杭州 来自莱州 曾祖父修亚丁,祖父辈有修琪,辈分有家道恒昌 黑龙江省绥滨县修氏家谱 一世 修正财 二世 修成 修青 修仑 三世 修永财 修永兴 修永德 四世 修成 修青连 修明 修令 五世 修万详 修万增 修万令 修万春 修万生 修万海 修万鹏 修万青 修万 修万成 六世 修德 修世顺 修世珍 七世 修仁发 修长柏,出生在内蒙古兴安盟 突泉县,祖父辈从辽宁省丹东市东沟县移民到突泉县,祖父辈为修仕*,父辈为修*玉,我辈为 修长*,下辈为修*延(彦)。 修扬标 浙江衢州 讳辈:邦正英贤烈 忠良继起兴 佐时怀利 圣道定常新 仲山发瑞致 积德胜存金 敦宗和孝友 诗礼振家声 行辈:日月恩光照 乾坤万载春 长汀流芳远 清泰永升平 克绍箕(ji)裘业 书田久可耕 忍仁让温恭逊 福禄自然生 修国文,我父辈从辽宁宽甸迁徙到黑龙江泰来县,我父辈是兆字辈,再上是文字辈,他们当时叔伯兄弟有12个,主要分布在辽宁(宽甸、沈阳)、黑龙江泰来、吉林、广西桂林等。 修臣,太爷是修万富(逝世于当地) 爷爷是修儒(73年前搬迁到通辽)他俩都是单传. 家谱到我是第12代,祖宗名字都有,是山东修家沟的,请联系,我的手机是 家谱上第一代祖宗是修向仁 修艳昭,河北衡水,家谱上第一个老祖宗叫修业宽,再往下是修桂林,修丛林 修路,亳州修氏,距离亳州四十华里的三官、油河、古城一带是修姓人集居的地方,有近十多个村庄都是修姓人,以修冠名的村庄有修小庄,修楼,修老家,修板桥,修竹园等,修姓人数约四、五千余众。亳州修姓辈份为:上、可、大、文、星,尊、风、梁、约、功,忠、孝、传、家、宝-----到我这里为忠字辈, 修海辰,河北沧州,老家河北省沧州市沧县薛官屯乡后李宅村,爷爷叫修庆(清)林,父亲叫修德润,我这辈应在俊字上起名,我两个姐姐都叫修俊*。老家大概有修姓人家三十户约100多人。 修氏总统世系图 琛- -义公-羊公 -恺-惀 -说-字弼臣 -墉-堤(不仕)- -崧- -炳(汉屯骑校尉)- -洤- -壁- -绂(fu)- -昌-升-昆(士大夫,居庐陵)- -鹏- -曾- -肃- -涛-泳- -鎏-鋆- -衡-字俟斋 -祥-(齐武帝时为大夫)字云趾 -棨(qi)- -绩(陈武校尉)- -劭-勋-勤- - 桢(字维周唐邑令) -觐(jin) -堃-字坤元 -彬(唐邑令)-字郁文,肃宗时为邑令居 - 斓-斌- - 者羽-字风祥 -晓-(字光峰宋淳化时为大夫) - 徵- - 煦-照- -彛(字叙伦,宋南度任福建延平府通判后避乱居于此)-声(字振伦,仕宋大夫) -霖-字雨彬,不仕 -惠-字济生 - 世勲-字赞文,驿丞 - 履谦-履吉- -梦周-梦阑- 邦杰(福建汀州长汀县修氏宗谱世系祖) ▲修姓当代名人: 修德海男,1943年生,山东省人。现任黑龙江省黑河市财政局会计管理股股长,曾兼任黑河地区会计职称评委,黑河市会计初级职称评委会主任,黑河市会计学会副会长,财政学会、会计学会、珠算协会秘书长,黑河地区会计学会、珠算协会理事等。1987年评为会计师。历任黑河林管局及基层单位会计,黑龙江省财政厅驻爱辉县工交企业、粮食企业驻厂员,黑河市财政局粮食财务股、会计管理股股长等职。发表过《应该重视贯彻〈规则〉出现的问题》、《要摆正厂长与财会人员的关系》等文。 修世平,1930年6月生,山东莱阳人,山东师大图书馆调研员、副研究馆员。主要学术成果:在《文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青海图书馆》等13家刊物发表论文17篇,《信》两篇。《四库全书总目》订误10篇,共订正148则;《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讹例录述》、《四库全书馆正副总裁的人数》、《日下旧闻考的几个问题》、《东坡志林与仇池笔记同异考》、《四库全书答问的几个问题》等。 修世作 男,1938年4月出生,籍贯山东省莱阳市。1962年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毕业。现为山东省泰安农业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成员、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会员、泰安市蔬菜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农业推广和农业教育工作。主讲过《作物栽培学》、《农业技术推广》等课程。主编《小杂粮栽培技术》、《生态农业的类型和模式》、《山东三辣》等教材和专著。先后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6项和泰安市委、市政府晋升一级工资大奖。还获得泰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泰安市科教兴泰先进工作者、全国中等农业学校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 修泽久,高级工程师。男.1930年10月生,湖南沅陵人。大学。鞍山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1954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机械专业。曾在鞍钢设计公司任职.从事冶金设备设计、试制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等职。参加鞍山、本溪、包头、武汉、太原、唐山、杭州、承德钢铁公司选矿厂、烧结厂、球团厂设备设计与试验;主持年产200万吨球团厂、2X265m’烧结厂工艺设备设计与试制;链南机一回转窑生产铁精矿球团试验及设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越南洗选厂、烧结厂设备设计、制造,中澳合资信那(CHANNAR)铁矿设计咨询,中国国际工程公司在津巴布韦长胶带(单机15.5公里)运输机和烧结工程设备咨询。研究方向:长距离大功率胶带运输系统;烧结球团设备。 修宜男 女,1944年3月生,江西临川人。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现任江西省抚州地区教研室英语教研员、组长,江西省中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抚州地区中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赣东教育电视台英语教学顾问。主要业绩成就: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抚州市二中、抚州市三中、乐安县第一中学、抚州地区教研室等单位从事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培养出大批有用人才,曾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研员、优秀共产党员。编辑和发表多篇论文,代表作有《初中英语学习指导》、《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初中英语阅读指导与训练》。并先后在省级刊物《初中生之友》、《教学参考》、《英语辅导》和地级刊物《抚州师专学报》、《抚州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1999年5月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P1504第7卷)。 修义庭 1933年12月生,福建武平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复旦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上海市高校法学基础教学研究协作组组长。1949年10月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法律系。自1956年以来,在华东政法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复旦大学哲学系、国际政治系、法律学系从事哲学和法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任法理学教研室主任、法理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高校法学教师进修班指导教师。开设哲学、马列主义原著选读、法学基础理论、法学概论、法理学原理、市场法学基础等课程,培养了大批法学人才。出版的主要著作:《法学概论》,主编《法学基础》、《法学导论》、《法理学》等十余部。主要研究法理学,对邓小平法律理论研究较深,发表多篇论文。曾获校先进工作者、科技先进个人称号和教学优秀奖等。法理教研室多次获先进集体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上海市政府津贴。 修海林 男,1952年3月生,上海市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从事音乐学教学、研究工作至今。经长期学术积累,于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领域皆有所建树。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音乐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音乐美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有《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获第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获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音乐美学通论》(与罗小平合作)、《中国乐妓史》、《音乐学——中国音乐学术史》等。任《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特邀编纂委员、《中国美学历代文库》乐论部分主编、全国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规划项目成果《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研究丛书》主编。 修润波 男,1955年8月生,满族,河北省固安县人,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9月毕业于廊坊市财贸学校;1989年至1990年进修大专经济管理专业;1978年10月至1983年在廊坊市供销社办公室工作;1984年至1994年4月在廊坊市政府办公室工作(其中1987年至1988年任办公室经济科副科长,1989年至1994年4月任办公室财贸科科长)。1994年5月起至今在廊坊市对外开放办公室工作,任副主任。
上一篇:毕业论文感谢父母的话
下一篇:毕业论文谢辞感谢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