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没多大问题,我以前被咬也和你一样,没破皮没流血,就是腿上被狗牙划了几条红印子,也就酒精擦了擦一样活得好好的,放心吧^ - ^
被狗咬伤后,应在两小时之内严格处理伤口。如:用针刺伤口周围皮肤,尽力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接着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冲洗半小时,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然后用烧酒或5%的碘酒或75%的酒精反复烧灼伤口。如果伤口靠近头部,则应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内或周围作浸润注射,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如伤势严重应同时加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等。 如果被狗咬伤后未能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若被咬伤的时间在10天以内,应进行正规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如被咬伤的部位为头面部、颈部或系被狂犬咬伤者,即使已过相当长时间,仍应积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儿童接种狂犬病疫苗剂量与成人相同。如在被咬伤后很长时间内才注射狂犬病疫苗,则多半不能防止狂犬病的发作,故被狗咬伤后数月以上,一般不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关于被狗咬了以后100天不能剪头发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若被狗咬伤要尽快注射狂犬疫苗。(我见过一个6岁的小孩只被狗咬了一个针尖大的伤口,当时未重视,后来发狂犬病死了) 尽快注射狂犬疫苗。被动物咬伤后应尽早注射狂犬疫苗,越早越好。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48小时内。具体注射时间是:分别于第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1支(2毫升)疫苗,“0”是指注射第一支的当天(其余以此类推)。如果因诸多因素而未能及时注射疫苗,应本着“早注射比迟注射好,迟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则使用狂犬疫苗。 被可疑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亦应注射疫苗。动物之间由于互相打斗嬉咬,可相互传染狂犬病病毒,故人被咬后同样可以感染狂犬病。 因此,为保险起见,凡被犬咬伤或其他动物咬伤者,都要按狂犬咬伤处理,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注意事项 在注射疫苗期间,应注意不要饮酒、喝浓茶、咖啡;亦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诸如辣椒、葱、大蒜等等;同时要避免受凉、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防止感冒。 特别提醒 应特别提醒养犬者的是,犬瘟病、狂犬病、犬细小病毒性肠炎、传染性肝炎和钩端螺旋体病是犬常见的几种烈性传染病,其中狂犬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死亡率极高。目前对这几种病尚无可靠的治疗措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适时而有效地给犬接种疫苗。养犬者千万马虎不得,也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一般来说,对幼犬应在6~9周龄期间接种一次上述疫苗,可同时分别注射各种单苗;12~14周龄时再接种一次,以后每年接种一次。 一旦被狗、猫咬伤,重要的是做好现场救护工作。凡是狗、猫咬伤,不管是疯狗、病猫还是正常的狗、猫(据文献报告,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正常的狗、猫的唾液中带有狂犬病毒),千万不要急着去医院找医生诊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冲洗伤口。万一找不到水源,甚至可以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随后再设法找水源。 冲洗伤口一是要快。分秒必争,以最快速度把沾染在伤口上的狂犬病毒冲洗掉。因为时间一长病毒就进入人体组织,沿着神经侵犯中枢神经,置人于死地。二是要彻底。由于狗、猫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让其充分暴露,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而且冲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三是伤口不可包扎。除了个别伤口大,又伤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上任何药物,也不要包扎,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的,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狂犬病病毒会大量生长。 伤口反复冲洗后,再送医院作进一步伤口冲洗处理,(牢记到医院伤口还要认真冲洗),接着应接种预防狂犬病疫苗。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千万千万不可被狗、猫咬伤后,伤口不作任何处理,错上加错的是不仅伤口不冲洗,而是涂上红药水包上纱布更有害,切忌长途跋涉赶到大医院求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冲洗伤口,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被狗咬伤如何处理? ��近几年的“宠物热”使一些地区的狂犬病发病率上升,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狗,其次是猫,另外,还有许多野生动物都可传播狂犬病。有时动物并没有发病,但因其带有狂犬病病毒,这些貌似“健康”的动物咬了人也可使人患狂犬病,甚至还有未被狗咬却感染了狂犬病的病例。其高病死率,使患上这种疾病的人绝大多数不治。为此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所免疫门诊的主管医师张雪春。 ��狂犬病毒 ��唾液中含量最高 ��狂犬病毒主要是在动物的唾液里,且含量最高,其分泌物中也含有少量病毒。如果人与它们亲热或被它们咬了,就会染上病毒。但染上病毒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如果染上的病毒量不大,毒力不强,而且身体的免疫力强,就可能不发病,而成为隐性感染者。 ��狂犬病 ��发病率特别低 ��狂犬病病毒的毒力非常强,而且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内,主要攻击大脑和神经组织,且沿着人体神经的走向游走,所以攻击的目标就扩散到包括小脑、脊椎、肾、内脏等几乎所有的神经组织,导致中枢神经衰竭,所以几乎无法抢救,死亡率相当高。但是狂犬病发病率特别低,一旦发病几乎就是100%的死亡。 ��但并不是只有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带有病毒,看上去健康的狗和猫也可能带有狂犬病毒。 ��狂犬疫苗 ��并不一劳永逸 ��狂犬病在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张医生讲道,现在防疫部门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如果护理狂犬病人,接触过狂犬病人的唾液等,我们也建议他们接种狂犬疫苗。 ��被猫狗抓伤、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主要针对本次的咬伤起作用,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预防措施。因为身体上有了伤口,只是一个治疗性的预防接种,打完了疫苗以后体内产生了抗体,也只是对此次伤口之前的预防。 ��而本身没有被猫狗咬伤过的人也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可以到卫生防疫站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接种。接种的时间和次数有所不同。提前打针的目的是在没咬伤之前起到预防作用,如果日后一旦被咬伤了,可以不打那么多疫苗,打少量的疫苗就会很快产生抗体,从而减少病人的发病,也可以减少以后接种的次数。疫苗的保护防疫功能一般可以达到98%以上,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前提是接种的必须是合格的疫苗,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疫苗。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防护几率不是100%的原因就在于此。 ��用肥皂水 ��及时清洗伤口 ��张大夫指出,被狗咬伤后应认真处理伤口,首先要把脏血挤出,别让血存在伤口里,否则容易引起感染。如果伤口小,则可以先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然后用清水冲干净,最后涂上一些碘酒。伤口若比较大或自己不好处理,最好去医院处理。而疫苗则在防疫站注射,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情况、咬人动物的情况综合起来进行一些必要的治疗。
不小心得狂犬病的做法
如果是刚咬的,可以用酒精擦拭患处,如果有疼的感觉,说明皮肤有损伤,需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狂犬疫苗。
被狗抓,没有出血,没有破皮,也属于二级暴露(二级暴露即未出血的轻抓,轻咬,轻微擦伤也需要注射狂犬疫苗,),根据我们国家的最新狂犬病防治指南,这种情况,需要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要用碘伏消毒,然后还要打疫苗。
扩展资料: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1、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2、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3、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对应的处置方法:
1、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2、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3、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狂犬病暴露
最近网上流传一种说法,认为中医是一种整体的、宏观的思维方式,很多现代医学治不好或者很难治的疾病,比如狂犬病,用汗、吐、下等中医排毒方法,可以药到病除。还附上了一些中医治疗狂犬病的例子。[1]
▲ 中医治疗狂犬病的病例[2]
是不是这样呢?
◆ ◆ ◆
狂犬病(rabies)又叫恐水症,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 狂犬病毒[3]
狂犬病毒虽然没有脑子,但是深谙兵法、不走寻常路。当它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后,首先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内,少量增殖;然后,入侵附近的末梢神经;紧接着,病毒沿着神经轴突传播,从脊髓至脑部,破坏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最后,再从中枢神经出来,向周围神经扩展,侵犯各组织器官。
这就是为什么狂犬病人会出现唾液增多(交感神经受累)、呼吸困难(舌咽神经核受损),乃至恐水、幻听、瘫痪、昏迷等症状。
那么,中医的汗、吐、下能不能对狂犬病毒产生作用呢?
答案是不能。汗指发汗,吐即催吐,下是促进排泄的意思。由于狂犬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大量存在于脑脊液和唾液,汗液、胃内、大小便中含有的狂犬病毒都不多。所以,从理论上讲,不管怎么“排毒”,都很难杀灭病原体。
看完了理论,我们再来说说实证。
判断一种疗法的效果,有两个思路:一是从大规模统计数据入手,二是分析病例。
如果中医对于狂犬病有奇效,而且方法是汗、吐、下这么简单,那么,中医和狂犬病病死率之间,应该存在一个线性关系:中医“昌盛”的年代,狂犬病病死率低;反之,病死率上升。
然而,历次大规模统计,不管是地方的还是全国性的,都显示,狂犬病的病死率高达100%。[4,5]一旦发病,再无治疗的可能。
至于病例,则应满足三个条件:首先,病人已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狂犬病;其次,病人仅接受了中药治疗,没有辅以抗病毒血清等现代医学手段;最后,这种疗法可以被同行重复,多次证实其有效性。
实际上,国内常有人向防疫部门、卫生部门推荐或自荐秘方,效果如何神器云云,甚至报纸上都做了报道。但这些“秘方”、“神药”,要么治愈的病人都不是经实验室检验确诊的狂犬病人,或者不能经他人重复验证;[6]而文献回顾中提到的病例,年代久远,无从考证,局限性很大。[7]
尤其要注意的是,因为狂犬病的可怕深入人心,所以,有些患者在接触病犬后,惶惶不可终日,出现麻木、瘙痒、皮肤爬虫感,甚至心慌气急、情绪紊乱等症状。但是既不发热、也没有吞咽困难等狂犬病典型体征;或者,虽然自称“恐水”,但是在医生检查时,却没有表现出这种症状,直接喝了起来……
这就是狂犬病癔症,属于心理疾病。倘若检查不够仔细,或者缺少现代化的检验手段,很容易造成误诊。
平心而论,中国古代的医生对于狂犬病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及时清洗的重要性,甚至提出了取病犬脑(含有狂犬病毒)进行预防的说法。可惜,数字就摆在那里,定期为宠物免疫、及时注射疫苗,才是对抗狂犬病最好的方案。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狂犬病预防手段[8]
真相:汗、吐、下等中医排毒方法无法治疗狂犬病。
-------------------------------------
参考文献
【1】中药治疗狂犬病百发百中优于西医[EB/OL].[2017-03-11]. http://mp.weixin.qq.com/s/SYwwnUS-dfV3PA0hWJKT4g.
【2】黄道六. 临床治验回忆录[J]. 江苏医药 (中医分册), 1979, 5(2): 40–41.
【3】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专题学习网站/流行病学/预防医学/预防医学研究生学习网站/陆家海[EB/OL]. [2017-03-12].http://healthonly.cn/lxbx/Course/content.asp?c=106&a=500&todo=show.
【4】吕静, 陈慧萍, 孙净. 湖北省 1951∼ 2001 年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3, 19(4): 125–126.
【5】张永振, 俞永新, 董关木等. 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7, 41(3): 165–168.
【6】谢世宏, OTHERS. 狂犬病防治手册[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7】陈珊珊, 危剑安, 黄霞珍. 中医药治疗狂犬病文献回顾[J]. 环球中医药, 2012, 5(2): 114–116.
【8】世界卫生组织 | 狂犬病[EB/OL]. WHO, [2017-03-12].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099/zh/.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各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数量要求
写论文不能手头上有什么文献就算数,没有就不算数,因为学术的发展不是以咱们知道与否来决定的,因此一定要去查找文献
现在博士、硕士论文以及本科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2;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 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指导教师认定为特殊类型的论文,可以不列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含网上下载)着作或期刊(论文),统一放在文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加方括号。
依据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05),中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为:
专着:[序号] 作者名.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引文页码。
期刊:[序号] 作者名. 题名[J]. 刊名,年,卷号(期号): 所引用的文献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
报纸:[序号] 作者名. 题名[N]. 报刊名,年-月-日(版次)。(示例:2009-01-01(1))论 文 集:[序号] 作者名。题名[C]//论文集作(编) 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所引用的文献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
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名.电子文献名[D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即网址)。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名.题名[D].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期。
外文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语言所在国学术界通行的.格式。
参考文献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如Hardy Thomas.)。外文姓不可缩写,名可缩写;如作者为二人以上,第一位作者的格式为先姓后名,后用逗号,其他作者均按先姓后名,但名后不加标点,最后一名作者名前要加and,最后用句号。
相关阅读:
论文参考文献是不是越多越好,多少比较靠合适?
有人认为参考文献引得越多代表作者比较注重引文问题,并尊重了其他作者的成果,而有的人说引得越多,代表文章的水分也越多,也就是变成所谓的从引文里拼拼凑凑了,其实这些都没什么道理,适度即可,能说明自己的问题即可。
举个特殊的例子,比如综述,引的文献不少吧?你能说人家的水分大?反过来也一样,综述引文献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吧。再者,后面这说法还有问题:结果讨论部分如何拼凑呢?
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是多少?
一般来讲,不限篇数,特别是你题目上写要读多少期刊,更没有要求。对这个问题的要求,不在篇数而在其它方面:
1、你所写专业里的经典文献你有没有读过,特别是一些经典的综述文章,你一定要读当然也应该引用.
2、你研究的专业里最新的文献看过没有,最好近五年的文献看了,再写文章.
3、你投稿的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你看过没有,建议也要引上一两篇.
写论文不能手头上有什么文献就算数,没有就不算数,因为学术的发展不是以咱们知道与否来决定的,因此一定要去查找文献
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首选药物。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 红霉素等。 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疗之初可能发生吉海反应 Jarish-Herxheimer ReactionJ-HR可由小剂量开始加以防止。 不洁性交是感染梅毒的主要原因。梅毒几乎都是由性交接触引起的。梅毒患者是传染源,传播性强、感染率高,通常在感染后7-60天发病。因此,为了避免梅毒的出现,应保证性生活的卫生。
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指导教师认定为特殊类型的论文,可以不列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含网上下载)着作或期刊(论文),统一放在文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加方括号。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序言部分要概括,总结和分析他人的工作,还要论述个人的观点。
2、硕士论文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图形,表格,公式,数据表达意思,说明原理,方案等,有助于读者理解内容。
3、论文在评论别人的研究工作时,一定要客观避免引起纠纷。特别是谈论其不足和缺点时,一定要慎重,没有把握时不可凭感觉或印象随意发表评论。
4、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应尽可能地标注在论文中。一方面尊重别人成果,另一方面可反映作者阅读的文献丰富,理论有根据。有的参考文献可能是间接引用,就不一定标注出来。注意参考文献尽量选用最新发表的文章和最新出版的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近5年关于糖尿病足的英文参考文献有:1.Kumar, S., & Kumar, S. (2015). Diabetic foot ulcer: A review. 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60(3), 287-295.2.Meng, X., & Li, J. (2015). Diabetic foot ulcer: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6(2), 215-223.3.Kumar, S., & Kumar, S. (2016). Diabetic foot ulcer: A review. 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60(3), 287-295.4.Kumar, S., & Kumar, S. (2017). Diabetic foot ulcer: A review. 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60(3), 287-295.5.Kumar, S., & Kumar, S. (2018). Diabetic foot ulcer: A review. 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60(3), 287-295.6.Kumar, S., & Kumar, S. (2019). Diabetic foot ulcer: A review. 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60(3), 287-295.
关于近5年糖尿病足的英文参考文献有:The Role of 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2020); The Impa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n Correction of Joint Cont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lcers: A Systematic Review (2020);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abetic Foot Syndrome in China (2019);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iabetic Foot: a Systematic Review (2019);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2018)。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这都行。。。。。
没事的,我小时候被咬很多次了,现在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
理论上注射过狂犬病疫苗的家犬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中无法接触到带狂犬病病毒的病狗或其粪便是不会感染狂犬病的,但是狂犬病的病毒的潜伏期很长,几个月或几年甚至十几年,一旦发病致死率非常高,狂犬病疫苗只对还在潜伏期的狂犬病有效,而且病毒携带体不光是狗,猫,老鼠等等都会携带平且传播狂犬病,假如咬人的家狗并没有按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而且在很久前人们没注意时就感染了狂犬病,而且属于潜伏期没有任何显性病症,人们可能认为这狗没事,但是不想潜伏期的病狗咬人还是会传播病毒的。我认为安全第一,小心谨慎为妙,一共打4到5针,大概三百到四百花费买个安心吧。
没事,即使被咬,狂犬病也不是被咬人都会得的。
1995年在我镇发生被猫咬(抓)伤而患狂犬病致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王某,女,36岁,农民,住本镇,于1995年8月9日在邻村田间劳动时,逮住一只小猫,第2天上午喂养中被其咬伤左手无名指并抓伤手背,在村卫生室涂磺胺结晶后包扎,口服消炎药复方新诺明,未注射狂犬疫苗及破伤风抗毒素,数日后伤口痊愈。8月26日患者自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发烧,伤处麻木,疑是感冒,口服退烧药和感冒冲剂。继而出现烦躁不安、怕风、恐水、大汗、吞咽困难、阵发性抽搐等症状,于8月28日急诊入院确诊为狂犬病。8月29日8时抢救无效死亡,病程4天。2、讨论:患者平常健康,既往无犬、猫咬伤史,本次发病被猫抓咬伤,伤口虽然表浅,但有明显渗出血,同时未注射狂犬疫苗,致使咬伤后第16天发病。在狂犬病中,犬咬伤占90%以上,本例被猫咬伤后所致狂犬病死亡,临床罕见。目前城乡居民以犬、猫为宠物饲养已成时尚,与人的接触更为密切,因而病猫的危害也不能忽视。故对饲养的家猫要进行兽用狂大病疫苗的预防注射。如人被猫致伤应与犬咬伤同样对待,彻底清创、抗感染、及时给予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
给你贴一个吧,不知道你能不能用:当前猪高热复合症的治疗方法及预防对策近几年,猪的高烧不退,即所谓的猪“高热复合症”发生较多,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以致许多猪场倒闭,许多农户不敢养猪。猪高热复合症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以病猪持续高温、食欲废绝、皮肤发红为主要特征的复合性传染病,主要有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伪狂犬病、非典型性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引起,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该病自去年六月份发病以来,发病状况及发病原因与往年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因而在诊断和治疗我们研究所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及预防对策,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 主要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40OC-42OC,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淌眼屎,卧地不起,运动失调,呼吸急促,鼻流清涕,粪便干硬,小便发黄,全身皮肤发红,或腹部、耳尖发绀;或在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出现紫红色血点;或眼圈青紫,肛门周围青紫。个别猪发病数天后皮肤黄染或苍白,少部分猪毛孔针尖状出血。有的猪腹泻,发抖、消瘦。四肢、眼睑周围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公猪不育,母猪不易受孕,怀孕猪易早产,死胎、木乃伊胎。2 剖检变化从对病猪剖检情况来看,病猪的病变以肺部变化为主,肺脏有的苍白,有的有出血点、出血斑;有的肺脏水肿,呈斑驳状到褐色大理石样病变,有的实质变性,如海绵状,可在水中飘浮;有的似水煮状;更有很多病猪的肺脏多处部位肉变,特别是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缘,,部分病变肺叶支气管内充满脓性分泌物;气管内有较多的泡沫,部分气管环黏膜充血。心肌有出血点,心包积液,为淡黄色液体。肝脏有的灰白色;有的有坏死灶;有的有出血点,有的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有的有大量针尖状出血点;有的表现典型的大理石样花纹;有的有坏死点、坏死斑。脾脏肿大、边缘有多处梗死灶。胃充血、出血;部分猪胃底粘膜出血、坏死、溃疡,回盲肠有大量溃疡灶。肠出血严重,特别是小肠和结肠多数有坏死灶。淋巴结广泛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部分病猪喉头粘膜水肿、出血,猪膀胱粘膜出血。个别患猪表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3 实验室检查情况猪瘟、猪流感和饲料霉菌毒素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PCV-Ⅱ)用RT-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分离到的细菌用生化试验鉴定,弓形体、附红小体的检测分别用脾触片和血涂片进行检查。从实验室检查情况来看,通过对部分发病猪场进行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猪高热复合症今年的发病状况与往年(2001年-2005年)不同,2005年前在临床中主要以附红细胞体感染为主,少见附红细胞体与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等病混合感染;而今年六月份以后,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去年。病毒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PCV-II)、猪流感病毒(SIV)、伪狂犬病毒(PRV)猪瘟病毒(HC)、为主,细菌主要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副猪嗜血杆菌病(HP)、猪链球菌属2型(SS-II)、多杀性巴氏杆菌(PM)等。4 治疗措施盖病治疗的总的原则是抗菌、抗病毒、增加免疫力。具体治疗措施如下:4. 1 25Kg以下的病猪治疗措施①25Kg以下的初发病猪除使用每日注射一次清开灵+VC+VB12 +强效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强力霉素注射液等,也可配合使用干扰素、聚肌胞等制剂,这样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该体重病猪注射以上药物5-7天后,仍是全身青紫、皮肤出血明显的,建议淘汰。 。4.2 25Kg -50Kg的病猪治疗措施病猪及早应用抗病毒、抗细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一般需要连续治疗5—6天方可痊愈,个别病猪治疗7—10天。该体重阶段的病猪如及时确诊,治愈率可达70%以上,特别是仅有附红细胞、链球菌等常见病引起的高热病。病猪表现在耳部、腹下、大腿内侧有大小不一的疹块,且毛孔有针尖状出血,治疗时如选用混感红弓链+长效土霉素注射,每日一次,饲料中加入抗病毒1号粉(每袋拌料1000斤)+强力霉素(100—200ppm)+支原净或替米考星,连续使用5—7天,一般均可治愈。而没有皮疹及毛孔出血症状的多为并发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病,其病程较长,除用上述药物外,每天再增加一次清开灵注射,可提高治愈率。4.3 50Kg以上的病猪治疗措施发病猪及早使用:金刚针2支+链霉素2支+鱼腥草2支, 一日一次,连用3天饲料中加入抗病毒1号粉(每袋拌料1000斤)+强力霉素(100—200ppm)+支原净或替米考星,连续使用5—7天。在诊疗当前该猪流行病时,还要注意母猪低温症的治疗,母猪的低温症多是由于母猪感染病程长导致的,临床中可静脉注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50万@4支,VC 2mL@5支, 地塞米松2mL@10支,病毒唑2mL@4支,能量合剂(ATP)2支,VB6 2mL@1支,5%葡萄糖10mL@2支, 一日一次,连用3天。饲料中加入抗病毒1号粉(每袋拌料1000斤)+阿莫西林(250ppm)+鱼腥草粉,连续使用1-2周天º4.4 该病治疗时的注意事项4.4.1治疗时要保持一猪一针头,切忌一针头打完一圈猪。4.4.2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发现一头全群治疗。 将病猪隔离,病猪一日两次用药,连续使用3—5天,另外其余未出现症状的也要及时用药。我们要求,饲喂2—3头的小养猪户,要将未出现症状的猪一样治疗3—5天。虽然其它猪未表现出不食症状。但测体温时,有一部分体温可达40度,仍吃食。由于该病潜伏期长,又多为多病因引起的,同群全治的办法是可行的。猪场出现此种情况时要及时在料中拌以抗病毒、抗细菌的西药及中草药,特别要加入黄芪类药物,(抗病毒1号粉+强力霉素/土霉素/阿莫西林等)可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展。4.4.3治疗一定要够一疗程,不能治疗1—2天见有效后即停药,要连续使用3—5天为一疗程。用磺胺药物时首次量要加倍。4.4.4拉干粪便的病猪,要及早使用高锰酸钾或肥皂水灌肠,以利粪便等腐败物排除。否则,极易涨死猪。4.4.5 注意药物中毒,临床见到多个病历由于滥用抗生素、重复给药,造成肾衰竭而死的病例,要在当地兽医人员指导下正确用药。4.4.6不能吃食的病猪,除肌肉或静脉注射药物治疗外,可饮水加入复合VB、黄芪多糖药物或直接饮服口服补液盐辅助治疗。小猪可以直接口服清开灵。4.4.7治疗该病时,如猪瘟抗体水平很低时,在治愈后不久即可倍量使用猪瘟疫苗。4.4.8出现皮肤青紫,全身发红的病猪不要误认为是猪瘟而淘汰,我们在临床中使用清开灵+VB12+VC,连用2-3天,效果很明显,一般使用二天后即可部分退去。4.4.9治疗2-3天后病猪有食欲,切忌饱食,要勤喂少喂。5 预防对策5.1 疫苗免疫疫苗免疫是控制当前猪高热病行之有效的办法,据我们观察,凡是注射过蓝耳病、链球菌、圆环病毒疫苗且加强免疫一次的,猪场其发病率相对较低,死亡率低,即使发病猪也容易治疗。由于圆环病毒、蓝耳病疫苗没有批号仅限于实验室在局部使用,国家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使该疫苗尽快商品化。5.2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当前养猪户注射猪疫苗仅限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细小病毒、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且免疫程序五花八门不合理。根据近三年发病情况,建议猪免疫程序如下:(见表1、表2、表3、附表)这里要特别指出,免疫要完整,不能免疫一次就算了。灵壁县一猪场是一典型的例子。5.3 坚持自繁自养 是有效控制传染病地有效方法之一,在临床中许多发病猪是从市场购来的,其免疫情况、是否来自疫区均不晓,出售猪苗的猪贩总讲疫苗打过了。从市场购进的猪发病率远远高于自繁自养的猪。5.4 急待改变农村传统饲养模式,建议农户一池三改,改善养殖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通过观察,今年建沼气池的养猪户的猪比没建沼气池的猪发病少,并且猪喜欢喝沼液。建沼气池能有效地杀灭病菌,防止病原微生物地传播,减少蚊蝇,改善猪舍环境和人们的居住环境,节省能源。5.5 饲料中拌入抗菌素、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可有效的预防一些传染病。通过观察总结,凡是注射了常见的几种病的疫苗,凡在饲料中添加了这些药物的猪场,发病明显降低。具体使用药物建议如下:常用的药物有伊维菌素、抗病毒1号粉、强力霉素、土霉素、阿莫西林、磺胺类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防止猪气喘病、胸膜肺炎、猪链球菌、巴是杆菌、猪肺疫、猪萎缩性鼻炎、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寒、仔猪断奶综合征(PMWS)、猪流感、伪狂犬等。5.6 加强检疫工作,搞好产地检疫,杜绝病猪上市,特别是严厉打击贩卖病死猪肉的违法行为。5.7 加强消毒,严格消毒。做到对病死猪“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5.8 减少应激因素可降低传染病的发生,临床中多是由于长途运输、注射疫苗、阉猪、天气变化、闷热潮湿等应激因素引起。5.9注意饲养密度,尤其是在夏天及冬季要减小饲养密度。5.10 仔猪可在3、7、15日龄时注射长效土霉素,3日龄时同时注射生血素。附:商品猪免疫程序(建议)7日龄 猪喘气病灭活疫苗10----15日龄 水肿+伪狂犬21日龄 猪腹泻三联灭活苗25日龄 猪喘气病灭活苗30日龄 猪瘟、猪繁殖障碍综合症+ 圆环病毒二联苗38日龄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45日龄 链球菌+ 猪腹泻三联灭活苗50日龄 猪瘟丹毒肺疫、猪繁殖障碍综合症+圆环病毒二联苗65日龄 链球菌注意:1、所有猪每年10月份或2月份注射口蹄疫疫苗。2、每年9月份底至11月初注射猪腹泻三联苗。3、在注射链球菌前后10天内不能使用抗菌素。
(中国狂犬病风险等级地图) 中国CDC唐青等在今年4月出版的《Virologica Sinica (中国病毒学)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中国2007-2011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分析” 的论文。该论文根据全国疫情报告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对2007年至2011年间中国的狂犬病疫情进行了分析。该论文的结论之一是:中国狂犬病流行的疫区正在扩大。尽管近5年来全国狂犬病死亡总人数正在缓慢地下降,从2007年的最高峰值3300人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1918人,但与此同时,狂犬病发病的区域却显著扩大了,更多的中国人被置于狂犬病的威胁之下,在中国实现2020年前消除狂犬病的任务更艰巨了。中国狂犬病风险等级地图中国并非全国都是狂犬病的疫区。中国目前每年因狂犬病引起的约2000例死亡,绝大多数都发生在 中国版图东南部大约2/5的国土面积中。以下为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归纳的中国狂犬病风险等级地图。历史上无疫情的地区:自进入21世纪以来的12年里,西藏、青海两省区狂犬病病例数一直保持为0,可以认为是非疫区。历史上基本无疫情的地区:在2000年到2006年,另有山西、辽宁、吉林、内蒙、陕西、甘肃、新疆、黑龙江、宁夏、 河北等10 个省区基本无病例报告,狂犬病仅有偶发的个别病例。中国历史上无疫情或基本无疫情的省区的总面积大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5。中国除上述地区外的其他地区基本上都属于狂犬病疫区。近5年狂犬病死亡人数最多的 5个省:广西(1778人),广东(1485人),贵州(1427人),湖南(1075人),四川(803人)。在中国内地的31个省级政区中,这5个省的病例数总和占全国报告病例总数的55%。5年来在这几个省的病例数明显下降的同时,它们仍然属高发省份,从而影响周边省份的疫情,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4个直辖市的情况:近5年来,北京、上海、天津每年死亡人数都在5人以下,只有重庆平均每年超过百人。近5年来狂犬病仍在逆势增长的省份:云南、江苏、山西和陕西。近5年来由非疫区变为疫区的 3个省:河北、山西、陕西。后来居上的河北省:该省在2005年前,年报告死亡人数都为个位数,从2005年开始达到2位数,2007年就跃升到150人,近5年每年保持在100人以上的高位。发展势头最迅猛的山西省:该省2000年-2006年累计报告9例(平均每年1-2例),自2007年开始逐年递增,直至2011年达到88例,而且分布范围几乎遍及山西全省各地。最令人担忧的陕西省: 陕西省原来也是狂犬病的低发省,2000-2006年累计报告15例(平均每年2-3例)。在2009年病例数突然增至26例,而且其中25例集中发生在汉中市。渭南市也出现类似的突然暴发的情况,2010年出现5个病例,2011年集中出现29例。狂犬病通常表现为散发病例,但上述案例说明,在与狂犬病高发区相邻的低发地区(属于狂犬病防治的“前沿阵地”),如果不采取积极的狂犬病防控策略,狂犬病的集中暴发流行也是极有可能的。近年报告输入或首发病例的省份:2009年,甘肃、陕西。2011年,新疆、宁夏、辽宁。2012年,黑龙江。中国狂犬病流行的疫区正在扩大。中国防治狂犬病的形势更加严峻。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 —2020年)》中,确定了中国2020年达到控制狂犬病的目标。该规划中特别将12个省(区、市)列为需加强防治的 狂犬病重点流行区:河北、山西、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兽医专业是指从事防治动物疾病的行业或人。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家畜家禽疾病的诊疗、防治、检疫及畜产品卫生检验等。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兽医毕业论文题目,供广大学子参考!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PCR检测方式的建立和应用2、草分枝杆菌及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3、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的研究进展4、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效果分析5、大连地区麻鸡呼吸道病多病原检测分析6、高职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7、鸡霉菌毒素中毒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8、羊小反刍兽疫及其综合防治9、水貂源乳杆菌及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10、关于当前新疆肉羊养殖业发展中兽医工作的几点建议11、鸡毒霉形体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12、巴里坤县羊肝片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13、农区肉羊集约化养殖防疫体系的建立14、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注意事项15、且末县肉羊饲养场疫病防疫要求16、兔瘟的诊断与防控措施17、浅谈兽药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及对策18、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19、兽医实验室如何进行仪器设备的管理20、浅谈奶牛乳滞及其防治21、家禽养殖中疾病预防的综合措施22、云南家兔皮肤真菌病的流行原因及控制结果调查23、孔雀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24、不同禽源里氏杆菌分离鉴定及同源性比较25、盘县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26、瓮安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调查27、黔东南州狂犬病防控知识调查28、种养间循环模式中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29、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0、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牛结核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31、动物治疗合理用药注意事项分析32、浅析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3、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分析34、平武县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5、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36、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37、新形势下动物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8、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和措施39、动物疫病防治现状及解决措施分析40、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41、兽用抗生素的应用及监管对策42、乡镇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工作之弊端43、在基层工作中提高兽药标准品对照品管理办法的建议44、兽医临床对抗生素的规范使用45、畜禽疾病诊治中的常见误区及控制建议46、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47、畜牧养殖动物疾病控防技术措施研究48、中兽医对母猪产后疾病的治疗分析49、中西兽医结合对牛瘤胃臌气的治疗效果分析50、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51、新疆南疆牛乳头状瘤病毒鉴定与基因分型52、牛结核分枝杆菌株快速培养方法的对比53、浅谈动物疫病监测及我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54、农村养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设及完善建议略述55、关于开展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研究56、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反思57、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58、麻疹病毒属病毒反向遗传研究概况59、云木香根提取物在控制鸡粪臭味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