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食品科学投稿要求

食品科学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

食品科学投稿要求

1.1文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和科学性。来稿要求打印稿(A4规则)或电子邮件(文件类型为word文档)形式发到我刊,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1.2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文稿自收到之日起一般在2个月内本刊发出稿件处理通知,逾期可向编辑部查询。1.3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的入编期刊和入网期刊,如不同意来稿编入该电子出版物,请作者书面声明,以便本刊及时适当处理。1.4文稿一经发表,将酌致稿酬,并赠当期刊物2册。 2.1论文应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练。文稿必须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并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籍贯、学位、职称)。如投稿属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析出论文,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2.2来稿篇幅(含图表)限8 000字以内。2.3文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等,不用副题名,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2.4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一般以200~300字为宜,不分段,不用图表和冗长的数学公式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缩略语,不得引用正文及参考文献中的各类序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2.5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2.6中文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表名应附相应的英文名,插图须符合制图规范。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清楚,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一般不用中文表示)。量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表示。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表的内容避免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2.7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外文字母的大小写、上下角标应书写清楚。2.8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顺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2.1.1,2.1.2…排序;引言不排序。2.9参考文献只选主要的引入,近5年的文献量应占50%以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内部资料、私人通信、待发表的文章一律不引用)。文献的著录格式:(1)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会议论文:作者.文题.会议名称.举办地,举办年。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et al(等)”;外文作者书写时,姓前名后,姓全部大写,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2.10投稿者请标明单位(大专院校标至院系,科研院所标到研究所(室))及所在省市和邮政编码,并告知详细通讯地址,各种联系电话(办公室、住宅、手机)及E-mail、Fax,以便联系。

1 撰写顺序及格式1.1 中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用语严谨规范,简明适度,能确切地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题名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和商品名称,并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1.2 作者中文姓名姓名只写实质性参与了论文研究工作的人员,各作者名之间以逗号(,)间开。并在文章的第一页地脚处提供第一作者的简单信息,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历及主要研究方。1.3 作者中文地址包括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1.4 中文摘要摘要能简单概括文章的内容,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中文摘要以200字左右为宜。摘要中不得出现图表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1.5 中文关键词关键词(3~8个)应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为词或词组。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关键词,一般不采用英文缩写词。1.6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参见有关书籍。1.7 英文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各实词首字母应大写。1.8 作者姓名拼音作者姓名拼音按姓前名后的顺序书写,双名间以连字符连接,人名用(,)隔开。1.9 作者英文地址写明作者工作单位英文名、邮政编码。1.10 英文摘要(Abstract)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动语态。1.11 英文关键词(Key words)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1.12 正文1.12.1 正文格式正文按以下层次格式书写(编号从“1”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1.11.1.1……各层次标题号与标题名之间空两个字符。1.12.2 内容正文主要内容应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四方面内容。文中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外,均应在首次出现时用括号标明其中文名或外文全称。1.12.3 插图要求清晰、具自明性,图形按工程图标准绘制,照片应清晰、层次分明。中英文图题列于图下,图注置于图题下方。插图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1.12.4 表格表格应具有自明性,并采用三线表。中英文表题列于表格上方,表注置于表格下方。表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表中量的名称、量纲应齐全,文字、符号及数据应与文中一致。1.12.5 计量单位采用GB 3100-93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和GB3101-93规定的物理量符号,国标中未做规定的物理量,其名称、符号和单位的书写应符合国际惯例。文中数字用法应符合GB/T15834-1995的规定。1.12.6 其它文稿中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应区分清楚,并保持前后一致。上下角标应清晰、位置正确、区别明显。1.1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章相应位置的右上角。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应符合GB 7714-87的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CAJ-CDB T1-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具体示例如下:①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②期刊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③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见(英文用In):编者.论文集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④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⑤技术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识].⑥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⑦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⑧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类型标识如下:标准--S 专著--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论文--J 学位论文--D 报告--R 专利--P 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未定义类型--Z论文集析出文章——A文献作者有多个的,仅列出前3位作者,第4位起以等(英文用et al)代替,作者名的书写遵循姓前名后的原则。英文文章的格式参见中文文章。2 其它说明(1)来稿必须是作者自身创造性的科研成果,文字简练、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及时效性。涉及配方时须注明配料的名称和配比,勿用代号。(2)文责自负。本刊不参与由于作者原因引起的著作权纠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连带责任,编辑部有权根据有关法规对违反规定者进行适当处理。(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会给作者发电子邮件确认。编辑部将来稿送有关专家审定后,一般于收稿之日起三个月内给作者予初步答复,若三个月内未确定稿件能否发表,作者有权另行处理稿件,但须通知本刊。(4)属于基金项目论文,并在作者标明受何种基金资助及项目编号。(5)编辑部有权对刊用的稿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删节,有权安排稿件栏目及发表时间。来稿一经刊用,将视情况收取一定的版面费,并付稿酬及赠送样刊。来稿一 经录用,即被认为同意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数据库及上网发布,与此有关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性给付。作者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1、所有稿件请用现代食品科技投稿模板规范,请使用Word格式,不接受Word以外的其他格式,如pdf、rar等。2、谨慎投稿,文责自负。稿件数据务必真实可靠,署名时请认真考虑是否会产生著作纠纷或对其它作者不利的影响,本刊不参与由于作者原因引起的著作权纠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连带责任。编辑部有权根据有关法规对违反规定者进行适当处理。3、本刊不接收一稿多投稿件。4、本刊对录用稿件需收取一定的版面费,超页按整页收取。具体页码以编委会专家审核后的预排稿的页码为准。5、来稿一经录用,即被认为同意收录于英国科学技术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数据库及上网发布,与此有关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性给付。

食品科技杂志投稿要求

《食品科学》 是非常好的核心期刊

主办单位: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半月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年度)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2014年版

这是目录,有官方网站和邮箱

还有食品工业科技最好的是食品科学

你好,投稿要求如下: 期刊名 food hydrocolloids 出版周期: Bimonthly近四年影响因子 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4.28 3.494 3.473 2.659 中科院杂志分区 食品科技分类下的 2 区期刊 这个杂志比较专业,审稿周期一般是4-6周,主编非常负责任,如果文章做的很有新意或者比较深入的话,可尝试投稿,毕竟机会还是不小的。出版社或管理机构 杂志由 ELSEVIER SCI LTD 出版或管理。 ISSN号:0268-005X 杂志简介/稿件收录要求 Food Hydrocolloids 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in basic and applied aspects of the properties, functionality and use of macromolecules in food systems. Hydrocolloids in this context include polysaccharides, modified polysaccharides and proteins acting alone, or in mixture with other food components, as thickening agents, gelling agents or surface-active agents. Include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journal are studies of real and model food colloids - dispersions, emulsions and foams - and the associated physicochemical stability phenomena - creaming, sedimentation, flocculation and coalescence. In particular, Food Hydrocolloids covers: the full scope of hydrocolloids behaviour, including isolation procedures, analyt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to end use and analysis in finished food product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established food hydrocolloids and new ones ultimately seeking food approval; use of cellculture and bacterial fer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of food approved or potentially food-approvable hydrocolloids, and other novel procedures for the extraction and work-up of food hydrocolloids; gelling mechanisms, syneresis and polymer synergism in the gelation process; rh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where these can be correlated with hydrocolloids functionality, colloid stability or organoleptic properties; theoretical, computational or simulation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colloidal stability, provided that they have a clear relationship to food systems; surface properties of absorbed fil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foaming and emulsifying behaviour; phase behaviour of low-molecular-weight surfactants or soluble polym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food colloid stability; droplet and bubble growth, bubble nucleation, thin-film drainage and rupture processes; fat and water crystalliz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hydrocolloids on these phenomena, with respect to stability and texture; direct applications of hydrocolloids in finished food products in all branches of the food industry, including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food components; and toxic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metabolic studies of hydrocolloids including associated legislative considerations.

食品科技投稿要求高吗

可以的只要你的文章达到期刊的要求,就可以投的。《食品工业科技》投稿须知《食品工业科技》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管,北京一轻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 的中文学术期刊,登载食品及其交叉领域的研究论文和前沿综述。

你好,投稿要求如下: 期刊名 food hydrocolloids 出版周期: Bimonthly近四年影响因子 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4.28 3.494 3.473 2.659 中科院杂志分区 食品科技分类下的 2 区期刊 这个杂志比较专业,审稿周期一般是4-6周,主编非常负责任,如果文章做的很有新意或者比较深入的话,可尝试投稿,毕竟机会还是不小的。出版社或管理机构 杂志由 ELSEVIER SCI LTD 出版或管理。 ISSN号:0268-005X 杂志简介/稿件收录要求 Food Hydrocolloids 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in basic and applied aspects of the properties, functionality and use of macromolecules in food systems. Hydrocolloids in this context include polysaccharides, modified polysaccharides and proteins acting alone, or in mixture with other food components, as thickening agents, gelling agents or surface-active agents. Include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journal are studies of real and model food colloids - dispersions, emulsions and foams - and the associated physicochemical stability phenomena - creaming, sedimentation, flocculation and coalescence. In particular, Food Hydrocolloids covers: the full scope of hydrocolloids behaviour, including isolation procedures, analyt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to end use and analysis in finished food product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established food hydrocolloids and new ones ultimately seeking food approval; use of cellculture and bacterial fer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of food approved or potentially food-approvable hydrocolloids, and other novel procedures for the extraction and work-up of food hydrocolloids; gelling mechanisms, syneresis and polymer synergism in the gelation process; rh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where these can be correlated with hydrocolloids functionality, colloid stability or organoleptic properties; theoretical, computational or simulation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colloidal stability, provided that they have a clear relationship to food systems; surface properties of absorbed fil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foaming and emulsifying behaviour; phase behaviour of low-molecular-weight surfactants or soluble polym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food colloid stability; droplet and bubble growth, bubble nucleation, thin-film drainage and rupture processes; fat and water crystalliz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hydrocolloids on these phenomena, with respect to stability and texture; direct applications of hydrocolloids in finished food products in all branches of the food industry, including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food components; and toxic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metabolic studies of hydrocolloids including associated legislative considerations.

食品工业科技投稿格式要求

word2003版只是office的一个版本,2010,2013,2016都行的。

初审过了,大概率是不会被退稿。初审审稿人会提很多问题,很多意见,你需要解决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并在回复letter中告诉审稿人你做出哪些修改,解决哪些问题,审稿人才会通过,若没解决就会被编辑拒稿。 若进入二审,二审基本就是一些格式问题,你只要按照要求就不会被退稿,若不解决问题也是有被退稿的风险。

农业科学是本rccse中文核心,跟一般论文的要求差不多,字数最好控制在5000到8000字之间,投稿之后大概在半个月内会给通知,没有通过的话会告知你,或者给修改意见

中国食品学报投稿论文格式要求

学报是含金量比较高的一种刊物,学校或者是其他一些单位认可度都是比较高的。那么 学报投稿有几种方法 ?自己投稿学报的主要方式为大学学报官方网站和知网等平台。有的学报只有官网投稿,有的学报没有官网,就只有知网平台来投稿,有的学报是官网和平台都同时高端学术服务项目sci论文项目ssci论文项目ei论文项目scopus项目国际中文项目国外出书项目学报是含金量比较高的一种刊物,学校或者是其他一些单位认可度都是比较高的。那么学报投稿有几种方法?自己投稿学报的主要方式为大学学报官方网站和知网等平台。有的学报只有官网投稿,有的学报没有官网,就只有知网平台来投稿,有的学报是官网和平台都同时接受投稿,或者大家也可以选择学报网安排投稿。一般大学学报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寻找方法比较简单,就是进入大学的主页,然后找到学报编辑部的官网,里面会有详细的投稿要求和投稿入口,一般都是需要注册会员的,投稿后编审的情况会都直接的反馈到这里,还是比较人性化的。也有一部分学报是没有官方网站的,但是也会有相应的投稿入口,就是知网平台。作者们可以进入“知网”找到此大学学报的收录地址,直接搜索就可以了,之后点击此学报的封面图片,里面会有一个投稿的平台,每个学报都是独立的,这里也是可以投稿的。下面小编也分享了南通职业大学学报投稿须知,大家可以作为参考:1. 为加强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本刊自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启用《南通职业大学学报》在线投稿系统,启用后的系统是本刊接受投稿的唯一通道,本刊不再接受来自其他渠道(如电子邮件、纸质等)的投稿。2. 作者投稿时,首先进入线投稿系统。请在首页左上方的“用户中心”栏里先点击按钮“在线注册”,进入后按系统提示进行注册。然后在“在线投稿查稿”中按要求填写稿件信息,并提交稿件电子文本。之后可在系统中及时跟踪、查询稿件是否通过初审、是否通过专家审稿、是否需要修改、是否被录用等信息,并可与编辑及时联系交流。3. 本刊稿件审理周期为30日,故请作者在投稿后30日内经常浏览在线投稿系统和个人电子邮箱,以及时了解稿件审理情况。(1)稿件通过专家审稿后的录用通知将通过在线投稿系统和个人电子邮箱发送给作者。特别提醒:稿件一经录用,本刊不再接受撤稿请求,同时通过数字优先出版予以网络刊发。作者一稿多投造成的后果自负。(2)作者若在投稿30日后未收到录用通知,可改投他刊。4. 本刊工作流程是“编辑部初审→专家审稿→修改后复审→编辑排版→三次以上校对→终审定稿→付印”,其间根据专家审稿意见和期刊规范,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必要的处理,同时也可能会要求作者对稿件作适当的修改、补充或删减,敬请作者予以配合。5. 本刊已许可“清华同方”、“万方”、“维普”等多家期刊数据库收录本刊全文,并以数字化方式传播,作者投稿本刊即视为同意本刊的相关处置。若作者不同意被数据库收录,来稿恕不刊用,敬请谅解。6. 作者在收到稿件录用通知后,请按系统提示的信息支付版面费,稿件发表后,正式发票随样刊一并寄给作者。对特约专稿、省级以上政府部门设立的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以及高质量学术论文,本刊可减免版面费。7. 来稿篇幅要求一般为3500~5000汉字(含图、表)。8. 来稿须有(1)标题;(2)摘要;(3)关键词(3~8个);(4)作者姓名;(5)作者单位及二级单位名称;(6)单位地址、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7)以上6项的英文翻译;(8)第一作者的性别、出生年份、籍贯、学历、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9)联系电话与电子邮箱。9. 来稿正文后须著录参考文献(参见样刊或样稿),凡引用参考文献,须在正文引用处标注引文序号。以上就是大学学报投稿的相关知识,您也可以与学报网的在线老师沟通,他们可以给您讲解更多论文发表相关的知识。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学报投稿有几种方法》文章内容如果没有解决您的问题,在线咨询可提供高效的解答。上一篇:学报投稿论文后拒审是怎么回事下一篇:农业工程学报发表论文被哪儿收录学报期刊咨询网专业提供学报论文发表咨询平台学术咨询正当时可提供的学术服务论文预审评估论文润色翻译论文查重降重发表期刊推荐论文格式修改论文发表支持最新学报发表论文知识雷达学报是EI吗sci论文见刊和国内论文见刊的区论文发表中介比自己投稿有哪些优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常见问题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投稿经历分享学报投稿咨询热点问题大学学报哪些比较容易发表论文中国食品学报对于投稿文章的格式电子学报是什么级别期刊化工学报上发表的论文算什么档次物理学报审稿时间多久录用率高吗什么学报容易投稿还审稿快哪些专科学报比较容易投稿农业工程学报论文格式要求物理学报属于什么级别论文机械工程学报编辑审稿录用几率高学报范文/文献农业科技类学报论文发表论文范文学报期刊投稿范文浅谈中学物理教学报期刊咨询网教学论文范文下载学报论文发表范文南漳街道名的语“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经济有何热点查询学报期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业工程类期刊

《中国食品》版面费,与论文字数、出刊时间、版面和期刊级别有直接的关系。因《中国食品》是省级期刊,版面费在800-2000元,省级期刊因为影响力和读者群、作者群偏少,价格也相对便宜,一般在1000元左右,8000-2000元是一个正常的论文发表费用。

《中国食品学报》杂志社自2014年 8月12 日启用新采编平台,原邮箱停止接受投稿。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稿件处理等日常工作均在网络上进行。 作者可直接登录网址 进入《中国食品学报》采编平台,再点击“作者登陆”进入投稿界面。首次投稿的作者须注册登记。注意:投稿时请务必删除全部作者及单位信息(含英文),否则视为无效投稿。投稿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稿件编号,作者可登录采编平台查询稿件状态。 《中国食品学报》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会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7848;国内统一刊号:CN11-4528/TS)。 《中国食品学报》是全国众多食品刊物中代表中国食品工业和科技水平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许多著名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如: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食品科学与技术文摘》(FSTA)、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等],承担着国内外学术和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作用,在国内外拥有广大读者群。 刊载内容主要有:食品及食品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科技发展动态等方面的综述文章。辟有专家论坛(约稿)、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综述、政策法规、科技动态、市场动态、国外资讯、学会工作等栏目。读者对象为从事食品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设计、管理人员。

  • 索引序列
  • 食品科学投稿要求
  • 食品科技杂志投稿要求
  • 食品科技投稿要求高吗
  • 食品工业科技投稿格式要求
  • 中国食品学报投稿论文格式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