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化学史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化学史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发布时间:

化学史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参考文献的类型及其标识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参考文献的类型及其标识,欢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的.类型及其标识1

1、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1、文献类型标识

M、C、N、J、D、R、S、P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识: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 line)——OL,

参考文献的类型及其标识2

1、常用文献类型用单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1)期刊[J](journal)

(2)专著[M](monograph)

(3)论文集[C](collectedpapers)

(4)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

(5)专利[P](patent)

(6)技术标准[S](standardization)

(7)报纸[N](newspaperarticle)

(8)科技报告[R](report)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1)磁带[MT](magnetictape)

(2)磁盘[DK](disk)

(3)光盘[CD](CD-ROM)

(4)联机网络[OL](online)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1)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database on line)

(2)磁带数据库[DB/MT](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3)光盘图书[M/CD](monograph on CD ROM)

(4)磁盘软件[CP/DK](computer progra mondisk)

(5)网上期刊[J/OL](serial on line)

(6)网上电子公告[EB/OL](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on line)

3、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Z]。

格式

1、期刊: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技术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科技报告:著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著者.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出版者或可获得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论文著者.论文题名[A].论文集编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1、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著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举例

不论何种文献类型,须用阿拉伯数码外加方括弧标注其在文中的位置,其序号与所在文中序号一致。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 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 [J]. Ind Eng Chem Res, 1987, 26: 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al.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 [J]. 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02, 63: 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 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M]. New York: Spring-Verlag, 1969

[3] Rees, Helen. 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历史的回声: 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21-425

[2] 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 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 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 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2] Chrisstoffels L A J.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D]. The Netherland: Twente University. 1988

5.专利

[1] 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 etal. 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 [P]. EP 0634524. 1995-01-18

[2]仲前昌夫,佐藤寿昭.感光性树脂[P].日本,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 Yamaguchi K, Hayashi A. Plant Growth Promote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 Jpn, Jp1290606. 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

[1] 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 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0.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1]刘桂腾.单鼓音乐研究[A].田联韬.民族音乐论文集[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0∶176-77

浅 谈 元 素 发 现 的 历 史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的元素一共有92种,世间的万物都有这些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构成。这些元素成员之间,特点各不一样,甚至差异极大,比如从体积来看,氢原子体积很小,而铀原子相对于它来说则是庞然大物了。有限的元素之间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还组成了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既有月球上的岩石,也可以组成芭比娃娃,既可以成为一只猴子,也可以是一架空中客车。我们人类发现了它们,找到了它们,也分析了它们,而且我们还把其中的一些进行拆分,重新组合,获得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元素。如今元素周期表中列出的118中元素,就包括了由人类自己合成或分裂的26种元素。现在没有任何人会再去怀疑关于元素的观点,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元素发现的过程相对于人类在这一领域探索的历程相比还是显得十分短暂的。在元素不断发现的过程中,人们曾经困惑、忧虑、也曾争论过。本文即从化学史的角度来探究元素的发现的故事。一、 思考世界到“四分”之说“世间万物是由为数不多的简单物质构成的。”这种思想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艾奥尼亚地区,即现在的土耳其西南海岸。在古代,此地的一些流放罪犯是一些思想理论的创建者,这些理论就是后来的自然哲学。希腊人的好奇心也是这一思想的直接推动因素,他们永不停息地思索着世界运作的奥秘。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物质的本质是什么?摆脱了神学思想束缚的艾奥尼亚思想家和哲学家开始相信,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都应当由合乎逻辑的解释。在他们中间,一位名叫泰勒斯【1】的人被学界公认为是第一个思索了物质本质构成的人。在他的时代,希腊人绝大多数是商人,希腊的殖民地几乎遍及地中海周遭的地区。地区间的贸易迅速发展,主要的贸易物品有粮食、橄榄油、干鱼、葡萄酒、金属、木材和奴隶。贸易的兴起给泰勒斯游历各地带来的方便,在自己从事贸易行走于希腊各地的见闻促成他思考。他说,宇宙的基本原理,或者说要素,就是水。宇宙间的一切已知事物都是由水合成的,或者由水更动之后的变体而合成的。水形成水蒸汽,水蒸汽又飞入大气,由大气层下降之后才变成了雨。雨水打击着地面,让大地变紧实、变硬,最后变成坚硬的岩石。所以,一切事物最初都是由水开始,逐步演变而来,而又最终化成水而去。泰勒斯的这种以水为基础的宇宙观念,说明了整个世界从本质上来讲是由一种元素演变而成的。他的观点引起了不少争论,他的得意门生阿那克西曼德【2】就是最激烈的反对者。他认为整个物质世界构成太丰富奇幻,根本无法想象会建立在如此简单平凡的一个元素——水的基础上。世界的基本元素一定要更为抽象,也更具有普遍性。阿那克西曼德还提出了一种名为apeiron【3】的看不见形式的原生物质,它有能力变换生成世间万物。而阿那克西曼德的得意门生阿那克西门斯(Anaximenes,585BC—525BC)也同样摒弃了aplasma的假说,照他看来,任何物质总得包含某一种物质构成成分,不能任何物质都不包含,他认为这“某一种物质”是空气,因为地球变面几乎到处都有空气。随着争论的扩大化,其他的物质构成学说也开始出现。古希腊唯物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540BC—480BC)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一切都在流变之中;变化居于宇宙最重要的地位。火——这个最为活跃的元素构成了宇宙最基本的建筑材料。这个世界由火生成,火升水,水再生土,土经液化又生成水,水继续变化又生成火,如此循环往复。此外,还有色诺芬尼的土为本源的假说,认为土是万物的根基。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元素学说中,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494BC-432BC)的贡献最大。他对宇宙物质基本构成的思考,可以说接近现代科学理论的观念。恩培多克勒把以前各位前辈有关一种基本元素构成世界万物的各种假说和设想组成了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派生出一个包含四种成分的模式。四种成分——水、气、火、土,各司其职、平等运作、相互关联。在他的《四元素学说》(Doctrine of the Four Elements)中,恩培多克勒指出:这四种基本元素,或单独或相互结合,组成了世界的各种物质。事物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是因为它们的组合成分在外力的作用下,互相分离或又重新组合;这些外力分别有亲和力和冲击力。而四种元素在组成过程中的比例则决定了物质的形态。例如,恩培多克勒认为骨骼就是由火、水、土三者构成的,比例为4:2:2。恩培多克勒的思想与现代化学元素理论着极其相似的地方,比方他说,一切物质都有一定数量的某种或者某些物质组合而成的,而且其数量是不会消减的;这些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其实,世界上其他的一些民族的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宇宙物质观。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就是其中一例。古代印度人也提出了五种要素说——火、水、土、气、以太(ether),作为构成物质的要素。二、由“四分”之说到燃素说欧洲中世纪早期是愚昧黑暗的时代,然而中东的科学技术依然在繁荣与发展。古代欧洲四元素观念开始在阿拉伯炼金术士中慢慢发展。其中一个著名的研究者要算哈比尔伊本·赫扬(AbuMusa Jabir ibn Hayyan),大约诞生于14、15世界的几部最有影响的炼金术和冶金术著作都由他或者假托他的名义发表。其中有《完美的冶炼产品》(1678)、《熔炉之书》(1678)、《完美度的判定》(1678)、《真正的发明》(1678)。在这些书中,哈比尔伊本·赫扬对自己进行的全部重要的化学实验都作了详尽的描述,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发现,他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而且他对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过程的领悟和理解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这其中还包括了元素理论和解释和理解。哈比尔伊本·赫扬认为,所有金属元素,都由贡和硫组合而成,不过配比不一样。因而从理论上来说,任何金属都可以分解为贡和硫,然后按照另外的比例产生新的金属元素。一个世纪以后,波斯医生阿尔·瑞兹又发展了这一理论。他将它所使用的化学药品依照物品的味道、可溶性或者质感细分为金属、硫酸、硼砂、食盐、石头,等等。这种划分方法是对化合物和元素的现代理论的最早尝试。阿尔·瑞兹为元素二分论添加了第三种因素——食盐,并提出一个假说,一切固体物质都是有这三种元素(贡、硫、食盐)依照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因为这三种物质分别代表了可燃性、挥发性、和可溶性三种特质。瑞士炼金术士帕拉切尔苏斯(Paracelsus,1493-1541)在对以上两种观点融会贯通之后,将燃烧物质作为探究物质组成的方法。据他的秘书记载“他的厨房里经常是火花闪耀,他那些碱土、冒烟的硫酸升华物、雷克斯药剂、信石油、砷粉、研磨芬、神秘莫测的樟脑制剂,以及一些天晓得的什么鬼玩意儿制成的调和物,闹得烟气腾腾。有一次他险些把我呛死,那天他吩咐我去看看他蒸馏器里面制作的烈酒,把我的投硬按到这种液体表面,一股子冒烟的怪气味直窜鼻孔和喉咙,有毒蒸汽几乎让我昏厥过去。”帕拉切尔苏斯根据类似的实验得出结论说古希腊人的四种基本元素的确就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要素了,但是可以划分为阿拉伯人所说的三种要素(贡、硫、食盐)。他认为,树枝燃烧时分解出的四种物质,分别为烟(气)、火焰(火)、从断裂处喷出的液体(水)以及燃烧后留下的灰烬(土)。上升的烟雾为贡,火焰代表硫磺、灰烬则是盐。对于树枝燃烧的现象,1658年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Rober Boyle)出:“至于青枝燃烧之说,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并不能令其分解为元素,而只能分解为一些混合物,所不同的是,这些混合物呈现为另一种形态。”波义耳主张化学研究必须使化学摆脱从属于炼金术或医药学的地位,发展成为一门专为探索自然界本质的独立科学。为了确定科学的化学,波义耳考虑到首先要解决化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元素。波义耳通过一系列实验,对传统的元素观产生了怀疑。他指出:这些传统的元素,实际未必就是真正的元素。固为许多物质,比如黄金就不含这些“元素”,也不能从黄金中分解出硫、汞、盐等任何一种元素。恰恰相反,这些元素中的盐却可被分解。波义耳认为,只有那些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质才是元素。例如黄金,虽然可以同其它金属一起制成合金,或溶解于王水之中而隐蔽起来,但是仍可设法恢复其原形,重新得到黄金。水银也是如此。作为万物之源的元素,不是四种也不会是三种,而一定会有许多种。三、拉瓦锡和道尔顿继波义耳之后,1789年,法国化学家、现代化学的奠基人安东尼·拉瓦锡发表了《化学元素论文》。拉瓦锡在论文中将人类已知的元素进行了归纳列表,将它们分别归为气体、金属、非金属以及土族元素四类。当时,发现的元素总数为33种。拉瓦锡表示认为,元素的划分原则是“我们无法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了”,因而一切无法再分解的物质都被他称为元素。但是他又说“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有把握说,我们如今认为是单质的物质,今后永远不会被进一步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粒子了,……,除非今后的实验和观察结果能够推翻这个论点”。果然,由拉瓦锡定名的33种元素当中,后来证实有8重视可以在分解的化合物。这8中元素中有石灰、硅土、泻盐【4】,另外还有根本不是元素的光和热。其余的23种元素包括金Au、银Ag、铜Cu、铁Fe、贡Hg、锡Sn、铅Pb、锑Sb、硫S、碳C、锌Zn、砷As、铋Bi、磷P、铂Pt、镍Ni、钼Mo、锰M、氢H、氮N、氧O、钨W、钴Co。拉瓦锡的的理论在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得到了拓展。道尔顿由气象学半路出家到化学领域,并很快得出重要的成果。他创造性地把算术、量子化学融汇到古希腊的化学元素学说当中去,产生了自己的元素理论。道尔顿认为,元素其实是又无法再分开的微小颗粒组成;元素不同,其组成颗粒也不同,任何一种特定的元素只能由特定的颗粒组成。他称这些颗粒为原子(atom)。当这些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时,就能产生出不同的化合物。由于化合物是由各种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化合物的各种元素比必定是简单的整数比。与此同时,道尔顿开始计算各种元素原子的相对重量,他先从最轻量级的氢气开始。截至1810年,道尔顿已对二十余种元素建立了原子量表,其中包括氧、氮、磷、硫、铜、铁,等等。至此,人类看不见的原子终于被赋予了自己固有的实体规模、实质和特性。道尔顿还提出了第一套有化学含义的符号系统——每一种原子都用一个带有某种明确符号的圆圈来表示,比如氢原子就是个中心的有圆点的圆圈,氧原子是空心圆圈。但这一套符号因为花样太多,变化多端而没有被后人采用。四、元素周期表与门捷列夫19世纪化学研究的另一大困惑就是如何为全部元素进行分类。整个19世纪,化学家们都在试图找出一种符合逻辑的序列,能够把所有元素归并到其中。瑞典化学家柏济力阿斯(Jacob Berzelius)提出把全部的物质划分为“不可称量的物质””,包括电、磁、光和热,以及“可称量的物质”,包括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元素又可划分为氧气类、非金属类和金属类;化合物则划分为矿物质和“组织机体”(organized bodies)。元素的排列顺序是以它们的电解性能为基础来排列的。1817年化学家约翰·德贝赖纳【5】首先观察到了不同元素的某些相似性,成为元素周期理论的先声。他提出按照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每三个元素结成一组。譬如,锶的化学性质与钙和钡相似,而锶的原子量介于钙和钡之间,于是德贝赖纳就将这三个元素归为一类,类似于音乐的“三联音”。后来他又发现了更多的类似的“三联音”。尽管这个设想最终被认为是错误的,但它启发了人们更宽泛的思路。于是“五联音”的说法也被提出。合并了“三联音”和“五联音”的发现后,人们组合成了一个有规律的元素表。1862年,亚历山大·钱考特斯(Chancourtois)【6】草拟了包含24种元素的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钱考特斯观察到,将元素按照原子量排列成行,某些相同的特性就会反复出现,于是,他将各种元素的符号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镌刻在一个圆柱体柱面上,这些元素就呈现出一条螺旋上升的状态。后来,英国化学家约翰·亚历山大·瑞纳·纽兰兹利发表文章称如果将元素按照原子质量递增排列,会发现一种元素的特性会在此序列上向前、向后各八个位置出现。纽兰兹将这种每隔八个位置出现的周期现象比喻为音乐中的八音程复规律,命名为“八音程律”周期。最终解决化学元素分类的人是我们熟知的俄国化学家季米特里·门捷列夫。在门捷列夫按照原子量升序排列已知的63种元素时,他发现这些元素的化合价也呈现出有节奏的的往复现象。化合价是原子形成该元素化学联接能力的一种指证。沿着这个表格观察,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化合价呈有规律的起伏状态——1,2,3,4,3,2,1;而且如此循环往复。门捷列夫受单人纸牌玩法的启发将元素的名字都写在纸牌的背面,按照玩纸牌的顺序排好,横向符合原子质量顺序,纵向符合化合价顺序。不仅如此,按照此法排列的元素周期表还有预测没被发现的元素的功能,因为元素在表中排列的位置预言了未被发现的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和原子量。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了题为《元素新体系》的论文,但是西方主流学术界并不以为然,因为当时的化学家们早已厌倦了形形色色的分类体系。直到1875年8月27日,法国一位酿酒商的儿子发现了新元素镓,原子量为69,化合价为3,镓的化学性质、化合价、原子量正好和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预言的介于铝和铀的元素“类铝”相一致。人们终于认识到了门捷列夫理论的准确性。后来的科学发展证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对当时以及后来的化学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们为了纪念门捷列夫,将1955年发现的第101号元素命名为钔(mendelevium)。五、结语人类如今已经生活在了信息时代,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了成千上万种物质的原子排列,但还有无数的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科学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科学和科学家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当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与舒适时,请别忘了我们一切的文明的成果都是我们的祖先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注释【1】泰勒斯:624BC-546BC,古希腊哲学界,数学家,天文学家,主张朴素的唯物论的米粒都学派创始人。【2】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610BC-546BC,被尊称为天文学奠基人。【3】apeiron:希腊语中“无限小的”、“不确定的”的意思。【4】泻盐,即氧化镁,Mgo。【5】约翰·德贝赖纳: Johann Dobereiner, 1780-1849,德国化学家。【6】亚历山大·钱考特斯:又译贝吉耶·德·尚古尔多阿,1820-1886,法国地质学家。参考文献及书目:1.《科学历史·一个化学者的评论》〖美〗艾伦·G·狄博斯 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 石家庄2.《水气火土——元素发现史话》〖英〗丽贝卡·鲁普 著,宋军岭 译,商务印书馆 2008年 北京3.《化学哲学新体系》〖英〗约翰·道尔顿 著,李家玉 译,武汉出版社 1996年 武汉4.《化学哲学概论》邱道骥 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南京

问门捷列夫去吧!他一定知道的,相信我!

百科一查 你就知道

历史学有哪些核心期刊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北大史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大历史系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当代中国史研究 北京 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国史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档案学通讯 《档案学通讯》杂志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近代史研究 北京·近代史研究杂志社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年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考古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抗日战争研究 北京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历史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清史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史学理论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史学史研究 北师大史学所 北师大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世界历史 北京·世界历史杂志社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文献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社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史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农史 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科技史料 北京中科院自然学史研究所 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党史研究 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百年潮 北京 中共党史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出版发行研究 出版发行杂志社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档案学研究 北京·该刊编辑部 中国档案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东南文化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敦煌研究 甘肃敦煌 敦煌研究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故宫博物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胡适研究丛刊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考古学报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考古与文物 西安·该刊编辑部 陕西考古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历史档案 北京·历史档案杂志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历史地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民国档案 南京·民国档案杂志社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明史研究 合肥·黄山书社 中国明史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农业考古 江西 中国农业博物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史学月刊 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 河南史学会,河南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史学集刊 长春·吉林大学该刊编委会 吉林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史林 上海·该刊编辑部 上海社会科学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苏联历史问题 西安 陕西师大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文博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西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文物 北京·文物出版社 文物编辑委员会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西北史地 兰州·该刊编辑部 兰州大学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地方志 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中国地方志领导小组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史研究动态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档案 北京 国家档案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北京·经济研究杂志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北京·该刊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党史研究资料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自然科学史研究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抗日战争研究,史林,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 ,世界历史 ,安徽史学,西域研究,史学集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档案,民国档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敦煌学辑刊,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文献,历史教学问题,中国地方志这些都是国内的核心刊物,都可以直接给它们投稿。具体投稿方式可以在网上查,也可以直接与他们电话联系。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北大史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大历史系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当代中国史研究 北京 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国史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档案学通讯 《档案学通讯》杂志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近代史研究 北京·近代史研究杂志社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年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考古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抗日战争研究 北京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历史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清史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史学理论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史学史研究 北师大史学所 北师大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世界历史 北京·世界历史杂志社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文献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社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史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农史 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科技史料 北京中科院自然学史研究所 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党史研究 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百年潮 北京 中共党史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出版发行研究 出版发行杂志社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档案学研究 北京·该刊编辑部 中国档案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东南文化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敦煌研究 甘肃敦煌 敦煌研究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故宫博物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胡适研究丛刊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考古学报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研究国外历史的核心期刊,好像只有一个。 《世界历史》 ,是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主办的。是中文核心期刊,也是社科类核心期刊,还是CSSCI来源期刊。

文学文化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人民文学》、《上海文学》、《钟山》、《花城》、《长城》

文史知识文史哲古典文学知识

全面点的如《文学遗产》发表的文章基本代表古典文学研究最高水平,还有各大学的期刊都不错你可以询问一下,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北方论丛》就很不错,再就专门些的有《中国韵文学刊》,《红楼梦研究》,《明清小说研究》,根据你的兴趣选择 至于版面费就只有亲自咨询刊社了 虽然我没投过 不过凭感觉如果好见地的文章该是不收费的 毕竟知识共享是种快乐PS:期刊都是些深奥点阐述观点及意见 不像杂志那么通俗 看来你是个人才!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4.学术月刊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文史哲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社会科学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浙江学刊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 浙江社会科学21. 天津社会科学22. 社会科学研究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学刊26. 人文杂志27. 江西社会科学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 学习与探索31. 江汉论坛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4.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9. 中州学刊40. 南京社会科学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 甘肃社会科学44. 思想战线45. 山东社会科学46.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7. 社会科学辑刊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0. 学术界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广东社会科学53. 国外社会科学5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 学术交流57. 东岳论丛58. 东南学术59. 学海60. 学术论坛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64. 探索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67.齐鲁学刊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9.湖北社会科学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广西社会科学74.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6.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8.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80.湖南社会科学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6.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论战线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0.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江淮论坛110.北京社会科学111.前沿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14.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22.青年与社会杂志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 心理学报3. 心理科学4.哲学动态 5.世界哲学 6. 心理科学进展7. 中国哲学史 8.道德与文明9. 心理发展与教育10.现代哲学 11. 孔子研究 12.周易研究13.伦理学研究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敦煌学辑刊4、中国宗教5.西藏研究 6. 法音 7. 世界宗教文化8. 中国道教9.佛学研究10.中国穆斯林C8 统计学 l. 统计研究2. 数理统计与管理3. 中国统计4. 统计与决策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青年研究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市场与人口分析(改名为:人口与发展)C93 管理学 管理科学学报 2.中国管理科学 3.管理工程学报4.领导科学.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 世界民族3、广西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黑龙江民族从刊 7. 西北民族研究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贵州民族研究10.回族研究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14.中国民族D1,3,5,7,8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欧洲研究 4. 国际问题研究 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 美国研究 7. 国际论坛8. 当代亚太9. 国际观察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1. 国外理论动态12.国际政治研究13.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世界知识15.外交评论 16. 当代世界17. 日本学刊18. 西亚非洲 19.太平洋学报20.俄罗斯研究D0,2,4,6 ,A中国政治 1. 中国行政管理 2. 政治学研究3. 求是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教学与研究.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7. 马克思主义研究8. 社会主义研究9.半月谈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1.理论前沿1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3.瞭望14. 科学社会主义15.中共党史研究 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毛泽东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 新视野 2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5. 理论探讨26. 党的文献27. 理论与改革 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9. 长白学刊30. 求实31. 理论探索32.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3.理论月刊 34.前线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6. 思想教育研究3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8. 党建研究39. 行政论坛 40.理论学刊4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2.人民论坛4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4.中国青年研究45. 理论导刊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47.红旗文稿D9 法律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法学4. 法商研究5. 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7. 中外法学8. 法学评论9. 法律科学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法学家12. 比较法研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当代法学15. 法学论坛16. 政治与法律17.河北法学18.法学杂志19. 法律适用20.行政法学研究21. 中国刑事法杂志22. 人民司法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4.人民检察25.知识产权26.中国法医学杂志27.中国司法鉴定第二编经 济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F4/6工业经济(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F82/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G0 / 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3. 现代传播4. 新闻记者5. 新闻大学6. 当代传播7. 中国记者8.新闻界 9. 新闻战线10.传媒11. 传媒观察12.中国报业 13. 新闻与写作14.新闻爱好者15.新闻知识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 编辑之友4. 出版发行研究5. 中国出版 6. 科技与出版7. 编辑学刊8. 出版广角9. 中国编辑10. 中国图书评论11. 读书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 情报学报4. 大学图书馆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论坛 7. 图书馆8. 情报科学 9. 图书馆建设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1. 图书情报知识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 情报杂志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7.图书馆学研究18.图书与情报19.国家图书馆学刊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 山西档案7. 北京档案8. 档案管理 9.档案 10. 兰台世界G3 科学,科学研究 1. 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软科学 6. 中国科技论坛 7. 科技进步与对策8.科学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 科技导报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 1.教育研究 2. 比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 教育理论与实践 6. 教师教育研究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 11.中国教育学刊12.教育科学 13. 当代教育科学14.中国电化教育15.教育学报16.电化教育科研 17. 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 教育评论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导刊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 人民教育3.教学与管理4.上海教育科研5.教育科学研究 6.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7.教学月刊.中学版 8.外国中小教育 9. 中小学管理初等/中等教育(语文) 1.中学语文教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等/中等教育(外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中小学外语教学初等/中等教育(历史地理) 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初等/中等教育(数学) 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初等/中等教育(政治)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思想政治课教学初等/中等教育(物理) 1.物理教学2.中学物理初等/中等教育(化学)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化学教育初等/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学教学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 江苏高教6. 中国高教研究 7. 现代大学教育 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5.教育学文摘16.中国素质教育研究G7各类教育 1. 中国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成人教育5. 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中国素质教育研究9.继续教育研究10. 教育科学博览11. 继续教育12. 教育学文摘13. 中国特殊教育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3. 体育与科学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8. 体育文化导刊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 当代语言学3. 中国翻译4. 语言教学与研究5. 语言研究 6. 世界汉语教学7. 语言文字应用8. 汉语学习9. 方言 10. 语文研究 11. 古汉语研究12. 民族语文13. 语言科学14.修辞学习 15.上海翻译 16.辞书研究 17.中国科技翻译18.语文建设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 现代外语5. 外语界6. 外语学刊7.外语教学 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山东外语教学 12国外外语教学(改名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3中国俄语教学I1,I3/7 世界文学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 外国文学4. 国外文学5. 当代外国文学 6. 世界文学7. 俄罗斯文艺8.译林I0,20,210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3. 文艺研究 4. 当代作家评论 5. 文艺争鸣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 文艺理论研究8. 鲁迅研究月刊9.南方文坛10. 红楼梦学刊11. 小说评论12. 中国比较文学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 民族文学研究15. 中国文学研究16.当代文坛17. 明清小说研究18.新文学史料19. 文艺评论20. 名作欣赏I21/29(除I210)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 当代3. 收获4. 十月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 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 9. 花城10. 长城11. 大家12. 山花 13. 天涯14. 解放军文艺15.清明16. 芙蓉17. 北京文学.原创版 18. 诗刊19. 青年文学 20. 莽原21.飞天 22. 剧本23.小说界 24. 时代文学25. 民族文学J0/1艺术综合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民族艺术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2. 装饰3. 美术研究4. 美术观察5. 美术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9.书法10.中国书法J4 摄影艺术 1.中国摄影J6 音乐类 1.中国音乐学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 音乐研究4. 中国音乐 5.人民音乐 6. 音乐艺术7. 黄钟8.音乐创作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J8 戏剧艺术 1. 戏剧2.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4.艺术百家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 上海戏剧 8. 当代戏剧9. 中国京剧10. 四川戏剧J9 电影,电视艺术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中国电影市场 8. 电影文学9.当代电视K(除K35/87/9) 历史(除文物考古) 1.历史研究 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 史学月刊 5. 史学理论研究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8.中国文化研究 9. 清史研究10. 史林11. 安徽史学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史研究 14. 民国档案15.中华文化论坛 16.文献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 历史档案20. 中国农史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中国史研究动态23. 中国典籍与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国藏学K85 /87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 中原文物 6. 华夏考古7. 东南文化8. 敦煌研究9. 中国历史文物10.四川文物 11. 江汉考古12. 农业考古13. 故宫博物院院刊14. 北方文物第四编 自然科学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1.科学通报 2.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7.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9.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1. 中国科学.E辑 12.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3.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5.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自然科学进展17.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8.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高技术通讯21.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党史核心期刊有哪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核心期刊 CSSCI基本信息曾用刊名:学校思想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学校党建工作主办单位:湖北教育报刊社出版周期:半月ISSN:1007-5968CN:42-1422/D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38-328创刊时间:1983

核心期刊有:国内七大核心期刊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

是中文核心期刊。

党史有哪些核心期刊

我推荐两本还不错的《看历史》《国家人文历史》,不过还是得看你喜欢不?

党史博采》杂志上,有没有人在这个杂志上发过?这个杂志怎么样? ...最...这是党史类的唯一一个核心期刊。 ...

您好 这些都是 1、教学与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马克思主义研究 、公共管理学报 、半月谈 、社会主义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党史研究 、理论与改革3、新视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探讨 、开放时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探索 、党的文献 、行政论坛4、求实 、瞭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毛泽东思想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5、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经济学动态 、经济科学 、经济学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6、当代经济科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当代经济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经济纵横 、现代财经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7、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东商学院学报 、经济学 、经济经纬 、经济问题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8、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财贸经济 、商业经济与管理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商务 、商业研究 9、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国际经济合作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际商务研究 、财贸研究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10、对外经贸实务 、价格月刊 、商业时代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11、图书馆杂志 、图书情报知识 、情报理论与实践 、情报科学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杂志 、情报资料工作12、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教育科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13、教育学报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当代教育科学 、电化教育研究

学术性的 K 历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100720) 2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外日坛路6号(100020) 3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100006) 4 世界历史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100006) 5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100006) 6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北京师范大学内(100875) 7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北京市1924信箱(海淀区颐和园前)(100091) 8 文博 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 西安市三学街碑林博物馆西院(710001) 9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大清史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100007) 1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1 史学月刊 河南省历史学会,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六号楼(475001) 12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外日坛路6号(100020) 13 史林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200233) 14 史学集刊 吉林大学 吉林长春解放大路83号吉林大学内(130023) 15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北京故宫西华门内(100031) 16 抗日战争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100006) 17 民国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南京市中山东路309号(210016) 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 北京市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100009) 19 中国农史 中国农学会农业历史学会等 南京市卫岗南京农业大学(210014) 20 安徽史学 安徽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合肥市卫岗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内(230053) 21 文史哲 山东大学 山东济南山东大学(250100) 22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100083) 23 文史知识 中华书局 北京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100073) K85 文物考古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考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2 考古学报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3 文物 文物出版社 北京五四大街29号(100009) 4 考古与文物 陕西省考古研究室 陕西西安市乐游路3号(710054) 5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京市中国历史博物馆内(100006) 6 江汉考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汉市东湖路天鹅村(430071) 7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院 北京市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100009) 8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736200)当然能买到啊,一般是要订购,各大高校均会有。

  • 索引序列
  • 化学史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 历史学有哪些核心期刊
  • 文学文化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 党史核心期刊有哪些
  • 党史有哪些核心期刊
  • 返回顶部