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书好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书好

发布时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书好

以前感觉办的很好,现在感觉一般般吧(“区域专辑”和“十月巨厚”例外)。以前,《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和《博物》,更爱《中国国家地理》,现在更爱《中华遗产》了……《中华遗产》很务实、不浮躁,《中国国家地理》却慢慢急功近利……

挺好看的,我看过一本关于西藏的。毕竟名气在那

不好看,看一分钟就睡了

是我从初中一直到大学坚持看的一本刊物,挺不错的,人文与自然地理都有精彩讲解,比较权威但好像现在读者对它的越来越不满意,包括封面,卷首语,广告等等等等,自己对此也没有以前那么疯狂期待了但还是值得推荐一读的,O(∩_∩)O哈哈~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书

《中国国家地理》应该是杂志啊 16元/本 杂志的主办者是享誉中外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及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国家地理》在秉承保护地球、探索未知、推进文明的基础上,又涉及了各种有趣的话题:天文、地理、生物、人文、历史诸领域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及重大考古 ...http:// 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站

《中国国家地理》很好的,但是要是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是可以到图书馆或者看电视、视频比较划算哦。

很多值得收藏的,比如每年推出的省份专辑,特别专辑等。还有每年的十月号加厚版,以及不定期的增刊。附刊(一般为随刊附带的32页刊物)2005年11月《炫动城市之旅》2006年04月《攀枝花为什么这样红?》2006年10月《测绘:给地球定位(国家测绘局建局50周年纪念专号)》2008年08月《中国100个最美丽楼盘》2008年09月《灾后四川旅游产业大盘点:那一刻地动山摇,这幅画美景依旧》2011年08月《郑东新区:如意新城》2012年01月《我的城市我的家摄影大赛》2012年06月《多姿多彩金张掖》2012年07月《贵阳:一个连气候都可以消费的城市》增刊(独立于常规刊之外单独发行的刊物)1999年10月《99’财富论坛特刊》2009年09月《城市天际线:中国城市发展珍藏版》2011年12月《生活在别处:30个最美栖居地》特刊(硬皮精装版,一般多为企业定制刊物)2005年《选美中国: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2006年《中国人的景观大道》2007年《中国梦珍藏版》《圈点大西北》2008年《西藏的魅力》2009年《美哉台湾》

《选美中国》特辑(2005)这本加厚版专辑质量很高,非常值得一看。封面很厚,质量非常好;江河湖海、险峰峻峡的图片十分壮美。其中收录了丹霞、雅丹等不为人所熟知的地貌,也突破文化常规,精选了中国西部众多地方的绝美景色。个人非常喜欢这本特辑,看了不下十遍。不论是专心看优美的文字和专业的介绍,还是休息放松时看看图,都很好。引用一下名人的评价:2005年是《中国国家地理》创刊55周年(前身是1950年在南京创办的《地理知识》)。杂志社在2005年10月推出了大型策划专辑:中国最美的地方———“选美中国”特辑,限量发行55万册,杂志一上市即抢购一空。后来,有人在网上把这本原价16元的杂志炒到了200元。本版是精装修订第三版。这本书是中国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精华的集锦,它表现了中国这块土地的神奇和人的神奇。不夸张地说,它应该是我们送给世界的礼物。——著名作家、画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中国国家地理》这本选美中国特辑让我们把大地当作诗来读。——著名作家刘心武中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雪山和冰川大国,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雪山、冰川这样的审美范畴。《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特辑开辟了中国人欣赏雪山、冰川的新时代。——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探险家、国家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中国国家地理》做了一件别人没敢做的事,编辑部在图片方面强大的策划和组织能力让人吃惊。本书展示了114个中国最美的地方、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著名摄影家王建军

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国家地理

一、创建时间不同

1、中国国家地理:1950年创刊于南京,原名《地理知识》,是关于地理的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

2、国家地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于1888年10月,它由美国的一家非盈利科学教育组织“美国国家地理协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创办。

二、内容不同

1、中国国家地理: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

2、国家地理:涉及到环境,森林砍伐,化学污染,全球变暖和濒危物种,一系列的主题远远超过了地理探索的好奇心。杂志发表的一些文章还重点涉及到历史和新产品,新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比如说一种金属,基因技术,食物和农产品或者是新的考古发现。

三、发行状况不同

1、中国国家地理:各种版本累计销售300万册。发行量及读者分析由世界权威BPA认证机构诚证国际传媒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国官方唯一认可的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提供第三方监测。

2、国家地理:杂志总体品牌多种版本的审计数据(包含印刷发行量和电子发行量)为3090万,总体包括主要版本如印刷版发行量、电子版本、应用程序、社交媒体、网站和NewsLetter,以及国际、全球和旅行者版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地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家地理

我个人还是觉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比较好一些,中国国家地理里面好多东西对户外运动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如果你是一个户外爱好者不乏选择。不过里面的广告挺多的。

优点特点:1、《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于1950年创刊,1998年改版。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杂志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此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jioayuwang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地址

《中国国家地理》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6337,国内统一刊号:CN11-4542/p,邮发代号:2-806,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区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中国国家地理》出版日期为每月1日,订价为每期内地16元人民币、 港澳台30元港币、 国外6美元。您可以到各地邮局订阅,或到邮局汇款到以下地址:联系人: 会员部地址: 北京市安外大屯路917大楼《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邮编: 100001电话: , 64852137传真:

社址: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地理科学馆

北京东区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标志

《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杂志每年发行12次,但偶尔有特版发布则不在此限。杂志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这也使得该刊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纪初期,国家地理杂志即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当时罕见的彩色照片。2013年10月,《国家地理》迎来了创刊125周年纪念,10月号为特别纪念号。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从1950年创刊开始,一直是以传播基本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这一定位在当时来说是合理的,也曾有过鼎盛时期。但从1982年开始,在读者市场分化以后,《地理知识》与其他老牌纸媒一样,面临相同的命运转变。李栓科说:“我们的选题,就是要向读者传递真正的科学知识。比如沙尘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其实很多媒体是在妖魔化沙尘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沙尘暴还能减轻酸雨的危害。这是因为沙尘暴里面的气溶胶物质颗粒,中和了酸雨当中的绝大部分东西。”“而这些也就是我们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学的态度去解读热点问题。把这些内容做好了,发行和广告自然就很轻松了。”李栓科说,“最关键还是内容,独家视角的内容才是王。我们80%的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是用在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就定位于此——讲述社会难点、热点、疑点地理故事,并对科学上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中国国家地理》是一个很有名的关于地理的杂志刊物,你那标志可能是有摘选其中的 文章或图片

像这样么?

中国国家地理是讲国内地理和乡土文化,国家地理应该是讲各个国家的地理,华夏地理是世界的一些风景等等,一般报刊亭卖的都是中国国家地理。

  • 索引序列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书好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书
  • 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地址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标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